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封后大典 ...
-
关于贺兰嫣的说法,那可是谣言满天飞
有传闻说贺兰嫣一定是妖,
特意幻化成美女的样子,
入宫前来迷惑皇上,
借此祸乱后宫,
来毁我大明江山!
还有传闻说贺兰嫣一定会,
迷魂术,把皇上迷得是神魂颠倒!
都在说贺兰嫣的不好,
这些话很快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甚至有些不知死活的大臣,
竟跑到皇上面前,递奏折!
给皇上气的啊,要把那些大臣处死!
皇上道:来人给季有为,
复远伯、许天宗,周原康
这四个人凌迟处死,
群臣:请皇上开恩!
饶了微臣吧,
文武百宫:臣等,恳请皇上三思啊!
皇上饶了他们吧!
皇上道:你们都反了!
贺兰嫣突然间跪了来说道:臣妾也替他们求情,
求陛下开恩,饶了他们的性命!
皇上闻言甚是高兴:爱妃,你说给朕听听,
朕为何要留他们?
贺兰嫣道:臣妾认为,
皇上刚登基不久,
就把这些大臣处死!
有失民心,
况且他们又没犯什么罪?
这样更显得陛下不好了!
他们说的也没错,
臣妾出身平凡,
不配母仪天下!
臣妾恳请皇上,饶了他们的性命,
皇上道:朕觉得,爱妃说的甚是
朕就免了,他们的罪,
贺兰嫣道:皇上英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怒火,缓缓开口:“看在皇后的份上,今日便饶了你们这一回,往后若再敢胡言乱语,定不轻饶!”群臣如获大赦,纷纷跪地谢恩,高呼“皇上圣明”。
待众人退下,皇上拉着贺兰嫣的手,一脸心疼地说:“爱妃,你何苦为这些污蔑你的人求情?他们这般诋毁你,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贺兰嫣轻轻靠在皇上肩头,柔声道:“陛下,臣妾深知您的心意。可臣妾既已成为皇后,便要为陛下分忧。这些大臣皆是朝廷栋梁,若因臣妾一言而被处死,定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也会让朝堂不稳。臣妾出身平凡,他们心生疑虑也是人之常情,往后臣妾定当用行动证明自己,不负陛下厚爱与这皇后之位。”
皇上听了,心中满是感动与欣慰,轻抚着贺兰嫣的发丝说:“爱妃如此深明大义,朕还有何求。
册封大典那天,整个皇宫张灯结彩。贺兰嫣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凤冠,仪态万千地接受众人朝拜。望着这无上的尊荣,贺兰嫣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这一路走来,满是艰辛与不易。从初入宫时的懵懂秀女,到如今母仪天下的皇后,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危机。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善良,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站稳了脚跟。她暗暗发誓,定要担起皇后的重任,辅佐皇上,治理后宫,让这深宫内多一些安宁与祥和 。
成为皇后的贺兰嫣,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尊荣冲昏头脑。册封大典一结束,她便着手整顿后宫。她深知,后宫安稳是前朝稳定的根基,而此前的种种争斗,已让后宫乌烟瘴气。
贺兰嫣首先对后宫的开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命人仔细核查每一笔账目,削减了许多不必要的奢靡支出,将节省下来的银两用在改善宫女太监的生活待遇上。这一举措赢得了宫中下人的衷心拥护,他们干活愈发卖力,对这位新皇后感恩戴德。
随后,贺兰嫣又开始规范后宫的礼仪制度。她亲自教导众妃嫔和宫女们宫廷礼仪,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给予赏赐,而对屡次犯错的则耐心劝导。在她的努力下,后宫的风气渐渐变得井然有序。
然而,前朝的一些大臣却对贺兰嫣出身贫寒一事耿耿于怀。他们认为,皇后乃一国之母,应出身名门望族,方能匹配皇家威严。于是,这些大臣纷纷联名上书,恳请皇上重新考虑皇后人选。
皇上看到奏折后,怒不可遏。他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对大臣们斥责道:“朕之皇后,德才兼备,辅佐朕处理政务,治理后宫,功绩卓著。她虽出身贫寒,却心怀天下,岂是那些只知门第出身的人可比?”
贺兰嫣得知此事后,并未因此而生气。她深知,想要彻底堵住悠悠众口,唯有做出更多实绩。于是,她开始关注民间女子的教育问题。她向皇上提议,在全国各地开设女子私塾,让更多的女子有机会接受教育。皇上欣然应允。
在贺兰嫣的推动下,女子私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越来越多的女子走出闺阁,学习知识,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