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年节过了,又逢国丧,荣国府换下了素日的装饰,窗纱糊的白纱,廊上遮光的一应用的都是竹篾卷帘,看着简朴了不少,却反倒从中取了些素雅高洁的意思。

      午后的日光懒懒散散照进来,在室内的地板上投下一片错落的影。

      贾母和一位穿着银鼠色对襟褙子的贵妇并排坐着。

      边上的是一位美艳的女子,穿着一身素白襦裙,却不掩清华,青丝梳了高髻,只簪了一支缀了小花的素白银钗,长眉入鬓,凤目生威,唇不点而朱,艳色动人。

      正是南安太妃和桓王妃。

      南安太妃是早就在老太太的生辰上见过的了,桓王妃却是第一次见。

      诚然是罕见的美人。

      探春只看了一眼,就淡淡地收回了目光。
      这一趟相见,只怕是关乎自己的命运,她虽然向来极有成算,然而究竟年纪还小,尘埃落定之前难免心中忐忑,无暇为这样的艳色殊绝感叹。

      “我早就同阿昉讲过,老太太在家里藏着宝呢!荣国府的女孩儿都是极好的。”
      南安太妃笑着看向桓王妃,又向探春招了招手:“上回还见过,你可还记得不记得我?多日不见,你家的三姑娘越发出落得好了,人也聪敏利落。”

      贾母勉强笑了一笑:“你太抬举这小丫头了,她呀,毛躁得很,只会搬弄些文字,弄得心也野了。前些时日还在家里掌了仆妇的脸,闹得人仰马翻的。”

      这话说得有些重了。

      探春低下头。

      桓王妃握着探春的手打量了一番。
      朱唇一抿,温温柔柔地笑道:“真没看错人呢,看着就是个聪明倜傥的孩子。长得也漂亮,倒是很合我的心意。”

      却不知道是在说谁没看错人。

      南海多年来不得清静,去年粤海一役,南安郡王落败,先帝派人去和谈,谈来谈去,最后谈出一场和亲来。

      和亲啊,和亲是好事,可以免干戈,平战乱,打打杀杀的总是不落好,倒不如出个女儿出点钱,率性还大家一个清静……只是这和亲的人选谁来?

      先帝没好气地丢下一句:“这事问我做什么?谁打的败仗就问谁家要女儿去。”

      竟是要南安郡王自家出人选了。

      南安太妃舍不得孙女,更舍不得宝贝小女儿。
      这些时日暗暗地四处看了一圈,就看中了贾家的探春。

      聪明、漂亮,钟鸣鼎食的贵女,送出去也有面子。
      又是个庶女,倒不会多么伤了贾府的感情。

      这本来是先帝驾崩之前的事情,先帝早就首肯了,只是没多久就出了事,也没来得及和亲。

      先帝崩逝之后,粤海那边见着中原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皇帝,不免蠢蠢欲动,南安郡王就有些慌了,哄着南安太妃紧赶慢赶地进了京,到禁中再去请一个示下。

      今时不同往日,贾家的元春做了皇后,虽则探春只是个庶妹,元春也未必愿意叫自己家里的人去和亲。
      只是粤海那头的安南虎视眈眈,元春再可怕可怕不过安南,只有硬着头皮去问了。

      就连国丧也顾不得了。
      和亲要紧,不打仗要紧。

      只是......
      南安太妃暗唾一声倒霉催的。

      只是谁承想,好死不死的,在禁中遇到了同来拜见的桓王妃。

      桓王性子就够玩世不恭了,这是朝野周知的事情。
      没想到这一家子的泼皮脾性竟是传染的——桓王妃倒比桓王还更像个无赖些。
      留在那里听了南安太妃的告禀,不知道怎么的,兴致勃勃地,非要跟过来。

      这是自家的事情,她跟着掺和什么?

      南安太后又气又恼又莫名其妙,然而太后性子宽宏,却竟依了桓王妃,还笑着叫她好好帮忙把把关。

      南安太妃无法,只得带着这个黏上了就拽不走的拖油瓶来了。

      桓王妃脸上的笑意潋滟,眼中却并没有什么笑,定定地凝视着眼前的姑娘。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风采卓然。

      眼睛看起来很聪明,和人对视的时候目光毫不退避,即使心中显然有些疑惑不安,却没有一点怯畏。
      腰背纤挺,看着就有些傲骨。
      然而一双手握在手里,干净又柔软,肌肤细腻含香,显示出钟鼎世家里闺阁姑娘的清贵。
      眉梢眼角更是带着无法掩饰的稚气,藏都藏不住。

      桓王妃不易察觉地叹口气。

      顿了片刻,扭头看向贾母:“可有单独的房间,我……想同探春姑娘说些体己的话。”

      贾母当初八旬大庆,南安太妃前来庆寿,贾母心里只当是给南安郡王相看,再不济也是粤海将军或者封疆大吏,想不到竟然是要找人远去番邦和亲,且叫探春被她们相看上了。

      然而贾家已经日益败落,元春虽然做了太后,说到底也是无权无势的孤儿寡母,违抗不得南安郡王府。
      也只能请人落座,尽力地把探春往坏了说,以盼能挽救一二。

      贾母叹了口气,苍老衰颓的感慨涌上心头。
      这都是人的命,命运到了,半点不由人的。

      桓王妃这一开口,贾母眼前一亮,宛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她在府中的时候就曾与元春相好,这一趟来听说也是得了太后特许,叫她与南安太妃同来,莫不是来相帮的?

      闻言赶紧命人将桓王妃和探春请到边上茶房。

      茶香氤氲。

      桓王妃端着茶盏不疾不徐地抿着,若有所思,很久也没有开口,探春也就等着。

      茶碗里冲开青色的浓汤,水里浮着鹅黄的嫩芽,一点一点地舒展开来,在碗底招摇。

      桓王妃抬头看着小姑娘。
      思忖良久,终于放下茶盏,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
      探春抬起头来。

      这不是自己说过的话么,桓王妃又是从何得知!

      桓王妃笑了一声,艳色灼人的脸上一派雍容威严。
      只是单看眼睛,却不知怎么的,像是藏着顽劣。

      她从容淡静地放下茶杯:“不必惊慌,我今日既然来了,必然就已经提前在私下里小小地打听过你一番了。”

      ……
      这叫小小地打听一番吗?

      桓王妃叹了口气,轻轻问道:“虽则婚姻之事,取乎父母媒妁之言。但是我想着这件事终归是要告诉你,叫你自己应了才算数的——你可知道南安太妃这次来,是做什么?”

      探春被问得啼笑皆非。

      桓王妃敢这么直白地问出来,她倒也不遮掩,没有做出女儿家该有的羞赧姿态。

      压下心底不好的预感,镇定地答道:“莫非承蒙抬爱,是要替我相看人家?”

      桓王妃没想到她倒敢这么落落大方地说出来。
      讶然一笑,点点头:“你可知道是替你相看的哪一家?”

      前面一问已经够离经叛道了,若是真叫探春答了,未免也太不合闺阁规矩。

      桓王妃也没有当真去为难探春,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便将粤海和亲一事全盘托出了。

      桓王妃定定地看着探春:“本该是凭父母和老太太发话,然而我只问你一句,这件事,你自己可有什么想法?”

      “……国家有难,若真是需要,探春自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况且……推拒想来也没有什么作用。”
      探春知道桓王妃在细细地观察自己,然而也不知道她究竟想看到自己作何反应,索性仍旧直率地答了。
      “只是,还在国丧期间,似乎并不是很宜嫁娶。再者说……”

      探春犹豫了一下:“难道粤海那边就完全打不了仗了吗?”

      桓王妃微微地笑,嘴角向上愉悦地翘着,眉梢眼角也弯着,看起来像只狡黠的狐狸:“有你这句话,我就知道你心里是个有主意的。我们桓王府里都是你这样的女孩儿,你定然同她们处得来。”

      这跟桓王府又有什么相干。
      探春:???

      桓王妃的身体微微前倾,蛊惑地问道:“如今有个事,我不方便同你细讲。只先问你,你当初自己说过的话,还做不做得数?”
      “要是当真叫你走出闺阁去,同男子一样地做事,你敢不敢?”
      “你若是应了,我便再告诉你来龙去脉。”

      神采灼灼,眼睛亮亮。

      看上去却很像是土匪头子扒着桌子,问人要不要跟她一起干票大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