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八月初 ...
-
八月初,在越城,是极热闹的日子。
七八月的天,最是炎热。幸而越城地处偏僻,又接壤虞渊——虞渊便是魔界,顾名思义,魔修聚集之地,亦是传说中日落之地,终日鬼气森森,阴风阵阵。
也正因如此,越城,连着周遭几座边陲城池,每逢夏季,较之中原诸城,总是要凉快上不少。
故而,七八月份,到越城避暑消夏的人总是极多,加之越城城主又是个善于经营的,每每在八月初,举办清凉茶会,请些略有名气的修士来城中传授经典,交流心得。
这茶会虽说是茶会,却也颇为热闹。越城地界里山高水甜,尤其是九江的源头,清溪。溪水煮茶极香,酿酒自然也醇。
如今世上修道的人虽多,但真正的得道大能却少。但凡有些天赋,略有修为的,都会被世家门派供起来,好吃好喝养着,此类修士,大多有钱又有闲。
这越城,酒好,又有茶会的名头,虞渊近处的风光,在修士间自然也是颇有名气。
八月初的傍晚,薄暮时分,天色未暗,行人熙熙攘攘,尚未散去。
越城中心最为繁华的大道上,两侧尽是各色店铺,茶楼酒馆林立,隐隐有丝竹之声从中溢出。街上行人三两,时卿却是一人独行。
时卿一身黛青长袍,衣摆上绣着大朵大朵的繁复纹饰,像是花又像是云,仅是用极细的金线勾了边,藏进衣料的纹路中,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长袍规整,发冠整齐,好一派贵公子的气度。可人却是懒散而随意的,一双眼睛微微眯起,似笑非笑,鸦青的眸子尽是慵懒,自有一股萧疏放逸的名士风流。嘴角挂笑,笑意却又不入眼底,行在人群之中,却又似乎与人群格格不入。
时卿步履缓慢,不徐不疾,一手拿着一只白色玉佩,无意识地摩挲着。这玉佩是时卿缀在腰间的,质地上佳,玉色温润,一如时卿那翩翩公子的皮相,玉佩上雕琢的花纹繁复,一面刻有一个“时”字,衬着如玉的手指,格外好看。
时卿沿着街走,街上不时有一队玄甲卫士经过,一身厚重玄甲,同色面具,步调整齐一致,且不言语,瞧这颇为肃穆。往来百姓见了,却不为奇,反倒是见了时卿,纷纷低头行礼,道声“时卿大人”亦或是“城主大人”。
沿街有老伯推了小车在叫卖,刚出炉的桂花糕,热气氤氲着,散着淡淡甜香。
老伯见了时卿,乐呵呵地笑开了,手脚麻利地取出一笼桂花米糕,拿纸包了,交与时卿拎在手上,也没收时卿递过去的铜板,笑道:
“大人您来啦,这桂花虽是陈年的,但米却是新收来的,香的很。这一笼可是专门为您多加了糖的,保管甜!”
老伯收罗收罗东西,又推起小车走了,一边还不忘冲时卿念叨:
“大人快去吧,林家娇娇出嫁啦,你林大娘,正得意呢!”
正说着,前头迎来位妇人,依稀可辨年轻时的风华,身着大红罗裙,怀里抱着酒坛子,瞧这颇为喜庆。这妇人便是林大娘,笑得颇为爽朗,道:
“莫听你陈叔胡说,大人,我嫁女儿,这是高兴!”
说着便把手中的酒坛子塞到了时卿怀里,笑道:
“这可是陈年的梅子酿,我家娇娇出生那年便酿好的,二十几坛,埋了这么些年,这几天全给这些个槽老头子给喝光啦,就剩这么一坛,大人您全当讨个彩头。”
时卿看了看怀中的酒,想了想,便从怀里取出一沓画好的符纸来,递与林大娘,温和一笑,道:
“没什么准备,寻常符纸,算份子了,给娇娇带着保平安吧。”
“哟,大人真是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呢。”
林大娘一面客套着,一面毫不含糊地接过这厚厚一沓符纸,笑道:
“大人难的出来,是来找师父的吧,方才见着了,您师父就在茶楼上歇着呢!”
时卿谢过大娘,拎着吃食,不多时,便到了方才林大娘所说的清凉茶楼。
这茶楼建在城主府旁侧,很大,也气派,有两层楼之高。二楼的窗开得很低,极为宽敞,清晰可见靠窗而坐的茶客。
时卿上了二楼,环视一周,便看见自家师父正没了骨头似的懒懒地倚在雕花窗棂上,一身红衣似火,青丝如墨,披撒而下却不散乱。
师父身侧的桌上摆了茶盏酒碗,还有一面生的老道正拉着他不知说些什么。
时卿见状,不由得一笑,施施然上前去,略一行礼,声音清润而悦耳,道:
“师父,我这茶楼的茶,可好?”
那红衣男子听了,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一声,道:
“甚好。”
“‘师娘’给的茶叶自然是好,师父可还喜欢?”
那男子听了这话,更大声地咳了两声,原先捧在嘴边的茶盏在手中不自在地转了两转,放在身旁的木桌上,声音有些重,看了看一旁的老道,正色道:
“你拿出来的为师哪能不喜欢,阎,咳,时卿,可是他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