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正隆三十四年,冬。

      隆冬时节,天刚灰蒙蒙亮,天空中还飘着零星的雪花,院道上堆着一簇簇的雪,枝丫上挂着长长的冰棱,风一吹,承受不住地噼里啪啦往下落,连下了好几天的大雪,终于渐渐有了停歇的趋势。

      京城东大街梅花巷程府的内院,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灯光。

      “秋橘,什么时辰了?”帐子里飘出了稚嫩的女声,接着床上传来稀稀疏疏翻被的声响。

      在床尾候着的秋橘,轻轻地撩开帐子,拉来铜勾勾住纱帐,低下身子,轻声道:“卯时刚过,东院主屋的灯还没亮呢,今儿个冷的很,您不如歇歇再起吧。”

      “不了,起了吧,醒醒神,懵懵懂懂地过去也不像个样子。爹爹可是去衙门了?”帐子里探出个一双小脚来。

      秋橘赶忙将另一边纱帐别进右侧的铜勾里,蹲下身来,边给五姑娘程瑾英穿鞋,边道:“老爷一早起了便出门去了,今儿看着雪是要停了,怕雪化了积水,已经嘱咐爷屋里的柳和多备份鞋袜。”

      “恩”瑾英眯着眼嘴里应了一声,随后站起了身,伸着手由着秋橘帮着穿好袄子。

      在门口候着的冬枣见姑娘起了,用胳膊肘碰了碰同样候着春桃,随后走到屋子左侧的柜子前,从柜子里摸出个火折子,一吹,火苗“噌”地冒了出来,她赶紧拿去点亮屋里的灯,不一会儿,屋里立刻显得黄晕晕得暖来。

      春桃单手拎着个桶子,掀了帘子就进了屋,转进屋子右侧的内屋里,兑好热水,又从格子里拿出牙粉,就算准备妥当了。

      瑾英穿好衣裳,也拐进了右侧屋子,洗漱了一番,整个人立时清醒了些。

      等洗漱完毕后,她就径直走向梳妆台前坐好,仍有些困顿,就闭着眼,由着冬枣给她梳了个双丫髻。

      瑾英睁开眼,黄晕晕的镜面模糊地映着双丫髻,她看着这个日常的发髻,称着圆脸更显稚嫩,心里微微有些不喜,却未开口,一言不发地起了身。

      她转身坐到圆桌旁,随后接过秋橘递来的茶盏,啜了一口,舒坦地呵了口气,才问道:“娘可起了?”

      “夫人屋子里看着还未点灯,听说昨儿晚上又看了大姑娘的来信,想来睡的迟了些,夏梅已经去盯着了,一有消息准进来通报。姑娘,你先垫垫,这梅花糕是陆大娘刚刚让人送过来的。”秋橘站在瑾英身后,特地将梅花糕从众多点心碟子里取了出来,放到她面前。

      瑾英瞧了瞧雪白的糕点上印着红色的梅花,便捡了一块到面前,嗅了嗅,淡淡的清香迎面扑鼻,随即放进嘴里,口里绵糯感十足,她吃完一块,才开口道:“不错,四姐那可送了?”

      “送了的,看那边也还未起的。”秋橘边答,边给瑾英续了些茶。

      “恩”,瑾英低头摩挲着茶盏,还在想大姐的那封信。

      大姐出嫁后没多久就怀有身孕,可惜自大姐生了骁哥儿后就无所出了,这些年大夫人不知道为大姐找了多少名医,送去多少偏方,都没有结果,武将家最喜“上阵父子兵”,即使大姐嫁去的是大夫人的表兄家也无法,这几年间庶子庶女倒是落地了三四个,不知大姐这回出了什么事情,惹得大夫人一连几晚都推迟了歇息。

      见自家姑娘沉思,屋子里的丫头们都放轻了动作,忽的“哗”的一声,外间的厚帘子被掀了开来,又听见哒哒哒的脚步声,一会儿内屋的布帘子被挑了起来,身着厚袄子的夏梅走了进来。

      她见姑娘拿着茶盏坐在圆桌边上,开口道:“姑娘,东院侧屋的灯亮了。”

      瑾英回了神,将茶盏放回桌上,说了句,“走吧。”抬脚出了内屋。

      到外间,秋橘给她披上了一件杏粉的披风,加了狐狸毛,倒显得圆脸更圆了些。

      瑾英站在外间帘子前,停了片刻,“今儿个让夏梅陪我去,你们让家里的嬷嬷们盘点盘点,眼看要过年了,东西都得先备着,回来理个章程。”

      “是”三个丫头俱答道,夏梅则挑开了外间的厚帘子,瑾英望着天空里飘出的零星雪花,拉了拉外披,跨出了门槛,夏梅赶紧放下厚厚的布帘跟了出去。

      纵观整个京城,程府的位置是相当不错的,位于东大街梅花巷,去往皇城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离本家程国公府也就隔了几条街,背靠今上做皇子时太宗赐下的梅雪园,邻里皆是故旧。

      程府占地并不大,分为前后院。后院里正中靠后得是正院,从前住在老太爷、老太君,因前些年老人家接连过世,程老大爷念其父母居所,思念之深不愿居住,只待二房过来,过年聚于此处,平日里空置着,只派仆人时时打扫。

      东院住着程府当家主母程周氏,因着其身体不好,需静养,东院周边种着梅花,往来的仆妇较少。西院住着程家的姨娘们:王氏(生了四姑娘瑾芙),秦氏(生了三郎辉继)。

      前后院之间有个观云亭,当初程大老爷想着曲山流水的意境,便让人引了水来,故观云亭在水中央,一条小路贯穿亭子,路两旁摆着些许假山,顺着小路朝南就去了前院,朝北经过一扇垂花门,就可见一处用来待客的倚正阁。

      葳蕤阁位于东院东南侧,就一进的屋子,不过却是有两层的,本是备着家里的姑娘们居住的,原先程大姑娘住二楼,程五姑娘住一楼,后程大姑娘出嫁了空出了二楼,程五姑娘念着其姐,望程大姑娘省亲时仍能住到闺中住所,故坚持只住在一楼。

      天灰蒙蒙的,还不大亮,夏梅拿着一只灯笼,在右上前照明带路,瑾英边走边想起了大姐瑾菱来了。

      当年她被抱进大房,怎么逗都不说话,嬷嬷们一个劲地让她喊大夫人作娘,她吓得回回大哭,那时候大姐也不过十岁,见状,就变着法子哄她玩儿,教她说话认字,给她撑腰,她才在大房站住了脚。

      因着大夫人身子也不大好,她一直都跟着大姐住在葳蕤阁,据说葳蕤阁原叫挹芳阁,因着大姐八岁住进来时,希望家里多些弟弟妹妹,便将挹芳阁改为葳蕤阁,后来没多久,程府果然出生了个男孩,程大老爷高兴异常,还亲自让人换个匾额,可惜自从继哥儿出生后,家里再无孩子落地。

      想起大姐,瑾英又轻快些,不一会儿就走到东院门口。

      院门口的扫地嬷嬷看见她来了,赶紧屈了屈膝,道:“五姑娘来了,大夫人刚醒,您到侧屋坐会儿?”

      “有劳了。”瑾英点头示意了一下,带着夏梅绕过假山,往右侧的屋子走去。

      院子中央,一个扫雪的小丫头见着她,赶忙放下扫帚,屈膝道:“五姑娘”。

      瑾英刚点头示意完,东院右侧屋的帘子立刻被挑开来,梳起妇人发髻的黛紫见她来了,立时露了个笑来,“五姑娘来了,刚还和朱丹说起您,今儿天还这般冷,能这般早来的也就只有您了,还好未再下雪了,快进来暖和暖和。”边说着边伸出手,扶着瑾英进了侧屋。

      瑾英搭着黛紫的手往里走,睁大眼,瞧了瞧她的发髻,捏着帕子笑道:“好些日子没瞧见你了,瞧着这打扮,显得丰腴了些,看来是嫁的极好了,回头你可得好好谢谢刘嬷嬷,这媒人做得顶好的。”

      黛紫一听瑾英的话就红了脸,边引着瑾英进了屋落了座,边道:“姑娘就会打趣人。”转头让朱丹倒碗牛乳来。

      就见朱丹从屋角的炉上提下个铜壶,伸手往柜里取了个碗,壶嘴对着瓷碗,热腾腾的牛乳就倒了出来,又把铜壶放回了炉上,才将碗双手递给了瑾英,道:“姑娘尝尝我煮的,可合心意?”又回身到柜上拿了一碟糖,放在她面前,道:“说是南边来的,加了花生、松仁的糖,可有嚼劲了,姑娘试试吧。”

      瑾英喝了口牛乳,又捡了颗糖放嘴里,嚼了嚼,糖很松软,嚼起来满口奶香,甜滋滋的,加了花生和松仁也不腻人,倒是不错的零嘴,她吃了一颗就住了嘴,“还是姐姐们疼我。”

      朱丹笑嘻嘻地让瑾英多吃几颗,瑾英看着那碟糖,叹了口气,道:“哎,毕竟是糖,吃多了又得发胖,明儿个云裳坊的来量衣,若是腰身又得放宽,娘怕是要问的,不过,这糖可真是好糖啊。”说着还摩挲着碟子,一脸不情愿的样子,让一旁看着的丫头乐作一团。

      “哗”的一声,门帘子被掀了起来,将一股劲风带了进来,“妹妹来的可真早。”说话的是程家四姑娘瑾芙,就见她披着了一件绣着簇簇红梅的银色披风走了进来。

      进屋后就由着身后的丫头解了披风,内里一件玫红的袄子映着屋子一片鲜亮,她不过大了瑾英一个来月,却高出半个头,绣着花纹的腰带勒出纤细的腰肢,显出少女的身姿来。

      瑾芙一进来,就看到桌上的糖,青葱玉指点了点桌上的碟子,道:“又说吃的么?”又像是瞧见了谁,歪了歪头,“噗呲”笑了出来,“五妹妹,你身后的可是夏梅?夏天哪来的梅花啊?莫不是夏天的梅子?”说着哈哈笑了几声,头上的步摇晃了晃,“妹妹可真是贪吃得紧,看着像是又要放宽腰身了呢”

      “四姐姐坐吧,朱丹上碗牛乳,给四姑娘暖暖。”瑾英嘴角露出个淡淡的笑,并不理会瑾芙的话,只回头嘱咐朱丹。

      屋里突然静了下来,丫头们各做各的事情四散开去,瑾芙见状,“呲”了一声,翻了个白眼,径直坐到圆桌旁,也不接朱丹递来牛乳,只用手扣了扣桌面,示意朱丹把茶碗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

      朱丹瞟了一眼,将茶碗放在桌上,就退到炉子边上去了,而黛紫悄悄地出了屋,一时间屋子里静得出奇,清晰可闻院中仆妇的脚步声。

      不一会儿,黛紫就又进了屋,对着程家大房的两位姑娘道:“夫人起了,正唤姑娘们呢。”

      瑾芙一听,“嚯”地站了起来,说了句,“走吧”,昂着头径直出了屋,瑾英放下了茶碗,也走了出去。

      进了主屋,拐进左侧的屋子,程家当家主母程周氏穿着件镶着青色绣花边的藏蓝色暗纹袄子,坐在炕上,她手里拿着个茶碗,见瑾芙、瑾英进来了,就将茶碗递给身边的刘嬷嬷,关切地问道:“怎的这般早,还有下雪么?下次天气不好就不用过来了,病着了可不好。”

      两位姑娘福了福,轻声道:“娘,大安”,由着黛紫和朱丹引着坐在了塌下左右的圆凳。

      “雪看着像是停了的样子,可还是冷的很呢。”瑾芙对程周氏笑脸盈盈道,双手合十放在膝上,坐姿板正,一副乖巧柔顺的模样。

      “停了就好,雪太大,出行也不便,英姐儿记得让马夫注意点,这雪一停就快化了,让他们小心着点,免得路上出事,误了你爹爹的事儿。”程周氏对着瑾英嘱咐道。

      瑾英赶忙答“是”,两人就着家里的庶务说了几句,等到刘嬷嬷提醒早膳的时辰到了,两位姑娘便陪着程周氏用了早膳。

      瑾英因着要和程周氏理一理过年的章程,就留了下来,瑾芙见无他事,就告退先行回了西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