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雨中石山 ...
-
“贺兄,你现在觉得此行如何?是不是如我所言了?”笑意盎然地,摇着把折扇,黑色衣角飘摆起来,这人伸手揽过贺荣的肩膀。
“差不多行了,”贺荣推开他,“你以为就你蓄谋已久,我也瞧见了那些个江南美人图……山水图什么的……早就认定这是一处仙境,只是不凑巧啊,刚好靳兄你与我情投意合?才一齐来这江南赏景。”贺荣的嘲讽之意并不明显,皱起眉头忍下不爽的样子却让那人笑开了怀。
靳云面带笑容,却生出疑惑来。在此之前,面前多少温润美景看不尽,而此刻,耳边的禽鸟之声越来越少,眼前的枯败草木越来越多,远处的山峦奇石显露,就像是一幅黑墨尽染的石山图,让靳云感觉有些胸闷。
莫不是踏进了魔窟?哼,那就去瞧瞧呗!
“哎靳兄!这什么鬼地方还没搞清楚你就要往里走吗?别啊……哎呀,等等我!”贺荣小跑赶上。若是迷路了这不是还有你嘛。
半个时辰后,两人来到石山脚下。“潭愿山,有点熟悉。”贺荣抱胸,看着路旁不太清晰的石标。
靳云也不说话,左手背起来,继续往上走。不多时,他停下脚步不回头问道:“贺荣,你有没有感觉冷?”贺荣急忙刹车,倒退两步:“干什么?这么关心我我不适应的!”靳云回头看着他,慢慢露出笑容。何荣突然不敢看他:“是有点冷。”
“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如果跟我提山高空气稀薄就滚下去。
“要下雨?”
“那还愣着?”他说完扭头就走。不远处的乌云和身后的贺荣都想要追上他。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走山路的感觉暂时不提,半山腰再往上大多有洞窟,贺荣身上还带着火折子,找到地方躲这一阵应该就不成问题。刚这么想着,天色逐渐暗沉,轰隆一声传来,豆雨随后即至,贺荣“啊”的一声用袖子遮着头跑了起来。
“这边!瞎跑什么!”靳云急忙拽住他反向跑进了一处黑暗。
“什么地方,好黑啊……对了,我有火。”贺荣从袖中取出火折子,吹亮一些,喊靳云帮他寻柴,“快快快,找找什么能点着的。”靳云应声向里再走一些,突然踩到什么,发出咯吱的声音。他蹲下身借微光观察,伸手摸了摸,拾起来交给贺荣。这里看起来有不少东西。
等点着火堆暖和了一些,洞内景观也清晰起来。两人脱下外衣拧干晾在草垛上,便开始仔细琢磨这石洞。石壁规整,地面平坦,中央有一石潭,潭上枯木环绕攀叠,角落里有些削过的废旧木材,像是用来搭建贡台什么的,地上还有许多茅草和枯木枝,可以作人暂留之用。靳云走向石潭,俯身一望深不见底,隐约有水声靠近,让他有些惊讶。潭沿上有一些仄起的奇怪石纹,像是祭祀、神鬼一类的符篆,他发现脚边有些许铜钱,已经蒙了尘,拾起来吹了吹,若有所思地摩挲着。
这哪里是铜钱啊。一百七十多年前,附近百姓发现洞内有深水,于是加以利用,石山上植被增多,也出现了不少禽类,百姓便称之为天上灵潭,认定它是福星,常常有人到这里祭拜。后来,有一苦命人几近饿死,到洞里饮水休息,他自知命不久矣,但仍感激甘水之润,他取下从小携带的一枚金色圆币,放在潭边,不清不楚的含糊道:“够了吧,我一辈子的积蓄,都给你了……”顿了顿,有些哽咽虚弱,“怎么……不曾让我有钱一次呢?我也必定能施善举,我也定能让人……听闻我的诗赋词曲……”这时,他好像听见了脚步声靠近,又仿佛看到晃眼的金衣服,不能思考地,有什么人在喊着什么人:“醒醒!”……
这段旧事记录在书册里,靳云恰巧读过罢了。那将死之人得富贵人家一救,其诗文被大千传颂便是令人羡慕的结局了。那金币大小似铜钱,金光闪闪却不值钱,大抵是他的生母所留保他平安。此后,不少人都来祈愿平安富贵,好运好命,或许是机缘巧合,也或许是心理暗示,人们对灵潭能实现愿望执着地相信着。他们也给荒山起了美名“潭愿”,设贡台,做跪拜,并开始仿制那枚金色圆币用来祈愿,总觉得放在潭沿上还不够,干脆扔进潭水中。年数久了,潭水逐渐变黑不可饮用,散发出一股恶人的铁锈味儿。
几十年后,人们当然会明白灵潭不灵,幻想再多也是白纸一张。无处撒气,他们推了祭台,折了枝蔓,再不苦行光顾这不可久居的荒山。他们越来越觉得眼前的平常日子不幸福,没期望,还总有祸事不问而至,还能是谁,该是那怨潭害死人了!收了钱,受了跪,竟就识不得自己了!到底下了什么破咒?
青葱黯然,走禽消声。潭怨山恶名传了百年,也歇去了。人不再言说,却用笔记录下来。
这金色圆币与书上所画一致,靳云也就肯定了这儿就是那座荒山。这潭还有活水——人们当时没将它毁尽了?那该是这潭安生了吧。
贺荣看他站立良久,也凑上来看了看这潭,惋惜道:“这潭上花纹雕刻得这般细致,怎就被谁迫害成这个样子?”靳云叹口气回道:“荆澜百姓。”
贺荣恍然大悟,往后退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