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一晚上相安无事,第二天一大早,沈文墨起床把早餐做好了,就是用红薯煮了一锅粥。

      沈文墨心想;还好今天发粮了,今天可以用铁锅坐一锅干饭吃。天天吃红薯真是难受

      朱熹一大早就听见沈文墨的煮饭发的声音,但朱熹本人昨天做的面汤已经是她厨艺的高峰了,今天实在是不想面对,所以还是让他来吧

      朱熹在房间的床头柜里找出了一把剪刀,对着家里的镜子把头发剪了,朱熹实在是无法忍受这一头干枯的像草一样的头发

      “吃饭了”

      “好,马上”

      话一落,就房门被打开了,朱熹站在门口说“你先吃,我去洗脸刷牙”

      沈文墨看着突然剪了短发的朱熹,觉得挺好看的。

      这个短发比原来的长发更适合她,看起来精神多了。

      两人很快点的把饭吃完了。

      沈文墨把碗收了起来,想把碗去洗掉。

      朱熹说“你放那里,等会我去洗吧!”

      总不能让人煮饭有让人洗碗吧!

      沈文墨听到朱熹说的话,就放下了碗,回房间了

      很快碗就洗好了

      沈文墨也从房间拿着袋子,侧着脸对着朱熹说“今天分粮,你去不”

      朱熹想尽快知道这个世界的情况立马答:“去”

      两人把大门带上,就沿着大路去粮仓

      路上,朱熹打量着周围的房子,发现跟现在住的没有什么不同

      很快两人就到了村口

      沈文墨推着朱熹的身体说:“你在这里排队,我去前面上工,今天我要帮忙发粮”
      话一落音,就有人在叫喊沈文墨了

      “文墨”

      “文墨”

      “你快点,叔叫你呢,怎么还在你小媳妇面前啊,你的快结婚几个月了,开始都不腻歪,这么今天就这样依依不舍了”

      这是书记家的儿子,王勇军,也是唯一一起跟沈文墨读初中的人

      今天帮忙的也有他,他爹快要退休了,他是家里唯一一个儿子,路早安排好了,接他爹的班
      周围的村民听着王勇军的调侃,一个个在那里笑

      还有不耐烦的在喊“有什么事情,今天发完粮,回家慢慢说,慢慢磨啊~”

      听到这些话,沈文墨也不好意思在这里呆下去了,只好匆匆跟朱熹打声招呼就走了

      朱熹刚刚也听到这些话了,但没什么感觉,星际说话比这还开放

      但排在后面的一小媳妇,凑过来说

      “你可真厉害,我就不行,上个月结婚时听他们讲话,我都羞死了”

      朱熹听到这话,感觉三观不同,所以也没有说话

      这媳妇看见没有人搭理她,瘪了下嘴,碎碎叨叨的说“真的像大家说的一样,是个木头人,可真无趣啊”

      朱熹和周围几个人都听到了这话

      过了一会就见那个小媳妇,又去找别人聊天去了

      站在前面的一个媳妇转过头来对着朱熹说

      “我叫李云,是王勇军的媳妇,刚刚在那里说闲话的是村西边杨家媳妇叫王梅,刚刚嫁过来没多久,就喜欢跟所以新媳妇比较,你别搭理这种人”

      “嗯,谢谢”看着面前长着像老大粗的人,想这个社会可真好,这要是星际想早到男人,可真难,在这里还能找的到老公,还不错哦

      想一下沈文墨的长相,在看看周围的人的长相觉得长的还挺好。

      难怪这么多人惦记,刚刚就明里暗里有好几个人打量

      朱熹跟李云还不这么不熟,虽然不害怕被人发现是不是本人,但也不想多聊,毕竟还不熟,还有就是万一发现还要处理,太麻烦了,还是等熟悉了周围环境在考虑来不来往

      队伍很快就排到了朱熹她们

      朱熹和沈文墨今年两个人公分加起来能分到八百多斤的粗粮和五十多斤细粮,这数字听着
      挺多的,但一年吃下来还是要节省才可以,最后还分了三十五块六毛钱。

      今年收成好,大家一个个高兴的像过年一样,周围已经有人考虑今天晚上吃点好的

      朱熹在一旁等村长他们称好粮食。

      沈文墨刚刚也听到这边的动静,害怕她吃亏就走过来特意问一下:“刚刚发生什么了,你有没有受委屈”

      “没有,就是跟王勇军媳妇李云聊聊天”

      “嗯,等会分好粮,你去那颗树下等我,我还要等一会才能搞完,我们一起搬回去”

      朱熹也不逞强,知道现在还没有能力值,没有办法一个人拿回去,就点头说道,“好”

      看着朱熹点头,沈文墨就去忙了

      “文墨”

      “文墨”

      “来拿钱,按手印”

      “好,就过来了”沈文墨和朱熹走到桌子面前

      村书记也就是王勇军他爹,王爱国把公分本拿给沈文墨对一下

      沈文墨看了一下,跟在之前算的差不多就签了字

      王爱国拿着钱给沈文墨说:点点钱看对不对?

      沈文墨点了一遍钱,就随手把钱给了朱熹,

      朱熹想了想接了过来

      王爱国看着两人,笑了笑说,“现在有两口子的感觉,之前你们都互相不搭理谁,果然还是要磨合,文墨今天晚上来王叔家吃饭啊~”

      “王叔,你家里又新添人口,恭喜添了一个小孙子啊,今天就不去了,这不还要把粮收好,在磨点面,犒劳一下自己,等你孙子满月我们在来吃饭。”

      “好好好,王叔到时候等你”

      朱熹在一旁听着两人寒暄,发现这丈夫还挺会做人,瞧瞧多会哄人啊!

      很快,发粮结束了,大家都赶着回家做一顿美味的饭了,朱熹和沈文墨也抬着粮食回家了。

      到了家,两人把粮食放进地窖,这也是朱熹第一次知道地窖的存在,原主的记忆已经在退化了,所以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发现了。

      现在朱熹就是朱熹了。

      朱熹上下打量了一下地窖,发现温度恒温,湿度不大,确实是存放东西的好地方

      低语地说,“是个好地方,果然不能小瞧人民为了生存的发明啊”

      沈文墨看见她这表现就知道,她没有来过也不知道地窖

      “地窖下来一定要记得先通风一会,让二氧化碳散掉一些,让氧气进去,要不然很容易发生晕倒,先前也没有什么东西放就没有带你过来了”

      “嗯,知道了,兄弟”

      “你”

      “你真的是屡教不改,我觉得我跟你一一计较,可能会气死自己了”

      看着被一句兄弟就逗的炸开了毛的沈文墨,觉得这个年代真淳朴啊

      两人把粮食收好后,就上来了

      沈文墨去厨房煮饭,昨天看见锅里煮个面还烧糊了,想着之前她也没有做饭,就知道不能对她有厨艺的期待,所以就只能自己上了,好歹自己还不会烧糊菜

      朱熹看见他自觉的去了厨房,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朱熹走出院子开始去探讨周围的情况

      这房子因为沈文墨结婚算晚,加上原来他娘原本是不打算分家的,所以也没有在老宅附近留地,所以这个房子就离村子中心比较远,靠近他们这里的后山,周围也没有几户人家,就前面小河那里有三四家人,还离了几分钟的路程

      朱熹原本想趁沈文墨在煮饭去后山转转,但才走到房子后面就被沈文墨发现了,沈文墨在栅栏里挖白菜,却发现朱熹有向后山上走的趋势,这才出声询问

      “你想去后山吗?”

      “对”

      “你嫁过来没去过,现在是第一次去还不熟,我害怕你走到野猪窝去了,下午我和你一起去”

      朱熹被说教有点尴尬,但他那么认真也只好答应下来

      朱熹撑着一颗树跳进家后院

      沈文墨吓了一大跳,忍不住说

      “你这很危险,下次不要这么做了”

      朱熹好气的应下,并蹲下学着他一起在拔萝卜和白菜

      “这篱笆太不安全,我们今天去找些树扎高一点,扎牢一点,如果可以要用石头堆起来才可以”

      “堆石头太废时间了,过些时间我们上山打柴时捡点树枝树扎牢点就可以了”

      朱熹也知道这东西没有个四五天还搞不好,就想着:等基因修复和能力值恢复在去搞一些山石回来修墙。

      现在也没有刻意去说服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