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拜师 ...
-
“醒了?”
我连忙回头看到老头儿,笑答:“醒了。”老头儿看了我一眼,我有些局促,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师父昨晚睡得还好吧?”这话没营养的程度不亚于,‘你吃了吗?’
“师父?”老头儿挑眉看我,我才惊觉自己说错话,“老头子什么时候收了你这个徒弟啊?”
我低头道:“是我说错话了。”看来这个老头儿真是喜怒不定,我没好日子过了。
没想到老头儿哈哈大笑起来,我不解的看向他,他收了笑看着我道:“老头子也不白应你这句师父,从今天起,你就当老头子的关门弟子吧。”
不是吧,你能教我什么?祸从口出不过如此,我现在想反悔可不可以?
“怎么?不愿意?”我一怔,连忙矢口否认,“不不,我是太开心了。”说着跪下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电视剧里都这么演,我这是照猫画虎。
“跟你说了,老头子不喜欢这些虚礼!”老头儿的声音不悦。
我连忙起身,笑着看着老头说:“是我错了,师父别见怪。”“嗯。”老头儿闭目哼了一声,我不由得长出一口气,我容易吗我。“去,看看青儿来了没有。”过了片刻老头儿睁开眼看着我说。我连忙应声出屋。
我站在屋外四处张望,只见远方的天刚蒙蒙亮,哪有人这么早就上山牧羊啊?捡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望着山下出神。我穿越了,穿越到汉朝,具体的年代不知。穿越到了河东,河东是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唉,现在除了我知道自己是谁,别的真的是一无所知!”我随意的拽起一根草自嘲道。
我猛地站起身,向山边一步步的走去,也许摔下去我就可以回去了。我一边想一边向山边走去,只是越走越迟疑,万一真摔下去,把我这条命也摔死了那我不是亏大了。
“啊!”我大叫,被人猛地抓住了,等我惶过神儿来,发现自己此刻被困在郑青的怀里。“你为什么要做傻事?”郑青铁青着脸问我,“没有,我只是…我只是想看看这山有多高!”我无害的冲他笑着。“以后别这样了,太危险了!”郑青说着松开手。
我愣愣的站着看着郑青,郑青被我看的有些不好意思,转过身看着远方。“师父找你。”过了好久我开口道。郑青猛地回头看了我一眼,很深的一眼,就抬脚向木屋走去。
“师父,你收她为徒了?”我一只脚刚踏进屋门就听见郑青的声音,不由得呆住了,想听听他们师徒到底是怎么想的。“对,怎么了?”老头儿不以为然的声音传了出来。“没什么。”接着是老头儿爽朗的笑声,“青儿,以后她就是你的小师妹了。看那个丫头挺机灵的,就当有个人儿陪我说话解闷吧。”
我慢慢的退出屋,看来他们是真心的收留我,“唉,小倩,你跟青儿去火房,跟他学学做饭。”老头儿不知何时出屋,指使我说着。“是。”我应了一声,郑青看了我一眼,又看向他师父道:“师父不是收了她做徒弟吗?”“对,我教她第一件就是这做饭。”老头儿得意的说着,又指着郑青看着我说:“小倩,青儿的厨艺可是我一手教授的,你好好跟你师兄学学吧!”说完就赶着羊群走了。
院子里只剩下我和郑青两人,郑青走到我面前目视前方,“走吧,要不师父回来又该发火了。”我只得应着跟他走进火房。
接着就是我瞠目结舌的看着郑青,他一进火房就从缸里捞出一条草鱼,丢到砧板上,鱼正上下挣扎着,他的一手附在鱼身上,一手手持菜刀,几下子半条鱼的鱼鳞就被刮去。他一转手将鱼翻过面去,又是如法炮制一番,整条鱼的鱼鳞都被除去。接下来的场面让我失声尖叫,“啊!”郑青随即转头看着我憨笑:“行了,看不惯就出去吧。”我连忙掉头就往外跑,他,竟然把活鱼就开膛破肚。
我靠着院里的梧桐,我真的要在这里过一辈子吗?就这么默默无闻的过一辈子吗?这里家徒四壁,吃的是粗茶淡饭,我真的甘心如此过一辈子吗?
我抬头望天,万里无云,只有几朵云彩随意的飘着,宁静,淡然…却没有我想要的东西,过惯了众星捧月般的日子,让我在此安身立命,我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饭好了。”我转身看见郑青,他手里捧着一个陶罐,正微笑的看着我。“还有吗?我去火房帮你端。”郑青一愣,有些窘迫的说:“没别的了。”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跟着他进了屋子。
我们俩儿就围在桌边,气氛很尴尬,我不想看他,只得看着那个陶罐,看着陶罐里的那条草鱼。香气越来越浓郁,许是昨天就没有怎么吃东西的原因,我的肚子竟然咕咕叫了起来。我大窘,连忙低下头,“要不,我去找找师父?”郑青试探的问。我将头低头更低了,“再等等吧。”我小声的说一句,然后就不肯再说话了。真是太丢人了,当着他怎么能肚子咕咕叫呢。
还好,在我饿晕之前,老头儿总算回来了。他一进屋,郑青就站了起来,我一看也连忙站了起来。没想到老头儿仿佛没看到一般,一屁股就坐下,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我看了看郑青,他示意我坐下,我便也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鱼肉放进了嘴里。一缕清香在口中散开,我不由得看了一眼郑青,他正低头吃着鱼。
“青儿,手艺不错!”老头儿吃的开心之余不忘嘉奖一下他的徒弟,郑青冲他的师父浅笑。他的话真的少的可怜。“唉,丫头,这鱼学会了没有?”老头儿停著看着我问,我不由得低下头,该怎么回答呢?我不由得犯了难,“师父,这做饭有我,你就教她些别的吧。”郑青放下筷子望着老头商量。“没学会?”老头看着郑青问,我微微摇头,一声长叹,“这么简单怎么就学不会?”接着又是一声叹息。
我不由得抬头看老头儿,不就是没学会做饭吗?至于弄得好像天要塌了似的。郑青刚想开口,老头儿伸手阻止他,“你做饭,那要她做什么?还有,你不习武读书了?”郑青不由得面露难色,“师父,我以后自当好好学就是,您放心好了。”我拍胸脯保证道。老头儿犹豫的看了我两眼,只得摇头继续吃饭。
一顿饭,大家都闷头吃饭,所以很快就结束战斗了。刚放下筷子,老头儿又发话了,“小倩,你收拾完碗筷,就牵着羊出去放羊。”我连忙应着,刚要出屋郑青拦住我,“师父,你怎么让她去放羊?”“我不让她去放羊,哪里有空教你习武?哪里有空教你读书?”老头儿不满的说着,我连忙开口:“师父,我这就去收拾碗筷。”说完就抬脚出屋了。
洗完碗刷完锅,我用帕子拭了拭手就走到院子里去牵羊,羊圈使用一个小栅栏简易围成的,我甚至担心羊一抬脚就能迈出来。看来这些羊都没有我聪明,要不也不能都在圈里老实的带着,我自嘲的笑笑,便打开门放他们出来。拿起柳枝扭成的鞭子,赶着羊群就往外走。
到了山坡上,羊儿看到绿的要滴水的嫩草就如饿虎扑食一般扑了过去,一个个都低下头欣赏自己的美餐。我观察了片刻,看他们都很温良,也就放下心来,安心的找了个阴凉坐下。闭目养起神来。
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微微侧身倚着树,树荫为我遮去了灼人的阳关。我满意的笑了笑,竟甜甜的睡着了。
不知说了多久,再醒来顾不上懊悔,就立刻数起羊来。“一,二,三…还好,十二只羊都在。”我拍了拍胸口,长舒了一口气。
“醒了?”
我猛地回头看到郑青,不由得有些张口结舌,“那个…我….不是…”“没事儿!”郑青说着在我身边坐下,“这半天儿你怕是累坏了吧?”郑青随意说着,眼睛一直在不远处的几只羊身上游离。“还好。”我默默的答,郑青回头看了我一眼,忽然笑了,“其实师父不是故意刁难你,他做事总有他的道理。”谁做事儿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是这道理有的时候是歪理。
“你不用读书、习武吗?”我好奇地问,“师父有些倦了,让我自己练剑,我就说出来看看你。”郑青随意的答着,“噢。”我应了一声就不说话了,他还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好人,比他那个古怪师父不知好多少倍了。
“慕容姑娘,我回去了。”过了片刻,郑青起身看着我说,我也站起身来,笑着说:“你别叫的那么中规中矩的,我听不习惯,你叫我倩或者小倩都可以。”“你这脾气还真像师父,你们相处久了一定投缘。”郑青笑着说,我不由得扯了扯嘴角,跟那个老头儿投缘,饶了我吧。“好了,那我就回去了。”我冲他点点头,“对了,看天儿有些闷,八成要下雨。倩,你也一会儿就回去吧。”郑青看着我嘱咐,我点头应着,目送他离去。
真让郑青说对了,过了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这夏天的雨都是来的急,来的大。由不得人躲闪,等我意识到的时候,半个人已经湿透了。我连忙赶制羊群往回赶,没想到刚到门口就看到郑青,“刚说去找你,来快进屋。”郑青说着就把我扯进了屋里。
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我现在是一只地地道道的落汤鸡。“擦擦吧,当心受了风寒。”我看着眼前的帕子,抬眼看了一眼郑青,他冲我微笑着,“谢谢。”我接过帕子,有一搭没一搭的擦着头发。“嗯。”郑青打破沉默,“你去把湿衣服换下来吧,当心着凉。”我不由得低头看了看,粗布的衣服如今湿答答的贴在身上,是该换一换了。
“我没有衣服。”郑青的眉头一紧,看我的眼里多了几分同情,“那跟我去火房烤烤火吧,这样总是不行的。”我点头便跟着郑青出屋了。
到了火房,郑青指着灶台看着我,“我去生火,你去那儿坐着。”我听话的在灶边坐下,蜷起身子,不一会儿火就燃了起来,热热的,暖暖的。“可以吗?”我满意的点头,笑着对郑青说:“郑大哥,谢谢你。”郑青听罢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微窘道:“这有什么啊。”我笑而不语,他还真是个孩子,没长大的孩子。
外面的雨时急时缓,稀稀疏疏的下个不停。火苗在灶间攒动,空气里泛着泥土的芬芳,我静静地靠着灶台,看着眼前正在生火,满脸认真的大男孩儿,时光就在不经意间流走,在我的指尖流走了。
等我衣服烘干了,郑青就开始做饭,做好晚饭就赶着羊群下山了。
“你想学什么?”老头看着我问,“师父教什么我便学什么。”我如今乖得像只小绵羊。
“那你就好好的学洗衣服,做饭吧!”老头看也不看我,低头喝粥。“是。”我敢怒不敢言。这个老头子,分明是成心耍我,明明不想教我,还假惺惺的征求我的意见。
“哈哈。”老头儿大笑,我疑惑的看着他,“你这丫头也着实有趣儿。”我不解,老头笑着放下筷子,“收拾好碗筷就到我的屋子里来,老头子今天教你读书识字。”说完转身走了。
“读书识字用你教,我又不是文盲。”我嘟囔着,手里还在收拾着碗筷。
等我收拾妥当之后,便进了老头儿的屋。“之前识字儿吗?”“认识几个字。”我随口答道,老头儿看了我一眼,“过来,让老头子看看你到底认识几个字儿?”我接过书简,“念一段儿听听。”老头儿说完阖上眼睛。
繁体字!我竟然忘了这是汉朝,是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不认识?”老头儿睁开眼问,我有些迟疑的看着老头儿,“是论语吗?”这语字儿我是认得,可是前面那个字儿我是真的不认识,只得瞎猜了。
老头儿从我手里接过书简,“这做学问容不得丝毫的马虎,知之为知之,懂吗?”我连连点头。老头儿叹了口气,“你坐下吧,老头子今天就先教你识字儿。”好吧,谁让咱是半文盲呢。
学了有多久我不知道,等屋里黑透了,老头儿就让我回屋了。
坐在用稻草堆成的草甸上,我按着有些憋的肚子,想着刚才老头儿的表情,不由笑出声儿来。老头儿的表情可谓是五味俱全。他嘴上没说,我却知道他是想对我因材施教,可是偏偏很多所谓的难字我认得,简单的却不认得,弄得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时的叹气。
“这之后的日子有的烦了!”我笑着躺倒,慢慢的阖上眼。当时的我恐怕料想不到,几十年后回想一生,我最怀念的就是在那个木屋里留下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