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013 ...

  •   “我姐夫给我出了主意,他让我去求那位副县长,低声下气地求,卑躬屈膝地求,尽量减轻些赔偿的金额,我说行,就冒冒失失地去了。我先到医院看望了那被我撞成残废的家伙,我给他买了很多的水果、鸡蛋,我跪在他的面前一个劲儿地掴自己的嘴巴,我承认是我错了,请他宽宏大量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一个农民的儿子实在拿不出二十万块钱来。”

      老歪继续讲述:

      “那小子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跟我装尸体,不久他那当副县长的老子来了,他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得昏天黑地稀里哗啦。他说他现在已是残疾人了也不想活了还不如挖个坑儿埋了算了。副县长爱子心切,问我这事儿怎么了结,我说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会同意你们锯我的腿,我一个农民,如果没了腿,以后还怎么下地干活养家糊口啊。

      “副县长说那你就准备二十万块的赔款吧。我说你就是把我全家人都卖了我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副县长拉下脸来,冷冰冰地说了句,那你就等着翘蹄吧。然后甩甩袖子就走人了。我自然不敢走,走也走不脱,跪了一天一夜,那小子真他妈的铁石心肠啊,自始至终瞅都没瞅我一眼。

      “后来我跪到四肢麻木头脑昏沉就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被我姐夫接回了家里。姐夫告诉我,事情解决了。我问是如何解决的,姐夫说,赔钱了呗。我问赔了多少,姐夫说,七万八千六百三十四块,银行里的存折都被人家拿走了。我一下子就懵了,五年时间积攒下来的血汗钱,现在是一个子儿也不剩了。”

      青海脑子里想象着当时情景:“人生真是无常——命运总爱跟人类开玩笑。我觉得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苦难都是有定数的,比如说你那次碰上的车祸,在我心为就是命中注定的,没有把人撞死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人总是在磨难中学会成长,变得成熟,走向成功。”

      “老弟所言甚是!”老歪双掌互击了一下,“我是感同身受啊。那次车祸以后,我是再也不敢开车了,有时候一见到汽车或发生的车祸,就浑身起鸡皮疙瘩,难受得不行。三十岁上,我联系了几个同村青年,到了广东的深圳打工,在一家码头给人家装卸货物,一干又是三年。之后回乡,做起了猪肉生意,为一家肉联厂提供新鲜猪肉,也没怎么赚到钱。而且这期间不知被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查了多少回。他们老是怀疑我的猪肉注水、过期、变质或来路不明,基本上是查一回罚一回款,我没奈何,这生意做了不到半年,便也偃旗息鼓了。”

      青海笑道:“老哥也够多灾多难的了,干一行砸一行,叫人不同情都不行。不过好事总是多磨,古人怎么说来着,哦,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美好生活的到来总是千回百折,历尽艰辛。但是只要不放弃,希望总还是有的。”

      老歪嘴角努力咧了下:“是,你说的在理儿。不过也不尽然。我为我所规划的美好生活苦苦奋斗了那么多年,却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愣是没混出个所以然来,曾经如此,现在如此,八成将来还是如此。我就不禁纳闷了,和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别人都功成名就发家致富了,为何我还是与财富无缘、穷酸落魄的老样子?是不是我的命不好,命里没有享乐的福份?”

      “事业的成功,单靠一味地拼搏远远不够,它还需要智慧和机遇的配合。”青海打了个比方,“同样是打拼,有的人穷极一生却颗粒无收,有的人三五时日便满载而归。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老歪使劲点了点头:“我懂了。许小慧有事没事常往镇上教堂里跑,我知道她是信了耶稣,她去守礼拜的。我以前老嘲笑她无知没文化,说这世上哪来的神神鬼鬼,但是后来我也信奉了基督教,因为我觉得,人活着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最起码我的心里有了盼头儿,是主耶稣赐予了我盼头儿,它说,甘露总在风雨之后。我听信了主的话,我做起事来才有了动力,有了动力我才能隐忍而坚强地活下去。”

      青海接着老歪的话,想起了一句名言:“伟大的人为了事业而苟且地活着,卑微的人为了事业而高尚地死去,死亡体现不了一个人的生存价值,只有活着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从而为人类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价值空间。”

      老歪竖起了大拇指:“兄弟说的真好,不过我有我的困惑啊!三十五岁以来,我卖过红薯,办过渔塘,搞过促销,学过缝纫,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多挣些钱,养家糊口。如今我跟着杨昆明四处揽工,也是为了一个钱字。杨家兄弟虽然待我不薄,可我深知,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资本家都是以榨取工人阶级的劳动剩余价值为生存途径的,杨昆明不是资本家却胜过资本家,他的心黑着呢。

      “我打算再跟着他干个三年五载,孩子们都大了,正是用钱的时候,我这做爹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娃儿们忍饥挨饿遭人贱看吧。四十岁之后我想在村里办个养鸡场,到时候资金够不够人手齐不齐都是未知数,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青海不能苟同老歪选择的人生方式,又无奈指不出他包括自己今后该走的方向,便感叹道:“人生七十古来稀,除去吃喝拉撒睡,余下的时间真的是少之又少。估计也就一万多天吧。消耗一天就等于向死亡的坟墓靠近一天,想想真是可怕,人生何其苦短啊!”

      老歪:“依你的年龄,是不应当有此感慨,你二十岁不到,风华正茂,人生之路还长远着呢!你要想方没法证明给别人看,你是强者,不是懦夫!”

      “感谢你的勉励,我一直在为我的梦想努力着。”

      青海是发自肺腑地言说,其实他应该感谢的又何止老歪一人!

      老歪现出了质朴的笑脸:“老哥我祝你早日实现心中的追求,事业有成之时可别忘记了老哥哥啊!”

      青海:“哪能啊,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视你为我的知己,知己不以年龄身份论,我觉得能在这里与你认识,真是一件另人无比高兴的事情。”

      老歪:“我想我也是。”

      ***

      葛兰第一次从张姐手里领到三百块钱工资。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工资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一个月来,她跟屁虫似的跟着小红东奔西跑,足迹遍布了一整个县城,不是上门推销产品就是上街张贴广告,把人折腾得七荤八素的,真叫一个不容易啊。

      当然,葛兰是一个懂得自强的女孩子,工作过程中,只要小红不先喊累,她是绝对不会第一个叫屈的。小红家在乡下,住在店里,葛兰却要每天蹬上自行车很早就起床,从家中往店里赶。迟到或是早退,张姐都是要罚钱的,庆幸的是,这一个月,她都按时上班,从无一次迟到或早退的现象。

      葛兰的勤快和干练,张姐是看在眼里,美在心里的。店里店外,基本上全是小红和葛兰两个人在忙乎,张姐很少过问。张姐是没事儿偷着乐的。

      葛兰的家里,爸爸葛文龙觉得女儿很给自己丢面子。葛文龙认为自己虽然不是特别富有,但在这座小城里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家境阔绰的了。他自己经营着一家店铺,每月都能赢利上千块,老婆在政府下属的学校教书,也拿着工资,吃着黄粮。膝下仅此一个女儿,长相并不差,文化也不低,何愁找不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呢?

      他曾自作主张地为女儿介绍了不下于六种以上的工作,可是女儿总是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她说她要自己找。好,你自己找,为父的不强求你。然而看看现在你干的这叫什么工作——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瞧人眼色!这是女孩子家应该做的事情吗?!

      有天他遇到了一个熟人,客气几句话之后,那熟人却猛然向他暴了个料儿:“你家兰兰昨个儿跑到我家推销化妆品去了,我刚开始愣没认出来,认出来了又没敢相信,我听他叫喊叔叔了,只好掏钱买下她怀里抱着的那些劳什子。你说这孩子,干啥不比干那个出人息啊!”

      葛文龙就一脸苦笑,同时窘得不行,觉得自己是在朋友面前丢人现眼了。晚上葛兰下班回来的时候,葛文龙便排山倒海地呵斥她:

      “你这不是成心给我添堵吗?我给你找的工作,你放着不干,让你出去找自己找,你找得这都是啥工作啊?那是人干的工作吗?那么一点点工资你就那么给人家卖命,你傻子啊你?!你不给自己留点颜面,麻烦你给我留一点颜面好不好?你是我的女儿,你做这种工作让我还怎么在朋友邻居面前抬得起头?明天就把它辞了,你说要做什么,我给你安排!”

      葛兰却对父亲连珠泡似的训话装聋作哑,充耳不闻。

      关灯睡觉的时候,菊姨通常会轻手轻脚地走过来,正襟危坐于葛兰的床沿,用温柔慈爱的语言安抚她。葛兰很感动,就一头埋在菊姨的怀里,嘤嘤啜泣。菊姨戏她莫要理会父亲的话,好好努力,无论做什么工作,付出总会得到回报。

      葛兰觉得菊姨很母性,很有女人味,菊姨是不敢拂逆父亲,她一直默默地挂心着葛兰的。有一个时刻,葛兰是想脱口而出喊菊姨一声“妈妈”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话一到嘴边,竟然强忍着没让自己喊出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