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藏尸 ...

  •   大宋年间,大名府,雄州。

      “无论你是谁,犯了错都是不行的。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或许我还能帮你。”

      窗户内的灯火摇曳,映出刘轩的身影。他背着手,对面前的胞弟刘治,一脸严肃。刘治看着他,眼里噙着泪,胸腔中的愤懑翻涌着。

      “大哥,你可是我的大哥呀!雄州还不是你说了算!”

      “雄州是雄州的百姓说了算!为人父母官,岂是作威作福,作奸犯科之辈!”刘轩厉声道。

      刘治皱起了眉头:“好,你清明,你高洁,你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救,你六亲不认,不顾宗族之荣,枉费宗族举全族之力,将你高高托起!”

      “你说实话,你可是有愧于归义县令这顶官帽了?”刘轩对弟弟的控诉置之不理,沉声问弟弟最核心的问题。

      “哼,”刘治转过身不看刘轩,“归义县令算什么,这顶官帽配不上我刘家,你我追随之人大哥若是如此心狠,弟弟便自求多福了!”

      说罢他便拂袖而去。

      “正安!正安!”

      刘轩喊了两声,没能留住弟弟。随即传了自己的近卫到身前:“去查,去查他做了什么事,回来报我。”

      ......

      李京兰出了府门,就看到南歌等在不远处。这是两人一年后第一次的见面。现下正是傍晚,李京兰的手还牵着马。苗禹州站在她的身后,与她一同走出来。

      南歌站在那里没有动,李京兰见到她并没有惊喜,而是愣了一会儿才放下绳子,缓步走过去。

      她微微勾了勾嘴角,声音很轻:“南歌,你来了。我正要出去。”

      南歌是个多么会察言观色的人,什么都逃不过她的眼睛的。李京兰的眼神里已经没有一年前离别时的炽热,甚至还有几分逃避。虽然她不知道李京兰经历了什么,可是十封没有回复的书信,已经能说明一些情况了。

      真希望她是猜错了,可是方才李京兰初见她时,露出的惊愕之色,令南歌的心沉了下去。

      还有李京兰身后的苗禹州。

      “这么晚去哪儿啊?”南歌回以微笑。维持了面上的客气。可心中却是翻江倒海,眼前的人可是她思念了一年的人啊。她克制着心中的复杂情绪,“我来得不是时候了。”

      她曾以为李京兰会去很久,在书信不见回复之时,她也曾想过去太原府找李京兰。

      “啊,哈,”李京兰轻呼一口气,表现地极其地不自在,“我、我要去趟雄州。”

      “去多久?”南歌满眼温柔。

      李京兰回头看看马儿,又低垂眉眼犹豫了一瞬:“还、还不知道。”

      原本南歌心中已经清楚了,只是她不明白李京兰与离别之时为何判若两人。她也并不想给李京兰造成困扰。可是两人离别时,明明是那么难舍难分。

      明明李京兰明确表达了情谊。

      南歌到底是不甘心的。她关切地追问了一句,又似在表达自己的委屈:“你何时回来的,竟、竟也没告诉、告诉我。”

      为了让自己表现地尽量懂事,她甚至还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笑意。

      “有一段时间了,府中很忙,”李京兰的声音依旧很轻,“你知道的,我父亲他下葬之事——”

      “我、我知道的。”南歌急忙接话。又吞吞吐吐说,“我、我、给你去了很多,信......”

      李京兰低着头:“我收到了。”

      南歌绞着自己的手指头,忍住了继续追问的冲动,也许,也许不问才是最好的。给自己,也给李京兰留下一些余地。

      “你去雄州有要事吗?”

      “嗯。”李京兰只是应了一声,没有说其他的。

      南歌沉默了会儿,忽而呼出一声笑来:“锦书,我、你......你若是方便,回来之时来找我。我,我们......”

      再抬眸时,她的双眸中已经充盈着泪水。

      李京兰望着街道上路过的行人车马,没看她:“嗯,好啊。”

      南歌盯着她看了片刻,转身离开了李府的高门。

      李京兰这才回过头来,目送南歌离开的背影,她的心中似压了一块石头,就要窒息。南歌已经从季府出来了,她还没来得及问南歌今时今日住在哪里。

      可是她没有追上去。

      “锦书,我们走吧。”苗禹州从身后走来,将绳子递到李京兰手里。

      夜半时分,两人到达雄州地界。歇了一晚后,李京兰于次日清晨拜访了雄州知州,刘轩。

      这次会面也是刘轩派人暗中联系了她,府中一切事宜已经办妥,李京兰便亲自来了一趟。

      “李大人,劳你亲自来一趟,实在是过意不去。只是在下身份特殊,不好到府上拜见,多谢李大人体谅了。”刘轩十分抱歉,给李京兰亲自倒了茶。

      “无妨,府中事情也繁杂,刘大人去了怕也是招待不周。”李京兰说。

      刘轩已屏退了下人,他缓缓收起笑容,神色变得慎重,呼出一口浊气,缓缓道:“李大人,刘某就开门见山了,想必李大人已经对刘某的意图有些揣测。听说,李大人手中有一份名单。”

      李京兰没碰茶,她端坐在桌前,打量着刘轩。从前她与刘轩并不相熟,只是听闻刘轩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人品可信。这也是她今日要跑这遭的原因。

      “听说来的,何必当真。”李京兰没有松口,只是笑笑。

      “澶渊之盟签订已近百年,如今守备皆怠,各府路忘战去兵,”刘轩说罢顿了一顿,又道,“令尊大人又已逝,想必李大人不好过啊。”

      李京兰一笑了之:“刘大人能说这样的话,就是没把我当外人了。只是锦书一介女流之辈,能报国已是幸事,好不好过倒不是紧要的。”

      “欸,此言差矣。李大人可不是一般的武将,你的头衔对家族可是多有助益的。你军功强一分,你那长兄在朝堂便好过一分。”刘轩继续说。

      “刘大人方才也说了,如今守备皆怠,澶渊之盟已近百年。雄霸两州地处辽宋之间,若遇战事,必将民不聊生。”

      见李京兰对国更甚于家更甚于个人,刘轩心中便有了底气。于是他站起身来,对着李京兰行了一礼。

      李京兰虚托起刘轩的胳膊,不欲接受这一礼:“刘大人这是作甚?”

      刘轩已经下定了决心,将所求说了出来:“李大人,你放心,我刘某不是藏奸纳贿之人,只是事关亲人血脉,我想知道事情的缘由。我不看名单,只想知道他做了什么事。当然,李大人想做什么事,亦或是想查什么,我都不会阻拦的。若是他真的犯了错,我要劝他迷途知返呐!”

      刘轩言辞恳切,加之李京兰对他平时为人的了解,心知他是个可以说实话的人。李京兰也未加隐瞒,直言道:“既然刘大人都听说了我手里有份名单,那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想必已经有不少人想要我李京兰的命了。我大宋看似繁荣昌盛,可实则却是内忧外患。从上到下,皆有勾结啊!”

      刘轩闻言,心中为之一颤,他原本以为只是胞弟的事情,只是犯错的事情,没想到这份名单竟然涉及如此秘辛。

      雄霸两州地处辽宋两国边界,若是有此事,牵连其中的必不在少数,所以李京兰才会应邀前来。

      “刘大人,你知道会有人为了毁尸灭迹,做出多么骇人听闻的事情吗?”李京兰问他。

      刘轩想了想,面色凝重,他知道,李京兰所言就是那些罪证中的其一:“分尸抛弃,捆石沉河,大火毁尸,难道还有更甚者吗?”

      李京兰深吸一口气,哼笑了一声:“分尸可见肢体,沉河亦可发现,纵火人尽皆知,若查起来还是后患无穷......我也是第一次听闻呐,若想毁尸灭迹,可以将那人的头颅割下,缝到一个怀胎七月的妇人的肚子里......”

      “什么!”刘轩惊叫一声。

      李京兰叹口气:“这样,即便是妇人的尸体被发现了,也无人找到那人的头颅啊!剩下的无头尸就可以喂狗,随意打发了!”

      刘轩眉头紧锁,手指扣在木椅的把手上,满眼震惊之色,很快,这双眼睛便惊芒一现,想到了什么。正是他的胞弟。

      刘治的府上,一年前,就有个怀胎七月的小妾,被人从河里打捞出来,肚子异常的大,都说是泡了水的缘故!

      他牙齿打着颤,低着头,全身都发抖。须臾之后,才问:“那如此匪夷所思之事,又是如何被旁人知晓的呢?”

      “总有投告无门之人,总有坚持不懈之人。这人的妻子,找到了一个同为女子的女官。”

      刘轩偏过头去看李京兰,缓缓道:“她找到了李大人你。”

      李京兰闭着眼睛,叹了口气:“文武百官,上百上千人,人人只叹男子的抱负,却无一人理会妇人的心酸。女子行于世间,难啊,人人最先看到的是她女子的身份,是她的娇弱,是她的容颜,是她的可图之处,而无人想要了解她要报的冤情,无人想听她说的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