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卷 孺慕 第二章 祖父 ...

  •   鲁东省是中原重要文脉传承,至圣故里。和其他省不同,鲁东最富庶繁华的不是省会楠济,而是我出生的稻青市,一座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水岭的城市。
      祖父久居帝京,从帝京到稻青,最便捷的只有绿皮火车,那时候火车还没大面积提速,要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
      当祖父风尘仆仆的出现在病房门口时,距离父亲打电话给祖父不过三天。八十年代出门很麻烦,要买得到火车票,开得出介绍信,不像现在一个手机说走就走。
      祖父把手里单拎着的旧式点心匣放在了床头柜上,问起了母亲的情况。
      母亲和祖父并不亲近,建国后出生的孩子,很多成家时都和老家儿分开过,没有平时鸡毛蒜皮的小事,关系也更加疏远。像父亲这种到外地工作的,更是逢年过节才会见一次面。
      有父亲在中间插科打诨,祖父也颇善言辞,探望的过程并不显尴尬。
      祖父准备去看我之前,看了眼床头柜上附着大红盖纸的油纸包裹,“这是朋友做的缸炉,别看不起眼,里边加了民间的秘方,补气益血,最适合产妇食用。”祖父解释说。
      “庆叔送的?”父亲问到。
      祖父点了点头,“这次来的太匆忙,也没带太多补品,都是朋友们帮忙准备的,也算是对你们小辈的一片心意,回头月子里好好给小宋补补。”
      “行了,我先去看我大孙子了。”说完就往育婴室走去。

      祖父走后,父亲见母亲没听懂,说:“西江米巷那边的饪餮胡同你知道吗?”
      “是刘记在的那条吗,我记得,小时候春卷里夹的肘花,就是在那里买。他们家的肘子肥而不腻,皮肉酱紫油亮,层次有序,鲜香四溢。”咽了下口水继续说,“有次父亲实在没时间去随便在路上买了点,居然被我奶奶吃出来了,拉着好一通训。”
      老北京打春要吃春卷,以薄饼卷四荤四素八样菜,一口咬下,是为咬春,从头吃到尾,是为“有头有尾”。所谓四素分别为黄瓜条、眉毛葱、炒豆芽、菠菜粉,四荤则是起阳摊黄菜、刘记的酱肘子、马家的酱牛肉、沪浦的叉烧肉。
      刘记的卤肉是祖上的手艺,以百年秘制老汤炖煮,皮不回性却入口酥嫩。据说灶台的炉火烧了二百多年,从明末一直到六十年代年从未间断,可惜后来因为拆迁销声匿迹,如果能坚持到现在,其制作技艺应该能纳入非遗名录吧。
      “是那条,饪餮胡同后来百店争鸣,原来买卖最好的,唯长晟居。庆叔是长晟居的传人,他亲手做的可比百货大楼里卖的要强多了。”父亲解释到。
      “但以前没听过这家的名号啊。”母亲问道。
      “长晟居刚开业时正好是秋天,以深山野生老桂为原料制作花糕,配以中药秘制香料,用料讲究、制作考究、香甜可口、色泽金黄,久置而味不变亦不酥碎,故名桂花金糕,这个名字你肯定听过。彼时大户人家的重阳赏菊宴,常以竹碟呈桂花金糕配琉璃盏品菊花酒视为雅。后来他们家的缸炉被一位贵妃看上了,钦点为皇家御贡。”看了眼床头柜上的糕点说“就是这个。”
      “那不应该更有名才对?”母亲更加不解。
      “公私合营后改名字了啊,就在差两年就传承了五个世纪的时候。”父亲冲母亲眨了眨眼。
      ……

      祖父去看我时,我在保温箱里的睡得正香。刚出生的婴儿就是这样了,睡多醒少,祖父没能赶在我醒的时候过来而已。
      其实以前也是这样,因为见面少,我和祖父彼此都不亲。
      祖父给我的印象就是个笑眯眯的退休老人,什么时候都一身劳动布的中山装,普通得近乎没印象。记忆最深刻的反而是祖父的手和手里的墨骨扇,因为和祖父的整体气质太过违和。
      墨骨扇是幅墨底金字的《莫生气》,瘦直挺拔,舒展有劲,落款是个阳刻的印章,写有元白二字,非常漂亮。而他本人也像扇中所写,从来没声生过气。
      祖父善香,我做护肤品的天赋可能也遗传至此。每年祖父都会做一些香,香丸、香线、香膏什么的,用浅色的小罐密封窖藏。
      祖父的手型很好,非常好,比我的好很多。白净、修长、细腻,指尖的弧度非常赏心悦目,指甲都剪的短短的,粉粉的和下边的月牙白形成了完美的弧度。不似女子般芊芊素手,而是男性特有的骨节分明,更像是一双弹钢琴的手,虽然他可能是个连真琴都没摸过的老头子吧。
      巴掌大的白色小罐,缠绕在纤细手腕上的小叶紫檀手串,加上尺骨突出的弧线,很美。修长的手指夹着香丸,取出后翻手递过来,真的非常美。虽然用来形容男人的手并不合适,但用祖父的手却很合适。

      小剧场
      第一人格:至圣是谁啊?
      第二人格:Confucius.
      第一人格:……你就不能说人话吗?
      第二人格:您不是英文编辑吗,不是说博士想拿到证书都得经过您么?
      第一人格:谁说我是英文编辑英文就得好了,要翻译软件干么用啊,你英语好给我把《哈姆雷特》给我背了啊(▼皿▼#)
      第二人格:唉,没文化真可怕,想抹黑义务教育就直说!
      第一人格:好气哦,谁来把丫叉出去(艹皿艹 )

      每章一槽:刘记的原型,是门钉胡同的一家百年酱牛肉馆,叫什么记不清了,但确实存在过。那个年代被改名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店铺有很多,能保住原名的按现在话说都是独角兽。长晟居的原型是原来大栅栏那边的一家饽饽铺,缸炉本身是制作糕点前试火的产品,后加入适合产妇的民间秘方,一举大受好评,过去这样变废为宝的事很多,比如鲁菜里的三不沾,原来是买宴的赠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