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火锅 ...

  •   刘炳依样是绣花枕头,次日朱韫将和离书送来,看着信笺上头白纸黑字和红手印,陶家人一颗心总算落地。

      林云芝留人用饭,朱韫推拒府里有差事,她不好多留:“劳烦郎君辛苦一趟,大恩不言谢,家内鄙陋,若蒙不弃三日后镇上店里正好有些新奇吃食,望朱公子届时能赏脸”

      朱韫没别的嗜好,偏吃食厨艺上病入膏肓,听吃食上有新奇难免开口问是何物。

      她没买关子说是火锅,这几日开始倒春寒,天寒地冻的,饭菜容易失味,卤菜会越来越难做,加上食肆开张时日不短,有了不少老客户,她想着是时候将食肆的营生扭过来,慢慢往酒楼上头靠。

      之所以选火锅,因为轻巧,火锅功夫都磨在涮上,长短全在食客自己身上,他们要做的只是熬好汤底,涮品事先都能准备,不懂厨艺的人也能搭把上手。

      林云芝道:“锅子不新奇,但汤底、涮品、吃法朱公子怕是少有见过花样,多的不说,便是红白两汤就很多功夫在里头,若是经得起辣,选红汤那是顶好的,滚沸汤里冒红油辣子。

      就着脆藕、香蕈、豆皮、羊肉、百叶、红肠,混搭油碟蒜香沾着吃,吃得满头冒汗,那时候骨头缝都冒热气,哪还能怕外头寒风冷雨。喜清淡的,白汤亦能滋补养生,笋干鱼片豆腐也鲜美”

      朱韫听得入神,不乏有些泛酸水,厨艺庖丁一途上,他算是颇有造化的,隰县但凡远近有名的老饕,闻得他的名字都会夸赞一声后生可畏,一手好厨艺同脑子灵活,能把菜做出花样来。

      火锅他不是没有钻研过,奈何典籍少载,翻来覆去大半年依旧少有进展,后头于溜炒上一途愈发高深,便渐渐将之搁浅,今日陶家妇所言倒是他将心思勾了起来。

      “缘何不明日?为何要三日后”

      他半分没掩饰急切,林云芝解释道:“因花样多,寻常锅子不大能用,要铁匠新造些样式,昨个才送去图纸,最快也得三日后才有回信,所以推迟几日”

      朱韫听后点头,上了马车。

      铁匠铺守约,三日后如约将东西送来,林云芝事先熬好汤底,先前同老客户打过招呼,因而刚开张点,等琳琅满目的涮品摆上桌时将人震住了:“小娘子,你这也太多了!”

      这位食客姓徐鸣,家中主经货铺,偶尔做些米粮生意,家境颇为殷实,因而有银子供职倒是将挑嘴的毛病惯出来了,稀奇玩意儿没少吃过

      今日点不过是想给小娘子捧个场,她家的卤肉确实味道好,先是饼子又是冷菜,他对老板娘的手艺颇有些信任,想着这锅子能得她力荐,想来不会差。

      “这几样是油碟,东西往锅里滚熟沾着吃滋味更好,有辛辣的也有清淡的,全凭客人自己选,客人吃好,若有其他要的便再喊”

      林云芝先前了解过,大晋人吃火锅是不搭油碟的,且都嗜肉,汤底不分红白,也没有所谓的吊汤,肉类本就腥味大,一顿下来满嘴的味道可以想见,鲜是鲜,明后日却也不会再想着吃,无他,鲜怕了。

      油碟刚好能化解其中的尴尬,最常见便是辣子油碟,腥味再大由着辣味都能冲淡。

      食客有疑惑的多半也是这个,至于怎么涮,自己就不必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最早的火锅算起来应该是拨霞供,讲的是山家清供林洪访友时偶在路上撞见一野兔,起了心思,用白雪洗净血水后,将兔肉切薄片,添酒、酱、椒、桂做调味汁,就着汤锅涮着吃,边看风雪边喟叹生活惬意

      林云芝说并不是这汤锅涮兔肉多美味,毕竟人家是去访友又不是去参加厨艺大赛,身上能备齐全酱料?细品的怕是风雪寒冬里那股子暖意罢了。

      而今食客没有风雪,盛在料足汤美,以长补短,偶得一场妙事。

      自古人爱跟风,不仅仅拘泥于衣帽裙带首饰,吃食上亦是如此,见有人点了这新奇的汤锅,有人效仿着点,原抱着捧场的念头,到后头各种食材下锅用所谓的油碟一沾,入口便惊住了,肉丸鲜弹,土豆绵软,连着吃好些羊肉,有油碟添味,也不嫌腻,

      兼盖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涮品,满席竟没了平日的哄闹,大家伙埋头冒汗的吞咽咀嚼,有盯着友人抢了自己方才涮的肉菜,也有叠小山埋头苦吃的。

      朱韫早先惦记着陶家媳妇的火锅,奈何他爹捆了他做事,等赶到镇上,肆内座无虚席,林云芝笑着将人请去后院,特地备了条案桌椅,问人喜好

      “这两日天燥,有些火气,要份清淡的”

      林云芝应声上了锅子,汤面奶白如玉,瞧不出汤底用什么吊的,多半是猪骨牛骨,朱韫用竹箸涮了块羊肉,待熟后入口,便尝出不同。

      “小娘子用的何物吊汤底?如此鲜美”

      林云芝想不愧是做庖厨的,舌头灵得很吗,她道:“寻常汤底是单吊的法子,猪骨牛骨,小火煨煮,重在化筒骨里头的髓,仅此一道工序,虽能得奶汤却略欠些鲜美,我又另添纱包,里头裹着三奈桂皮,草果、公丁香和切成细丁的鸡腹肉,随着文火一起炖,因而多了药材的清香,朱公子说鲜,归根结底还是在这药材上。”

      “药借食力,食助药威,药膳局的法子?”朱韫这下彻底愣住

      食道日久,满打满算也有千载,烹煨炒溜各样技巧已然被挖到头,当今尚膳局掌座以煨煮闻名天下,但就算如此,于药膳一途终究是一知半解,无外乎药膳之法原是太医署同□□御厨励精图治出来的秘方,为□□皇室鞠躬尽瘁,从无外传?

      皇室为显尊重特设药膳司,位比尚宫、尚膳、尚衣五局,这些他是从自个厨艺不精,天下杂事尽知的老师傅嘴里听的。

      人食五谷,无外乎调和五脏,五脏和则血气荣,故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药膳一途起步晚,又故步自封,因为朱韫乍然得见,无怪他震惊.

      “乡野手段,并不似公子所想,谬赞了”林云芝当然不知道什么药膳局,她之所以会药膳也是师从大家,大家无后且不愿手艺失传,便朝外收徒,她有幸入门却学不到□□,大家便驾鹤西去,留下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徒弟,寻常疑难能解,偏奇养生便相差些火候。

      “也对,真若是药膳局,最低的掌侍官职亦能同我父亲七品县令平起平坐,缘何会拘在此地”朱韫埋下头吃了两口道:“小娘子自去忙,不必特地招待我”

      林云芝瞧店内有些转不开,便托辞离开,朱韫时而盯着汤锅出神,时而肆内,一碟子涮品愣是没吃多少,眼底花影来去匆匆,有那几瞬间变幻来去太快,没来得及隐藏深意。

      火锅生意出奇的好,弄得林云芝只好再朝铁匠定制套锅子,腊八过后天愈发寒凉,火锅正合时宜,偏偏陶家食肆地窄,总有想吃却吃不上的食客,便想着其他酒楼问问,然而问过一圈便真就有陶家有这邪物。

      因不是一两位食客来问,镇上左右的店铺掌柜心底皆在犯嘀咕,深知自家厨子不攻于这一方面,又舍不得如此肥厚的生意,于是几家一合计,派了小厮去打听,陶家火锅究竟有什么奇特之处。

      这一打听,他们无外乎眼红了,照小厮口述,陶家因着火锅每日能有二三十两银子进账,比起他们这些大酒楼也相差无几,然而再细想店租人手扣去的银钱,这么说他们还不如一个小小的食肆挣得多。

      “火锅这生意不能叫她陶家一人独占,好大一块肥肉,也不掂量自个吃不吃得下”

      有人犯难道:“那能怎么办,东施效颦吗到时候别钱没捞到,先将自家招牌砸了”

      朱玉在前,他们若没有新花样,依旧抢不来食客。

      “不若同他们“买方子”,生意大家分着做”听完有人白眼都要翻破眼皮,谁没事愿意给自己添堵,火锅生意如今如此红火,要多少钱没有?这不是闹笑吗?但同时有人听出弦外之音

      “陶家又不是前后一条心,只要有缝,我们银两使到位,不愁挖不到墙角”

      镇上近乎所有酒楼都在争着寻陶家食肆霉头的时候,独独少了星月酒楼不搀和。

      刘小二同掌柜有些干系在里头,说上来也是表的不能再表的亲戚,好歹为人机敏,颇得人宠信,因而多嘴一问:“表姨父,您为何不同他们一起,由着陶家做大”

      食客上门询问,星月作为镇上最好的酒楼自然不可避免,光刘小二应付的就不下十来个,那可都是来送银子的,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银子在眼前晃了影,握不到手里。

      秦满闻言嘴边漫开一抹讽刺,心底下早给这群人立了墓碑,真是好日子过久了,什么人的主意都敢打,当县老爷家公子这几日频入陶家食肆这一点,就足够自己投鼠忌器,可惜那群被铜锈眯了眼的蠢货,一点都不知进

      他看了眼刘小二道:“我明白你的何意,但有些钱它在诱人,明知是死路,又何必要去送命”

      刘小二垂着脑袋不懂,但不经意抬头,看见他表姨父一副云淡风轻,没了往日的厚重拘笑,眼底下的讽刺直将他刺的一哆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