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三十年前 ...
-
1987年 平安县城 医院
江书站在产房门口,焦急地走来走去,听着里面媳妇儿周玉英的叫喊声越来越小,心里七上八下。
周玉英从三个小时前就进了产房,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哐当”从产房走出位身穿白大褂的女医生,出来看到门口只站着个男的,问道:“你是周玉英的家属?”江书着急地抓着医生的胳膊回道:“我是她丈夫,她怎么样了?”医生急着说:“产妇情况不好,胎位不正,孩子生不出来,必须马上剖腹,把孩子取出来,要不然时间久了孩子会闷死在肚子里,你赶紧把同意书签了。”医生把同意书递给江书,江书吓得手都哆嗦了,看也没看签上自己名字。医生看他签完,抢过同意书,转身回了产房。
女医生进了产房,对另外两个医生说:“准备剖腹产。”三个医生井然有序的准备手术,先给周玉英打麻醉,等麻醉发生效用后,女医生开始剖腹产手术。
三十分钟后,女医生从周玉英肚子里取出个脸色青紫的婴儿,婴儿脖子上缠着圈脐带,脐带绕颈,女医生赶紧摸了摸孩子的胸口,已经没心跳了。
江书站在门口,右眼皮一直跳。
“咔嚓”女医生走出来,看着江书,不忍心开口,这对于刚准备做父亲的人来说,是灭顶之灾。
江书看到医生出来,拽着医生问:“孩子生出来了吗?我媳妇儿怎么样了?”女医生平静的说:“我们尽力了,孩子脐带绕颈,取出来时已经窒息了,还有件事你要有心理准备,产妇的子宫壁比较薄,怀上这个之后,可能以后很难受孕了。”说完回了产房,产妇还要缝合切口。死的人她已经尽力了,她的职责就是救活着的人。
江书如遭雷击,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身体无力的靠在身后的墙上,然后缓缓滑落到地上,墙上一米高的绿色墙漆蹭在江书雪白的衬衣上,在背上留下了大片的印子。
江书把用搪瓷盆盛着的鸡汤放在桌子上,再把左手拿着的两个馒头放在盖子上。看着醒来知道孩子刚生出来就死了后一直呆坐着的周玉英,心如刀割。江书走到病床边,轻柔地把她抱起来,侧放在床边,再弯下腰给她把鞋穿上,然后温柔地说:“玉英,我给你买了鸡汤,趁热吃吧!”周玉英看他这样,眼泪刷的就掉了下来。
江书坐在床边,抱住周玉英心疼的说:“别哭了,我听说小孩儿的魂魄都是在出生前一刻才投身在婴儿的身体里,有的小孩儿魂魄在看到父母的时候,如果不喜欢就会另找一家投胎。咱们孩子肯定是因为在门口看到我,她肯定想,啊!这男人又瘦又矮的,还戴着个眼镜框子,长的又丑,我不喜欢他,我要找个又高又壮的爸爸,所以另去投胎了。你别难过了,我们祝福她投胎到另一个更好的家庭里,一辈子快快乐乐。”周玉英被他逗笑了,点头说:“嗯,咱们孩子肯定是投胎到另一个幸福的家庭了,还有你是我见过最好看的。”
两年后,江书回到家看到他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奇怪他妈怎么来了。他妈是一位初中教师,平时比他工作都忙,上次来还是放暑假的时候。
江书妈看到江书回来,说道:“这大彩电就是比黑白电视机清楚啊!”江书听她这么说,回道:“是啊,您要是喜欢,明天我买一台把您家里黑白的换了。”
江书妈赶紧摆手说:“不用,家里的用着挺好的。”江书又问:“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江书妈沉了脸色:“还不是为了孩子的事情,上次的那个没保住就算了,这都过了两年了,你媳妇儿还没怀上,你让我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
江书听她来是为了孩子,他也很无奈,周玉英可能不能生了这事儿他不敢跟他妈说,他妈要是知道了,准要让他离婚,他和周玉英从初中就认识,长大成人后,机缘巧合就结婚了,到现在感情一直很好,他不可能因为周玉英不能生就离婚他妈又拿他没辙,到时候肯定要去为难他媳妇儿,得想个办法让妈没时间想这些。
晚上,睡觉前,江书看周玉英在梳妆台前抹擦脸油,就道:“玉英,我们养个孩子吧!”周玉英吓了一跳:“为什么?我们能有自己的孩子,干嘛要养别人的。”“我妈今天来了,问我们什么时候让她抱孙子。”“啊!”周玉英惊得站起来“妈来了,哪呢?我怎么没看到?”
说着四周看了看,好像一发现他妈出现,就跑似的。
江书故意说:“坐了会儿就走了,妈说明天搬过来照顾你,两年了,你还没怀孕,她着急抱孙子,过来做点有营养的给你补补。”
周玉英走过去,抱着江书的胳膊,哀求道:“江书,你救救我吧!妈要是来了我怎么办啊!”还抱着他的胳膊摇了摇,江书享受着媳妇儿难得的撒娇,心里美得不行,怕媳妇发现,还抬手掩饰的扶了扶眼镜。“所以,我说咱们养个孩子,妈来的时候把孩子给妈看着,她不就没时间管你了吗!”周玉英惊喜的说:“好主意。”随即又想到,他妈明天就来了,现在才决定养孩子,已经来不及了,白高兴了。
江书看周玉英苦着脸,刚才不是挺高兴的吗?就问她“你怎么了?”周玉英放开他坐到床上“妈明天就来了,把孩子领回来也晚了。”“我知道有个条件合适的孩子,是一个女孩,今年两岁,她父母嫌弃她是女孩,想把她送人。”江书说。周玉英问“是哪的?”“下边村里的,楼下邻居的亲戚,他们帮着打听哪家愿意养,不过,听意思想要的话得花钱。我们明天上午去请假,中午就去看看,如果合适,我们就带回来,正好我妈放学过来后给她看着,一点不耽误事儿。”周玉英觉得挺好,答应了。
江书知道把他妈搬出来肯定就能成,每次周玉英见了他妈就像老鼠见了猫。
江书他妈是教数学的,当时江书和周玉英是同班同学,他妈就教他们数学课。周玉英上初中的时候数学连考了两次鸭蛋,把他妈气的,放学后天天让她在教室做一张数学题,做不完不能走,她连着两个月都是比平时晚两个小时到家。周玉英父母知道原因后还挺高兴,特地来学校感谢他妈。从那以后周玉英再也不敢考鸭蛋了,还每次看见他妈就跑。
第二天中午,江书骑自行车载着周玉英去了张家屯。张桂花今天高兴了,没想到一个丫头片子可以卖500块,这够他们一家子一年的嚼用了,正想答应就看到一男一女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张桂花走过去问他们:“你们是?”江书回答她:“我们是县城来的,听说你家有个女孩想送人,我们来看看。”张桂花打量了两人一下,心想穿的不错,看起来挺有钱的,就问他“你们给多少钱?”
周玉英和江书对视一眼,对张桂花说道:“先看看孩子。”张桂花想了想,说:“可以,你们先去堂屋等一下,我去把孩子抱出来。”转身进了屋子。
江书把自行车放好,和周玉英走进堂屋,进屋看到里面站着一男一女,不像这家里的人,江书问其中的男的:“你们是?”那男的看着他说:“和你们一样。”显然听到了他们和张桂花的对话。既然目的一样就是竞争对手,也没什么好聊的,四个人都站着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张桂花抱着个女娃从东屋出来,到了他们四个人面前后才把女娃放到地上。他们四个人目光都集中在女娃身上,看到她的样子后都忍不住皱眉,枯黄的头发,脸上跟小花猫似的全是泥,看着就是很久没洗了,都看不出长什么样子,只是看着眼睛挺大,上身穿着件好几个补丁的小花褂子,下半身穿着条膝盖破了洞的破裤子,没有穿鞋,关键全身还瘦瘦的,实在不讨人喜欢。张桂花看四个人都挺犹豫,赶紧说:“别看这小丫头瘦,长的可漂亮了。”说着用袖子使劲在女娃的脸上擦了擦,可惜什么都没擦下来。张桂花见擦不下来,也不管女娃了,对着江书和周玉英说:“刚才王家说给500块,你们给多少?”
周玉英和江书对视一眼,这孩子实在和他们预期的差太多。张桂花看他俩人不说话,知道可能不要了,赶紧跟王家夫妻说,“那王嫂子,这孩子就给你们家了。”王家夫妻也很犹豫,他们是想给家里十岁的傻儿子养个童养媳,可看那小丫头的样子,瘦了吧唧的,能不能养的活都是个问题,500块是他们家全部的家底了,这娃要是死了,她家没钱给儿子娶第二个了,王家嫂子决定不要,于是,跟自己男人说:“咱们另找一个吧!”王家男人看了一眼那女娃,实在太瘦了,对着女人点点头。
张桂花看老王家也不想要了,急了,连忙说道:“王家大哥,你家那傻儿子肯定娶不上媳妇儿的,你们要是不买二丫,当心绝后了,现在把孩子送人的可不多,你们别看现在瘦,回去养段时间就胖了,到时候养两年都能给家里干活了。”王家夫妻想,现在把孩子送人的是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实在不行,等儿子大了给他买个年纪大点的的,怎么着也比可能死了的强。王家夫妻想通了,不再听张桂花劝说,直接走了。
看他们走了,张桂花赶紧看向从城里来的夫妻说:“你们要不要,给我400块就成。”张桂花看他们没拒绝,冲着周玉英的方向使劲推了二丫一下,嘴里还说着:“二丫,赶紧叫妈呀!”二丫被她推的直接撞在了周玉英的腿上,二丫被撞疼了,抬头冲着周玉英“啊”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听着女娃的叫声,让周玉英想起了两年前的孩子,听江书说那孩子也是个女娃。
周玉英红着眼睛对江书说:“我们养她吧!”江书没意见说:“行。”从兜里掏出400块递给张桂花,然后又问:“这孩子不会说话吗?”张桂花怕他们以为是哑巴,赶紧回道:“我家人都要下地干活,没人陪着她说话,回去教教就会了。”然后继续数钱。
确定孩子正常后,江书让周玉英抱着孩子坐在后座,骑车载着她们回家了。到了他们家楼下,周玉英对江书说:“我先回家给孩子洗澡,你去商店给孩子买两身衣服。”江书说:“行。”骑上自行车走了。
周玉英给孩子洗完澡,穿上江书买回来的衣服,粉色的小褂子,黄色的小裤子,这孩子一打扮还挺漂亮。江书看到了,也夸了句:“这孩子长得好看。”江书妈也很喜欢。
晚上,周玉英见孩子睡着了,对江书说:“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江书想了想说:“江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