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团队协作(下) ...

  •   (四)

      周一,序幕终于拉开了。小组成员几乎都来了,除了老许。

      洪波第一个站起身说:“老许今天就不来了,他已全权授权我主持会议。今天这个会很重要,因为需求讨论将决定我们在这个项目里需要做什么。”

      大家元气满满地注视着洪波,一看周末都休息的不错。

      “我已经拟订好了一个需求列表,如果有遗漏,请大家补充;如果有异议,请随时打断插入,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洪波郑重而谦虚地说明着会议的工作方法。

      洪波快速地点开了他已做好的一个文档,是用一个竖排的表格按类罗列了具体需求内容。

      洪波先分析了系统使用的用户类型分为:老人、护理人员和家属三种角色,根据不同的角色设定不同的权限。

      对于服务,主要提供了生活起居、健康检查、休闲娱乐、慢病疗养、专业护理等类别。

      洪波的需求总结的很全面,基本涵盖了工作小组在养老院调研的所有内容,大家只是补充了分类下更细节的需求内容。

      洪波最后说:“如果大家没有新的补充,咱们就举手表决一下吧。”

      就在大家纷纷举起手的瞬间,蒋成突然说:“我有个想法,就是我们这个方案不应该只是按部就班地提供一些服务操作和查看,应该能够提供更深入的价值,比如通过对用户健康数据的追踪,帮助分析和预警用户的疾病。还应该根据每个老人的个人健康状况或偏好为老人推荐治疗方案、食谱或文娱节目,再比如定期自动推送老人的健康报告,告知老人如何预防和关注哪些问题,后续应该如何应对等等相关的智能分析。所以我觉得智能分析功能才能体现我们产品的差异化,也更能凸显我们产品的价值。”

      洪波听完很高兴说:“蒋成说的这些智能化的功能,很吸引人,我们目前可以做一下技术难度和数据准备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由于之前我们一直想做,只是还没做,在我们确定采用什么功能之前,必须先做一个技术和成本上的调研。立秋,你看你们先给个预估吧。”

      孙立秋很骄傲地拍了下蒋成的肩膀道:“让蒋成和子松回去先估算一下吧,对于其他的技术难点也要一起估算。”

      洪波说:“宏光,你们设计部在周五前也要根据需求拿出一套设计方案,最好是交互版本的。”

      张宏光抱着肩很淡定地说:“没问题,我们一定能完成的。” 余珊跟着也点了点头。

      需求方案就这么一致通过了。

      (五)

      余珊在这周剩余的几天内开启了沉浸式工作模式。所谓“沉浸式”就是每当余珊设计产品时,就会把自己当作真正的使用用户,将情感和体验都融入其中,让这些感觉推动自己的设计进度。每当哪里卡壳了,她就要扪心自问,这是一个用户真正需要的吗?这样的行为是否有更佳的途径呢?她很少讲话,大脑一直在思考,情感也跟随跳动着。

      时间飞快,转眼日落。

      楚芸收拾着工位上的东西,侧着头很神秘地对余珊说:“你发现了吗?”

      余珊从沉思中被拉回现实,抬头张着失神的双眼道:“你又发现什么宝藏了?”

      “这几天张总怎么走那么早啊,比我走的都早,这好像不太正常啊!”楚芸盯着张宏光的办公室说道。

      余珊将视线聚焦到张宏光的办公室,黑暗又寂静。

      往常这个时间那里应该是明亮嘈杂的,张宏光电话很多,各种接听电话的声音。余珊也觉得很奇怪。

      “他家里出什么事了吗?最近太忙,都没怎么关注老大。”余珊道。

      “明天我们问问他吧,也要关心下领导嘛。你今天要加班吗?”楚芸问。

      “那必须的,就剩一天了,后天就要内审了。你先回去吧,阿姨等你呢。”

      楚芸走了,其他同事也陆续地回家了。9层的西区一排又一排的灯逐步被熄灭了,只剩下余珊头顶那排的灯亮着。

      余珊沉浸在“城市之光”养老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她似乎是一名护理人员,陪伴着一位奶奶正在订餐。奶奶说想吃东坡扣肉,余珊拿着手机给奶奶展示明日的菜谱,尽管东坡扣肉赫然在列,但旁边有一个红色的小叹号,余珊点击了那个红色叹号的图标,弹出一个提示框:”您最近三天的血压和血糖指标已超过警戒线,建议不要点当前菜品。”余珊告知奶奶,说可以选择其他没有红色叹号的菜品,奶奶最后选择了一份小白菜豆腐,余珊帮助完成了订餐的提交。奶奶满意地笑了。

      突然,余珊听到有人在和自己说话,抬头看到蒋成端着水杯站在她的旁边。

      “什么进度了?”蒋成面带微笑地问她。

      余珊回魂后聚集了精神,说:“明天再细化和整理下就差不多了,你们呢?”

      “我们做了大致的估算,其实还需要更多一些细节才好更准确的估算,客户那里的数据和信息我们不是那么清晰。”蒋成很严谨地说。

      “那你们明早和那个张主任通个电话,再沟通一下细节,说不定能有更多的信息呢。”余珊出谋划策道。

      蒋成觉得很有道理,点头问:“你有张主任的电话吗?”

      余珊掏出手机给洪波发微信:“你有养老院张主任的电话吗?我们需要和他沟通一些信息和数据。”

      蒋成抽出旁边座位的一把椅子坐在了余珊的旁边,喝着水,眼睛却盯着余珊电脑上设计的交互图。

      “这个颜色不错,看着挺柔和的,老年人喜欢健康和谐的感觉。”蒋成赞同道。

      他突然挑起了一只眉毛,似乎发现了什么:“这个就是那个订餐的页面吧?这个红色叹号是做什么的?”

      余珊笑笑,停顿了2秒钟,很有深意地说:“这个功能是受到了你的启发设置的,那天会议上你说可以通过每个人的数据,为每个人做个性化的分析和推送,为他们推荐食谱,文娱活动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余珊用鼠标点击了那个红色的叹号,结果弹出了提示框显示了一条建议:“您最近三天的血压和血糖指标已超过警戒线,建议不要点当前菜品。”

      蒋成眼睛立即亮了起来,惊喜地说:“对啊,对啊,我就是想提供一个这样的功能给用户,让他们随时随地得到科学的、人性化的服务,这也正是数据的价值所在!”

      余珊觉得蒋成突然变成了哲学家,在演说着自己的主张。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阳光笑容。她也为自己能跟上他的思想感到骄傲,这感觉很美妙,从未有过。

      “嘟……嘟……嘟”余珊的手机响了一串的声音,她打开后看到有来自洪波的答复,是张主任的电话号码。

      两个人看着号码,会心地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