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旗开得胜(上) ...

  •   (一)

      成败在此一决。
      余珊打车赶往西山,不到8点已经到了“城市之光”养老院。
      投标现场流程的安排是按照参加投标公司去的顺序进行标书的提交、开标、讲标和竞价。在提交、开标和竞价环节每家公司只能有两位代表参加,在讲标环节可派出较多的技术支持人员协助答疑解惑。许总和洪波作为华方的代表已经进入了投标主会场,小组其他成员则在旁边的会议室里等候。谢莉、赵子松、蒋成和余珊都到了,孙立秋和张宏光没来。
      赵子松用手指了指自己和蒋成说:“孙总今天不来,他说技术支持环节全权委托我俩了。”
      “你们孙总真是心大啊,这么重要的会都不来。真是太信任你们了。不过我倒是很喜欢他这种做事风格,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度量很大嘛!”谢莉评价着孙立秋。
      “那是自然,我们老大很有将帅风范,他不来,兄弟们也都能搞定。”赵子松又开启吹牛模式。
      “怎么没见张总啊?”谢莉看着余珊疑惑道。
      余珊确实不知道张宏光来不来,似乎几天都没见到他人了,道:“我也不知道呢,要不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吧。”
      余珊走出会议室想找个安静的角落打电话,就走到走廊的拐角处,正要拨通电话,一抬头就看见了张宏光和一个中年男人走进了楼道。两人好像很熟,一直在谈着什么。最后,张宏光进了会议室大门,而那个中年男人一直走到了走廊的拐角处,原来他是要找卫生间。余珊正准备回到会议室,两个人打了个照面,余珊往旁边挪了两步,让开了路。那男人穿一身藏蓝色的西装,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熟,三十大几的年龄,一双冷峻的眼睛格外注目。余珊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张宏光已经在那里了。
      “他们说你给我打电话去了,我怎么没收到你的电话?”张宏光很感兴趣地问余珊。
      余珊刚想说自己看到他进来了,却鬼使神差地改口道:“我刚才去上厕所了,没打电话。”
      没过一会儿,会议室里来了好多人,应该是其他公司的人,分成四个圈围着坐,看情形一共有四家公司参加竞标。大家在会议室里都压低了嗓音说话,唯恐别的公司的人听到自己的谈话内容。
      不知多久,洪波和许总突然出现在大家身边。
      洪波说:“已经完成了标书的提交和开标,现在进行讲标环节了,每家公司15分钟,包括阐述和回答问题,所以讲标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另外5分钟回答问题。”
      许总说:“咱们排在第三个讲,估计那些常规的内容前面两家都讲差不多了,咱们应该主要讲我们的关键技术能力和差异化的功能。”
      大家都表示赞同。
      洪波又说:“大概讲标顺序是天盛、伟创力、华方和英飞奇。“
      ”英飞奇这家公司这两年声名鹊起,好像很有独特的地方,他们的业务类型也和我们不太一样,主要是做数据的吧?“赵子松道。
      蒋成赶紧拿手机查了他们的公司网站,发现他们果然是做医疗数据分析的,蒋成说:“这应该是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伟创力讲标的时候,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洪波负责主讲,其他人随时准备补充或回答问题。伟创立还没结束前,大家就在主会场门口等待了。
      伟创力的讲标终于结束了。会场的门开了,伟创力的团队成员陆续走出,前后5个人。余珊觉得最后出来的那个人怎么那么眼熟,啊……那不是刚才和张宏光一起进来的那个人吗?余珊又用眼看了站在他前面的张宏光,张红光一脸平和,平静地站在原地。那个男人走过他们身旁的时候也没和张宏光有任何眼神的接触,好像不认识一样。
      余珊觉得太蹊跷了,难道认错人了?不可能啊,就是那身藏蓝色的西服,那双冷峻的眼神,她坚信自己不会看错。
      不容余珊多想,华方的讲标开始了,大家都坐到了评审团对面的椅子上。评审团一共有5个人,院长和张主任都坐在席间,另有三位外请评审专家,还有一人是组织程序的主持人员。主持人在招呼大家坐下,准备演示电脑和设备后,提示可以开始了。
      谢莉把PPT打开。
      洪波整理了下领带,站起身说:“我公司在行业的资质和相关业务案例都已罗列在资料中了,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了。由于时间有限,我想强调一下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的特点和优势,并做一个模拟的原型演示,让大家体会一下我们所提□□品带来的体验。”
      洪波不愧是洪波,讲话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从来没有废话,还特别有亲和力。最近几日他忙着撰写标书,也没看到他特别仔细地看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但他能把方案中最关键点提炼出来,而且还能帮助升华到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层面,余珊简直太佩服他了。
      洪波做了一大段的介绍后,说:“为了让大家真切体会到这些智能服务的方便快捷之处,我请我们研发部的同事蒋成来演示一下我们对产品的构想。”
      蒋成已经准备好了程序,用鼠标点击,进入了一个网站。网站的格局比当初交互设计版本多了一些功能,尤其是在细节上又做了修改。蒋成在首页上给大家介绍了主要支持的服务类型。在选择每个类型后进入二级页面进行具体服务的查看。蒋成特意为大家展示了那些智能功能,包括:订餐中的智能建议功能,健康检查中的智能监测功能,描述了定期产生体检报告,并能提供治疗方案的功能。
      评审专家们听的很入神,尤其是张主任,当他看到我们的订餐建议功能的弹出框时,特意念了一下上边的建议:“您最近三天的血压和血糖指标已超过警戒线,建议不要点当前菜品”,颇有意味地说:“嗯,挺好。”
      等蒋成演示完那些智能功能,几位专家争先恐后地提出了问题。
      一个专家问:“我看到你们技术方案里写到要建立推荐和预测类的算法模型,你们训练这些算法的数据是怎么产生和应用的呢?”
      蒋成道:“这些数据是需要用户长期使用医疗设备而得到并存储下来的,并为每个用户建立历史记录。随着更多数据量的积累,就能训练出更加准确的算法模型,也就能给用户做到更好的推荐和预测。所以我们提供了数据的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计算的方案。”
      张主任问道:“我对你们提出的那个自助健康监测的方案非常感兴趣,能不能谈谈你们的设想?”
      洪波冲余珊歪了歪头,示意她讲一下自己对这个功能设计的想法。
      余珊很紧张,但又有些兴奋,她咳嗽了一声站起身说:”这个功能其实是基于我对养老院做实地调研时的一个印象。当时张主任带我们去一号楼参观一些寝室,我发现很多寝室里并没有基本的医疗器械,除非那些需要急救突发患病的老人,才被临时提供医疗检测。不管是否有行动能力,对于老年人,基本健康指标做到日常监测都是很重要的。我有一个奶奶,她有高血压,她几乎每天都要给自己量血压,根据这个测量结果来决定服用药量多少,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能提供基本的电子监测仪器,让老人们每天自助完成检查,然后通过程序及时获取这些数据指标,随时监控他们的生命体征,是非常实用有效的应用。“
      院长和张主任都很认同地点着头。张主任说:”这个服务不仅是设备的引进,技术上的革新,还需要我们工作流程上的改进,可以说是一种全新工作思维的改造。“
      许总笑着赞道:“张主任说的太好了,考虑的问题更全面,每种服务的背后其实都有思维和方法的支撑。”
      后面专家又问了几个设备和组网的问题,赵子松轻松做答。

      等大家出了会场的时候,已经感觉轻松了几分。又过了差不多20分钟,许总和洪波进会场参加最后一个环节——竞价。
      其余人又都回到了会议室。大家感觉卸下了沉重的压力,不管怎样,谋事已经完成,成事在天了,心里默默祈祷。
      许总和洪波竞价回来后有些嘀咕,他们说这个价格也是在市场部和领导会议上讨论过的,只能出这个价了,不能再低了。大家也没问报价价格,知道这是商业机密。
      洪波和老许说评标结果会在下午3点出来,他俩在这里盯着就行了,让其他人先回公司。
      于是,谢莉、余珊、蒋成和赵子松坐谢莉的车回公司;而张宏光独自开车走。
      大家望着张宏光逐渐远去的车身。谢莉若有所思地说:“我发现最近张总话比以前少了,今天也没怎么讲话,不太像他的风格啊。”
      余珊也略有感触:“他最近好像不像以前爱加班了,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余珊脑中忽然浮现那个伟创力的男人,心有疑虑,但什么都没说。
      大家都默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旗开得胜(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