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下午五点三十三分,位于日本上越市上空时所作

      高三的时候,受班主任的影响,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同学都沉迷于日本文学。那时,村上春树的小说大受追捧,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总摆在书店的醒目位置,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关于日本文学的启蒙读本。我已经不记得自己读的第一部日本小说是哪一本了,不过一定是推理题材——我实在是太喜欢侦探推理小说了,买的侦探小说可以摆满大半个书柜。福尔摩斯系列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系列是每本都读过的,接下来就是东野圭吾所作的小说,读了大半。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江户川乱步的小说,构思之奇妙、想象之丰富令人拍案叫绝。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些偏题,转回说日本文学。在周围人都在读村上春树的时候,我也跟风读了几本,的确是很好的小说,但似乎也只是很好而已。之后读了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舞女和京都,时至今日,已经不太记得具体细节,但仍清楚记得当时读书的感觉,有点阴郁,但又阴郁得很唯美,以及特别想去京都看一看。再后来,读了夏目漱石先生的虞美人草。读这本书的时候,每读几章我都要翻到封皮去看一眼,确定一下作者的名字,发现确实印着“夏目漱石”四个大字,然后再回去接着读。真的太不可思议了,一个日本人竟然对中国的典故名言信手拈来,语句措辞颇有古代文人雅士之风。我喜欢一个作者,就会去通读他的作品,对于夏目漱石先生更是不例外,心、哥儿、我是猫等一一读过,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哥儿的译序中,译者林少华写道很多中国人不知夏目漱石先生,是否如此,我无从考证。但若真的是事实,那我只能高叹可惜。不少人常将中国鲁迅、日本夏目来做对比,原因有二,一是两位文学大家都极为擅长用不起眼的俗人俗事暗讽今古,反映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但相较之下,我觉得夏目漱石先生的语言更加柔和有趣。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受其感染,自己也像个带刺的石头,脸上洋溢的也是或讽刺或悲痛的表情。但夏目漱石先生先生的文章却不会带给人这样的感觉,他的讽刺带着一种调侃,会让你畅快地哈哈大笑,再回味的时候,还是觉得好笑至极。例如在《哥儿》里,“我”和文学士教导主任——一个伪君子一起去钓鱼。观赏四下风景时,文学士还不忘卖弄地称赞一棵树像透那的画作,还自信满满地表示要钓鲷鱼。当“我”第一个钓上鱼时,文学士不屑地说只是一条遍罗鱼,之后又不忘卖弄风雅,说遍罗鱼的名字很像俄国作家高尔基。结果,文学士自己也只钓上来一堆刺多肉少的“高尔基”,只能笑称这天是“俄国文学的丰收日”。多年过后再读这段,我还是被成功逗乐,笑出声来,再读一遍,依然忍俊不禁。林少华说夏目漱石先生的文章是“富于理性的、机智的、有教养的幽默感”,这个形容是非常准确贴切的,尤其是“有教养的幽默感”,我深以为然。二是,二位文豪在本国的地位极高,都是具有强大国民度的作家。但实际上,夏目漱石先生在日本文坛的地位远高于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坛的地位,甚至鲁迅先生自己的文章也颇受夏目漱石先生的影响。具体就不再展开了。

      《哥儿》的故事非常简单,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位率性鲁莽、不通人情世故的哥儿从东京到乡下中学任教,之后,出于对周围人虚伪阴险的不满,任教仅一个月便愤然离去的故事。或许我应该直接用书中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我”讨厌的这群人更加形象——“混蛋、骗子、冒牌货、伪君子、江湖贩子、鼯鼠、侦探,要是会叫,简直就是条狗”。读这段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是身材精瘦玲珑的“我”穿着白衬衫和西装裤,脸因为喝过酒和气愤涨得通红,站在庭院里,单手掐腰,破口大骂的畅快模样。

      小说很短,十三万字,通读一遍不过三个小时,但构造刻画了多个鲜活形象。不管着墨多少,都让人印象深刻。例如被人多次提及的“玛利亚”,“我”与她只是匆匆见了两面而已,夏目漱石先生对她的描写也只有短短三行,但就这短短的三行,一个美貌精致、惹人怜爱的女性形象便跃然纸上。用夏目先生的话来说,“就像把一颗在香水中浸过的水晶珠放在手里端详一样”。夏目漱石先生对每个人的性格品行都把握精准,并以“我”的口吻,给所有出场的重要人物起了绰号,而“我”喜欢给别人起绰号的行为又恰恰符合“我”的性格,甚至在阿清婆写给“我“的信中也不忘调侃一句,“给别人乱取外号,这会得罪人的,可随便叫不得,取了只告诉我一个人就行了”。

      《哥儿》这本小说可谓是妙趣横生,甚至还有些悬疑的色彩,到底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直到文章后半段才最终揭晓。在此就不过多剧透,还是由读者自己寻找答案吧。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每读一本书都不由得在想文章通过怎样怎样的语言,想表达怎样怎样的思想和感情。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带着负担去读夏目漱石先生的文章。先生的文章,通篇没有一句说教,抱着如此沉痛的心情阅读,难免扫兴。倒不如抛开一切,点杯梅子淡酒,找个傍晚时分,从头到尾,酣畅淋漓地一次读完。其中味道,自在心头。

      合上书,我的脑海中也勾勒出了我心中的“哥儿”,是二宫和也的模样,哈哈。

      完(此时我在太平洋上,离韩国越来越近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