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 41 章 ...

  •   下班以后李婉华去幼儿园把接女儿,开车回到了娘家。

      从小到大走了千百回的大门口……承载了多少记忆啊。小儿蹒跚学步时;上下学经过时;徐露、莫昭昭到家里做客,她去引路;和刘志凯恋爱时,他接送自己上下班……这是道承载自己前半生记忆的大门。

      她把车停好,让女儿自己下车。两人一起上了楼,母亲早已迫不及待地开了门:“来啦”

      “外婆……”小元宝奶声奶气地喊。

      “小元宝真有礼貌……”每一次小元宝这么喊李婉华母亲,母亲都会这么夸外孙女。

      女儿是李婉华心中的一块宝,但在教育上她始终坚持孩子不能娇惯,小树苗在生长期间就是要不断捯饬,不然怎么长得好。都说年幼的孩子懵懂无知,心中不会揣装恶意。李婉华不这样认为。

      她认为孩子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家长便是孩子的行为准则。小孩子太混蛋了,她赞成扁一顿,不揍一顿不知道怕。孩子太惯着不知道心疼别人。她还记得小时候看的电影《中国小皇帝》,还有台湾电影《秋决》反映的不就是这个问题吗?李婉华不赞成使用暴力,这样等同于以暴制暴。熊孩子固然很可恶,制造噪音、制造混乱,但每一个熊孩子的身后都有着一对熊家长,熊孩子闹事,家长无底线纵容。

      记得有一年初春,红梅花开。李婉华带着单反沿着林荫小道给梅花拍照,晴日里红梅红灿灿地开了满枝。拍的时候有几个熊孩子在调皮,手里捋了一把的花,一开始李婉华还忍着……又一个小孩跑过来,像摘葡萄一样乱抓。她终于憋不住跑出嗓子眼里的话,沉下脸,连声音都变得阴沉:“小朋友,这是国家财产,你把花都采完了让别人怎么去看?”

      小孩狡辩:“我只是看花。”说完,就跑了。

      孩子的顽劣何止是他自身问题?也有家长起带头作用。孩子见长辈这样,他也跟着去学。有的家长觉得花好摘花,孩子也去摘。

      有过激人士称其是根植血液里的劣根性,与其说是劣根性,莫如说长辈不负责的率先行为造成了下一代公德心的缺失。

      还有一次李婉华带着小元宝游公园曾经看见一个妈妈给孩子照完相不忘教导:“我们走吧!不要破坏花!”

      也是在这座公园里几个家长做着这样的表率:一位家长干脆把茶花树上的山茶摘下来编了一个花环带着孩子的头上,摘了几朵觉得不够美又多摘了几朵给编织进花环里;又有一位爸爸在给树上抱着孩子的妈妈照相。

      李婉华在地上看见到处乱扔的报春花、樱花、垂丝海棠,路上扔的花都给她插进土里,包括那支花店里常卖的插花——非洲菊。

      等她回来,看见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起劲地拔着非洲菊,等拔/出来母亲回了头望着李婉华像是解释似得说:“原来是人家插的假花。”她不知道插花人是她。如果这是长在地上的花呢?

      在李婉华年少时也爱捋花摘果,每有此事,外婆总要说一说她,公共之物再美也不应有侵占之念,而花草之姿在于生命的可贵。别人说为什么中国人最爱刻字,当他还是孩提之时,家长已经以身作则为他树立了一个可攀树可采花可摘果可刻字的榜样。

      又有一次李婉华带小元宝去电影院看电影,后面的孩子不停踢她座位,弄得她心慌得怦怦跳。李婉华皱了眉头,回头孩子家长说,让她管管孩子。孩子的妈妈一路玩手机,听到李婉华的声音,抬头说了句:“你忍忍不就好了么”

      一句话把李婉华的怒气给激出来了。

      那天她强忍住怒火,找工作人员协调去了,她要给孩子树立榜样不想让小元宝看见自己母亲撒泼。她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无法无天,以后被社会教育。所以在小元宝很小的时候李婉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导她做人的道理,也让她明白明媚的阳光下也有阴暗的影子,有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她对女儿说:“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给的糖果,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女儿不解地问:“为什么呀?”

      李婉华蹲下来,抚摸女儿的头发,打量了女儿说:“因为有马老虎~”

      “马老虎是什么?”

      “马老虎是吃小孩的怪兽。马老虎啊会把你从爸爸妈妈身边带走,以后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们了。知道了吗?”李婉华温柔地反复教导。

      “我不要见不到爸爸妈妈……”小元宝嘟着嘴说。

      “真乖!”李婉华抱住小元宝亲了一下她的小脸蛋。

      小元宝就是自己的命,没有孩子她会疯掉。天下做父母的都有一颗为子女的心,但爱绝对不是溺爱,溺爱只会揠苗助长。

      李婉华的父亲看见孩子回家了也非常高兴,他放下手中的书,上前把小元宝一下抱在怀里。

      “外公……”小元宝甜甜地喊到。

      “真乖!”李婉华父亲的声音明显带着欢快。

      母亲拉着李婉华偷偷躲在角落里问:“刘志凯看你走了有没有反应?”

      “有啊!他依依不舍了好一会儿。”李婉华回想起刘志凯的模样,好一顿得意。她开心的是他对她的在乎。

      “还生气吗?”看李婉华这样,母亲笑了。

      “不了。”自从刘志凯和李婉华说了一通话之后,她心里的的那道结就解了不少。

      她李婉华原本就不是小气的人。人生在世难免不会遇见生气的事,有时不高兴了,发发火可以。不过发完继续搁在肚里就不好了。好在如今李婉华的郎当相,不拘一格。气憋在肚里不过一天功夫就消失。实在遇见难受的事,找几个人狂侃文学,比找三姑六婆磨牙说不快强,三姑六婆的作用力基本在于煽风点火,本来一成气点完后变成七成。要么不说则已一说嘴热,嘴热生怨怒,话完毕心中又怅然若失。还不如不想不怨,将肚子里的东西化为尾烟。由此可见人多数是自己给自己找不快而已。

      诚如莫昭昭所说:现在中国女性真不得了!文能笔杆捉小刀,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要洗衣做饭带孩子。

      她李婉华是幸运的,没有操劳家务,但她当起了深闺怨妇,什么插花、绘画,统统是她无聊至极用来打发时间的。

      晚上,母亲烧了一些家常菜,都是女儿爱吃的。女儿有很久没有这样在家待过了,人家常说:“把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是母亲没有这样的想法,女儿始终是女儿,就算有了自己的孩子,她还是过去那个躲在自己羽翼下的小宝贝。

      母亲给自己女儿夹了许多菜,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母亲早已将女儿的小房间收拾好。

      李婉华推开卧室门,她站在窗户口,看着屋外依然跑动的霓虹灯,她想起了那次刘志凯去厦门,那段时间她想了他好久,也是那时她发现自己爱上了他。

      她忽然又想起了徐露。当年岁月悠悠……徐露那个没良心的丈夫又和他的青梅竹马离婚了,真如莫昭昭所说,所谓爱,不过是爱而不得,因为得不到才去爱,一旦时间久了激情也会焚烧殆尽。过去的矛盾永远在那摆着,不会消失,除非双方易了性,但性格是人几十年养成的,怎么说改就改?

      李婉华抱起女儿,给她换拿了小睡衣:“小宝贝,我们自己换睡衣好不好?”

      “好!”小元宝很乖地回答。

      刘志凯这边并不好受,一连几天李婉华没有回家。他翻来覆去了好久,想起了过去好多美好的时刻,他忽然想起自己忽略李婉华很久,以前两个人一起看电影,去甜品店。那个时候自己只要看着李婉华就很开心。爱情是会变的,变到最后变成了不可分割的左手和右手,它们是共同不可分割的整体。

      刘志凯想着想着不小心睡着了,唉……昨天没有发信息给李婉华。刚才给她发信息,好像关机了。刘志凯向来无所谓别人讨厌不讨厌。如果不是为公司前途,他不会这样拼命……

      爱情第一一定要懂得沟通,其次就是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和包容。知道爱情最怕什么吗?伤心。一个人控制不住情绪什么话都说,她婚姻幸不幸福就可早早预见。李婉华脾气也很糟糕,但她学会了吵架就事论事吵,不扯其它的,不说伤人的话,不吼叫。刚结婚时李婉华对刘志凯干了两件事,她几乎每天都会和她家大人说,你可真温柔,我最喜欢温柔的你啦。以后他有脾气都不好发。

      她跟他生气基本上都是实际问题,说的话从来不会说那些伤人心窝子的话,要说20几岁不成熟,30多岁还说自己不成熟那就算了吧。而且她生气不会超过几个小时,又容易心软,所以感觉自己过分了,会马上哄刘志凯让大人不记小人过。其实在爱情里嘴甜一点也没什么不好的。

      刘志凯他那么成熟的人,唯独在感情不是太成熟,像小孩一样,心思简单好理解。她也知道他是爱她的,虽然现在表现地淡淡的。记得有一年她说让他走开不要理自己,他在她楼下守了一夜。也许,她不在他身边,他会彻底垮掉,所以婉华想一定要守护住他。

      可自从公司遭受重创他一下暴瘦了许多,李婉华或许不知道他的压力,只想到了自己,而他习惯性埋藏自己的心事。吵,只会逼向困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