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赐死 ...

  •   ……
      ……

      刘彻已向诸葛亮尽数了解当前局势,当日下午丁原便携吕布来到王宫。

      刘彻观吕布虽是身形魁梧,相貌英俊,但思及诸葛亮所言此人反复无常,不可久留,心下虽对此人不待见,但也并未表露出来。

      刘彻一挥手,左右侍奉的宫人便回避退出宣室殿,却见吕布仍站在丁原身后,并未打算退下。

      丁原见帝王微微皱眉面露不悦,赶紧嘱咐吕布在外面等候。

      只留丁原和诸葛亮后,刘彻才问,“丁中尉可知朕单独留下你所谓何事?”

      丁原如实回道,“臣不知。”

      刘彻思虑片刻说道,“今日朝会,董卓提议废帝,此次不成,必然会有下一次。”

      “陛下放心。”丁原大约明白帝王的意思,微微躬身行礼,恭敬道,“臣食汉禄,绝不会让逆贼得逞。”

      刘彻抬手制止道,“并非如此,朕的意思是若董卓再提此事,朕希望丁中尉不要参与此事。”

      “陛下?”丁原一愣,看向这个年仅十多岁的少年天子,微微拧眉,“这是为何?”

      “丁中尉请先起。”诸葛亮看了刘彻一眼,见刘彻点头示意,这才上前扶起丁原,低声轻叹道,“董卓逆贼吞并何进旧部,权高一时,霸凌朝野,朝堂大臣皆如履薄冰,我大汉前有黄巾叛乱,天下纷争,后有十常侍之乱,宦官酿祸。如今国祚衰微,风雨飘零,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孤与皇兄虽有心逆改大汉颓势,但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世人皆知董卓残暴不仁,不择手段,将军直言违背董卓,使董卓恼羞成怒,恐有血光之灾。我知将军乃我汉王朝之大器,执掌洛阳禁军,若将军有失,洛阳禁军尽数归属董贼,孤与皇兄落入董贼之手,还有何人能牵制董贼?大汉则危矣,还望将军能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暂且忍耐,一切以护的自己安全为先。”

      丁原抬眸,错愕的看着陈留王和天子,似想不到陛下和陈留王还有这等眼界。轻叹一声,痛惜桓帝灵帝,将这摇摇欲坠的江山留给陛下和陈留王,他们到底还只是孩子,丁原似欣慰又似释然的轻声说到,“陛下,大王放心,臣知晓了。”

      ……
      ……

      待丁原离去后,诸葛亮看向面色凝重的帝王不知作何打算,帝王心思深不可测,武帝雄才大略,虽在少年身,但诸葛亮依然无法揣度陛下的意思。

      刘彻眸色幽深,指尖轻点案几,思虑了半晌,便喊来宫人,刘彻勾了勾手指示意宫人附耳过来。

      宫人听了刘彻的耳语,不由得睁大眼睛,惊恐的跪在地上,“陛下,奴婢不敢。”

      刘彻沉着脸,不由冷声道,“你只管去,除了任何问题朕担着。”

      宫人欲言又止,终是无可奈何,“诺。”
      ……

      许久,宫人才端着斟酒的小壶回来。

      刘彻这才起身随意的整了整冠服,不经意的问道,“太后可在永乐宫?”

      伺候的宫人身子微微一抖,小心翼翼的回到,“回陛下,在的。”

      刘彻意味深长的笑了下,“如此甚好,那朕便去看看太后。”说着,刘彻想起什么似得,看着陈留王道,“陈留王也一起!”

      诸葛亮心下微怔,然后躬身行礼,“是。”

      刘彻与诸葛亮随引路的宫人来至永乐宫时,见何太后在寝殿摆弄花植,便吩咐伺候的宫人都退下。

      何太后见到亲儿子,欲与天子亲近,却见天子身后的陈留王,还有手端着酒壶托盘的宫人,和手持画戟的武人,当下冷了脸色,“我儿这是何意?”

      刘彻对何太后并无感情,尤其是干涉朝政的外戚,十常侍之乱便是有何太后纵容之故,刘彻毫无动摇道,“昨夜先皇托梦于朕,曾言九泉之下孤苦寂寞,朕欲送太后与先皇团聚,如今大汉朝纲不稳,还望太后以大局为重,以消先皇九泉孤寂。”

      何太后先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刘辩,怎么短短几天自己的儿子像是换了个人,然后怒目圆睁指着刘彻大骂道,“逆子,你要赐死孤?”

      刘彻淡淡的看她一眼道,“太后莫不是忘了,朕才是天下之主,万乘之尊。”

      “来人!”何太后怒不可遏站起来,似要冲出殿外喊人。

      吕布手中方天画戟一划,锋刃泛着幽幽银光稳稳的停在何太后喉前。

      若在往前一步,怕是要血溅当场,何太后惊的停下脚步,然后恨恨的看着刘彻,“若无孤与哥哥何大将军,何来你这天子之位?如今何大将军刚刚遭遇不辛,你便这般急着过河拆桥?”

      “呵!”刘彻嗤笑一声,“太后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朕,太后心里有数,若非太后纵容宦官,何大将军何至于引董卓入京?如今逆贼霸朝,要废朕帝位……”说着,刘彻微微皱眉,不愿再与何太后废话,挥挥手示意宫人把鸩酒端上前。

      吕布上前一步,手中方天画戟也向前一寸,何太后的脖颈处便被吕布手中锋利的方天画戟划出一道细细的伤口,不断渗出血珠,“请太后饮下此酒。”

      诸葛亮见此心中不免一凛,下意识的抬手挥动羽扇,手上一空,才想起手中并无羽扇,兴许是习惯了主公的宽厚温和,武帝陛下到底不比昭烈帝刘玄德仁义,不愧是以“孝武”为谥号的帝王,雄才大略,杀伐果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赐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