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阿姐,你在看什么呀?”黛琳偷偷凑到姐姐耳边,把她吓了一跳。只见不远处的官爷用鞭子抽打着一个瘦骨嶙峋的奴隶,估摸着也像她们一般大小,“估计是不好好干活吧,漠西这地方就是这样,你从小见的少吗?”黛琳冷冷的对姐姐说,说罢便想拉姐姐回到帐子里。姐妹两个出生便在漠西,父母都是澧朝的居民,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举家搬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这是黛琳通常和朋友抱怨的最多的话了。其实黛琳的父亲原来是澧朝皇帝的好友,也是当时最为意气风发的宰相,而黛琳的母亲则是当时皇后最亲密的好友,因为彼此的感情纠葛,年轻强势的宰相成为皇帝的眼中钉,念及旧情逐出澧朝,不得诏不得会朝。在漠西无人得知他们的真实身份,只把她们当做生意人,经营丝绸茶器贩卖宝马利剑。因此生活的还不算拮据。黛琳与曼琳一母同胞长相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性格相差千里万里,一个好动一个好静,一个出了名蛮横无礼,一个又是典型的温婉贤良,所以即便是第一次见她们姐妹二人,也会精准的辨别出谁是谁。
      回到帐子里黛琳一改往日便规规矩矩的坐在父亲旁边,等待父亲对自己学习的盘问。只有答对题目才能入座吃饭,这是自打她开始读书时就有的习惯。今天比较顺利,答得磕磕绊绊好在也勉强过了。曼琳的记忆力好,看一遍就会了,所以今日黛琳记了一上午才记住的,她不到一钟头就倒背如流出去玩了,这才会看到先前黛琳叫曼琳回帐的那一幕。曼琳的乖巧和黛琳的乖戾在父母眼中都是绝对的,只有她两知道最叛逆的还是曼琳,从小到大没有那个鬼点子不是曼琳出的,黛琳只是没有感情的操作机器,以及背锅侠。
      晚上,曼琳穿着黛琳的衣服偷偷出了帐子,走到今天奴隶被打的地方,又偷偷进入那个关押奴隶的帐子里,很显然这个奴隶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奴隶,是被俘虏的漠西曾经部落首领的小儿子,风水轮流转,当年的中庭辉煌他一刻也没有享受到,反而被这个头衔桎梏一生尝遍屈辱,复仇之心随着年纪的增长日渐膨胀。这就是阿曼达。阿曼达半睡半醒,感觉有人在悄悄靠近他,于是找准时机便将曼琳擒拿。再看才发现是一个小女孩,狐疑的松开了手。“你是谁”曼琳整理了一下衣服,啥也没说话只是把拿的止血化瘀的药丸塞到他手上,又拿衣服里的手帕给他擦了擦脸和他说“你再有血气,残破的身躯也支撑不到那一刻”说罢便悄悄离开。
      曼琳人虽然稚嫩,但是从小眼见的腥风血雨,漠西各部落争夺权力,百姓流离失所,富有同情感的曼琳总是忍不住偷偷帮助那些挣扎在其中的不幸的人们。很侥幸她没有被士兵发现,但是同时也在没有机会再一次帮助阿曼达。因为漠西宫廷政变,他的身份变得敏感而富有威胁,他的帐子这一回就连飞虫都进不去了。但是曼琳总是以各种借口带黛琳来到附近查看情况。殊不知帐子里的阿曼达也想方设法透过一点点空隙去观察帐子外的姐妹俩。
      这是阿曼达与曼琳故事的开头。没过多久漠西王庭彻底分崩离析,局势危险动荡不安,澧朝皇帝颁布密诏同意陈氏夫妇协同家眷会朝,担任太子傅。黛琳兴奋不已,对于外界的动乱与纷争的恐惧远远小于这种兴奋感,相反曼琳则比较淡定,她还是在想那个小孩子,那个特殊的孩子,好奇心和怜悯心催生了她心中所谓的“侠义之情”。出行的最后一天,黛琳准备将那个小孩子救出来,奈何重兵把守接近不了,正打算放弃之时漠西部落混战开始展开,一遍是父母着急的催促,一遍是小朋友心中的“英雄豪迈”,曼琳选择了后者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拽着阿曼达就往外走,奈何他却巍峨不动,一个劲的说道“我不出去”。费了老大功力才把阿曼达拽出去,两人偷偷逃了出去,头也不回的往前冲。
      结局是人家这只军队是来就阿曼达的,反而却被黄毛丫头截胡,气的胡泽将军大发雷霆。批评他们连丫头都不如,怎么能让她把皇子带走呐。黛琳一家人因为没有找到曼琳因而在躲避战乱后回来寻找,又碰到这等麻烦,也只好配合将军寻找阿曼达的下落。话说阿曼达和曼琳逃出去以后就向着月亮湖的方向走,走到精疲力尽之后便双双躺在沙地上休息,看着辽阔的天空和灿烂的繁星,清凉的空气阿曼达心里豁然开朗,他大声喊道“我终于出来了,我自由了”。不过之后熟睡的二人还是被“发现”了,带回了家。
      误会解开以后,回澧朝的征程也要开启,一家人终于要踏上回家的路程了,但是曼琳却选择留下来,一纸家书,清秀的字体镌写着自己的心情。她喜欢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这确实让夫妇二人惊讶无比,平时听话的孩子现在变得如此主见,看似柔柔弱弱却心思沉重。最后陈父将长女托付给自己的好友,承诺等到孩子及笄的时候带回澧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