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第二十五章
      成亲前一日,姨娘先后找到玉秋和铃儿,屏退了下人,将王曼托付她的事支支吾吾认认真真地教授给了两人。
      玉秋铃儿二人怎会听不懂姨娘在说什么,两人听着姨娘说的话,都忍不住想起平时缠绵时对方的模样来,脸上烧得通红,耳朵都要滴出血来。
      姨娘见了,又道:“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你们成亲那日也不必过于羞涩。”尤其是玉秋,姨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要主动一些,女孩子都害羞,定是不会主动开口的。
      玉秋想起头一回铃儿的无赖来,忍着笑连连点头:“记下了,有劳姨娘了。”
      姨娘还有些不大放心:“你真的明白了吗?”她觉得自己说得有些含糊,担心误了少爷少奶奶的大事。
      玉秋脸上方褪下一些的红色又爬了上来:“明白了,我知晓要怎么做了。”
      姨娘见她这般,放下心来,脸上也是通红,走出房门松了口气,吹着凉风将脸上的热意散去后,才去找铃儿。
      铃儿这边比玉秋要好许多,姨娘谅解她害羞,也没说得太明白,心想着,左右少爷会了就行,只是嘱咐铃儿不要害怕不要担心。
      当天夜里,玉秋和铃儿都没好意思相见,自是也无暇相见。
      天还未亮,铃儿便被叫起沐浴打扮了,新娘妆容繁复,又有许多讲究在里头,要费不少功夫。玉秋只多睡了一小会儿,也被叫起来沐浴了。她待会儿还要骑着马抬着空轿子先绕着金陵城走上一圈,再回来接铃儿,接上铃儿后还要再在城里走上一圈才回来。
      夜里因着紧张睡得晚了些,早上起得又比往常早,玉秋却是十分精神,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玉秋穿上精致的红衣,戴上镶着红宝石的红抹额,大红色的花球挂在前胸,马鞍上还挂着两个鼓鼓的大红袋子,里头装满了铜钱。
      玉秋骑马走在路上,时不时撒上一把铜钱,路旁的百姓们哄抢着,抢到钱了便赶紧对着玉秋说上几句吉祥话。有些人索性跟在了迎亲队伍边上,时不时高喊几句吉祥话,让玉秋撒钱,玉秋知晓他们心思,但也颇欢喜。
      玉秋热热闹闹绕了一大圈回来后,铃儿这边正好就绪。喜婆背着铃儿,玉秋跟在铃儿边上,两人手上拉着一根红线。铃儿坐进轿子,玉秋十分小心地放下轿帘,小心地拉着红绳骑回马上。
      再走这一圈,玉秋频频回头看跟在后头的轿子。
      铃儿坐在轿内,又盖着红头盖,不知前头的情形,只手上一根红绳与玉秋连着。她索性小心地收了收红绳,往轿子里扯了扯,直到扯不动。玉秋察觉到红绳被扯了两下,回头看着轿子,依旧紧跟在自己后头没有落下,便知是轿子里的人在扯,笑得越发开怀,也轻轻扯了扯手上的红绳。
      铃儿的手跟着红绳被轻轻扯了两下,也忍不住笑起来,那一头是玉秋,今天是她们的大喜日子,从今往后,她就是玉秋名正言顺的妻子了。
      两人一路上,时不时便扯一扯红绳,若不是怕红绳不牢固被扯断,两人定会乐此不彼地一直拉扯着。
      绕完一圈回来,玉秋下马,一边小心地收着红绳,一边走到轿子边上,掀起轿帘,半蹲在轿子前,喜婆小心地扶着铃儿趴在玉秋的背上,玉秋将人背起,半直起身子往前走。
      背新娘的法子与平日不太一样,为此玉秋与铃儿偷偷在院里练过几回。铃儿紧紧扶着玉秋的肩膀,有些慌张:“你慢些。”玉秋嗯了一声,小心地往屋里走去。喜婆跟在边上,扶着铃儿,生怕有什么不妥。
      高堂已经布置好了,王曼坐在前面,等着两位孩子走到跟前。
      玉秋和铃儿在唱词中跪下,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对拜后那一声“礼成”十分高昂,宾客欢呼声起,铃儿在喜婆的搀扶下起身,被送回了新房。
      新房不在玉秋的院里,也不在铃儿的院里。佟家大得很,原先是佟础王曼住着主院,佟础逝世后,王曼依旧住在里头,只不过也不再费心修葺,后来便与玉秋铃儿住的院子也差不大多了。
      玉秋与铃儿回金陵前,王曼便命人将剩余的院子费心修缮了一遍,将其中两个院子并为一个当作主院,玉秋铃儿的新房便设在此处。
      玉秋留下来接待宾客,佟海最是兴奋,却不让别人灌玉秋的酒,直喊着:“老夫好不容易盼到今日,你们可不准将玉儿灌醉了!”
      宾客自然明白不让灌醉是为的什么,皆一脸调侃地应着,玉秋脸上也涨得通红,让人瞧着以为喝了不少酒。王家也派了几人前来,王珅亮也在其中,拉着玉秋喝了好几杯酒。佟家宾客众多,纵是大家有意放过玉秋,玉秋也喝下了不少酒,玉秋酒量算不得好,头便有些发晕来。
      佟海见她走路踉跄了两步,赶紧将人拦下,推着她走到一边,让常安扶着:“你快把少爷带去少奶奶那儿,让人煮一碗醒酒茶,可不能误了大事。”
      常安也是喜滋滋地将人带去了新房,玉秋虽有些晕,但远不到醉的地步,倒也由常安扶着。有喜婆和丫头在新房前等着,常安将人交到喜婆手上,便放心离去。
      玉秋走过来吹了些风,头也没那么晕了,站直了身子跟着喜婆走进屋去。
      喜婆一边说着贺词,一边教着两位新人完成未完的仪式。
      玉秋揭开红头盖,看着铃儿的模样呆住了,铃儿又何尝不是,玉秋今日特意梳妆打扮过,戴着抹额俊朗极了。喜婆见两人如此,又大笑着说了几句吉祥话,便将合卺酒端到两人跟前。
      玉秋回过神来,双手拿起两个酒杯,将左手拿着的递给铃儿,与铃儿交臂将酒饮下。喜婆将两只酒杯端好放下,唱了几句词,才退到一边。芸香带着几个丫头赶紧过来替铃儿头上的凤冠卸下,又将盘好的头发散下一些,重新做了一个稍简单些的发髻,才跟着退了出去。
      铃儿的长发垂在身后,玉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累不累?”
      铃儿径直往前一靠,抱住了玉秋:“有点累,但是很开心。”玉秋一手搂住铃儿,一手在她头上轻轻揉了揉:“吃东西了吗?”
      铃儿点点头:“刚才你敬酒的时候,吃了一些糕点。你喝了很多酒?身上都有酒味了。”
      玉秋退开一些,抬起手臂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是喝了许多,都有些头晕了。待会儿常安便送醒酒茶来了,你不必担心。”
      话音刚落,敲门声传来。玉秋过去将门打开一扇,常安将醒酒茶递给玉秋正要走,玉秋叫住了他:“你去厨房端一些面来,少奶奶还未进食。”
      常安应下,跑着去了厨房。玉秋将门关上,将醒酒茶放到桌上,又坐到床边:“待会儿你先吃点面,晚一些还要去祭祖,别饿着了。”
      常安将面端来,玉秋将面放在桌上,又拉着铃儿坐在桌边:“我的醒酒茶也正好凉了一些。”说着,就喝起醒酒茶来。铃儿吃了一口面,又夹了一些,喂到玉秋嘴边:“你在外头敬酒定是也没吃多少东西,你也吃一些。”
      玉秋就着铃儿伸过来的筷子将面吃下:“这面真好吃。”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便将一碗面吃尽了。两人靠在一处休息了半个时辰,常安便过来敲门了。此刻宾客散去,她们该去祭祖了。
      轿子就在屋外等着,两人坐进轿子,来到佟家祠堂,旁支的人都已经候在那儿了,见着玉秋铃儿走来,都拱手称呼一声“玉大爷”“玉大奶奶”。佟海和王曼紧接而来,祭祖便开始了。
      佟家嫡系一支独玉秋一个,祭祖仪式也简单许多。佟海将铃儿写进族谱,挨在玉秋的名字边上,以少夫人的名义。玉秋牵着铃儿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佟海顺势宣布将族长一位传给玉秋,并将一系列信物交给玉秋。玉秋刚回金陵的时候,佟海便提起让玉秋做这个族长,玉秋以年幼为由拒了,她实是觉得事务过多,便无暇陪铃儿了。只是如今成亲了,祖父要将位置传给她,合情合理,她也不再拒绝,接了下来。
      旁支的人也知晓玉秋能力,并无不服,皆送上贺词。佟海高兴极了,又拿出一个小木盒,递给铃儿:“这是你们祖母的私房,我们没有女儿,这些我便一直收着,如今给你也正正好。”
      铃儿觉着过于贵重,正要婉拒,佟海又道:“你们祖母去得早,看不到你们婚礼,这些东西权当她的一点心意,你定是要收下的。”
      铃儿只得将盒子接下,玉秋想到祖父独自一人住在外头,颇为凄凉,便道:“祖父,您不如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先前娘亲修了几间院子,您过来也有个伴。”
      原先佟础成亲时搬出来便是为了远离佟海的那几个庶子,后来那几人毒害王曼被佟础赶了出去,王曼被送往京城,佟础亦不曾搬回与佟海同住,后来佟础逝世,王曼守寡,也不曾想过要搬回去。
      如今玉秋已经成人,佟海年事已高,搬过来同他们一起住倒是挺好。佟海听了,自是笑着应下,眼眶也不由变红:“你们可得努力些,祖父还等着抱重孙呢!”众人大笑,铃儿羞涩地低着头,玉秋也笑着应下,牵着铃儿的拇指轻轻抚了抚铃儿的手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第 2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