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破茧 ...

  •   2019年10月27日 农历九月廿八 小雨 杭

      久不记录,是因无趣之事。但今日此文,有后来同迷者阅之,愿有所感悟,愿能有半分借鉴。

      一
      吾于七月专心准备年底考试,但是除却七月和八月上旬看过书,如今十月,再无看过半页纸。时常今日写明日定要做什么,第二日便去打了游戏,或者刷百度,刷视频。尽管无聊,但只要不看书好像做什么都行。

      如今眼见离考试之日愈近,心中翻涌,情绪堆积,一怕考不好怎么办,考太差怎么办,如何向亲朋好友或者一切带着那闪闪希望之光看吾的人交代?二来,就算如此担忧,但行动上却未有半分改变,浑浑噩噩不可终日。

      这些时日,越想越一日,越害怕一日,也越难熬一日。虽是两月却恍若两年,又恍若眨眼间。一边盼着考试赶紧来吧,让我立马接受那死刑,让这煎熬就过去吧!一边又害怕它来,害怕它来时我孑然一身,无法抵挡,以至销声匿迹,泛不起一个水花。

      我终日摇摆在这二者情感之间,对自我的一切产生了怀疑,直到……直到我因为某一次完全预料之外的行动。那次预料之外的外出,让我遇上了一个学文科(我自己是工科生)的朋友。我们也许只是讲了一些不大相关的话题,或许聊天也显得并不那么顺利。

      主要是我不能很好得理解她想表达的隐含意义,她必须直白地告诉我她想用这个例子表达的什么意思我才可以理解。这就是因为我们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她曾对我提起林徽因的生活向来被人诟病。我的看法是无论别人说的那些生活是真是假,我敬佩的是她的才情和建筑方面的成就,与她的生活无关(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我好像可以把这两者分开来对待,新朋友还玩笑地说我冷漠。哈哈哈。)。就像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他们总有点奇怪的地方。但她告诉我,她只是想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林徽因,林徽因就是林徽因,不受别人影响。意思是做我自己就好了。但我完全没有听出这种弦外之音。

      总的来说,我们交谈并不太顺利,但也不算冷场(主要是她很厉害,我是话题终结者)。并且我确实从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

      再没有交谈之前,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不管是摇摆不定、自我剖析、自我救赎又再次自我否定、无限低迷,还是决不动作、原地转圈,陷入像灵异小说里的鬼打墙一样。但一经交流,我接受到了来自完全不同领域、不同思维、不同兴趣的朋友的新刺激。本来只是处在自己世界里固步自封、胡思乱想的我突然就像被人打开了另一扇窗,像被关在黑暗中许久的人,急不可耐地冲向那道光明。然后一切就通达了。

      再回头一看,从前沉迷的日子,像极了蚕茧,我主观地筑造了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把自己牢牢地封锁在里面。无论自己如何打破都还欠缺最后那一下当头棒喝。这时候一次意料之外的出行,却从蚕茧之外向我传来更加广阔的世界,于是那想见识新事物的激情,一下子便让我破茧而出。

      我意识到,我不过是个最平凡的人。那些加在我身上的希望都是我自己给自己铸造的牢笼。接受平凡才是最真实的我自己,大大方方地告诉那些希望之光,我没有看书,我复习得不好,我也许考试不尽人意。但接下来的日子,我知道,我再也不会想玩游戏,因为我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只能尽力做好最平凡的事。哪怕考零分,我也要进入考场,写下名字,这样,我才可以走向明天。

      其实,这些都是平时挂在嘴边的道理。比如我们不知道未来往哪里走的时候,就做好当下的自己。

      但困境并不因为你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避开,只是也许会醒来得早一点,也许会意识得早一点。在我想通这个道理的那一瞬间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与旁人说,旁人无法感同身受,很难明白我的困扰在何处。但一当我想通,便觉得人就是这么奇怪,偏偏就落入了平时常挂在嘴边的道理还不自知。回头时,经验一句仿佛就道尽艰辛和全部,可经历时,却不知那无数的困扰不过是将来的一句话,一个思想的瞬间。那时仿佛就是天崩地裂,山崩海啸。

      说到底,人是脆弱的,是容易受苦的。一进入思想的低潮,就仿佛末日一般熬不下去。我再不敢劝人熬一下就好,因为那一下需要前世今生还有来世的勇气才能熬过那一下啊。在等不到破茧的那一瞬间,谁又知道下一刻不会更黑暗呢?但诸位看官,这时候请把自己当做赌徒吧,我们已经赔尽了所有,就发挥赌徒精神,我不是熬下一次,我就是赌它,赌明天我会好起来,要不行,赌后天我能好起来,一直和命运打赌,不停地尝试新的方式去赌,一直赌到我们苦尽甘来。你就想,命运已经主宰了我们如此多的痛苦,我们总得赢它这一回,总得赢它这一回。因为赢不过的话,谁又能熬得下去呢?

      我真不敢再劝人熬一下,可却实在不知将来如何劝慰同迷的朋友,只愿你们、他们永无此时。

      二、附感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我常念着,却还是没有做到。这不就是吗?我把所有人的希望都强加在自己身上,去担心自己做得到做不到,担心做不到怎么办,做不好怎么办,反而将本来该做的事也干扰了。但若真的是挫其锐——挫磨掉锐气,解其纷——解脱纷争欲望,和其光——融入光明的万象,同其尘——混同于大地尘土(像最普通平凡的尘土一样),我又怎么会陷入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思想牢笼?

      我已挫磨掉锐气,便不争强斗勇;我已解脱了纷争欲望,便不要它必有回报;我融入进它最本性的光辉里,与它的本身一致;我混同于它最平凡的每一个微尘,与它最本质的模样一体。若做到这般,我又怎么会受自己的欲望所困扰呢?

      所以,不动了真。

      不动了真。不动妄念,即见真性,见了真性,还有什么困惑呢?可惜,我又知道这个道理,却不知将来是否能不受所惑。

      插句随想:有很多人说读书不如实践学得快。于我来说,先实践后读书,一定要受更多的苦,走更惨痛的路。先读书后实践,至少那醍醐灌顶的一刻来临时,我能反应得快些。实践在先时那一刻也许有所觉,却事情过去的总有些似是而非,不知怎么就过了。回头来想,你也总要读到同样的故事或者同样的语言才能恍然大悟。

      我觉得生活或许应该有点哲学上的信仰,马列主义、或者古老的儒家、道家等学说都可以。哲学提供了方法,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当然,也许遇事时也总想不到这些方法,但事后补上也总算有了个认识罢。

      三,附林徽因诗一首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
      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
      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
      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
      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
      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
      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
      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
      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
      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
      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