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马甲掉的猝不及防 ...


  •   有过馒头挨训的事,林云芝原本没想过藏拙,这回索性大大方方亮出来,她倒不怕二房三房偷师,手艺门道里功夫深,俗常看客眼会七分,动起手来成品往往不尽人意,其中火候先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知馒头在旁嘴馋,林云芝每回会匀出来小半碗做零嘴,陶家谁撞上都能贪两筷,黄氏好清淡外,其余人皆被勾去馋虫,两小辈叫长辈抢先两回,懊恼不已,因而往后次次她开锅前,灶台边总蹲着两个萝卜头。

      从泡黄豆到出锅,半刻钟轮询问,恨不得一回吃个够,也因贪心,两个小的上火哑了嗓子,再来讨吃的,叫林云芝好一通训

      “再贪嘴,仔细告你们老娘,不拿竹条抽你们屁股开花”

      两萝卜头灰溜溜跑开,没过半天蔫哒过来赔罪,撒娇耍泼讨自个开心,等把林云芝哄笑,结结巴巴问:“那等我们嗓子好全,母还给吃吗?”

      屁点大小孩有奶就是娘,“给,想要多少都有,且一边玩去”她笑着院子让去院外野。

      李氏念前头恩,虽待自己不热枕,好歹没冷言挖苦,时不时会给自己添把手,林云芝在陶家日子过得舒坦。

      农闲日子过得快,来年农事忙活起来,再进镇便只有她自己,好在同左右摊位相处渐熟,需搬抬东西都愿意搭把手

      辣条煎饼名声越来越响,好处是林云芝一盆盂面糊,赶在晌午前能卖完。

      平常不揭豆皮,林云芝便捡地里头疯长的灰条菜,圆茄,西葫芦做干菜。

      葫芦条滋味最好,从地里摘来新鲜的西葫芦,削去皮儿,用镟刀把葫芦肉镟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用盐,糟郁入味,挂在通风口晒干,吃时用水发软,剁碎包饺子也好,有韧性不腻,正合“贴秋膘”的传统。

      农家菜实则不比山珍海味差,且还要看时令,正如三月鲥鱼,四月芋艿,干腊之物于夏为至宝,移至冷冬贱物也,时令不对,精华已竭,便是珍馐也如搴裳旧去,无滋无味。

      真正的厨师敢于用不值一文的原料烹饪出人间美味,而是整天摊煎饼。

      林云芝手脚麻利把热乎煎饼递给客人,心里轻叹自己到底还是让资本支配了手脚,得尽快攒钱,临近入冬天,手脚冰冷,人骨子容易懒,生意不好做,最起码得有个小店遮风挡雨,煎饼小打小闹,做不长久的。

      **

      柳胡同巷子,学堂今日冷清,先生告假一日会友去了,那股热乎劲叫东风吹进后院,厢房里的童生嚷嚷着要出门寻自在。

      能到书塾里来念圣贤书,家庭大多殷实富裕,吃穿不愁,来此不过是为避长辈絮叨,又或是私底下觉得自己有两分官老爷命,舍了可惜,倒不如上赶试一试,成或不成都无伤大雅,因而偌大书塾真正有心仕途□□,寒门登科之人,屈指可数。

      陶家兴自那日见过黄氏,仕途之心又坚定两分,只是这会书案前迟迟无法行书落笔,厢房门被三五同窗撞开,冲到里头扶额理帽,歪歪斜斜在跟前排开一溜,是来劝他寻自在的。

      “陶兄,今日先生难得放我们一日闲,你不出门走走?”

      “不了”陶家兴摇头:“前两日先生叫我们熟记的文章,我略有模糊,今日正好温读,不与诸位同窗一道,另寻下次便是”

      他话音刚落,便有人惊道:“哪怎么成,没陶兄在旁,我们拿什么同小娘.....咳”见人面露疑惑,连忙改嘴

      “唉,我的意思是,陶兄整日与书为伍,少同外人往来那成,先生说陶兄将来有金科玉律的命,未来大老爷总不能浮脱于案牍纸面,外头百姓是富庶艰难,且还要亲眼见过方知真假,陶兄以为如何?”

      同伙朝他暗竖指头,便是他也叫自己文思敏捷所惊,如此才情,若不是深明来意不纯,只怕来年院试乡榜,少不得有他一席之地。

      陶家兴剑眉一拧,不喜所谓“官老爷”之称,先生当年没少夸过旁的学生,一语成谶,无不是功名加身,唯独他例外,连着三年不第,活生生是块招牌,专打先生金口的烂招牌。

      他虽从未提及,但心里不郁积久,同窗此言无异于揭人创口,当即冷色:“是民是官,且等以后,你们又何必旧事重提戳我痛处?厢房鄙陋,迎不下几位大佛还请出去”

      “这”察觉青脸,明白自个是马屁拍蹄子上,忙赔罪:“陶兄会错意了,在下并无羞辱之意,你也知道我这人别本事没有,好戴文人雅士的高帽,引经据典稀烂,偏又爱卖弄,常常错而后知。

      不若如此,我听闻西边街上有家新办的煎饼果子,滋味同别家不同,乃兄摆不起满汉宴赔罪,便拿这饼子对付一二,陶兄可得赏脸,否则兄必得懊悔良久。”

      见他伏低赔罪,眼眸真诚,到底有两分同窗薄面,陶家兴面上稍霁却道:“不必多费礼数,有心即可”

      劝慰的暗下咬牙,这姓陶的果真出了名犟,软硬不吃,好说歹说不行便要光火,又想起街边摊煎饼容貌似花的小娘子,气不免往下沉了沉。

      若不是自个一伙长相不大尽如人意,他何必如此低声下气来求人同行。原他们是想借陶家兴的相貌冉助,好跟小娘子搭话。毕竟相貌良者,人皆愿交付。

      屡遭拒绝人难免打出感情牌:“若陶兄不应允,我便自降书童,为陶兄研磨铺床当牛做马,以此来抵我的罪过”他说的情真意切,上前便要取墨条,大手大脚,不明白的以为他是要砸东西。

      陶家兴不得不动容,最次的墨锭尚且索价六钱,真要甩了,陶家兴不知自个能不能再朝他娘要钱,他抬手将人拦下,退了一步:“乃兄既有心,依你所言便是,还望别糟蹋这墨锭”

      “好好好”人一点不在乎糟蹋两个字,总算是把人拐上道,吆五喝六说请客,拉着陶家兴出巷子直奔西街煎饼摊。

      柳胡同巷子在东街,离西街有半刻钟脚程。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他们几人颇为显目,磕碜是真磕碜,俊朗是真俊朗,此刻倒是将人靠衣装这样的名句击得粉碎。

      歪瓜裂枣四人组家里颇为富裕,身上衣服绸缎料子价值不菲,配以腰间朱穗,晃晃荡荡宛若行走的银子,满身富贵气,圆盘扁脸横顶着酒囊饭袋四个大字。

      反观陶家兴一身洗得发白的袍子,身无长物,连束发的礼冠也是柄无彩木簪,但青沥松柏,孤云野鹤般矜傲之气却令旧添上风采,一对星目倒叫尔虞我诈清明,望时脱口夸一句谁家的好儿郎。难怪他们要邀他同行,没见左右女郎羞面,若不是碍于礼法早扑过来了。

      陶家兴亦步亦趋跟在后头,前头虽一直朗声催促,他依旧闲庭信步的走,走马观灯贪看街上的烟火气。既是出来,他便看个够,回去免得惦念扰心,只是不知为何越到西街他心头越不安,待看到煎饼摊前的临街背影,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陶兄,你磨蹭什么啊,这煎饼每日有数去晚就没有了”

      他们这头动静闹得有些大,离煎饼摊子又太近,林云芝听到嘈闹下意识看过来,两双眼隔空相触,皆是转为惊讶,只不过其中有个高低。

      林云芝是短暂一瞬而后烟消云散,展露笑容,陶家兴却心头一颤,涌出诸般疑惑。

      同窗推搡,无知无觉便到人跟前,歪瓜裂枣四人组暗下桃园灿烂,早听人说西街煎饼娘子生得貌美请丽,他们偷摸在远处观望过两次,但模模糊糊大体能夸句漂亮,现下云消雾散他们才觉漂亮二字苍白。

      美人垂睫,无宝衣修衬,却不妨碍其白肤塞雪,蛾眉丹唇,身段隐在宽大的酱衣下,透出两分玲珑,芙蓉去雕饰,乌挑青丝引人嗅其下风光。

      再听人细细温语,那句郎君可是要煎饼,硬是平白里生出绮丽,无端在心湖面上,兴风作浪,涟漪翻涌。

      歪瓜裂枣四人恨不能多生两张嘴,贪与人多说两句,可还没等他们张口,边上一路上木讷扯后腿的陶家兴,却突兀朝煎饼摊子的小娘子一礼说:“嫂嫂安”

      四人惊得心绪齐飞,其中心思深远者,噙着笑,啧啧道:“果真天下男子最令为兄钦佩之人,莫过是陶兄耶”

      瞧这声嫂嫂,何其自然。倘若有人同自己提其木讷,他铁定给他个大耳光子,木讷?这要是木讷,他们怕已经深埋黄土了。然而,更让他们惊掉下巴的是小娘子非但应下,还喊了声“小叔叔”

      这下四人组彻底零乱了,他们究竟错过什么。领头邀陶家兴的忽地回过味来,他记得陶家兴确有一位年貌寡嫂,不会就是眼前的小娘子吧?

      他颤巍巍犹不死心地问:“陶兄,这位是?”

      陶家兴道:“是家中大嫂,只是不知大嫂何时做起煎饼营生的?”

      林云芝知道后半句是问自己,顶着人大有深意的眼神,她艰难地扯开笑应道:“不大久,业有半月,娘同家里都好,叔叔安,可要尝尝家中饼子?”

      陶家兴想也不想,脱口道:“尝”干脆利落

      林云芝忍不住手抖,念起黄氏叮咛的话,颇有种小时候偷跑出门被长辈抓现行的窘迫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马甲掉的猝不及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