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第 78 章 ...

  •   如此轻飘飘一句话,让皇帝如遭重击,颓然趴在床边,口吐黑血。

      晏既明就这么看着皇帝,只双手微抬起,却并未上前。

      “朕知道,可朕作为南皖天子,当有取舍……”

      晏既明淡声开口,戳破了皇帝冠冕堂皇的说辞,“您是天子,自是有自己的考量,可闵鹿县的百姓何其无辜?若是徐尘正那时及时决断,提早加固防线,向邻县边将求救,而不是畏缩踌躇,怕处理不好落人口实,影响他的政绩和官途,这场悲剧本可以避免。”

      他一字一句,皆说得清晰而郑重,想到半夜洪水肆掠,打破安静美好的县城,无数人出逃或倾覆,整个闵鹿哀鸿遍野,充斥着哭喊,说着不觉湿了眼眶。

      “我失去了父亲母亲,而整个晏氏除我外,无一幸免。闵鹿县如我这般的,还有无数百姓,他们有的全家遭灾,有的只留下幼小孩童,从此流浪无家可归,更有白发人送黑发人,至此活着也无望……”

      他左眼留下一颗泪珠,神情却越发严肃冷淡,好似周身都覆了一层寒霜。

      皇帝双目圆睁,表情不忍,“你莫要再说了——”

      晏既明伸出手,淡定地抹掉左脸的眼泪,似不解地发问:“为何?皇上不是早已知晓,怎地还害怕听臣提及呢?”

      “晏既明,你……”
      皇帝仿佛要怒骂,却又不知为何止了声,只深呼一口气道:“你今日好大的胆子。”

      晏既明才情绝迹,虽性子冷了些,但一向对事不对人,也不会让人揪出什么错处,更不曾顶撞过皇帝,今天能说出这一番话,着实与他过去在皇帝面前的形象大相径庭。

      晏既明轻轻撇唇,倒与往常神情一致,只是说出的话,不再有所避讳,“臣所言皆为肺腑之言,并非有意惹恼陛下,这件事一直在我心里,如同一片扎进肉中的碎片,年岁过去不曾消散。皇上,微臣请您还闵鹿县百姓一个公道,将此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皇帝听见他掷地有声的话,脸色实在难看,“你让朕重申此案,将徐丞相的罪行公告天下,可曾想过后果?莫非你心中属意看中之人,并非九皇子?”

      晏既明听着略有惊讶地皱眉,皇帝难道不该优先考录自己的名声么,怎么关心的是将来储君之人。

      皇帝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靠着床榻微微坐直一些,冷哼道:“你别那样看着朕,有些事朕想明白,自有所衡量,倒是你今日这般莽撞,是当真以为,朕不敢惩治你吗?”

      皇帝的语气明显有所缓和,晏既明心中有所不解,但也没有表露,只是躬身行礼。

      “微臣不敢,此事与九皇子无关,即便徐相真受到审判,也属陈年旧事,并不会罪及九皇子。至于百姓们的迁怒与埋怨,若他能担负重任,将来利于百姓生计,自能为自身口碑加持,也算为徐氏一门庇佑福荫。”
      晏既明将话说得很明白,却也没有完全点破,目光执着而坚持,“微臣并非心血来潮,只是此时此刻,此事不得不提,微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但凭陛下惩罚。”

      皇帝被他眼里的光刺到,无意识缩了一下。

      晏既明见皇帝吃吃不说话,再次拱手高声道:“陛下意下如何?”

      他说着要等皇帝做抉择,实际上却带着一丝逼迫的意味。

      “你……朕……”皇帝忍不住叹了口气,“还好,朕早便知道!否则要被你气死!”

      晏既明有些意外地抬头,不太明白皇帝的意思。

      皇帝避开他的目光,双手竟不知为何有些发抖,片刻后,从枕边掏出一卷圣旨来,“朕……朕其实早就知道,是朕错了……”

      皇帝从不轻易认错,一旦开口,竟有些言语可怜,“可朕不是故意的,晏卿,我知晓你心中仇恨,只怕一刻也未曾忘怀,所以朕写了一道圣旨。你且拿着它,去翻此案时,无论是徐相、还是谁,皆可一同审查。”

      晏既明心底瞬时掀起惊涛骇浪。
      他知皇帝寿命将近,才会在此时逼迫皇上。
      可他只想让徐相付出代价,却未曾想皇帝竟早已料到他会来,还写下了一道圣旨,不仅答应他审查徐相,更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皇上……”

      “晏卿,朕知晓,你为此事查询许久,也破费了一番周折,证据也有不少,但碍于朕的面子,也知晓朕不会轻易认输,是以一直将此事藏于心底,没有半分表露,就是想着一击即中。”

      皇帝拿手帕擦着唇边血,待晏既明接过圣旨后,慢慢撑着床沿扶坐,神色慢慢好了一些,“你也知道,在新帝登基后,你以那时的权势,再翻此案,成功几率会比与朕对峙,要大许多许多,。但你今日还是对朕说出口了,朕其实很欣慰。”

      “皇上,不怪罪微臣?”

      “若是新帝翻案,会得百姓称赞,获贤君之名,你的功绩也会顺利载入史册,一切都很完美,唯一受损的,只有朕的名声。”

      皇帝竟看得很远很长,笑着说道:“你今日开口,说明你在风险之间衡量,决定给朕机会,让朕得以保全身后之名。你如此深思熟虑,又面面俱到,日后要成大事,朕又岂是无知无畏之人。说来,朕也要感谢你才是。”

      晏既明望着皇帝,忽而觉得面前这位君主,他似乎从未真正认识过。

      “有幸得陛下器重,臣自当为陛下多做考虑。”

      殿内紫金色蟠龙檀丝燃香,窗边一只垂垂老矣的鹰哥,打着挺惊醒过来,扑腾拍打了两下翅膀。

      皇帝忽而笑了,“晏卿可知,为何朕这般器重你?”

      晏既明心中其实也有点忐忑。
      他虽擅长为皇帝出谋划策,且处理了无数棘手的问题,但这段时日,皇帝对他的重视,确实有些过了。

      皇帝生性多疑,若是心中属意九皇子,担心六皇子疑心不服,所以才先提拔自己的话,为何现在也不见皇帝抉择,立九皇子为新帝呢?

      皇帝一脸病容地靠坐在龙塌上,眼神却是格外锐利,仿佛一眼能看穿面前的人。

      晏既明握紧圣旨,面色恢复淡定,即便皇帝审视自己,也依旧沉得住气,只表明自己的态度,“陛下器重,自有陛下的道理,若有需要微臣做的事,可告诉微臣,臣尽心尽力,不负陛下所托。”

      凭空一声惊雷,激得殿中老态龙钟的鸟,发出一声粗嘎的叫声。

      皇帝看着他缓缓说道:“朕看见你,成为了南皖第一任内阁首辅。”

      晏既明心中陡然一惊,面色却未有多少改变,疑惑而不解,“内阁首辅?”

      皇帝疲惫的声音猛地提高,“是,目前南皖国并没有这个官职,但朕看见了,在你那日被陆潇刺伤后,当晚便做了个梦,所以未来的某一天,你会立于文武百官之首。”

      晏既明神色一点点收紧,皇帝是……预见未来了?

      他将来位高权重,依皇帝的性格,若是相信这件事,岂不是会忌惮自己。可皇帝看他的眼神,却好似不担忧他的势力,也不害怕他把持朝廷,反而透着许多兴奋和激动。

      皇帝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笑道:“你不用多想,事到如今,朕还有什么好怕的,这事在前几日朕便知道了,虽然那时也不太相信,所以在外那几日,一直观察你,将过去几个月的事联系起来,自然能发现一些端倪。”

      晏既明大为震惊,难怪皇帝在秋围后几日,格外器重他,竟在暗中观察,且还发现他这么大的秘密。

      他此时说什么都晚了,不得不佩服道:“陛下不愧是天子,此等事若换做旁人,只怕会将微臣当做异类,要么当即诛杀,要么关押,怎还能容许微臣继续自由行动,甚至还委以重任,陛下胆识实在教人钦佩不已。”

      “你以为朕没有想过?”
      皇帝嗤之以鼻,却呛住喉咙,咳嗽几声又顺了口气,才叹道:“朕如今这个身体,便是有什么想法,也无济于事,还不如顺其自然,何况我曾试探怀疑过你,但……那些声色皆俱的画面,是朕从未见过的海晏河清,是真正的南皖盛世,真实得令朕害怕,同时又令朕向往,过目不忘。”

      皇帝深思飘远,似乎又看见一幕幕南皖山河社稷图,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可惜的是,朕几次皆只能在街巷中游走,体会那些已经尘埃落定的繁华之景,也只从百姓口中得知,新帝是得你辅佐,才会一步步走得稳扎稳打。你快同朕说说,你是如何做到的,用了些什么法子,又是过了多久,才有那般盛世之景象?”

      晏既明面对皇帝求知若渴的眼神,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皇帝眼里是真诚的期盼,“怎么,晏卿还是不愿意与朕坦诚?”

      晏既明想了想,摇头道:“不是不愿,是微臣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在他的记忆里,前世他陪九皇子打下江山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关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四大方面。考虑到国情,他将其编纂成册,合做治世通鉴,每个五年,专注改革一个方面,循序渐进开展。

      他将册书改革治理条例,皆完善过数遍,又帮助新帝整顿朝纲,筛选了一批人才,且改革科举制度,使得新帝更好地招贤纳士,将路统统铺好,却并未见过皇帝口中的“盛世”。

      因为他在第一个五年未到时,便忍不住离开了。

      “微臣那时……”

      “罢了!”
      皇帝忽然甩手道:“你也知道,朕一生要强,现下手中的墨已耗尽,若是真给了朕答案,却不能由朕书写,岂不是凭白让朕生出许多遗憾。”

      晏既明愣了一下,望着疲态尽显的皇帝,竟觉得他此时的威严比平时要更盛。

      “朕不想留遗憾,现在告诉你,只是想让你知道,你肩上责任重大。两位皇子年纪都还轻,你只需同上世一般,好好辅佐他,多多费心,朕也就放心了。只要南皖国泰民安,你也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两位皇子?”

      笼鸟扑腾着翅膀,豆黑的眼睛聚焦而来。

      “朕原本以为,朕看见的那个盛世,是辅佐的新帝,是棣儿,毕竟你很早之前,便选择了徐相。可你这般决绝地要惩治徐相,倒是让我生出一丝怀疑来。”

      “皇上,查清旧案,与新帝之事,并无干系。上一世的新帝人选,是皇上您的明智选择。”

      “可我现下并无定论,尤其是看见过那些景象后,我竟无法再做抉择。晏卿可懂?”

      晏既明愣了一下,竟从皇帝眼中,看见了他的彷徨和不确定。皇上这是怕选错人,前世的景象便不复存在吗?

      “朕只知道,你担着内阁首辅之名,为新帝一同创了盛世光景,却不知道,将来继承朕皇位的人,究竟是哪位皇子。但朕相信,老天冥冥之中都有安排,既然只让我知道你,那便说明你很重要。”

      “于国来说,一国之君,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恕臣斗胆,陛下如何确定,我当这内阁首辅,便是正确的选择呢?”

      若是皇帝怕选择错皇子,那也应当会怕他才对,将宝全压在他身上,皇帝当真没有一丝犹豫?

      殿外大雨滂沱,他的问题在雨声中清晰可辩。

      “朕自是也怀疑,摇摆不定过,可朕不止一次看见,且在街头巷陌中,切实体会进入百姓的生活,知道在你的辅佐下,新帝成为百姓歌颂的仁君,整个南皖海晏河清,比之朕年轻得意时,还要辉煌数倍,而朕深入寻常百姓人家,才明白怎么样的南皖,才是百姓想要的家国天下。”

      骤雨将歇,皇帝带着似遗憾又似期盼的话,逐渐消散在滴答答的雨声中。

      晏既明蓦地抬头,见皇帝闭上眼歇息,身上又没了那股精气神,只剩下苟延残喘的呼吸,还昭示着皇帝还未仙去。

      “皇上?皇上?……”

      他忙将太监总管喊进来,心中对皇帝的话半信半疑,他未经历过的后半生,皇帝竟也能“看见”,他不知也便不会毫无保留的相信,哪怕皇帝竟能说出他“内阁首辅”的身份。

      由于皇帝与晏既明单独相处,且足足有半个时辰,没有人不好奇,皇帝同他说了什么,是否有提及储君之位。
      尤其是高皇后和徐贵妃,见到他问个不停。
      他只捡了些有的没的,随意回了几句。

      等太医们一阵把脉查探,得知皇帝还安在,他看了眼趴睡着的老鸟,随意搪塞紧追他不放的两位妃子,这才退了出去。

      一出门看见大雨滂泼中的白色身影,他心口一窒,才反应过来自己忘了什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8章 第 7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