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缘起 ...

  •   郑国淇县的织邑以前从没有什么新鲜事,可近来新鲜事却多了些,让人颇有些招架不住。
      这桩新鲜事,要从姜氏小女曼姝身上说起。
      姜曼姝年幼时是个乖巧的小姑娘,聪明可人,最喜人的便是一对儿水灵灵的大眼睛。邑中人皆说,这姑娘长大了,或许是个富贵主儿的命。姜家人自己也这么认为。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的缘故,又或许是一物降一物的因缘,自从多年前一位外乡的聂寡妇离了夫家,带着年幼的儿子在此定居后,姜曼姝本该成为窈窕淑女的成长路线就这样偏离了预定轨道,成为了黏在聂裴身后的一条小尾巴。
      于是,这桩事情的转折点,便落在了聂家小子聂裴身上。
      聂婶从未对聂裴隐瞒过他的身世。坦白讲,他根本不姓聂,至于他叫什么,从哪里来,聂婶也一概不知晓。聂婶从前是临邑人,远嫁外乡,无奈年纪轻轻便守了寡。夫家姓聂,于是人们便唤她聂婶。在前几年风不调雨不顺的光景下,夫家人和和气气地请她喝了碗粥,颇为委婉地跟她交代,你看你嫁入我聂家便早早死了丈夫,安知不是被你克死的;这也就罢了,你也未能为我聂家生下个一男半女的,空让聂家无后;再者你是女人家,力气甚小,生产之事你也做不来。这几年光景不好,粮食紧张,不如你先回娘家度过些时日,等光景好了再将你接回来,这样我们两家都安稳些。
      聂婶是个明白人,既然婆家说话说到这份上,她自然也不好再多作停留。这年月,能否活命都是大问题,婆家还能顾全双方的面子委婉地赶人,她已经是赚了大便宜。但是否要回娘家,聂婶心中是否定的。嫁出去的女儿又被送回,这在邑中必然会被笑话,她虽不是个爱胡思乱想的人,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去别的地方清净清净也好。心下计较了一阵,她倒觉得离临邑不远的织邑甚合她意。毫不客气地喝完婆家准备的粥,聂婶拾掇拾掇便出了门,再不回头。
      从婆家到织邑,步行需要四日。其间多是山路,半途需渡洛水河。就是在洛水河边,聂婶捡到了尚在襁褓里的聂裴。
      “……聂婶聂婶,阿裴小的时候,长什么样啊?”在织邑同聂裴相熟后,姜曼姝总喜欢缠着聂婶问这一段故事。
      “咳,还能怎么样,”聂婶一边帮聂裴补着旧衣裳一边笑道,“和别人都一个样,一对眼睛,一只鼻子一个嘴,能有什么样?”
      “聂婶……您明明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的……”曼姝嗫嚅道,小女儿情态尽是显露无疑。
      聂婶手上才绞了线头,这厢偏头看了看姜曼姝那红红的脸,心下早已明白了几分,也不再调笑:“好了,聂裴这孩子啊还真是……从小长得就俊,细皮嫩肉的,当初裹着他的也是上好的布,想是尊贵人家的孩子呢……也不知那家遭了多大的祸患,把孩子就这样……”一回忆便没个尽头,聂婶叹口气,继续缝补另一件衣服。
      “那襁褓布您还留着吧?”曼姝兴奋道,“或许上面留有他家中的标记呢……”
      “襁褓布?”聂婶瞥了曼姝一眼。
      “对啊。”曼姝点头如小鸡啄米。
      真是个可人儿孩子。聂婶也笑了。
      “早扯了做尿布了。”
      “……”

      聂婶一个人将聂裴带大,在织邑的日子过得虽不算宽裕,但也不至于受什么罪,她自己也是满意的。婆家将她送走,娘家人也未曾打听过她的行踪,以是多年来,尽管离得并不远,聂婶从未带聂裴回去过。好在织邑民风淳朴,人们对于这位外来妇同她的养子也并未多做议论。除了一个姜家的小丫头曼姝常常装模作样地“应阿裴的邀请”来他们这陋舍做客外,邑中也极少有人来此“叨扰”。日子常年过得清冷,出了曼姝这样一个热闹的小姑娘,聂婶在心里也是极喜欢她的。可她那个性子淡漠的儿子啊……聂婶每每想到此,便不禁掬一把辛酸泪。

      郑宣公七年,夏,郑王宫里出了这样一件丑事。
      卫庄公送入郑王宫中的质子,在一次宫宴上公然坐在了郑王后的腿上,令在场的贵族公卿惊诧不已。王后羞愤欲死,那质子却不依不饶,借着醉酒的劲儿继续耍酒疯,嘴中还一个劲儿地冲郑王嚷着,要求同王后同宿。如此大辱郑王如何能忍,当即便将那狂徒囚在狱中,同时派人传书卫庄公知会此事。庄公收了信后却没有什么反应,回信中对郑国王室的丑事只字未提,却颇为和蔼地讲了讲郑国质子在卫国的起居情况,又提了提下个月末众诸侯在卫国蔺水盟誓之事,这信便淡淡地收了尾。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和压迫。但郑王只能忍,一来卫庄公目前的霸主地位无人可动摇,若非抓住这件事不放那就是自取灭亡;二来当初送去卫国的是他最为宠爱的小儿子,若是卫庄公想要借此对质子动什么手脚也简直易如反掌。思来想去,郑王只得将那卫国质子禁足,这事便这样不了了之。
      郑王忍了,不代表郑王后能忍,不代表郑王后的娘家人能忍。王后数日在宫中大闹,不吃不喝,嚷得郑王夜夜睡不安生;廷臣天天进谏,要求严惩狂徒,树立王室威严,重振郑国雄风,吵得郑王脑壳儿发胀。最后还是位名不见经传的谋臣替郑王出了个主意,总之一句话,咱们阳着来不行就玩儿阴的。
      于是,几日后,被禁足的卫国质子重获自由,被客客气气地“请”到郑国乡下进行“体察民情”一月游。
      得了消息的各国,皆竖着耳朵,等着听有趣的消息传来。

      彼时在郑国乡下——织邑,无人关注这些朝堂之事,大家的生活又是另一番光景。
      “阿裴!”这一日傍晚聂裴习武归来,姜曼姝坐在聂家前的那棵槐树下等他,眼角都是喜色。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聂裴习惯性地皱眉,却被鼻前骤然一阵香风带的没了声音,紧接着便是温香软玉在怀。低头一看,姜曼姝扑在他怀中,双臂紧紧环住了他的腰。
      “……你放开!”聂裴从未见过她这个阵势,也未想到她竟大胆至斯,一时大窘。
      “不放!”虽是满脸通红,可她却似乎同他较上了劲儿,手臂反倒收得更紧了些。“阿裴……我……想问你话……”
      “……你放开,好好说。”聂裴想要推开她,但女孩子的身子紧紧贴着他的胸膛,一时间自己的手也不知该往哪放。
      “……阿裴,后天,后天你有空吗,可以请刘师父放半日假吗?”女孩羞涩的声音闷闷地从他胸膛处传来,呼出的气息喷在他身上,有些微痒。
      “……你,你要做什么?”聂裴几乎不能呼吸,顿了顿,又艰难道,“你先放开,我们好好说……”
      曼姝却是狠狠在他怀中摇了摇头,更加紧地抱着他:“不要,我这次放开了又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这样抱着你了……我想去洛水河放花灯,阿娘说了,后天是天女娘娘下凡会情郎的日子,只要我能在那一天去洛水河放一只花灯给天女娘娘许愿,她就能保佑我、我们。”
      还没等聂裴再说什么,她又从他怀中抬起头来,就那样望着他的眼睛:“阿裴,我也想让她保佑你和聂婶平平安安。”
      已是日沉西山,月出星海。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