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皇位 ...

  •   “七殿下,请坐。”

      谢瑾被侍者引到用以议事的书房时,丞相已经等候在那里,抬手示意他入座。

      侍者行礼,眉不动眼不抬地退了出去。

      时至初夏,丞相书房大约是疏于打理,仍糊着早春的柳芳绿窗纱,隔着纱罗望出去,外头阴沉沉一片,天色如墨,枝梢鸣蝉聒噪,是暴雨之兆,将室内鎏金香炉里燃着的檀香染上几分沉闷,为这场对话无形间定下基调。

      “七殿下若是想要镇江山,我可以给殿下。”

      丞相这一语直接极了,如石破天惊,谢瑾微不可查地动一下眉角。

      镇江山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旷世神兵其本身,它是谢瑾几位兄弟做梦都想要得到的东西,更多代表着皇位花落谁家。

      丞相好像犹不满足于此,微笑着接下去:“自从三殿下当这出头鸟开始,七殿下想来心里就有数了罢。先是让我承你的情,将我和神殿督察长推出这一局,将三殿下和陆不争圈起来,他们身死之日就是七殿下的长明血脉被推上明面之时,顺理成章登上太子之位。看得破的不会出手,看不破的无知无觉跟着七殿下走,七殿下,好算计啊。”

      他寥寥几句,将谢瑾的全盘谋划尽数揭开。
      而谢瑾的谋划,到现在不过初露端倪。

      谢瑾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他天生有种看穿七情的镇定,比起寡淡的不苟言笑,那更像不在意的从容:“力有不逮,所有只能搬弄这些小巧,叫丞相见笑。”

      丞相摇了摇头,自嘲道:“我对七殿下没有意见。事实上,我病重已久,七殿下是我最好的选择。”

      谢瑾说:“猜到了。”

      要不然,他不会在这个时候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或者说,他至少会换种方式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如果丞相身体未出问题,按修行者的年纪算,丞相正当壮年,有大把的年岁好活,自是会倾向于扶持傀儡,自己在幕后操纵一切。

      然而一旦他寿命无多,他去世以后,天子那么大个祸害不能放任,神殿、北荒魔族、西疆十六族和北秦,哪个不是心头大患。这个时候,无论是傀儡还是谢珪那群拙劣的野心家登上太子之位,只会加速谢周的分崩离析,都不是丞相想要看见的结果。

      丞相需要一个能弹压得住朝内外乱象的人选。

      丞相站起身来,笑叹道:“果然是作茧自缚。我先前自负得很,以为自己能和神殿那两个老家伙比命长,将几位殿下养成一帮子蠢货,险些让谢周后继无人。幸好,一念之差,留下了殿下你。”

      谢瑾隐有所感,轻轻地道:“请丞相细说。”

      “殿下的母妃替殿下封印血脉,爱子之心自然叫人动容。然而凤陵皇宫是最不缺修行大能出入的地方,十八年来,我帮殿下遮掩过几次。”

      谢瑾静默一息,站起身来,向丞相深深揖了一礼。

      “殿下不必谢我,除此之外我没帮过殿下什么。”丞相示意他不用多礼,“是殿下自己出息,长成现在这样。”

      他站在窗前,手握成拳抵在唇边咳嗽一声:“说句实话,我最讨厌像殿下这样的聪明人,说一句藏十句,事事规划得跟个棋盘一样,非要全天下的人被你们牵着鼻子走。”

      谢瑾默然:“丞相说笑。”

      这世道,能爬到高位的人有两种,无非是命好的和聪明的。
      而南周上下,谁不觉得丞相是最大的聪明人呢?

      丞相没预兆地问了一句:“殿下知道我年少时曾在国子监就读吗?”

      “有所耳闻。”

      丞相点头,说道:“我在国子监未曾毕业,已经突破小乘,十二科课,我每年每一科课结业时拿的都是上上等,至今无人超得过。”

      这事谢瑾还真不知道。

      丞相在南周,已经活成一种符号,代表着权倾朝野,代表着老谋深算,谁会去好奇符号背后的血肉和少年时代呢?

      天边一声惊雷骤响,雨水浩浩汤汤从乌云洒下,浇了行人满头满脸,原本有条不紊行于相府回廊内的侍者步履匆忙起来,裙角乱飘,木屐踩得“哒哒”作响。

      不知是不是这一声惊雷轰开数十年的不动声色,谢瑾凝神细看丞相时,他竟从绛紫官袍下,从中年人清瘦操劳的外表下,看出了一点点往昔国子监少年天才的内里,眉眼飞扬,意气风发。

      丞相讨谈论的话题永远飘忽不定,上一刻回忆过往峥嵘,下一刻就问谢瑾道:“安亭侯府的事,你觉得我做得如何?”

      他没有问谢瑾对他的观感如何。

      因为政客之间,不需要观感,也不需要爱憎。

      谢瑾敛下目光:“如果我不认识裴旭,我也会这样做。”

      “是了。”丞相叹了口气,那点少年的意气太少,存活的时间太快,很快被突如其来的骤雨疾风吹得渣都不剩,他眉心又被压出忧国忧民的刻痕:“这就是你我,和兴光太女最大的不同之处。”

      “几十年前,神殿刚提出修行天授的说法,我有个同窗激愤异常,在光天化日下大骂神殿,被神殿捉拿。国子监生游.行至凤陵宫门口,群起上书,慷慨陈词,满朝哗然。自此事态闹得一发不可收拾,朝臣罢朝,书生罢课,闹得人尽皆知家喻户晓,连极南之地的县吏,都跟着不去上衙。”

      那可真是一段有来无回的时光。
      确实,每代都有义愤填膺的年轻人,每代都有老奸巨猾的刺头,但血性和骨气一旦消失,却是寻不回来的。

      谢瑾不发一言,他眼睛澄静通透,似乎从那段热血岁月里,已然望见未来结局必以风霜收尾。

      “那件事引起的动静很大,朝野上下纷纷上书,要求从谢周境内驱逐神殿,太女应允。就在太女应允的第二天,安生数十年的西疆十六族陈兵边境,谁都知道,西疆十六族是神殿养的狗,指哪打哪。那时候,牵头上书的人才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万死难辞其咎。”

      雨点打了丞相一身,沾湿衣襟,将鲜亮的绛紫颜色洇出沉沉暗色来:“太女一步没有退让,说政令既然出口,哪有朝令夕改的道理?她亲自领兵去边疆,当时秦国长公主、落霞君俱在,三国的边境加起来,足将西疆包个圆,打得西疆元气大伤,内乱至今。自此一役后,神殿不得不从大周退出去,周朝境内,听不见修行天授的声音。”

      他们以为那是开头,山河犹有大把的地方待收拾,不曾想到那是谢周的回光返照。

      讲到这里,丞相沉默良久方道:“殿下,那个牵头上书的人,是我。”

      或许几十年的时间真的太久,久到那个意气用事的书生,也能长成权臣,眼也不眨地将安亭侯府一家人送出去当牺牲品。

      谢瑾开口,替他将故事补全:“后来陛下继位,神殿答应为陛下作传,投其所好,于九州开设书院专程教陛下喜爱的书画,搜罗来人才给陛下。陛下大悦,一夜之间,兴光太女立下的规矩被推翻大半。”

      野草遇到春风,神殿死而复生,根系蜿蜒错节,蔓延到整个南周。

      想镇压神殿,需要群情激愤,需要满朝震动,需要一国的继承人领兵上前线,死伤无论。

      而想要推翻前人心血,只需要一个夜晚。

      谢瑾说:“我很小的时候听到这段就想不明白,这种举动,为何人人皆夸陛下仁厚,至今想得明白,却不敢认同。”

      没有外敌,没有兵戈,触眼全是纸醉金迷,当然仁厚。
      可世道至此,总有人要来当恶人。

      “对。”丞相应道,“殿下或许不知,事发时我在玄甲军中。因为打神殿事后,我自认书生无用,投笔从戎。兴光太女病重不起,我自军中匆忙赶回,仅来得及得她托付镇江山。等太女后事操办完毕,我回到军中,乍闻此事,劝陛下的折子雪花一样递上去。”

      全都了无回音,落得一个拥兵自重,目无天子的罪名。

      “一直等到那时我才明白,书生无用,参军亦无用。你有没有用,得取决于上面坐的是什么样的人。”

      正如丞相所说,他不是生来心机深沉的聪明人。经历过的挫折多了,任谁也会记住教训多长几个心眼,任谁也会算无遗策。。

      一个故事讲完,丞相收拾起所有的感怀,他关窗合上一屋风雨,变回那个洞悉人心的妖怪:

      “殿下,这天下的故事很多,我不过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不如何凄惨,也不如何壮阔。你活得久了,就会发现这天下好像人人都有百般苦衷,千种伤心。你不是皇帝,那天高海阔逍遥自在,旁人哀乐与你何干?可你若是皇帝,你就得把这个天下和这个天下的所有故事一起担起来。”

      你担得起来吗?

      你担得起文人失意,武将埋骨;担得起天才迟暮,英雄白头;担得起黎民血泪,布衣生计吗?

      你若是担不起,那么百官怎么活,军队怎么活,谢周那么多的黎民百姓怎么活?

      听说北秦皇帝刚愎自用,不成大器,谢瑾心想。
      那么秦国长公主身死,宁留锋急忙北上,射杀魔首,将赤血的荣光和责任一同接过时,他是不是也被人这样问过,被自己这样问过?

      他一想到宁留锋的名字,就像是穿上一套无坚不摧的盔甲,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连带着那句质问也不如何沉重起来。

      “不瞒丞相,我数个月前,从未想过皇位。”

      谢瑾话不多,在这种应当掏心掏肺的场合显得惜字如金,却一字字出自真心:“因为数月前我自以为无缘修行,丞相身体康健,自然无心皇位,无心与丞相争个高低,致使朝中内乱。”

      数月前,他担不起,也不想担。
      苍生种种,与他何干?

      “但是如今,我想试试。”

      因为他的师父是云上君,而宁留锋的敌人蛰伏在他从未看清的远方。
      “因为避无可避,更不想避。”

      那一瞬,天地气机因他为之一变,谢瑾通体舒泰清明,于浩然意上理解又深一层。

      原来他的浩然意,不从天下,从一人始。

      同一片天,同一片雨,在别庄里,宁留锋四人蹲在一起,忧心忡忡。

      主要是南霞和宗法单方面的忧心忡忡,宁留锋和雁长南借雨声下酒,喝酒喝得很痛快。

      南霞在纸上落下最后一笔,陆不争、督察长、谢珪等人的名字均落在纸上,箭头标得清清楚楚,尽数指向最后得利的赢家——
      是谢瑾。

      她拿笔杆子一戳宁留锋,差点把酒戳洒出去:“喂宁留锋,你看懂了吗?”

      “看懂了看懂了。”宁留锋一饮而尽,随口敷衍道:“不就是我徒弟顺水推舟给他们做了个局,不愧是我徒弟,不吃一点亏的样子有我风范。”

      南霞气不打一处来:“你看懂个大头鬼!你徒弟想要的是太子甚至皇帝的位置。我们是无所谓,还乐得抱他大腿,哪怕我曾经是南疆国主,但南疆特殊,南北一统也碍不到南疆,你呢,北秦你打算怎么办?”

      “北秦内部被我清得一干二净,反王诛杀,四姓掀不起浪花;外部戎狄那边有我立下的清平关,西疆十六族无再战之力,神山元气大伤。赤血解甲归田,宁平生…我皇帝表弟的孙子死了,宁平生都能活蹦乱跳用不着我操心。”

      宁留锋一样样数下来,他垂下眼,眼睫乌云般在眼底下散出一片阴影:“我对北秦,对长公主,该做的都做到了,谢瑾要是不想统一南北,那我收个徒弟,碍着北秦什么了?”

      雁长南放下酒杯,愣头青一般插嘴进来:“我记得云上君,不是想要南北统一的吗?”

      可惜时间太短,北秦上下没吵出个想法,宁留锋就提刀杀上神山。

      “是啊。”宁留锋笑起来,他给自己斟满,举杯遥遥对着窗外雨景:“南北一定会有个一统,无论是北秦南下,还是南周北上。我之前执意要占北秦的先,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如今的话,静观其变罢。”

      “若是我徒弟想要北上的话,北秦于我……到底不可能坐视不管。我还有最后一刀,接下那一刀,就算他出师。”

      窗外大雨来得气势汹汹,砸到屋檐,又在瓦片上聚成水流如注,顺着斜着钩起的檐角冲进地上四角用来盛雨的大铜缸,声音喧哗,不绝于耳。

      南霞身为在座三人中唯一有徒弟的人,代入一想,当即暴怒道:“好哇宁留锋!你自己是大义小节俱全,死也死得问心无愧,你有想过你徒弟会怎么想吗?你让他如何自处,让我们如何自处?”

      她从榻上跳起来:“你要是有这个想法,不用来日,老娘现在就让你把最后一刀用出来!”

      宗法也跟着跳起来:“你休想!我是说宁留锋你休想!”

      雁长南在那假模假样地劝架:“唉,大家冷静点嘛……算了,不冷静了,兄弟们,一起上吧。”

      宁留锋:“……”

      这天下,毁灭算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皇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