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千里晚霞追落日,追不追得上不知道,自己倒是染上一片胭脂红,映着夕阳的金光,亮的耀眼。

      茅草房内,梁晓然攥着毛笔,和前后左右同窗一样,晃着头,背着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之乎者也,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眯着眼抬头看向窗外。

      时候到了!

      他心中一喜,朝后面几个人打了个手势,准备偷偷溜出课堂。

      站在最前面的夫子讲得正在兴头,徒然生出几分感慨,“当年就是这篇《止战论》奠定现在沅州如今的格局啊,可惜老夫我不能早生三百年,一睹圣祖皇帝和徐丞相的风采。”

      下面有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夫子的回忆,“先生,申时了,该下课喽。”

      梁晓然回头使了个眼色,带头冲出了小草房,身后紧跟着几个小伙伴。

      老夫子气得吹着胡子,却也无可奈何,拿着竹简直敲桌子,敲了两下才反应过来,被气昏头了,赶紧把宝贝竹简放在手心里吹吹,生怕有一丝磕碰,要知道,他为了准备今天讲《止战论》,特意找到竹子,削成竹片,连夜写好。等上课的时候,从怀里掏出竹简,等那帮野小子露出惊羡的目光,再为他们好好讲解什么是简牍书帛。

      剧本设想的很好,小学徒们出生在这荒草不生的西北边境,什么时候看见过这等新奇玩意,果不其然,都围过来观看。

      梁晓然眼尖,“先生,您的竹简绳子怎么开了?昨天晚上没有编好吗?”

      夫子年过半百,边境环境又极其恶劣,晚上哪里有那么多油灯啊,眼神不好,穿漏了绳子属实正常,“尔等竖子懂什么,不闻孔夫子韦编三绝吗?”

      一众学生摇摇头,表示没听过。

      夫子心中一喜,心想这正是教育他们好好读书的时候,面上不动声色,捋着胡子,板着脸说道:“传闻中鸿儒孔夫子勤奋读书,常年翻阅竹简,绳子多次断裂,你们读书都要有这样的觉悟才能成为当世大家的。”

      “可是先生,这竹简还留着墨香,明明就是昨晚赶制的,我还听见您朝我娘要几根麻绳呢。”

      梁晓然生生搅了这么好教育氛围,老夫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却又无法出言辩驳,几个孩童笑嘻嘻地接过话,“原来这绳子不是先生翻书太勤奋断掉的啊。”

      夫子大怒:“你们今晚回去把《止战论》抄三遍,须得背诵下来,明天我要挨个考验。”

      众人目光聚集在“祸从口出”的梁晓然身上,他一撇嘴,这下晚上可有的事情做了。

      不过,一到下课的时辰,他就把这些事情抛到脑后了,他带着几个小伙伴在院子后面集合,
      三三两两来人聚集一起,“各位少侠,在下千嶂城石头村人士梁晓然,”站在最前面,学着话本上的台词讲话,可他不过十几岁的孩子,故作成熟还是有些好笑的,“近日我观西北天幕日落时分有异象,不知各位是否有兴趣与在下一同前去查看?”

      “柱子,你说的异象是指什么?”边上一个小胖墩率先发问。

      “咳咳。”梁晓然面色不虞。

      胖墩没反应过来。

      前面一个清瘦的少年拍拍他的肩膀,“要叫梁少侠。”

      胖墩恍然大悟,双手抱拳,“刚才多有冒犯,梁少侠别介意。”

      梁晓然摆摆手,接着说道,“延亮不必多礼,我所说的异象是一道奇特景观。”

      后面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声问道:“很远吗?有没有危险?我怕完不成先生布置的抄写了。”

      梁晓然脸一黑,突然想起还有这茬,但还是在小女孩面前保持良好形象,笑道:“祈雨姑娘莫怕,那地方并无危险之处,也不会耽搁太久的。”

      随后看大家没什么疑问,朗声说道:“既然大家都没什么问题,我们赶紧出发吧。”

      明明是十几个孩子去玩,偏偏造出了群侠密会起义的架势。

      梁晓然所说的天幕距离采石村有半里地路程,说远也不算多远,走了半刻钟,隔老远就能看见巨大的帘幕自平地而起,横贯天际,百米之外旁边不知何时建成的烽火台。

      说起天幕,整个沅州大陆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传三百年前,一群海外修士带着一条巨龙作乱,沅州各处民不聊生,丞相徐渊上奏《止战论》,圣祖皇帝果断采纳,一柄长剑重创巨龙,兼石柱镇压,又寻得法宝锁天链,困龙魂于东南西北四方位,恶龙再也翻不出水花,倾天巨幕形成,修士无法进入,保护沅州不受外界侵害。

      梁晓然他们循着落日来到西北天幕,爬上烽火台,此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梁晓然一屁股坐在烽火台的石阶上,差点被烫的跳起来。

      其他人大概也是这个想法,不过此时都被天幕吸引了注意力,无暇顾及这么多了。

      夕阳西下,缓缓落进天幕,原本乳白色的似水波纹好似姑娘喝醉了酒露出的红晕,隐隐约约光影交融,周围环绕着彩霞,美不胜收。

      梁晓然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心里暗自得意,不过他可绝对不会说这是逃了下午课,无聊跑这里玩才发现的。

      “梁少侠,这景是美,不过,也不算异象吧。”

      “别着急,就快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天边太阳完全沉入天幕,晚霞光芒都暗淡不少,突然间,一团红色火焰透过天幕,划过天际,燃烧殆尽之后飘散一缕黑烟。

      众人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要知道自从天幕落成之后,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天幕流火的奇观。

      “好神奇啊!”

      “难道是天上的星星落下来了?可是这个时间也没有星星啊。”

      “先生号称百事通,我明明问问先生,他肯定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别别别......”梁晓然出声阻止道,夫子一问到你们是怎么发现,他要怎么说,觉得下午的背书太无聊了,来烽火台看看风景,恰好看到这个?要是被娘亲知道了,他不得被剖下一层皮来。
      等了片刻钟,又断断续续有几团火焰划出一道火红色的弧度,眼见天都快黑了,火焰应该是完全消失了。坠下的夕阳大概是带走了夏日的炎热,胖墩李延亮感觉到烽火台上的风吹得他透心凉,他想要回家了。

      再等下去也看不到什么了,天已经渐渐黑了,梁晓然站在烽火台上,招呼大家起来,准备走了。突然一瞬间,他似是感应到什么,回头一看,天幕窜出一团红火,这火比以往更红,燃烧的更为持久,拉开一道长长的弧度,比之前所有的火焰距离更远。梁晓然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紧接着只见天幕一下子窜出无数团红火,其中一团直直冲着梁晓然这边来。

      “快走,快走!”晓然大声呼喊。

      众人紧跟着他飞快跑下烽火台,其中王祈雨最柔弱,跑的最慢,跟在最后面,眼见那团火焰将要落在她的身上。晓然来不及多想,跑到她身边,仗着身高优势,抱起祈雨,一个转身,打算用背抵挡火焰。

      没想到身上并没有预想中的灼烧感,反而感觉背后一凉。

      一人以轻功灵燕纷飞登上烽火台,长剑出鞘,千钧一发之际,正正好好挡下那团火球。

      晓然转身,一袭天青色锦袍迷了他的眼,待他放下祈雨想好好感谢这个人的时候,一下子惊呆了。眼前的人,看着比他稍长几岁,眉目清朗,身后熹微的光比不上他眼中蕴藏的万千星辰,天边淡紫色的云霞不及他半分气韵,玉冠在顶束长发,青色长袍银纹流动。

      梁晓夜长于乡野,从未出过石头村一步,连千嶂城门都没进过,平时都和采石村小孩子玩在一起,而他们大多世代依靠采石谋生,哪里见过这般神仙姿色的人物,又哪里会穿银绣锦袍戴玉冠。

      梁晓然顿时手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多谢这位大侠出手相救,在下梁晓夜,家住千嶂城采石村,家中还有母亲和舅......”梁晓然发现自己连话也都说不利索了。

      “不必。”小公子收起长剑,惜字如金。

      王祈雨在旁边笑出了声。

      刚才匆忙躲避的一群人也围过来,询问刚才发生了什么,王祈雨简单说明了过程,众人纷纷对小公子表示敬佩和感谢。

      梁晓然盛情挽留小公子,“天色已晚,大侠住在哪里?可以到我们采石村,我娘亲做饭相当好吃了。”
      “不必。既然天色已晚,各位不宜在外久留了。”说完小公子接着轻功,飘然离去,没人注意到他手中拿着一个冰球,最里面是一团黑色骨状物,那正是刚才火焰未灼烧殆尽的残骸。

      王祈雨在旁边喃喃道:“他是天上来的神仙吗?下凡就是为了救人一命。”

      梁晓然却在想,他什么时候可以练成这样的神功,这配称作大侠啊。

      众人一起结伴回去,还好途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等梁晓然走到家门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月明星稀,家门口点燃一盏微弱的灯,晓然紧绷着的一颗心放松下来,闻到饭菜的香气,揉揉肚子,才意识到已经饿了许久。

      他一推门,“娘,今晚做了什么好菜?我好饿啊。”

      桌上摆了好多饭菜,都是他爱吃的,蜜糖稻饼,黄金鸡,积雪卤,梁晓然暗自咽下口水,再看桌边坐着他的娘亲。

      他娘梁怀音坐在桌上,神情严肃,“吃什么吃,不许吃。”

      “娘——”梁晓然顿觉委屈。

      “然儿回来了?”后院走过来一个老头,抱着一堆竹片。

      梁晓然心道,完了,梁老夫子,也是他的舅舅,肯定向他娘亲告状了,这好饭是吃不上了,大概要吃木棒了。

      “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娘吗?”她声音平静,看不出喜怒,梁晓然就怕这样,以往都是亲自动手揍一顿就好,他就把这当成是成侠过程中的历练了,但今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娘,您别生气,我错了。”梁晓然的声音带着颤抖。

      “你能有什么错呢?”她身体不好,喘息一阵,接着说道:“你舅舅自小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名动京师,无人不知。可你呢?娘怜惜你没有父兄陪伴,又在这样一个地方,对你过分溺爱,才让你变成这样,上课逃课,不学无术,整日只想着舞动弄枪,想当什么大侠,现在上课顶撞师长,不知礼义廉耻。”

      “娘,您别这样,我是觉得以后再过几年,我就要像延亮爹,祈雨爹他们与一样,到采石场整天挖石头,读这么多书也没有什么用,就想着先和他们打好关系,以后能在采石场混个一官半职,娘亲你和舅舅就不用这么累了。”

      在梁晓然眼里,他的娘亲是个温柔善良的人,虽然有时候对他很严厉。他小时候也好奇,问娘亲,为什么她和舅舅不能换一个地方好好生活,哪怕进千嶂城里,总要好过在这个小村讨生活。娘亲说,他们犯了错,就要一辈子呆在这里。舅舅要到采石场做苦力,知县怜悯舅舅年纪大,身体羸弱,就让乡亲邻里搭个茅草房,他教儿童识字。娘亲就为采石场干活的劳力做饭,再让他每天中午送过去。说起来还要多亏了采石村民风淳朴,没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娘亲是在路途上生下的他,又匆匆忙忙赶路,身体一直不好,心中抑郁不平。娘亲教他读书识字,有时候还会教他画画,下棋,舅舅不忙的时候也过来指点一二,他一开始特别勤奋,背书画画下棋又由何难,他样样做得好,只有这样母亲才会高兴。可是他越长大越知道,他们是无法离开这里的,李延亮家、王祈雨家他们于贱民无异,留在采石村生老病死,又或者像他们那样的,犯了错误被流放到这里,一辈子都出不去,既然这样,读书又有什么用,倒不如苦心钻营,想办法让生活变好一点。

      听到这句话,梁怀音有天大的怒火也发不出脾气了,忍不住落下两行清泪,“是娘亏待了你。”
      梁夫子重重叹了一口气,“然儿,你可知你母亲为何要你读书?为何希望你明礼仪,知善恶?”
      “为什么?”梁晓然怔怔的问。他总不能说是为了娘亲高兴才学的。

      “然儿,人生在世,不贪一时欢愉,不饱一己私欲,只为无愧于心,顶天立地,你只看到采石村一方天地,为一点蝇头小利费心费力,即使以后真的在采石场谋个一官半职,逃不过追名逐利,人情世故,浑浑噩噩,若不能以心作为安身立命根本,人又与芒草浮游何异?采石村外还有无尽广阔河山,你的学问、阅历才会练就你的心,我梁氏后裔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泰然处之,不坠青云之志。”

      梁晓然似懂非懂,他还是不明白,舅舅如若才华横溢,怎么家里到这步田地;要读书,要磨炼心智,可是命运已经注定了他要在这个小村落消磨一生的时间,外面再好于他又有什么关系,要那些虚的又有何用?

      梁晓然眼前一亮,除非......除非,他能够戴罪立功,带着娘亲和舅舅离开采石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