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到达安家 ...
-
一路上,虽然没有后世的繁华,但是地 形和山歌上辈子的老子一样,一个小时不到,就到公司大队了。
到红旗大队后社员们还没有下工,问了几个小孩就找去大队部了,大队部是以前的地主家的房子,大大的院子打得平平的,现在用来做大队办公和小学教室,还有粮仓。大队部只有支书和会计在,看起来比较和气,都是老实的庄稼汉,听到林冉冉介绍后才说,他们不知道有知青要来,之前接到通知,但不知道知道什么时候来,所以没去接她。
支书姓王,50多岁的样子,会计姓陈,40岁左右。和林冉冉客气一翻后王支书才说:“林知青你是我们大队的第一个知青,来得又快,还没来得及修理知青宿舍。其次,你一个女娃,一个人住也不安全,所以我们先把安排再社员家住,以后来知青了再安排一起住,你看行不?”
“王支书安排的肯定合理,但是我来这里支援建设,不知道在这里呆多少年,所以我想问问大队有没有空房子,有的话我想买一个,然后在这里落户,王支书你看可以不?”
两人一听这女娃要在这里落户,顿时亲切不少,连忙说:“空房子到是多,就怕女娃子你一个不安全”
“这个没问题,我父亲是当兵的,教了我们几招,其他做不到自保还是可以的”
两人听林省冉冉这么说,也不好说什么,就带林冉冉去看房子了,先看了寨子里的两栋土坯房,不大但是一个人坐是够的,又在寨子里安全,但是林冉冉全身秘密,肯定不会选。最后两人带着走了二十分钟左右来到山脚下,那里有一栋青砖瓦房,围墙是大青石随便围起的,院子很大,估计有一亩空地的样子,可能因为没人住,里面张满杂草。三间正房,四间厢房,房子看起没修多久。
林冉冉看到这个房子还是很满意的,这里离寨子里最近的一户人家最少有10中的路程,平时自己做什么吃味道传不到寨子里,只有把围墙砌好点就行了,自己就会砌强,而且周围的地也平。
林冉冉就给两人说“王支书,陈会计,这房子也是大队的空房吗?如果是的话我不看了,就选这里了”
王支书听林冉冉说:“你确定,这院子以前是寨子曹家的,曹家是五三年才从其他地方来落户的,来得时候寨子里没空房没地基,看到这里平就申请在这里,房子修好不到五年,但被野猪攻击了十多次次,去年村里有个五保户去世了院子空出来,也是砖瓦房,但为没这个大,曹家就用这院子和大队的换五保户的院子,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毕竟你一个人不安全。”
陈会计也附和说:“是啊,林知青,曹家有三个大男人,宁愿换比这个少两间厢房的院子,也不愿意做这里,就怕山上的野兽下来,现在又是天再,野兽更容易下来”
林冉冉顿时两人的好感又上升不少,立马保证说:“谢谢王支书陈会计的好意,但是我觉得没事,如果有野兽下来我就拿它们给社员们加餐;就算我真的有什么事,也不用大队负责。”
两人见林冉冉这么说,也没多说其他的直接说道:“既然你这样说了,我们也不劝你,呆会儿我们找大队干部一切讨论一下价格,再把房子地契转给你。”
“那就麻烦王支书和陈会计你们了”
两人回大队就叫人通知大队长,副大队长,妇女主任以及大队里的几个党员来开会,一个八个人,几人讨论二十分钟。就以三百块钱价格把房子转给林冉冉了。毕竟房子偏,又在山脚下,社员们宁愿住烂土坯房也不愿意住那个房子,有人愿意买是好事。
大队写好转让书,林冉冉把两百块钱给了大队,其他过户自己以及落户在红旗大队的事就由大队的来办理,签好字后林冉冉给王支书“王支书,我这刚搬来,好多东西都没有,我先收拾三天再上工可以不?”
“可以,你收拾好再来上工,这段时间也不忙,都是在除草。”
“那谢谢王支书了。”
几人还帮林冉冉的行李送到山脚下,林冉冉从了两斤装的水果糖拿给几人分,让他们拿给家里的孩子吃,几人见林冉冉这么大方,先是花三百块钱的高价买了,现在还拿这么多糖给他家,现在粮食多珍贵,更别说糖了。对林冉冉来分他们粮食的那点抱怨也放下了。
走的时候还喊林冉冉去他们家吃午饭,林冉冉表示带了干粮没去,现在家家粮食不够吃,家家都是定数的,哪有多余粮食给其他人。
林冉冉等众人走后,就从仓库里拿出吃的来,饱餐一顿林冉冉才开始打量房子,一间正房有50平左右,厢房20平左右,之前主人家人口应该很多,没间房里都打了两个看,只有一间厢房里没有,应该是用来做饭的,里面熏得很黑还有灶。下面还有地窖。里面除了炕,其他的家具什么都没有。
只好先去公社公社买东西,公社离红旗大队不远,林冉冉走了四十分钟就到了,马车二十分钟就到了。
林冉冉没有直接去供销社,而是把整条街都摸头,最后先去废品收购站,里面有不少家具,都是抄家来的,没有小说里的珍贵木材,但是都是好木材。
最后林冉冉花了50块钱买了10张椅子,一张桌子,一张炕桌,一个炕柜,两个箱子,一个橱柜,一个衣柜。因为还要去买东西,就先把东西放在回收站门口,用一斤玉米面请看大门大爷看着才去供销社采购其他东西。
供销社的东西少的要命,好在林冉冉需要的东西都有,最后林冉冉买一口大锅,之前买的太小,厨房里的灶太大不够,买了一些农具,锄头,镰刀,柴刀斧头等等,走买了两口大水缸,几个坛子,一挑木桶,4个大瓦罐,五个小瓦罐。后面又买了一些种子其他的才租了辆马车送回去。
到大队的时候刚好被王支书和陈会计看到,两人就跟过来给林冉冉帮东西,看到林冉冉买了这么东西,特别是铁锅和农具,真想来了一个大户。
搬好东西后两人站在院子不走,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说,林冉冉看走两人的样子,只好开口说道:“王支书,陈会计您们是不是有什么事?只要我林冉冉能帮忙的绝不会推辞”
最后王支书才说:“林知青,你还有没有多余的工业券,能不能匀点给我们,我们拿其他东西给你换,我们大队大多数都没有铁锅,都用瓦罐做饭,瓦罐做饭太费时,而且不好做菜。”
当年大炼钢除了农具,其他铁器全部上交了,年初大食堂解散后,除了食堂里有4口铁锅,去买还要工业券,农村哪里来的工业券,大家都要食堂的大锅,为了不引起矛盾,大队的只能把铁锅分给工分最多的社员。除了少数人家有钱工作的买了铁锅,其余的都去买不要票的瓦罐,现在大队长、支书、会计等人家都是用瓦罐,不得不说几人都是老实好干部。
“王支书不要这么客气,直接给我说就行了,我去给你们拿,”
林冉冉特意走到房间里,从仓库里拿出377张工业券出去说:“支书,我其他的没有,工业券多,这两年粮食紧张,钱都拿去买高价粮了,没有多余的钱买其他的,这工业券都剩起了,这是我来的时候亲戚朋友给我的,我用了一些还剩这些。支付和会计拿去分给他大家。如果不够我再写信给家里,叫他们再找点寄来。”
两人见林冉冉拿几大踏工业券出来,目看起码有三四百张,还是军用的,没想到这小知青这么大方,连忙高兴的说道“够了够了,我们先代表大队全体社员感谢林知青,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大队。”
“支书特太客气了,以后我也是红旗大队的一员,大家要相互帮忙的,外说这些放在这里我这里也不用也浪费,能帮到大家就好”
林冉冉看了大队估计就两百开户人家,今天他去看了,小的双耳过一口要1张工业券,大的铁锅2张,差不多够分了。
等两人走后林冉冉把两口缸把放在仓库里,拿起木桶去挑水。走了差不多10分钟的路才溪边,找到背着的地方大水,溪里的水很浅,只有一米宽20厘米深的水,看到周围没人。从空间里拿出两个大水缸打水进去,然后收进去仓库里去,再挑起两桶水回去。简单把东屋打扫出来。再把厨房打扫出来。这两件房挨着的。打扫后才去山上砍柴,把家里烧干,长时间不住人很潮湿。把房子烧起来后,林冉冉又在院子挖了一大堆土,农水发起,还天黑的时候又把水缸放在仓库里,又从空间里找出10个胶水缸。把门锁好悄悄去了溪边,用胶管把水引在水缸里。
弄好回家后林冉冉又去空间里找,还找不到不少水泥和沙,石灰等,拿了一些水泥和石灰出来,随便吃了晚饭,烧水洗澡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