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尾生:抱柱之信 ...

  •   三日后,下了一场大雨,嬴政着了一身缟素,与李斯和王后一道,赴约来到驿馆院中,在暴风雨的混乱中到达。
      院子被笼罩在一片丧葬的气氛中,阴云密布让嬴政的心情格外压抑,他走进房中,门窗紧闭,一切都收拾好了,似乎没有留下韩子生活在此的痕迹。
      由于还没有抬棺,棺盖在一旁还没有盖上,韩非的遗体躺在棺材中的丝绸上,身穿黑裘貂,佩戴着长剑,身边还放着嬴政当日所赠的七国地图。嬴政看到那副地图,不禁巍巍颤颤,本以为这些天已经收拾好了悲伤,能以最好的仪态与他告别,在这个瞬间却全部倾泻出来。
      一片压抑的氛围中,荀嬿的声音传来:“殿下,请来书房吧。里面有夫君的东西,是殿下需要的。”
      芈瑶想和嬴政一道过去,却突然被荀嬿拦住了,“王后,还是留在外面吧,帮我照看一下孩子们吧。”芈瑶看到棺材旁哭泣的孩子们,心里悲伤,便答应她的请求。李斯在一旁给韩非上香,与王后一道等待嬴政回来。
      嬴政与荀嬿走进了书房,盖聂守在外面。
      “夫君的遗物都在这儿了,请殿下过目。”韩非以前经常看书的桌子上,放着几卷竹简。
      嬴政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是在此,他正背着初入秦时的文章,生怕因为口吃惹秦王生气,仿佛只是昨日之事一般。他走向书桌,突然一把剑飞过来,嬴政反应很快,下意识闪躲,还是晚了一步,那把飞剑正好划着他的左手臂呼啸而过,刺开一道很深的伤口,一道血花立马染红了素衣。
      “魏之仪!”
      嬴政躲着剑,大声喊着书房外的盖聂,疼得倒在书桌旁。此时,又是一剑飞来,一人拿着剑又向书桌刺来,由于来吊唁韩非,嬴政没有带剑,只得用书桌抵挡着攻击,那剑穿过木头,带着一串木屑,离嬴政的胸膛只有几寸距离。
      桌上的书卷散了一地,都是韩非的心血,嬴政一时却无法顾及,只得抓住机会,甩开桌子向那人砸去,谁知又是一剑从后背刺来。嬴政本来举着桌子,稍微观察了四周的情况,想趁机逃走才看到这一暗剑,慌忙躲避,那剑只刺穿了袖子。
      “桓齮?!”嬴政躲避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个人的脸,被灭了三族的桓齮回来了!此时正立于嬴政面前,怒气冲冲要复仇。
      房间有两个刺客!这是嬴政立马反应过来的,此时已经是焦头烂额,那两个刺客已经一同杀过来,嬴政没有武器只能想办法逃走,结果由于荀嬿的收拾,空旷的房间中没有什么遮挡,两个刺客很快便冲上来,嬴政只能绕着柱子躲闭。
      那两人踩在韩非的遗物上跑动,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他只觉得无比愤怒。
      “魏之仪!”他的声音在房中回荡,盖聂听到打斗声,立马意识到不妙,想冲进房中,那房门居然锁住了,他一把劈开房门,出现在他眼前的是荀嬿,阻挡住他不让他上前救人。
      盖聂见房间那边的秦王只能举着桌子,负隅顽抗,心里十分着急,一把推开荀嬿,拔腿就走,谁知到荀嬿倒在地上依旧紧紧抱着他的腿,他拔不开腿,“让开!”直接给了荀嬿一剑,刺在她的手上,荀嬿依旧紧紧抓着,不肯放手,但是由于疼痛力气已然变小了,只能抓着他的衣角。
      长剑的寒光在荀嬿面前一闪,她闭上了眼睛,“只能到这里了吗?”她心里想着,脖子却没有感受到痛楚,她低下头一看,手上抓的只剩衣服的一角,原来盖聂只是砍断了衣服,并未杀她,此时已经全速冲向了两个刺客。
      可是盖聂跑得再快也不如两个人的剑快,眼见双剑就要刺穿嬴政的胸膛,嬴政见避无可避,只得冒险身形一侧,踢开一人,给盖聂留下空当上前,决然地空手接下了桓齮刺过来的剑,顺着剑鞘紧紧把住了桓齮的剑柄。
      手上的血哗啦全都涌出来,他知道此时不能松手,否则剑一偏立马就能划烂自己的胸膛,桓齮也用尽了全力,这是最后的机会!
      “受死!”桓齮喊着,血水流淌了满地,顺着剑柄流向桓齮手上。几秒的对峙,两人都觉得如此漫长,都在拼尽最后的力气。
      “飒!”又是一剑飞速刺来,桓齮躲过了这一剑,这一剑从桓齮背后刺出。又一剑向心脏刺来,桓齮知道此时面对的是秦国第一剑客,一手飞剑快闪的绝招,另一人已被瞬间解决,自己不能敌,只能暂时躲避,桓齮无奈抽出嬴政手中的剑,又是带出一串血花。
      盖聂那一剑突然转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他脖颈划来。桓齮慌忙躲避,才没有吃下这一剑,突然又见盖聂收招。
      “机会!”
      他不管盖聂有什么后招,立马抓住机会破窗而出。而盖聂并不是假动作,是真收招买个破绽让他逃走,因为此时嬴政已经倒下,在桓齮抽走剑的同时。虽然他自信能胜桓齮,但是和他纠缠需要些时间,而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斩杀他,是救嬴政!在他和桓齮对峙的时候,他发现荀嬿也向这边爬来,此时的嬴政不是她的对手。
      嬴政由于失血过多,脸上毫无血色,虚弱地倒在草席上,慌乱地收拾着韩非留下来的书卷。
      荀嬿趁着那边两人打着,悄然接近,手上拿着一柄匕首。
      “赵政,既然你这么喜欢韩非,那就殉葬去地下陪他吧!”荀嬿用尽全力刺过来,嬴政想躲开,浑身软弱却动不了。
      “糟了!殿下!”魏之仪心里叫苦不迭,晚了一步!虽然知道已经快来不及了,他还是尽力跑来,一脚踹开了荀嬿。荀嬿倒在地上,因为被狠狠地踢中,吐了一大口血,疼痛暂时无法起身。
      “殿下?”盖聂发现嬴政没事,松了一口气,身上的伤还是之前两人留下的。荀嬿的匕首刺歪了,扎在背后的墙上。
      盖聂来不及多想,先帮嬴政止住了血,又唤了外面的侍卫拿药过来,嬴政终于恢复了些精神。荀嬿被其余人扣下,在旁边凶恶地瞪着嬴政。
      “为何要刺杀寡人?”嬴政问。
      “我是真想杀了你……”荀嬿捂着胸口,说话十分吃力,“如果不是你,韩子根本不会死得这么快!”
      “桓齮叛秦,寡人灭了他的全族,他怀恨在心;而夫人才是糊涂,听了他唆使来刺杀寡人,寡人一旦死去,你们所有人都不能活着离开秦国。难道夫人丝毫都不考虑孩子们?”嬴政质问道。
      荀嬿却大笑起来,“哈哈哈,你处置我们,让我们都去见夫君……”随即马上又哭起来,又哭又笑的样子俨然已经疯魔了。
      李斯与芈瑶听到动静,又听人说出事了,此时火急火燎地冲进了屋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芈瑶看到嬴政倒在地上,荀嬿疯了的样子,不由愣住了,又是流下了眼泪,“姐姐,这就是你不让我跟过来的原因吗?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
      李斯也惊呆了,想起荀嬿前几日的异常,竟然已经做好了觉悟吗?
      荀嬿瞪着嬴政,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这么喜欢他,为什么不去陪他?只有你死了,才能赔罪吧!”
      嬴政默然,思索了很久才说:“你走吧,我不会处置夫人,韩子的学说,博大精深,必须得有人整理,传于后世。这个道理,夫人比我明白。”并让侍卫们放开了她。
      荀嬿还是不领情,不停地骂着嬴政,“是你杀了他!我还是恨你!你以为自己是大王,便能一直扣着他,韩非最恨的人就是你。”
      嬴政默默脱下了外衣,让魏之仪递给荀嬿,她见他如此做,不禁愣住了,随即立刻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旁边的侍卫按照吩咐,见匕首还给她,她怀着恨意刺穿了嬴政的衣服,接着又是一阵疯疯癫癫,丢下匕首,奔向韩非灵柩前,趴在他的遗体上痛哭不已。
      “韩非!韩非!抱柱之信,竟无归期!”荀嬿大喊着他的名字,眼泪不停滴在他的脸上。几个孩子在旁边看着,收养的大儿子韩奕知道出大事了,拦着其他的孩子,不让他们上前。韩非的亲生小女儿不停地哭着,被芈瑶抱了起来,拍着背安慰着她。
      “我们不久便能再见了。”荀嬿说,突然一头撞在棺材上,厚重的棺材发出一声沉闷的声音,嬴政赶到时,只见荀嬿慢慢倒下去的身影,还紧紧握着韩非的手。
      “夫人!”
      嬴政上前扶起荀嬿,已经没了气息。剩下的孩子们哭成一团,短短的时间,他们不仅失去了父亲,还失去了母亲。嬴政闭上眼睛,忍住泪水,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见到的,可是还是向着无法挽回的地步飞奔而去了。
      芈瑶一直抱着韩非的独女,一个四岁的孩子,她的面庞与韩非很像,低垂的眉眼总是缱绻着悲伤,嬴政见到她,想到韩非,心中的悲痛又浮上心头。
      “殿下是否想收养韩子的女儿?”王后察觉到嬴政忧愁的眼神,便问了一遍。嬴政却摇了摇头,这个孩子,一看到她,便总能想到韩非,提醒着他韩子的死,夫人的死,均由他一手造成。
      “李卿,韩子唯一的骨血,就由你抚养吧。”嬴政吩咐道,李斯连忙领命。
      “照顾师弟与荀妹的孩子,是臣的责任。”李斯看着荀妹与师弟的尸首,心中万分悲痛。
      韩奕见秦王原谅了韩非的亲女,生怕他要迁怒于其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在嬴政面前叩首,苦苦哀求着:“大王,如果要追究,请只处罚我,无论是车裂还是斩首,我都愿意接受,请放弟弟妹妹回韩国吧,此事与他们无关。”
      “起来吧。韩子,总要有人带他回去。”嬴政无力地说,他真的累了,不想再追究了,“韩子之道,以后便交到你手上了。”
      “可是奕愚钝,始终读不透父亲之学,无法发扬光大,传于后世。”
      嬴政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却也要被迫长大了。
      “总有人会读懂的,你要做的只是整理。”韩奕点点头,又是一次最残忍的成长,但是他必须要承受这一切,如同当年的嬴政一般,现在只有他能带父亲与母亲回家了,还有父亲的学说,必须得有人继承。活着的人,才应该更加努力地走下去。
      天井中暴风雨肆虐,嬴政义无反顾地走入了暴雨中,接受他的命运。有一个人,用生命为他加冕,他必将是天下之主。
      抱柱之信,至死方休,这是嬴政最后的决心。
      韩子与荀夫人合葬,次日由韩奕一起送出了城门,奔向函谷关,千里之外的韩国。漫天的雪花飞舞,朔风凛冽,似乎将要席卷着整个秦国,往天下奔去。
      嬴政没有去送灵,他踏上了四海归一殿的台阶,拾级而上,目光如炬,向殿内深处,至高的王座望去。高大的甲士,身着银色铠甲闪出寒光,紧握长戟列于两侧。满朝文武手持朝笏,俯首称臣,只能见到一个个朦朦胧胧的背影。
      所有人都在等着秦国的大王,君临天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