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怪人 ...

  •   临近汾水口,江面上像是多出了一道界线,一半水清,一半水浊。

      汾水口堤坝建在山谷中,挡住了高山处流下来的湍急江水,原本起到蓄水,防山洪,以及减缓下游流速的作用。

      高坝屹立多年,最终在一场大山洪下倒了下来。

      山洪暴发的原因早已查明,有南岭持续七天大雨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村民上山开垦土地,半山的林木被毁,导致水土流失。

      至于新堤建不成的原因。

      亲眼见到山谷地势后,阮大人觉得在这里建堤是件难事,这里的水势太急了。若是旧堤没塌,在前人的基础上修固比另建一座要容易的多。

      新堤坝的地基还在,上方破开了一个口子,带着泥沙的江水流出,染浑了一半江面。这些泥沙有的是从山上带来的,有的是堤坝内部填充的草裹泥。

      草裹泥是由苇荻草包裹淤泥,并用篾条绑扎而成的一个个袋装土。建堤开始时堆砌在地基上面用来阻水,封入坝中更能极大提高坝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阮大人走近堤坝,从缺口处随手抓了一把草裹泥碾开,泥土已经被水浸润透了。

      守在汾水口附近的官员远远看见有人上岸,快步走了过来。

      他双手合抱,微微躬身行礼:“下官杨坪,见过巡史大人。”

      杨坪清秀的五官下面,胡茬凌乱铺满脸颊,像是从未打理过的样子。

      他胡茬抖了抖,脸上扯出个笑来:“堤坝还未修缮,此地凶险,不如让下官带您先去知州府衙。”

      阮吉淡笑表示同意。

      他不经意抬头,望向不断从高处流下来的浑浊江水,叹道:“也好,堤坝不是一时就能建成的,先去知州府吧。”

      府衙建在山上,当地一代又一代人在山里造楼定居,山势平缓处便是城镇。

      一行人沿山阶而上,登阶之后视野开阔,青石铺就的平坦街道从脚下延伸,道路两旁商铺林立,木芙蓉开得正艳。

      若是忽略头顶贴近的云层,这里就同邕京内的普通街巷一样。

      知州大人候在府衙门前,见到众人很是高兴,礼数周全地把人迎进府门。

      桌案上已摆好瓜果茶水,像是早料到巡史大人会巡游至此,一番要与其长谈的架势。

      他先是表明了自己为国办事的忠心,很感谢阮大人能来此地,实在是自己能力不足修不成堤坝。

      接着他递上了一纸方案图,请求阮大人相助,信誓旦旦地保证这次定能修好新堤。

      当地知州的名望很高,任职五年期间时常接济百姓,吃穿用度始终节俭。建新堤一事也办得迅速,为此还被朝廷夸过。

      让阮大人帮忙的事也简单,用来修堤的银两不足,希望朝廷能够多补一些赈灾金。

      阮吉问起新堤损毁的原因,知州也道是时运的影响,但提及了监测水位的错误。

      今年测水碑损坏,安排监测的官员做事马虎,没有考虑到江底泥沙堆积的情况,测出来的高度往往比水面实际高度要低。

      那位马虎的官员就是杨坪,已经被罚去守堤坝了。

      阮吉喝了一口热茶,徐徐道:“不如先解决江中泥沙问题,相信知州大人已经想好了办法。”

      办法是有的,不过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他更急着建堤,为了将功补过。

      知州一愣,现在确实不是修堤的好时候,看当前汾水的情况,恐怕要等到水势渐缓的秋冬之际。

      阮吉起身,接着道:“若是有何需要的地方,阮某定会相助,做事切莫急功近利。”

      知州闻言,突然伏地顿首:“下官谢过阮大人。”

      他有些心虚,其实建堤的材料一开始就不够,他为了更快建好,找了些差不多的东西代替。怕是阮大人已经察觉,他的确不该急功近利。

      阮吉拉他起身,笑道:“这段时间就麻烦你了。”

      谈话结束,一行人便在小官的带领下去往附近驿站休息。

      常晏心里存着疑惑,寻了个机会向阮大人询问:“大人既命人取了一盒泥土,为何不向知州问责?”

      阮吉眼睛一亮,反问道:“问责什么?”

      他答道:“建堤的草裹泥里混多了黄土,部分苇荻草还是青的,没有干草的韧性。”

      常晏心中思索,这些确实会让堤坝更不牢靠,更易被水流冲塌。

      难道知州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吗?更可能的是知州在建堤的过程中敷衍了事。

      阮吉笑了:“你倒是观察得细致,知州确实有错,但现在还不是罚他的时候。”

      他靠近常晏,复又问道:“常家小子觉得,知州他是个好官吗?”

      他是个好官吗?

      汾水口暴发山洪本来免不了伤亡,但神奇的是所有百姓都在这场水灾中活了下来。看镇上的情况,百姓的生活也已经步入正轨,这是知州大人努力的结果。

      见常晏一时没有答话,阮吉开口:“地方官员的俸禄微薄,他能做到这些,是有做官能力的。”

      “官者无论好坏,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此为官之本。”

      ***

      距离驿站九百米远处的江岸,灵歌一脚跳下渔船,转身向渔伯道谢。

      总算是到岸上了,她第一次知道自己搭船会头晕,好在船上的小孩见她不适,递给她颗药材闻了一路。

      她在岸上站稳脚步,张望着接下来该往那边走。

      几座高大的石像闯入灵歌视线。石像十分怪异,明明雕的是人,但面容模糊,身体却格外规整对称,就像是拿尺子画的。

      “倒是和箱子里的石人有些相似。”灵歌这样想着,走近石像,被蹲在石头旁的人吓了一跳。

      那人蓬头垢面,手里拿着锤子和尖凿,正一下又一下地凿着石面。

      见到是人,她索性大着胆子询问:“先生,请问官府该往那边走。”

      男子没有回应,依旧埋头凿刻石头,锤子下发出笃笃哒哒的声响。

      灵歌不由得退后几步,想了一会儿,拿出小石人问:“这个石人是您做的吗?”

      男子总算有了反应,他抬头,一双眼睛柔和而明亮。

      他没有看向灵歌,只是撇了一眼灵歌手里的石人,然后抬手指了一个方向,意思是让她沿着那条路走。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灵歌不再停留,快步离开了这。

      之后想来,那人未免也太奇怪了。

      她向镇上其他人问起江岸边刻石头的男子。

      他们说那是个喜欢研究怪力乱神的怪人。明明父亲是石匠,但他对雕刻手艺却不感兴趣,只是最近几年会在江岸边刻东西。

      和她闲聊的阿婆一时想到了什么,感叹道:“对了,他还建了座书院,叫什么‘南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怪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