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撩起衣襟抹了一把额上豆大的汗珠,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一屁股坐在了门前的石墩上,看着脚边满满当当一箩筐黑不溜秋的海蚌,脸上不由得生出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容!

      在这西洲之滨的小渔村里,这种蚌很难招人待见,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个大肉老不似小虾小蟹肉质鲜美,更是因为如果渔网一不小心兜住这种蚌,能捞起来的基本上就是一张空网。

      这时隔壁大婶从篱笆墙上探出头喊到:“小皖,过来帮你阿叔送一趟货吧!”

      “好嘞!马上就来!!”少女一边答道,一边拉过半张席子盖了箩筐,然后拍了拍屁股上的灰,接过大婶递过来的两筐鲜鱼,帮着装上了小板车。

      阿叔在前面拉着,她在后面扶着,小板车吱吱呀呀出了小渔村,穿过一片小树林,不久就到了一个小镇上。镇上大部分都是做海货生意的,也确有几个大户,今日便是给镇子东头的宋官人家里送东西。

      这个宋家之前曾有人在金华做过官,不过至于具体什么官,可能就是某个衙门里的那种不甚紧要的闲官,但好像也是上过朝堂,面过皇帝的,只是宋家人几乎从未对外人多提过一字半句。可就算过了这么许多年,一说到半山镇宋官家,远近乡邻都会指着往镇东头的路说道:“喏,那边,走到底!”

      唐皖是个孤女,之前也曾在这半山镇宋官家门口讨过饭,那宋官家里的人,对她这般穷苦颠沛之人也从来都是乐善好施菩萨心肠。后来遇到往镇上送海货的赵阿叔,她便跟着回了小渔村。谁知小姑娘水性极好,生的也是活泼伶俐,不久就学会了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本事,邻里乡亲也都对她多有照顾,什么跑腿帮忙的事都愿意叫上她,这样她偶尔也能得一些馒头果蔬。连她现在住的两间屋,也是村里一家娶媳妇造了新房过后留给她的。

      赵阿叔的新鲜海货是要直接送往灶房的,所以两人从后面的偏门进了院。看着灶房院里支起了几口大锅,丫鬟婆子们都正正经经忙里忙外,应该是主家在办什么大事。

      赵阿叔跟灶房伙计交了货,要去账房找管账先生支钱,恰好唐皖内急,便约了在进来的那道门碰头。虽说在半山镇也算浪荡过一段时日,大街小巷没有唐皖不熟谙的,但这深宅后院可是她第一次来,走了几步,心里担怕,便抓了一个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小丫鬟,央她带自己去方便。小丫鬟匆匆给她指了个方向,当即端着碗碟快步走了。

      顺着小路左拐右拐,还真让她找到了,可是出来以后顺着之前的小路左拐右拐,走了好一会,却发现自己到了一处亭台楼阁之所。

      再不敢乱走,心里想着可不能继续东撞西撞,冲到前院去可就不好了,最好就在这里,等碰到个面善的,再央他带自己出去。况且那边赵阿叔也肯定不会丢下自己一个人走掉的。就算怎么样,她也还是认得回去的路的。却忽闻一阵丝管弦乐之声,好奇之下,她踩上台阶,抱着廊下的柱子抬头望去。

      只见那边凉亭之下,一群身着彩衣的女子,正在摆手扭腰翩翩起舞,甚是好玩。看着看着,唐皖也伸出一只手捏着兰花指,扭扭捏捏有样学样起来。

      出神之际,一个巴掌拍到她肩上,吓得她一个激灵。

      “送鱼的唐皖?”一个胖墩墩的婆子上下打量了她一圈,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又说道,“还不跟我走!”

      原来赵阿叔支了钱在偏门左等右等都没等来唐皖,心里着急,就求了灶房的胖婆子来寻她。见唐皖完好无损的跟着胖婆子回了来,又躲在胖婆子背后朝他吐了吐舌头,知她没有冲撞到什么要紧的人,七上八下的心总算落了地,又深吁了一口气,还是忍不住在她额头敲了一敲,嗔道:“可不再敢了!”又转身跟胖婆子连连道谢,才拉着唐皖赶紧的出了宋官人家。

      这一耽搁,晌午已过,只得饿着肚子,先回渔村。

      在赵阿叔家里扒了几口饭,怀里又揣了大婶塞的两个果子,唐皖这才回到自己院里。这时天开始起风,也有点暗了下来,打渔的村民都陆陆续续收了网靠了船往家里赶。

      看样子要下雨了。

      唐皖把院里要紧的东西捡了捡,大颗大颗的雨点就磕磕巴巴落了下来。

      搬了条矮凳坐在廊下,满满一筐黑漆漆的海蚌,伸着老长的肉足,湿答答油腻腻,唐皖提起一把乌青的柴刀,准备大干一场。

      不一会,檐下开始哗啦啦的走水,唐皖伸手去接,粘着海蚌粘液的手被这么一冲,霎时舒爽许多。

      听着这滴滴答答的水声,唐皖想起在宋官人家看到的,不自觉的,又捏着兰花指学了起来。
      骨节分明的手指,干巴巴的掌心磨了一层细细的茧,手背被晒的微略发黄,一看就不是天生能跳得了舞的那种。

      可奇妙的是,那些从她手心溅起的水珠,却好像特别喜欢这只手掌,竟围着它不停的翻滚,旋转,似乎喜欢之中还带着贪恋,不舍,甚至还夹杂了久别之后重逢的欣喜。

      唐皖当即丢下柴刀奔到雨里,张开双臂,托起双手,周围的雨滴便都停住了滴落,围着她跟着她,随着她的节奏一起欢快的转起了圈。

      这一夜唐皖辗转难眠。

      天地轮回,道法自然,四国之中,不乏修习之人。可要想驾驭五行之力,就要掐指诀,结法印,怎么到她这里,只要心之所向,掌心一翻,就能御水了?许是她天资聪颖,生来就是修习这御水之术的?回想起她第一次看到这茫茫西洲之时胸口就涌起的那阵热浪,回想起每当她一跳进这广袤的西洲五色的鱼儿一条一条就都围着她护着她,唐皖更加深信不疑。

      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唐皖简单收拾了包袱,便去跟隔壁赵阿叔家里道别。赵大婶一听唐皖说要离开这渔村,眼泪刷的就下来了,赵阿叔却安慰道:“能去拜个师傅学点本事总是好的,强过在这渔村补一辈子网打一辈子鱼。去吧去吧,一路上好好照顾自己,遇事不要强出头,保命是最要紧的!”

      赵大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拿包袱装了些吃食,和着一个小钱袋一起塞到唐皖手里,才念念不舍的看着她在微薄的晨曦里,迎着凉凉的海风踏着窄窄的小路,一步一步出了这西洲之滨的小渔村。

      往东走了一个多月,终于让她辗转打听到,在这南国的慕云山上,住着一位修习御水之术的老先生。可要在这南国的密林里寻一座仙山谈何容易,不说南国本就湿热,且这密林里连条像样的大路都没有。走着走着,唐皖不负众望的迷路了。

      正在焦头烂额,忽见枝头栖着一只三尾的蓝色大鸟,正在悠闲的打理着自己丰满的羽翼。好似被人打扰,大鸟羽翅轻拍,不紧不慢朝前飞了去。唐皖大喜,抬脚便追着这大鸟去了。

      一路跌跌撞撞,唐皖终于来到一座山门脚下。这深山密林湿气沉重,山道蜿蜒而上,被层层云雾掩映的如同真的到了某处神仙幻境。这难得一见的三尾蓝鸟扑着翅膀扶摇而上,旋即歇在一块高大的石碑之上,石碑上赫然三个大字:慕云山。

      果然是一只神鸟。

      唐皖不敢擅自上山,亦不敢大声喧哗,正踌躇着如何是好,却听石碑上的神鸟引颈高吭,嘶鸣了两声,一个白衣道童便疾步而来。

      看到山下之人,道童先是一惊,旋即抬手一拜,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何干?”

      唐皖也是抬手拜道:“弟子唐皖,从大西国西洲道来此仙山想拜入真人门下修习道法,劳烦小师傅代为通传!”

      那道童却道:“我师傅云游去了,这样,你先随我上山,待我禀报主事师兄,再做打算!”

      唐皖答了声是,便随小道童缓步而上,那神鸟即从他们头顶飞过,先他们一步上山去了。

      上到山腰,忽的一片云开日出之景,刚才的湿热烦闷一扫而光,真是心旷神怡。往上又走了一段,只见山间亭台楼阁,纱幔翩翩,脚边的莲池里,铺陈着几片碧绿的荷叶,真真一副世外桃源之景。

      唐皖被引到一处小室,不久来了一位身着紫衣的道长,拜了一拜道:“姑娘此来之意我已知晓,只是实在是不巧,家师前几日云游去了,姑娘这趟怕是白走了。”

      唐皖急道:“我可以在这里等的!”

      紫衣道长略显为难道:“师傅座下修习之人皆为男子,姑娘留在此处多有不便。再者,师傅云游四方,少则数月,多则三年五载也未可知,姑娘在此,也是徒费光阴,还是早做打算!”说完又拜了拜,便转身走了。

      唐皖心灰意冷,撅着嘴慢吞吞往山下走去,遇到刚才引他上山的小道童,想着道一声谢,却听小道童说,这白须道人好像是往北国去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