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 长发为君蓄 ...
-
如花似玉的少女时代,曾拥有一头齐腰长发。每天清晨,总要拿一柄桃木梳子细细打理,编成一根或者两根黑油油的辫子,任它垂于胸前或背后。总有淘气的男生把辫子偷偷系在椅背上,直到下课时,才会发现他们的恶作剧,而那些家伙却在一旁挤眉弄眼,促狭地坏笑。
后来,头发竟然越剪越短,最近几年间,总在肩头上下。翻出以前的照片,看那华年正茂时的缕缕青丝,不由不惆怅起来……
女子对头发的钟爱不言而喻,纵观古今,美女的标准虽有燕瘦环肥之异,却无一不是明眸皓齿,鬓发如云。而男子对长发的痴迷更是有典可查,屡见不鲜。
传说汉武帝初见卫子夫,便惊艳于她的一头秀发:“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而汉明帝的马皇后初入宫时,也是以一头绝美的长发令后宫粉黛尽失颜色。
史书上最出名的长发美人,当数后赵皇帝石虎的爱妃——陈夫人。《邺中记》:“广陵公陈奎妹,颜色甚美,发长七尺,石虎以为夫人。”晋代的尺子与当今的市尺不同,那时候的一尺,等于现行市尺的七寸。这样算来,陈夫人的头发差不多也有现在的五尺长,也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据记载,后赵皇帝石虎十分宠爱她,封她为夫人,故称陈夫人。
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也是一个著名的长发美人。《南史·张贵妃传》称:“贵妃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当时陈宫的所谓“堕云髻”据说就是张贵妃所创。那首著名的亡国之音——《玉树□□花》便是为她而作:“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
宋人《谢氏诗源》曾经记载了另一位发长的美人——轻云。她的头发甚至比陈夫人或张贵妃的更长。书中称:“轻云鬓发甚长,每梳头,立于榻上,犹拂地;已绾髻,左右余发各粗一指,结束作同心带,垂于两肩,以珠翠饰之,谓之‘流苏髻’。于是富家女子,多以青丝效其制,亦自可观。” 想来,真是令人艳羡!
为让秀发飘逸出群,女人们更是挖空心思,想尽方法,乃至不惜任何代价。如今的洗烫漂染皆不肖说,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恐怕要数明熹宗的乳母客氏,据说,四十岁的客氏仍旧如少女般花容月貌,这个恶毒的妇人自然是驻颜有术,每天让一群宫女手持梳具环侍左右,轮流用口中津液把梳子沾湿为她梳发,这种方法叫群仙液,据说是从岭南传入宫中的。今天看来,不但荒唐恶心,对其效果,我也深表怀疑。
不仅如此,青丝还是男女传情的旖旎信物。
《乐史.杨太真外传》中记载:杨贵妃第二次被唐明皇一怒之下逐出宫外的时候,对传话的太监说:“妾罪合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唯发肤是父母所生。今当即死,无以谢上。”说完剪下一缕秀发让太监转交唐明皇。唐明皇见后,自然心疼得不得了,于是两人和好如初。
此外,《诗经》中还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之句。意思是说: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畔款款浣洗纱丝。江风吹乱她缤纷如云般绵长的秀发,她抬起纤纤的皓腕,轻轻地拢了拢低垂的鬓角,一任发蓬如飞。难道她没有润发的膏露去梳洗青丝吗?只因情人远去,还能为谁去整理美丽的颜容……
青丝即是情丝。既然是长发为君留,又何尝不是长发为君断呢?女人的头发,总和爱情有丝丝缕缕、纠缠不清的关联。
可怜可叹的是,“自古美人同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青丝可簪不可白,女人这一生,即使不是“长发为君留,红颜为君愁”,也定要趁年轻的时候,蓄一次长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