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重新起飞(上) ...

  •   (一)

      余珊第一天去新公司上班,乘坐地铁的路线完全变了,以前是开往A城的西部,现在却是相反的方向,改道奔东了。余珊到了公司,就到一楼大厅的人事部门办理了入职手续,填写了各式表格,还录入了指纹,开了进入办公区的各种权限。最后乘坐电梯来到了5层,出了电梯,就看见“医疗大数据事业部”的牌子竖在大门的上边,刷了指纹后,人事部的同事把余珊指引到产品组。

      潘向晖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然后向旁边的几位同事介绍说:“今天咱们有一位新的产品经理入职,请大家欢迎新人加入我们的团队!”

      周边的一些同事微笑地鼓着掌,余珊打起精神,也礼貌地微笑着向各位同事点头示意。
      “正好,我们今天早上要开一个产品会议,一起来会议室吧。”潘向晖召集着大家。
      余珊刚放下背包,搬了笔记本就跟着去了旁边的一个会议室。

      都坐齐了,余珊发现这个事业部一共才4位产品经理,包括潘向晖,余珊,另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位产品经理。

      潘向晖让四个人都做个自我介绍,好让大家迅速熟悉起来。

      潘向晖先起了个头:“我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我叫潘向晖,我大学时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五年本科毕业以后,不想当医生,就没继续深造,”他突然停顿了一下,好像在回忆一些陈年旧事,继续道“后来在医疗器械公司做了二年医疗代理,三年前阴差阳错地碰到了毕总,就来到英飞奇做产品经理。”

      余珊心想,没想到潘向晖都有三十岁了,可看着就像自己的同龄人呢。看来是自己的前辈,以后说话不能那么随便。

      坐在潘向晖右边的一个戴着眼镜显得很斯文清俊的男士开口道:“大家好,我是齐欣。我是药学专业毕业的,以前在制药公司做过医药代表,两年前加入英飞奇,一直跟着潘总监做产品。”
      余珊很诧异,上次看潘向晖的名片上写着资深产品经理,怎么几天没见就变成了产品总监了。
      齐欣右边的年轻女孩声音很动听:“大家好,我叫章晓,我是同心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的,去年应届毕业后加入了咱们公司,已经在公司做了一年的产品工作了。”

      轮到了余珊,她先环视了大家,然后礼貌地说:“大家好,我叫余珊,剩余的‘余’,珊瑚的‘珊’。我看你们好像毕业的专业都和医学专业有关,可我和你们大相径庭,不禁有些汗颜。本人的专业是‘平面设计’”

      听到此,在座的另外两位同事现出了吃惊的表情。

      余珊接着说:“我刚毕业就在华方科技做了两年的软件的UI和UE设计工作,一年前转入华方科技的产品组做产品经理,所以本人才疏学浅,还需向诸位学习,也请大家多多关照。”

      潘向晖笑道:“余珊,太谦虚了,你其实之前在做UE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参与了产品相关的工作,而且帮助华方科技做了很多有关社区养老方面的产品方案,在这个新的垂直领域,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所以不用妄自菲薄。”

      潘向晖继续道:“我们让余珊来呢,就是想请她帮助英飞奇提高智能社区养老类产品和解决方案,定位出一个符合我们自身优势的市场。”

      “余珊,其实之前你没来的时候,由齐欣兼管这块产品和解决方案,你来了以后,齐欣和我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医疗大数据类产品上。”

      章晓还继续负责医疗器械工具软件类产品。

      散会后,余珊问潘向晖,她目前其实做的工作还是和在华方科技类似的工作,可她怎么能在数据医疗领域做更多的学习和尝试呢。

      潘向晖道:“余珊,其实我一直都有个想法,就是把社区养老的解决方案和数据医疗的方案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凸显出英飞奇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也能发挥我们的优势,当然前提是要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所以这个工作是希望你能来做的。”

      余珊的眼睛闪亮起来,但又遗憾地说:“可我对数据医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熟悉啊!”

      “那就要靠你学习和钻研了,要尽快熟悉我们现有的医疗类产品,这样才能拓展和融合咱们未来的产品。”

      余珊一听有这么艰巨和光荣的任务等着自己,立刻振奋了精神,道:“潘总,我一定会努力的,我要尽快熟悉咱们内部的产品,然后着手进行提高和改进,争取拿出一套能够符合用户需求还能凸显我们核心优势的解决方案!”

      潘向晖满意地点着头,还夸赞了一番:“反应很快啊,这么快就认清了工作目标了,我看好你哦,加油吧!”

      (二)

      英飞奇在全国各地有多个分支机构,所以产品线也分布在各个分支机构里,产品系列众多,余珊不可能全都了解,潘向晖建议她可以从本地分公司的两个主要产品线进行切入和研究,一个是医疗数据管理类产品,一个是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于前者,余珊之前多少有所了解,因为在华方科技的时候,他们在做社区养老产品的时候就有接触,需要收集来自各种设备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通讯管理。而后者,对于余珊来说则是非常吃力,因为这个临床决策系统完全是按照临床医学的诊疗方法进行规则定义的,余珊没有任何医学知识,她感到莫大的无力。虽然潘向晖也发了很多学习资料给她,她还是看不太懂,因为医学专业简直是太专业了,不像其他可以触类旁通的专业摸索着就能理解。

      正在余珊有些气馁的时候,潘向晖向她介绍了公司的一位医学顾问,道:“你今天去同心医学院去见一下刘峰教授,他是英飞奇的医学顾问,我们在做“临床医学决策支持系统”研发的过程中,得到他很大的支持,你和他谈谈,看看如何才能更好的和他们合作,快速高效地得到满足他们需求的功能,另外也可以咨询一下如何在医学数据和医学方法方面得到他们的支持。”

      余珊很感激地看着潘向晖,她发现自己对潘向晖的认识是与日变化的。最初见到潘向晖,他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感觉,再加上他俊秀精致的外表,完全不像一个高科技公司的高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潘向晖的认真而又不苛责、既严谨又灵活,尤其是脑洞特别大,常有奇思妙想,令人眼前豁然开朗。她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潘向晖明明学了一个那么好的专业,却不愿意当一名医生,因为他无法将那些奇思妙想安置在严谨的学科框架中,而进行游刃有余的发挥。

      (三)

      余珊在同心医学院的教学大楼里见到了刘峰教授。

      两人见面后互换了名片,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

      刘峰是一位年龄在三十出头的年轻教授,这有些出乎余珊的意料,她原以为该教授会是个中老年的医生。

      刘峰看英飞奇派来的产品经理是一位年轻的女孩,似乎也很意外,道:“看来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

      余珊微笑的脸庞上升出几分诧异,问:“……为什么?”

      “向晖公司派来的人一向都是男士,从没见过一个女的,这次可是个例外。”刘峰幽默地解释道,从他明亮的眼镜片后面透出一丝温煦的光芒。

      在路上走的时候,刘峰向余珊透露,他是潘向晖的师哥,他俩都是同心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只是潘向辉本科毕业后就直接就业了,而刘峰则继续深造成为了一名医生,并且在母校担任着教师的职责。

      刘峰把余珊带到医学院的一间办公室,请余珊坐在一张椅子上,然后在饮水机里接了一杯纯净水,递给余珊,最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余珊就把他此行的目的讲了一下,说自己是个新人,想要了解一下之前医院和公司之间的合作模式,双方各自需要做哪些分工,另外想知道自己如何能尽快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相关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政策。

      刘峰眼光闪烁,很纳闷地说:“向辉公司里并不缺有医学背景的职员,为什么要推荐一个小白来现学习呢?”

      余珊赶紧澄清道:“您可别误会啊,我可是英飞奇公司刚招聘进来的新人,以前并不认识潘总,潘总是希望我以此为契机尽快熟悉公司的产品和领域知识,另外我本人还是有其他方向的优势的,否则公司也不会让我来整合新产品的方案。”

      刘峰道:“哦,原来如此。这样吧,对于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医疗政策这些信息,学习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经常查看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就可以了。”他稍有难色地顿了一下,继续说“对于医学知识,这可是一门专业,可不是那么容易快速提高的,不过我可以给你指定一些基础的专业课程书籍,你先入门了解个大概,等你用到相关知识,也知道到哪里查;另外我院有一个‘临床医学’的函授课程,你可以周末来学习一下,并不需要所有课程都听,把主要基础专业知识夯实就可以了。”

      余珊觉得刘峰教授指出的这条学习的道路,虽然艰辛而漫长,确是不可逾越的基础,必须要下定决心,做长期的计划和学习才行。

      “刘教授,太感谢您了,我会努力学习的,如果中间有什么问题,我可能还会打扰您。”余珊非常真诚地表示感谢。

      “好的,你随时打扰好了,不过我工作的时候,是不接电话的,你要碰运气了。”刘峰笑道。

      …………

      从此,余珊白天上班,晚上或周末学习。她不再有时间伤春悲秋。蒋成给她带来的情感后遗症也逐渐从她的生活中褪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