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京城。
      其实对于平民百姓来讲,能看见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稳稳当当的摆在面前,实实在在的放在眼皮子底下,想看的时候可以看上两眼,想摸的时候就去摸上两把。只有自己的东西才能这么对待,其他什么奇花异草仙器珍宝,好是好,可终究不是自己的。为着这些个东西倾家荡产不吃不喝才是疯子,偶然遇见了什么宝贝,多看几眼解解馋,回去能吹十天半个月的牛皮,直到最后添油加醋太多被怀疑制止,过过瘾也就行了。所以农民永远比商人多,自己播的种犁的地,庄稼也是自己一天天看着长大的,什么时候浇水施肥什么时候除草防虫,什么时候要抓紧时间收割,这都是有个定数的,长时间这么下来,心里面可不就是门儿清么。
      但是对于京城百姓来讲,银子才是最实在的东西。粮食还不是要换银子,那么多麦谷自个儿也吃不完,何况人又不能天天只顾着吃米面,别的不说,逢年过节伙食总要改善的吧,夏暑冬寒衣衫总是要变的吧,娶妻嫁女东西总要备着的吧。可见,粮食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是要有银子的。这可是京城里百姓才有的一点觉悟,也因此京城百姓算不上普通的平民,毕竟坊市分立的整整齐齐,店铺排的鳞次栉比,就连走货郎那也是登记的清清楚楚的。天子脚下总要管的比其他地界儿明白些的,除了本地商户,来朝贡的使臣,来贸易的外商也要好生担待着,这京城就是不一样。
      第一天进京的小荷包听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看着眼花缭乱的货品,闻着层次丰富的香味儿着实好好惊奇了一番,光那男男女女五颜六色的衣衫都够她感叹了,以前在村子里都是那么几个颜色来来回回的穿,进城无非也是多了点浅色而已,何时有过这样的派头!不过感叹之余,第一天进京的小荷包马上就无师自通体会到了京城人的那一点觉悟——在这儿,银子是要比粮食重要的。
      小荷包虽然脑子伶俐,但毕竟是小荷包,看见这繁华盛世就把来路上心中不好的都忘了。两个眼睛瞪的又圆又大,和那莲蓬中心的最最饱满的莲子一般,眨巴眨巴的东瞧瞧西瞅瞅,小脑袋东看西看上看下看转的和拨浪鼓似的,只是小手还紧紧的牵着婆婆满是老茧的手不敢放开。除了山上远远瞧见的那一次,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呢,要是手不拉紧点儿,小荷包真怕自己丢了。虽然说不出话来,她还是一直咧着嘴,傻子似的乐,婆婆拍拍头的时候就仰起脸来笑,笑的眼睛都成了弯弯的月牙儿。
      不过大街上并没有逛太久,这一老一小还是要到坊里碰碰运气,看看哪户人家还要佣人,找份活儿干才能在这京城里长长久久的活下去。不过在这件事上,老婆婆和小哑巴却是不太容易的,敲了几家的门都没能进去,眼看天要黑了,婆婆有点着急起来。京城哪里都贵,要是头上没片瓦,这一把老骨头一把小骨头只得露宿街头了。走了这么多天的路,饭也没好好吃,睡不好不说,还不知道夜巡的人会不会来赶。倒是小荷包,拉拉婆婆的手,一直宽慰的笑,婆婆看着这小脸儿心里就五味杂陈,小小年纪到处受苦偏偏还一直是笑着的,除了再拍拍头拉着小手向前,也没旁的办法了。
      “我们府上不缺佣人”不同于之前直接捻人的看门小厮,说话人是个小姑娘,客客气气的。本想着是个丫头应门,总该有些希望,可这一开口,还是让婆婆心凉了。
      “谢谢姑娘咯。”婆婆有点儿闷声的回了,正打算拉着小荷包的小手走开,低头却看见那小嘴因为笑着裂开了口子,血丝渗了出来,把发白的唇瓣染上红色,心里又是一阵揪着的疼。这小尾巴跟着自己赶了这么久路,干粮和水本就没带多少,现在所剩无几。又从水汽充足的南方赶到内陆的京城,小家伙肯定难受极了,但也好似平常那样笑着不说话。思及此,婆婆又转过身来,对那应门的道:“姑娘,我们都好久没喝水啦,我孙女可怜,说不出话来,就对这我笑,小嘴都裂了,能不能行行好,给我们祖孙俩一口水喝啊?”
      姑娘也是好心的,忙跑进去端了碗出来,末了还不忘嘱咐慢着点喝。
      看见水,小荷包的眼睛亮了起来,婆婆把碗端到小荷包的嘴边,她却不喝,托着碗底直往上递。
      “婆婆不渴,给小荷包喝。”话间,婆婆又把碗往下推了一推。
      可小荷包倔的很,又往婆婆那里够,眼睛里全是坚持。
      婆婆拗不过,说了声“这孩子”,看着那应门的姑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把碗接了过来,喝了两口,再放到小手里,迎着小荷包那乌溜溜的大眼睛,拍了拍那小脑袋,“婆婆喝完啦,婆婆不渴啦,小荷包要把剩下的都喝完,不能浪费啊。”
      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后,小荷包端起比脸还要大的碗,咕噜咕噜的喝了起来。
      那应门丫头见此动了恻隐之心,不禁感叹:“一碗水就高兴成这样,还知道要让着婆婆,真是好孩子。”
      婆婆又摸了摸小荷包的头,也跟着感叹起来:“这孩子命苦,跑了这么久,渴了连口水都喝不上。多谢姑娘好意,只是这京城虽好,水却没有南慕的甜。”
      “您是从南慕来的?”
      “是啊,战火还是到南边来咯,地没了,村子也保不住了,只好四散逃命。想着京城大,总可以找份事,就过来了。没想到哇,老骨头到哪里都不中用啊。”婆婆说着无奈的摇摇头,又顺了顺小荷包的头发。
      “我家夫人原籍也在南慕,婆婆既是南慕来的,想必定能做出夫人家乡的味道。不如我去请示我家夫人,说不定还能帮您谋个厨娘的活儿干。”
      婆婆听了这话,心里的火苗又上来了,嘴里止不住的道谢,直夸姑娘心善。小荷包也偷偷拉拉婆婆的手,舔了舔嘴角的水,向那姑娘笑了。
      虽是不过片刻,但婆婆却觉着这时间格外的长,心扑通扑通地跳着,脚也停不下来,一会儿向门里面望望,一会儿整整衣服抹抹头发。倒是小荷包还像方才那般拉着婆婆的手,力道不重却又握地稳稳的,定定地看着一个方向,也不知道有些什么。
      远远地望见小姑娘走过来,婆婆的手紧了紧,但小荷包还是那个样子,视线不曾偏离过分毫。直到被欢天喜地的婆婆拉着往里,才后知后觉地冲婆婆咧嘴笑了。

      以后,这里就是新家了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