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静灵 ...
-
送走了皇上,良贵人一边哭一边拉着我的手说:“弟弟,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有想过要害你的孩子。”
我握着良贵人的手说:“我也相信你不会做这种事,不然我也不会让你来我的宫里住,但是现在还没有证据能证明你的清白,你放心,我会把这件事查个清楚。你现在在我的宫里先呆着,也没有人敢来害你,你的孩子我会帮你照顾的。”
把良贵人扶下去后,我和刘礼面面相觑,感觉一切来的太突然。
“你相信是良贵人做的吗?” 我问。
“我也不相信,但是无法证明他的清白啊。”刘礼说。
“连玉镯都在那个宫女手里,看来这件事是有人谋划过很长时间的,绝非一时之计。”
“是啊,看到那玉镯,我都怀疑是良贵人做的了。如果不是他,又是谁呢?皓嫔?还是。。。焱妃?莫非连荣妃都有可能?”
“还是不要瞎猜了,我只是感到害怕,我们三个人住在一起,原以为可以互相保护,没想到防备得这么严,还是有针能够插进来。”
“敌在暗,我们在明,他们存了心想害我们,我们防备的再好,他们也能想出一千个,一万个招数。”刘礼说。
“唉,没办法,还是先想想怎么救出良贵人吧。”
我和刘礼想了一夜,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而那个宫女被审讯了一夜,也没问出什么端倪,总是一口就咬定是良贵人让她干的。
第二天,我问刘礼:“这天竺葵是宫里没有的东西,若是要弄到手,还得从宫外运进来,只是,哪个地方会产这种植物呢?”
“说起来,京城里是没有的,也只有西南地带,银州那一带有这种植物。”
“那我们宫里有人是来自银州那一带吗?”
“嫔妃的话,据我了解是没有的,至于宫女和太监,就不知道了,还得翻内务府的档案去查。”
“那还是尽快去查吧,说不定还是这些下人做的。”
从内务府取来档案查阅之后,刘礼说:“看来看去,只有皓嫔身边的宫女水儿是从银州来的了。”
“看来还真是皓嫔做的,”我说,“但是,我们没有证据啊。光凭一个出生地,没人会相信的。”
“看来还是得从那个宫女静灵入手,”刘礼说,“有必要去查一查她的家世,她必是受人恩惠或是遭人胁迫才会咬定不松口。”
经过一番查证过后,刘礼说:“这宫女的老家在泰州的一个镇上,父母双亲都还健在,家里很穷,有两个弟弟,以前这两个弟弟是娶不到媳妇儿的,现在不知怎么,突然就说好了亲家,镇上的人也很纳闷儿他们家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还盖了新房。”
“哼,哪儿来的钱,肯定是皓嫔给的。”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她刚有了钱,两个弟弟便要成亲了,看来她最关心的是两个弟弟的婚事。我们让她的弟弟结不成婚,不就行了?”
“具体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让福事变成祸事就行了。你派人去告诉那两个亲家,就说她们未婚夫的姐姐在宫里犯了事,想谋害皇子,会株连九族,让她们自己衡量衡量该怎么做。”
“还是你机灵。”
没过多久,静灵的家里就寄来了家书,说是两个弟弟订好的亲家不仅悔婚,还倒打一耙说他们强抢民女,现在两个弟弟已经被官府关押待审。她父母还问她是不是在宫里真的做了大逆不道之事,要连累家人。
当然,这封家书没有到静灵手上,而是到了我和刘礼的手里,毕竟她现在还在大牢呢。
“看来,我们是时候去探望一下静灵了。”我说。
我和刘礼到了静灵所在的牢房,看见她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看来也受了不少苦。
“静灵,你忍受这么多痛苦,无非也是为了让你弟弟能娶上媳妇儿,是吗?”我说。
“和我的家人没有关系,是良贵人指使我这么做的。”静灵还是紧握着双手,死咬着不松口。
“可现在,你两个弟弟都被官府收押了,婚事也泡汤了。”
静灵猛地睁大眼睛,抬起头说:“你说谎!怎么可能!”
我把家书递给她,说:“你自己看吧。”
静灵看到家书,脸色变了,双手不住发抖。
我说:“你别以为你投靠了宫里的一个主子,就能害另一个主子,有人能给你好处,就有人能要了你和你家人的命。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来害我的皇子!”
静灵说:“是皓嫔!是皓嫔娘娘让我这么做的!”
我说:“那你有没有留下什么能指证她的证据?”
“没有。。。没有。。。皓嫔娘娘做事很谨慎,每次都是派侍女与我夜会,也没有给我什么金银珠宝,只是暗中派人接济了我的家人。”
“既然你没有证据,那良贵人的罪自然也免不了,你的弟弟的罪也免不了。”我说。
“奴婢。。。奴婢可以指证是皓嫔害了娘娘您,求娘娘饶了我的弟弟。”
“可你没有证据指证皓嫔,皇上会信吗?”
“奴婢可以让家人找一找皓嫔娘娘送给他们的东西,相信会有线索。”
“好,那你就写信给你的家人,告诉他们,皓嫔在宫里陷害了你,要他们找出能救你命的证据,你的两个弟弟才能安然无事。”
“奴婢知道,奴婢这就写。”
过了一段时日,静灵告诉我,她的家人有收到一些珠宝首饰,那些首饰看样式都是华丽无比,他们镇上没有这样的首饰店,想来是从外地运过去的了。
“那你家人有没有告诉你,是谁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的?”我问。
“我爹说,那人的身份他们不太清楚,是两个男人,看起来是专门替人送东西做买卖的,他们还给爹留下了一封信。”
“那封信你爹捎给你了吗?”
“在这里。”
我打开那封信,上面写着:你的女儿在宫里伺候主子有功,这些是赏给你的,不必言谢。
“看来,咱们可以用这封信指证皓嫔。”我把信递给刘礼。
“这封信肯定不是皓嫔自己写的,不是他的笔迹,我们怎么指证他?何况,都不知道写这封信的人还在不在人世,说不定已经被皓嫔灭口了。”
“我看未必,这封信牵扯到宫中之事,一般人顾及性命,怕是不敢随便替人写,而且皓嫔也不会让太多人经手这件事,所以写信的人可能就在宫中。”
“那是皓嫔身边的宫女水儿写的?”
“怕也不会就让这么亲近的人来写,”我转过头对芸儿说:“你去打听打听,皓嫔宫中有哪些宫人是识字,并且会写字的。”
“是。”
几日后,芸儿告诉我:“皓嫔宫中有个小太监叫小攀子,以前读过书,认得几个字,不过那个太监已经被皓嫔打发出宫了,不知道现在还活没活着。”
“立马派人去找。”我说。“记得,找到他后,让他照着这信的内容写一遍。”
“是。”
又过了些时日,芸儿告诉我:“在小攀子的老家找到他了,让他写字,他不肯写,奴婢威胁说不写就要让他伏罪,他才写了。”
芸儿把纸条掏出来,我对着信看了看说:“确实是他写的,他人呢?”
“奴婢已经把他带进宫了,绑在后面的厢房里。”
“好,这次我要让皓嫔彻底落马!你去禀告皇上,就说找到谋害濯风的真凶了。”
“是,小主。”
皇上来了后,问我:“听芸儿说,谋害濯风的是皓嫔,此话当真?”
“当真,臣妾有人证物证,可以证明是皓嫔做的。”
皇上听了静灵和小攀子的招认,又看了小攀子写的信,说:“果真是他,朕没有想到,皓嫔竟然如此狠毒。”
“皇上准备怎么处置他?”
“朕知道,你恨他害咱们的孩子,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很用心的服侍朕,当年朕也不愿意迎他入宫,是他的父亲陈太尉一意要让他进宫,陈太尉位高权重,又辅佐过先皇,在朝中势力颇大,朕不得不敬他三分,现在如果突然发落他,只怕会引起他父亲不满啊。”
“那皇上的意思是?”
“朕会降他为贵人,让他日后见到你都要行礼,同时把他的五阿哥送到阿哥所,不让他们母子见面。”
“皇上,五阿哥还小,放在阿哥所,只怕那些嬷嬷们会怠慢他,欺负他,皇上若是放心,就送他来臣妾的宫里吧。”
“你竟愿意抚养皓嫔的孩子?你不恨他吗?”
“臣妾恨的是皓嫔,不是五阿哥,臣妾心痛的是他有这样一位急功近利的母亲,想来平时皓嫔对他也很严厉吧,臣妾会好好教导他,不让他成为皓嫔那样的凉薄之人。”
“你有这份心就最好了,想不到你还能以德报怨。”皇上笑着抱住我。
“臣妾还有一个要求。”
“你说。”
“静灵和小攀子虽然是助纣为虐,但也是为了他们的家人,希望皇上不要处罚他们,放他们出宫吧。”
“那怎么行,若是依你所言,那以后这些下人不是个个都敢帮着主子害人了,朕非杖毙了他们不可,还有皓嫔身边的水儿,朕也不会放过。”
“可是。。。”
“连儿,你从小不是在宫中长大,不懂得宫里的险恶,凡事有一次不可有第二次,你不用劝朕了,朕心意已决。”
“好吧,那依皇上的就是了。其他人臣妾也不敢求情,但是静灵寻得皓嫔的罪证,也算戴罪立功了,皇上就罚她去做苦力吧,不要杀她。”
“唉,你还是心地太软了,行吧,朕会让她去做挑水的重活,饶她一命。”
“臣妾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