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4章:京城有朵白莲花 ...

  •   阿狸现在的年龄才十岁,比自己的小姐还小两岁,她如果是表现的太聪明,不要说她叫夭狸了,可能马上就要要夭折,夭寿。
      她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原来她在被捡来的时候还没有名字,那个时候就是个半死不活的小乞丐,昏倒在路边,大将军摸了摸还有气,离家又近,就把她带回来了,说是让夫人抢救一下。
      那个时候小姐还小,蹲在旁边看热闹,等到被救的小姑娘醒过来,她有板有眼的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时候阿狸不记得自己是谁,只记得自己已经要饭很久,无名无姓。
      她长着一双淡黄色的眼珠,像狐狸又像是猫的眼睛,亮亮晶晶迷迷糊糊的,安安静静的侧躺卷曲在苇席上。
      那茶蹲在地上说:“你的眼睛长得好像小狐狸,就像我们家的小狸猫,亮晶晶怪迷人的,你记不得自己的名字了吗?要不要我给你起个名字?”
      陌生的小要饭的姑娘,什么都不知道,静静盯着小仙女一般的小姐。
      那茶很忧虑,过了两天来告诉她:“我们以后叫你阿狸吧,差点就夭折了,你可要记住,以后要学会躲避不好的天气和不好的人,记住自己差点就没了,就叫夭狸吧!”
      从那个时候阿狸就叫阿狸了,她很快成了小姐的贴身丫头,吃穿用度都是好的,因为将军府里人口简单,主人家只有五个,老爷夫人,两个公子,然后就是她的小姐,丫头们都过得自由自在的。老仆直接在府里养老,每天晒太阳讲古。
      她还以为日子一直就这样过下去了,谁知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将军阵亡,公子忧郁,甚至有一个还疯了,夫人挂了梁子,一天的时间,一下子什么都土崩瓦解。
      阿狸最难过的事情是,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做那个梦,哪怕再早一天,也可以防范着夫人自挂,这样小姐就不用进京去寄人篱下,也不会得到那一辈子的羞辱和怠慢。
      阿狸越想越茫然,小姐和拓拔珍成婚是不能的,但是在这个时代是一定要成婚,和谁成婚就成了一个大事,怎么样摆脱那桩婚姻,最后嫁给她的真命天子,要是小姐真的成了皇后娘娘,小姐一定会想办法把自己嫁一个好人,那时候满朝文武不就是要尽着自己挑选了吗?
      阿狸想到此处心里很高兴,可是还不能把高兴表露出来,只能偷偷的闷着头,小姐最近失去父母,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自己要顺着她的毛。
      她听人隐隐绰绰的说,当今的二皇子很得宠,甚至有点恃宠而骄,但是因为不是皇后娘娘正充嫡子,限制了他登位的可能,所以各种蛮横。
      这些话都是国公世子夫人王氏说的,她还不无鄙夷的对那茶说:“就算是贵妃的儿子,也是个小星的儿子,再闹的好看,人家皇后娘娘还有一子。你还不知道吧?皇后娘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残疾了,断了一条腿,接上以后也是个瘸子,九岁的时候断的腿,彻底的毁了。不过人家娘娘还有一子,皇四子,今年十六岁,也是很快就要长大的。”
      那茶虽然见不得自己的大堂嫂动不动撇嘴的妖怪样子,但是还是喜欢从她嘴里听一些自己完全不可能知道的事情。这关系到她的后半生。
      这个时候她还一点都不知道,二皇子正在气恼的要求自己的父皇把自己这桩婚事给换掉。
      他自己看上了另一个人,是户部尚书的孙女黄秀菊。
      这事情还要从户部尚书黄元宝说起,他一向看好二皇子,因为最得宠的是贵妃,如果要立长的话,拓拔珍是最好人选。
      虽然历史上很少有立嫔妃之子为太子的事,除非皇帝已经四十岁无嫡子,但有些事情也有例外,就是子以母贵。
      皇后娘娘已经不得宠好多年,自从生下九公主拓拔海花,就重病缠身,终年卧床,公主今年都已经十一岁,帝后不调已多年。
      皇后娘娘如此缠绵病榻,倘若有一天突然去了,那一对尚未长大的兄妹,将是上下无着。
      其大哥又是个腿残的,自顾不暇,怎么可能分身照顾弟弟妹妹,皇后的娘家宁国公府也是人丁不旺,小一辈只有两个男丁,被宠爱过度,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经常闯下不小的祸事。帝深鄙,若其不是皇后娘娘的后家,恐怕不是一门寥落的问题了。
      在这种情形下,野心勃勃的人家,哪个现在不是看好了二皇子,此人文武双全,仪容俊美,再加上此人立下了战功无数,今年已经二十岁的二皇子,九岁去了北疆,一直住在皇叔北靖王那里,备受其宠爱。
      北人彪悍勇武,二皇子深得其精神,加上皇子贵重的身份,北靖王恐怕是直接在培养一个未来的太子。
      二皇子两年前才从北疆回来,九年的边疆生活,把他磨砺成了一个铁血男儿,那茶一点都不知道,现在满京成的少女,都想做二皇子拓拔珍的新娘。
      只不过很多人只能想一想,但是有一部分人,离那个想象是很近了,比如户部尚书的孙女儿这种贵重身份。
      六部的官员很多,但是想要有一个美妙的女儿的官员并不多。
      小姐们长得漂亮的不少,但要身形仪容出众,诗词歌赋擅长,女红厨艺不赖,并且名满京城,被上下人等赞叹:“很得很,又聪明又会过日子,把整个尚书府治理得有条不紊。而且医术第一,经常看到救死扶伤的身影,完全不像别家的闺秀躲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据说黄秀菊这个姑娘还很有生意头脑,开着几家生药铺子,使得自己的父兄富得流油了,出手阔绰,让人羡慕不已。
      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卖药快,而且世上的生意总是让人看不起的,大家都说商家钻在钱眼里去了,唯独这种生药铺子,里面肯定有坐堂大夫,谁不会有个头疼脑热?人都怕死,别的生意不被人敬重,卖药的人,是再得人心不过的了,这救死扶伤的大夫,在百姓和官员们心里口里都是一个好职业。
      不是经常听人说嘛,不做良相便为良医,可见为医者简直是一份最高尚的职业。
      黄秀菊是惜老怜贫的典范,有贫者来取药,只要她在,是不收钱的,甚至还能反得她的钱,总会给几个晌午钱。
      但因为其是高门小姐,她当然不可能成为坐堂大夫。但每到初一十五,她都会去到自家的一个药堂里义诊。
      他们家在京城有三个药堂,她去哪里都不固定,所以每到初一十五,人们为了看到这位才貌双全活菩萨一般的小姐,他们家的三个药堂都人满为患,甚至会出现有人一天跑三家,就为了一睹她的芳容的那些情深义重的少年。
      不过她向来戴着蓠帽,千金小姐的真容岂是别人可以偷窥到的,但传说她的身材高挑秀雅,精致华美。
      这位美丽的小姐已经二十三岁了,因为她的眼光实在是高,这样一个活菩萨般的大家闺秀,留到这么大的岁数,不但没有人笑话她,反而觉得她心地纯善无垢,没有早早的攀附上一门好亲,让自己做一上个名门贵妇,反而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药堂,善莫大焉!
      安国公世子夫人王氏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心理,竟然把这些前前后后的事情告诉了那茶。
      反正妇人家闲来无事,最喜欢的就是嚼舌根,也没有人觉得奇怪。
      王氏说:“动一动你们的木脑子想想,这个老姑娘在等谁呢?满朝的文武少年她都看不上,蹉跎到了这么大的岁数,不就是一心一意的等着那个二皇子吗?我都忘了告诉你了,二皇子如今是宁王,我们过来之前册封的,现在正在建造宁王府,阿槚,你的好日子快来了。”
      阿槚如坠冰窖,心里凉透了,如果父母活着,尚能做主一二,现在家败势微,虽然自己的哥哥有个侯爷的名头,可故乡远在天边,完全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自己就要被这样嘲笑至死吗?
      怪不得大堂嫂不待见自己,原来自己在二皇子的眼睛里,有可能是一个阻碍他更进一步的绊脚石。
      这样的身份是多么的低下凄惶!
      丫头阿狸说:“小姐勿要烦闷,那宁王实际也不过是个庸常之辈,他做了宁王就已经到顶了。而小姐你仪美姿雅,是我见过的世上最好的人儿,东方不亮西方亮,千万不能再想不开,阿狸拼了这条小命,也要为小姐谋一个好前程,你现在才十二岁,比那个黄秀菊小姐小了整整十一岁,十一年后会是个什么样子,谁知道呢,她能美名满京城,我们为什么不能?”
      那茶讪讪的道:“我对医术一窍不通,并且我不喜欢,我有晕血的毛病!”
      阿狸说不出来的心酸叹息:“我的尊贵的小姐啊,难道我们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而一定要去学医吗,珠玉在前,你现在再做已经来不及了,模仿别人永远都是东施效颦,当然这个故事你不知道,以后有空了我再慢慢的说给你听。你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什么黄的白的,她们喜欢嫁就让她们先嫁,我们慢慢把自己打磨得如珠如宝。明珠蒙尘,总有那眼睛好使的人,可以吹散尘埃,看到极美。
      我的小姐,你跟所有的人都不一样,你可要相信自己,你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连你都自暴自弃了,我们做丫头的哪里还会有出头之日。你不看着自己,也得看着我们这七个丫头的面上,给自己一个美丽的假设,行不?”
      那茶有点奇怪的问她:“我怎么觉得你像个老学究,已经很有本事了呢?”
      阿狸心上哀嚎,我没有本事行吗?再没有本事也要对得起自己那一番大梦,而且现在不未雨绸缪,主仆俩将来肯定又要不婚不嫁,不育不养,不做谁的妻,不为谁的娘,孤孤单单的走完人生路了啊!绝对不行,生为女儿身,定要有一个附合女儿身本性的未来才算终极圆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