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9、防疫会议中 ...

  •   罗应旭继续就引起瘟疫的病毒进行介绍,他说:“这种病毒感染速度快且致命,经过7天的短暂潜伏期,就开始发病,病人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早期症状高烧,肌肉痛、头痛和咽喉痛。

      如果没有现代医药介入,病发一周后,病情会迅速恶化,病毒感染者的喉部会严重水肿,无法吞咽,继之剧烈吐泻,皮疹。之后皮肤出血,鼻子、牙床、眼结膜处会不断渗血。

      有些人表面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出血,但内脏已经开始溶解,这是一种让人融化的疾病。

      半月后,大部分病人体内会充满血液,以及各种分泌物。脾脏肿大,硬如皮球。最后肾脏和肝脏细胞坏死、身体僵硬,低血压、休克,循环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

      荧光屏上出现了患者得病后喘促,大口呼吸,剧烈呕吐,咳嗽咳血直到死亡的恐怖景象。”

      时诚信瞪大眼睛,颇为惊恐的抓住郑好说:“完了,大活人会被病毒融化掉,这绝对是一种灭绝人类的瘟疫。这病毒比武侠小说中的化骨蚀魂粉还厉害。怎么办,别人逃还来不及,我们来此抗疫,岂不是向枪口上撞吗?”

      郑好说:“人类历史几千年,发生的瘟疫不知多少次,我们不还好好活着吗?”

      健康报记者问:“如按照罗教授说法,病人从感染到死亡只是两个月左右就会丧命,那从春天感染到现在的病人是不是早就应该全部死亡,这与方才高主任的汇报似乎相左?”

      “病毒在进化,初始致死率没有这么高,但最近几个月,我们了解到病毒发生了变异,致死率突然加快。”罗应旭说。

      “如此说来,如果拿不出针对病毒的有效手段,随着病毒的不断进化,从感染病毒到死亡,会越来越迅速?”健康报记者问。

      “你这是推测,不科学!”罗应旭说。

      一高鼻深目外国人站起来,说是M新社记者,他提问:“据我们获悉,这场瘟疫发源地应该是中国,而不是你们说的M国。联合国疫病考察组组长,号称病毒猎手的阿斯·比尔沃克教授认为疫情发源地是中国煤城。这里有矿区,挖煤,采煤。扰动了地下生物,导致把地壳中深藏的远古病毒挖了出来,因此爆发了传染病。”

      时诚信说:“操,这洋鬼子中国话说的还挺溜的呢!”萧然然低声说:“应该是个中国通。”

      郑好说:“他好像要对我们栽赃陷害呢!”

      国防报记者马上反驳说:“瘟疫先在对外港口城市爆发,且中国人感染多,病情重。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瘟疫不仅仅是从国外传入,而且这次瘟疫应该是境外敌人对我们国家实施的有目的生化袭击?”

      罗应旭说:“科学不能靠揣测,不能靠传说,科学是要证据的。通过各项数据反馈看,这次疫情发源地应该是多个。这次瘟疫就是一场自然灾害。希望不要用阴谋论来讨论这场传染病。”

      国防报记者问:“既然是多源头,那为什么国外感染人数要比我们少,病情轻。而我们国家却出现了爆发与流行?”

      M新社记者说:“M国居于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顶峰,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医学和科技,一旦发现感染,医院和社区会做出预判,检测和救治完全跟得上。所以没有扩大感染。”

      国防部记者说:“据我所知,我们一线城市的医疗科技并没有比你们差,依然出现大规模感染,这是为什么?”

      罗应旭说:“这应该与各国不同的地理位置,生存环境,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饮食习惯,以及中西方人的体质差异有着较大关系吧!”

      “既然病毒的传播途径搞不清楚,抗菌杀毒没有效果,是不是意味我们感染后,毫无办法?”卫生报记者问。

      罗再旭说:“对症治疗,输液防止脱水,出血用止血药。当然,更关键是隔离。远离传染源、带上手套和穿上防护服,就能大大减少被传染。”

      “隔离就是患病以后让患者躺着死去,直到传染源死的一个不剩,是不是这个样子?”卫生报记者追问。

      罗再旭说:“由于交通变得越来越发达,且没有预防与治疗病毒的特效药物,病毒变异较快,威胁越来越大,所以隔离患者传染他人是对病毒的有效预防。我们大批医学工作者正在夜以继日的寻找针对抗病毒的特效药物,现在已经有了很多针对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皮质类激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I型干扰素等等”。

      卫生报记者反驳说:“教授列举的这些药物前些时间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否认掉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无法得出结论支持利巴韦林、皮质类激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I型干扰素、免疫蛋白和血清疗法等对瘟疫患者的治疗益处,其中有些方法甚至可能还有害,比如曾经的激素冲击疗法导致很多患者出现多发性骨折等问题。为什么现在这些药物还在推荐试验名单中。”

      罗应旭教授反问:“你说这些药物不管用,那十年前瘟疫是怎么停下来的。病人怎么好转的?

      记者说:“据说,最后很多患者是用了中药才获得健康。”

      罗应旭说:“你说的与事实不符,十年前那场瘟疫发生时候,我们专家组已经把中医排除在外了。太多人对于某些医药过度迷信。十年前瘟疫来的时候,是现代医药起到了有预期的效力。”

      “那,对于这次疫情,你对于中医有什么期待与看法?”

      罗应旭不假思索说:“对于中医,我有三句话说,第一不要指望中医药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第二不要对中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三,中医药嘛只能说无明显副作用。”

      大河卫视的一位女记者说:“据我们获悉,叶八味叶老中医早在去年时候就已经警告过,今年春天会有瘟疫发生,是不是有这回事?”

      罗应旭说:“中医所谓的瘟疫,也就是现代科学的传染病。传染病每年都有,比如流感,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我每年甚至每月都可以做出一些类似预测,这个没有什么稀奇的,也没有必要四处宣讲,更不能说明中医伟大!”

      大河卫视记者继续追问说:“流感,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每年都有,可是据我们获悉,叶老却不是每年都提醒有疫情,只是在去年提醒了,今年春天会有瘟疫出现,对不对?”

      高明骏取过话筒说:“是这样的,去年六月我们的确收到叶老的信。说今年春天开始会有一场大的瘟疫,我们就此也曾经开会做了讨论。并且通知了国内外专家,专家们研究后认为,无论从大气云层,还是海洋环流以及地理人文等各处表现,都不具备瘟疫传染条件。加之今年春天,并没有明确疫情上报,所以也就把这件事情搁置了。”

      “但据我们获悉,今年四月初,就有疫情从煤城传出来,说是有死人,可是好像并没有人承认,煤城当地政府只说是老年人感冒,可是据我一个亲戚说,煤城有非常多老人得了同样疾病,很多用了呼吸机。”一位清水记者说。

      高明骏咳嗽一声“这个,没有相关数据,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会做进一步调查,如果是我们相关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导致了疫情的严重情况,必要时,国家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大河报记者继续提问罗应旭:“请罗应旭教授谈一谈,如果中医参与治疗这次疫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明知道罗应旭反对中医,对方还是追着提问,这明显是制造矛盾。

      罗应旭强压心中不快,笑了笑说:“中医知道什么是病毒吗,中医能够通过把脉发现细菌吗,如果不能,我不知道中医通过什么手段去给人开药治疗。这里有中医药方面的老同志,你可以咨询他们,我对中医不了解,没有发言权,我想这应该是科学的态度,我想应该没有人反对吧!啊,哈哈……”

      高明骏说:“罗教授在呼吸道疾病,传染病方面有很多建树。一生工作严谨,对科学充满了敬畏心。他对西医科学的执著让我等敬佩。但是每个人都有对医学不同见解,这是多元社会,允许每个人都能发声,也能包容这些见解。既然记者提到中医,提到中医叶老。我想说叶老是中医学界元老,对于中医学有很深的造诣,一生救治过无数病人的生命,是苍生大医。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他前来共商疫病治疗。”

      叶八味名字可谓是举国闻名。一说到叶八味。几乎所有人都望向前面。

      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走到高明骏身旁,耳语几句。

      片刻后,高明骏说:“很遗憾,会议本来请了德高望重的叶老,但由于种种原因,叶老没能够来参加会议。”

      这时候时诚信突然站起来,大声说:“没有什么遗憾的,虽然叶老没来。但我师兄郑好,医术高明,代表叶老师来这里参加抗疫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