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慈孤院的东面有一座栖霞山,草木非常葱郁,山上的动物也都很肥美,就是有些难抓。
      有句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疏影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他的年纪太小,就算去做工也没有人会用他,还不如去山上找些药材去卖——他上学的时候室友是学中医的,在室友学习中药的时候,他也跟着认了不少。
      也是江疏影的运气好,第一次去栖霞山就在半山腰的位置找到了一株山参,虽然他不会判断山参的年份,但是看着那山参有拇指粗细,参须约有一米,想来年头也短不了。
      果然,到了药铺,当值的大夫看了就说那株山参约莫有六百多年了,还顺带夸了江疏影一句,因为江疏影是徒手挖的,几乎没有损坏参体。
      江疏影没有犹豫就把山参给卖了,赚了九百多两银子,让一同去药铺的江婉都惊的合不住嘴。这些银子,在原主的同意下,江疏影只留下一百两,剩下的全给了江婉。
      其实慈孤院原本是官家所建,目的就是收留孤寡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可是,那些老人做不动活计,那些孩子又没有学过什么本事,即使官家给了银子,可是层层盘剥,到慈孤院院长的手中其实也就不剩什么了,至少溪头村的慈孤院基本就靠着村民你一点我一点的补给才存下来的。
      这种事情,一次两次还好,大家也都当积功德了,可是日久天长的,谁也受不了——谁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自家人都吃不饱饭,谁还有能力且那么无私的去接济别人?最多也就是看着不让人饿死。
      江婉原本是清河县一户秀才人家的娘子,只是她那个秀才相公考举人的时候身体撑不住,没出考场人就去了,当时江婉也还是新嫁娘,身边也没有个孩子傍身,被婆家以克夫的名义给撵出了家门,她的父亲也嫌她丢人,不认她这个女儿,甚至不准她进家门。
      江婉也没有办法,拿着她母亲给的五十两银子离开了清河县,索性就到了里清河县只有二十里路的溪头村落户,彼时,慈孤院的前院长徐鹤宁想着回家含饴弄孙,不想再管这个烂摊子,可是溪头村谁不知道慈孤院的情况?根本没人想接手,于是就诓骗着江婉做了这个慈孤院的院长。
      江婉也是个好心的女人,没有因为受骗而迁怒慈孤院的孩子们,还用银子把慈孤院的房子修整了一遍,靠着一手不错的绣活儿养活着慈孤院的三个老人和二十个孩子。
      就为了这个,江疏影才把赚来的钱交给江婉的。但是江疏影也明白,这样坐吃山空是不行的,江婉也知道,事实上,她已经在教那些女孩子了,打络子或者刺绣,总算是个手艺。但是男孩子就有些力有不逮,她想教他们读书,可是,依她的学识,也就只能给孩子们开蒙而已。
      江疏影原本是想离开慈孤院的,反正他手里有钱,心里头也不慌。但是原主不同意,原主一直都把慈孤院当家,把里面的孩子当家人,虽然那些大孩子偶尔会欺负原主,可是原主如果在慈孤院的外面受了欺负,那些大孩子还是会替他讨公道的帮着欺负回来的。
      不知道是不是江疏影默认自己是第二人格的缘故,他做不得原主的主,而且会不由自主的听从原主的意思。发现了这一点,江疏影也不想着怎么走了,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改变慈孤院的现状。
      首先,慈孤院必须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不能只依靠官家的那点儿银子,否则就都得喝西北风。再则,慈孤院的孩子也必须学一技之长,这样长大了才能养的活自己。这其实也不是很难办,至少对于脑海里有一大堆穿越指南的江疏影来说不是很难办。
      江疏影鼓动孩子们在栖霞山挖了许多姜回来,一部分卖给药铺,一部分就在慈孤院的院子里试着种来,除了姜以外还有金银花,薄荷草,蒲公英,山药什么的,都是一些常见的草药,也都采回来试着种。
      古代的孩子,骨子里似乎都流着神农的血脉,不需要别人如何教,他们自己凭着本能就能把植物照顾的很好。试着种了一年草药,慈孤院也才能存下些银子。
      随着慈孤院的经济越来越宽裕,破败的房子也都重新翻盖了一遍,成了青砖瓦房,还出银子将溪头村的路重新铺了一遍。慈孤院要想在溪头村站稳脚跟,总要付出点什么不是吗?
      江疏影闲下来之后就想着读书,也想让孩子们读书,因为读书改变命运,当然了,真正的原因是江疏影接受不了自己一个读了二十多年书的人变成了个文盲——因为繁体字的书他有一大半的字都不,认,识。
      溪头村村子里就有一家私塾,是个举人开的。江疏影统计了一下,慈孤院有九个是女孩,两个才一二岁的男孩,还有五个已经十六七岁的男孩因为跟江婉那里启蒙认了些字所以不想读,能正儿八经进学堂的就只有六个孩子,其中包括江疏影自己。
      要读书也是要有户籍的,也幸亏溪头村的村长何凯是个明理的,在慈孤院刚建成的时候,就将慈孤院的老人孩子的户籍都落在了溪头村,就是有后面才来的,也没嫌麻烦的给落了户籍。
      接下来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江疏影因为帮着慈孤院解决了生存问题,原主也痛快地答应了江疏影搬出慈孤院。江疏影就在私塾先生——举人沈瑜伽的住处的附近买了一个院子。
      江疏影不得不感慨古代人民风淳朴,虽然嘴碎,爱占小便意,但是本质上都是好人。这一年一年的生活在这里,江疏影甚至都喜欢上了这个山明水秀的小村落了。
      宋离来接自家的小主人回家,如果原主还在的话,这些自然不需要江疏影操心,但是现在原主已经没了,就在他们考上秀才那一天,是的,他们一起考的秀才,就在一年前。
      老实说,江疏影从小到大不知道考了多少次试,可以说对考试那是深恶痛绝的,他读书只是为了让生活过的好而已。但是原主不是这么想的,不知道是谁在原主的耳朵边上说了什么,原主一心想着科举入仕,原主要当官!当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江疏影:……
      江疏影其实是拒绝的,心里一万次的后悔他为什么要说自己是第二人格,如果他说自己是主人格,那是不是原主就能听他的话了?
      万分后悔的江疏影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舍命陪君子的读了四年书,然后先考童生,再考秀才。试题倒是都不难,就是四书五经里的内容和释义再加一篇破题文章,相当于现代的原文填空和文言文翻译以及命题作文。
      原主是个过目不忘的,四书五经的内容和释义自然都难不倒他,只是文章这一块儿有些欠缺。这个时候就需要江疏影出场了,说实话江疏影从小到大写过的作文不计其数,但是和古代的文章到底是有些出处,虽然不敢保证一定是佳作,可是肯定不会出格,不能保证一定得先生喜欢,但是一定考得中秀才。事实上也果然如江疏影所料,“江疏影”榜上有名,在秀才榜上排名第七。
      江疏影自然是高兴的,原主也是喜的和什么似的,给报喜讯的官差的红包就有五两银子,当夜更是破天荒的喝了一壶果酒。其实装着果酒的壶并不大,那果酒的浓度也不高,原主喝完了以后都没有醉。
      那也是第一次,他们在梦境里见到了彼此,那天晚上他们说了很多话,基本上都是原主在说,而江疏影只是静静的在听,原主对他说谢谢的时候,说实在的,江疏影是有些受宠若惊的。
      江疏影也不知道为什么原主会自愿放弃这具身体,但是结果无疑是令他受益的,江疏影高兴的同时也在心里祝福原主,希望他能投个好胎,或许来日,他们还能重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