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人走后,姜然挽起袖子收拾桌子,姜老太不喜欢看姜老头喝酒早早地就进屋看电视去了,姜老头打了个酒嗝“阿然呐!这么久了,也该带了个人回来了。”
      姜然拿筷子的手一顿,没说话。
      “你有啥事就爱憋在心里,阿公知道你不开心。阿公没别的指望了,只要你开心,男的女的,阿公认了。”
      姜老头说完就扶着拐杖往屋里走,姜然上前要去扶他,姜老头摆摆手不要。
      姜然站在原地看着姜老头缓缓背影,阿公已经六十了,年过半百,背脊一年比一年的弯,本该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岁数,如今还在为他的事操心。
      他高中发现秘密,藏着掖着一直到高考后才和阿公坦白。
      即使现在同性婚姻合法,可是并不多,在两老人心里更是想也没想过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他还记得那时候,阿公拿着棍子要打他,阿婆含着眼泪抱着阿公的腰不让他打的画面。
      再后来他去外省上大学,再回来的时候心怀忐忑,可阿公阿婆好像忘了他出柜的事儿,他也不想打破这难得的和谐,仿佛一切没有发生过。
      这么多年,他们都没有提过他的感情生活,直到今天。
      姜然微微抬头看天,忍住想要泛出的眼泪,最终还是他们妥协了。
      男的女的都可以,多么卑微的请求啊!
      两老用六年的时间接受了外孙的与众不同,姜然又何尝不是用了六年的时间去爱宋醒。
      可是经过宋醒之后,现在的他已经不想谈感情了。
      姜老头那晚说的话在醒来之后再也没有提过,好似不过是酒醉之后的浑话,姜然也避之不谈。
      现在的日子对他来说是难得舒服的。
      有空做些泡菜带着姜老太一起去县里的菜场赚点零花,或者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跟着姜老头坐船出海捕鱼的同时爷孙两偷偷喝点酒吃点姜老太不肯的垃圾零食。
      姜然再一次确定了短时间他不想回城市做工作族的决心。
      既然不回去,也该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总不能真做了闲散人叫周边人看了笑话。
      可是等他坐下来真的开始想找什么工作的时候竟然找不到合适他的。干脆就不找工作了,就呆在家里陪着姜老头出出海大大鱼,闲的时候就在家里做些外翻,他是外语专业,精修德语意大利语,从前做艺人助理的时候跟着宋醒各个国家满世界的跑,充当翻译也省了请翻译的钱,所以,他虽然没有上过正经班,但是他的实践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做外翻兼职赚外快也不难。
      第二天要去收昨天放的地笼,天气有些蒙蒙小雨,姜然怕姜老头着凉煮了姜汤灌进水壶等着上船喝。

      “就这个,捞吧!”姜老头找到自己的地笼浮标勾就让姜然把浮标勾起来然后开始拉。

      地笼不需要两个人,姜老头就抱着保温杯站在旁边指挥,顺便数落数落孙子。

      “哎呀!傻子!拉上来有东西抖一抖,把这些抖到底下等等打开就不用找!”

      “哎呀,你瞎啦!瞧见这个没有,老虎鱼,可要注意了,刺有毒的!”

      “气死我了,你这龟速我睡船上得了!起来我自己来!”

      姜·傻子·瞎子·龟速·然根本没空回姜老头的话,他咬着牙关在拉,地笼从海里拖出来真的不是一般的重!

      到了最后一笼姜老头真的看不下去了,放下保温杯把活儿抢了过来。

      地笼底部用绳子绑着,等拉上来后把绳子解开,海货就稀里哗啦的掉进桶里。

      渔网和地笼的区别是,渔网勾的鱼比较多,地笼抓些章鱼,螃蟹,虾,螺更容易些。

      台风后的收获真的不错,抓了两只一大一小的八爪鱼,两只兰花蟹,两只老虎鱼,石九公海蛎螺油螺这些都不计。重要的是还有一只青蟹,少说有七两,这可是个好东西。

      姜老头把青蟹踩在脚底抽出塑料绳把钳子绑起来,这活儿姜然可不敢做,他小时候让钳子夹过,疼的他到现在有阴影。

      青蟹是鲟种,姜然这里方言管它叫惊鲟,还有红鲟别的品种,这东西大补,也值钱的很,比普通螃蟹贵了好几倍,一斤一百元最少起步。

      还是老规矩,留些石九公给姜婆子晒了做鱼干,剩下的都送去陈叔家。

      去的时候刚好碰上了姜志明。

      “三哥。”

      姜志明扭头“哎,阿然啊,阿叔今儿也出海了?”

      姜老头点头“今儿收获怎么样?”

      “不错,逮了只鲈鱼,三斤嘞!”

      姜老头点点头“三斤,这个头可真大!赚了呀!”

      姜志明是姜老头哥哥孙子,姜然的堂哥,比他大一岁,家里小孩他排第三叫三哥。顺便说一句,姜然排第四。

      姜家泡菜又卖了几回后,上面的禁海令下来了。

      不能打渔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

      快入夏了,姜大伯家该育海蛎苗了,不需要他们开口,姜老头就带着姜然来找了。

      姜大公家自己承包了海域养海蛎,虽然没有姜老头的份,但是兄弟之间也不是只讲钱的,姜老头年年帮忙,海蛎大了姜大公也从来没有少送过。

      早几天姜老头就在收拾那些育苗片了,育苗片是长方形灰色片片,串成一串一串方便到时候海蛎苗附着。

      还有海蛎大壳也十分适合附着育苗。

      姜然打了电话给姜志明,没半个小时姜志明就开着三轮车来拉了。

      姜大公鱼船上已经放了不少的育苗串,一摞一摞的码放的整整齐齐。

      等姜老头整理的育苗串一起上了船后姜志明开船往海蛎滩去了。

      姜大公比姜老头高很多,也胖,一出海就拿出啤酒和姜老头一起喝,他家那口子也不肯他喝酒,喝姜老头一样只能藏着喝。

      “阿然啊,你就打算赖在家里不去外头了?”

      姜然嗯了一声“大公,最近几年没什么空待在家里,就让我多休息一段时间吧!”

      姜大公从兜里的烟盒里拿了根烟抽,一边说“我本来还想着你在城里工作好带着志明一起,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姜然扭头看了眼掌舵的姜志明,他高中毕业就不肯读了,当时姜志明他爹姜然喊堂伯的,拖把棍子打断了一根也不肯去,只能随便他了。

      他去城里打工后带了外地的女朋友回来结婚,这两年结婚,怀孕生孩子,一直没空出去赚钱。也不怪姜大公着急。

      姜然想了下说“我回头找找关系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搞个工作。”

      姜大公等的就是这句话“咱们家你最出息了,你三哥还得指望你。”

      “老哥你说什么话,阿然打小没爹没妈,读书要没有阿志看着早被欺负惨了。”姜老头喝了口酒说。

      姜志明在旁边听了连忙谢姜然,现在高中学历真的难找工作,电脑的,办公室的他都做不来,要让他搬砖扛水泥他也不大愿意,高不成低不就的导致他现在还在家里窝着,媳妇儿三天两头就抱怨,日子真不好过。

      到了海蛎田,海上(插)上了竹杆,一排一排整齐的很,竹竿间一条线相连,这根线就是挂海蛎串用的。

      姜家来的不算早,已经有几家人在挂了,要下不是聊天的时候,姜家四个男人(撸)起袖子干活儿。

      一串串的海蛎育苗串挂在线上,要有间隔的,绳子不能打死结,打个结实的活扣,以后要想取的话也方便些。

      姜家四个人做事算快,但是耐不住育苗串多,眼看着要退潮了,紧赶慢赶的还剩一半。

      姜大公叫他们停了手“赶紧回去了,退潮搁浅就回不去了。”

      “再挂两串。”

      姜大公一脚踹过去,差点没把姜志明踹海里去“两串顶什么事儿,赶紧的!”

      “哦。”

      姜老头说“不着急,刚刚立夏还有两天呢!”

      常年的经验告诉渔民们,海蛎育苗最好的时间段就是立夏前后,怎么也有四五天的时间急不得,做这事儿速度快也要心细,不然结没绑好的一个海浪就冲走了,得不偿失。

      育苗串挂了两天就好了,剩下的就等苗附着了,这事儿得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人没得做工。

      育苗之后姜家做了一次泡菜带着几只鸡去县里,这些鸡不下蛋了,再不杀就老了,姜婆子留了两只家里吃,其他的拿去卖了换钱。

      不过他们没办法杀鸡,客人自己买了回去自己杀,所以卖的便宜些。

      回来时候正好碰上陈叔。

      “阿然啊,去哪儿回来的?”

      姜然把车停下“县里菜市场,家里做的泡菜拿去换点钱。”

      “嘿,你家的泡菜那可是好东西。”

      姜婆子摇下车窗伸出脑袋“老弟,我家准备杀鸡啊,老头子说要做焖鸡,晚上记得来啊!”

      “你们家杀鸡我凑什么热闹。”

      “热闹才好吃呢!”姜然笑眯眯的说“阿公一天到晚就念着你来一起喝两口酒嘞。”

      陈叔哈哈的笑“那行,今晚我带我孙子过去,我家思文回来了,带来认认人。”

      “好嘞!”思文说的是陈叔的大孙子,比大头大了不止一轮,现在是高中生。

      高中读书压力太大借周末回来放松放松。

      姜婆子说姜老头做焖鸡不是假的,他们去县里卖泡菜的时候姜老头已经自己一个人把鸡杀好了,毛都拔了,姜然到家的时候他正坐在小凳子上用镊子拔鸡身上细密的毛茬。

      焖鸡可谓是姜老头的最爱,不是黄焖鸡,就单纯的放电饭煲焖,所以取名焖鸡,不需要太多调味,只要老酒盐巴腌一会儿,肚子里塞枸杞,当归,外头放姜片葱结放电饭煲慢慢焖,没什么丰富的味道,清淡的鸡汁儿香味也别有风味。

      之前晒的石九公正好拿出来泡水,放锅里煎,像做鲜鱼一样的做法,油煎一小会儿,拿小碗,盐巴,生抽,老酒倒在一起搅拌搅拌倒进锅里放葱结姜片盖上锅盖小火焖,酱焖鱼,村子里家家户户差不多都这种做法。

      要说石九公是出了名的鱼刺多而且细密,但是姜然就是爱吃这样的鱼。

      其中最爱吃的就是石九公鱼干做酱焖,鱼肉晒过有嚼劲儿,焖了好一会儿鱼肉把酱汁儿吸收饱满,十分有味。

      刚从市场回来,姜然买了不少的菜,鲍鱼在他们海边少见,姜然买了些,焯水过一遍,把肉和壳中间的内脏去掉,排骨焯水放剁块的玉米和鲍鱼一起炖,排骨肉香,鲍鱼口感弹滑,加上玉米的清甜,是去油腻的最好的汤。

      梅菜泡水后干炒备用,买来的五花整块放冷水,加姜块煮出血沫后,用酱油腌至变色,切成0.3厘米的薄片,用蚝油腌上,一片片铺在碗底,再用梅菜塞满整个碗,放锅里蒸,蒸上一个小时左右,拿盘子盖上,倒扣形成圆形‘小山坡’的梅菜扣肉就做好了,肥而不腻,香味袭人。

      再拌一个青菜,开饭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