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初识 ...
-
苏营,生长于灵山秀水的小村庄“栖莲村”中。因数年前国家边境不安,战乱频发,父母在战争中无辜去世,而祖父祖母也很早因病离世。这个不幸的乡下家庭就剩下她和唯一的小自己5岁的弟弟苏伦相依为命。父母离世时,苏营8岁……
苏营13岁那年,一乡上文人看中弟弟,觉得他脑袋灵便,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就想要教他念书,并且不计酬劳。眼看弟弟真心想要读书,又看在自家贫穷至极,实在没钱供他念书,只好答应。之前他们年龄还小,饭量也小,姐弟俩可以靠吃着百家饭过活,乡里乡亲的看着这对姐弟实在可怜,也都心甘情愿地帮助他们姐弟俩;可现如今,苏营15岁了,已然有独立劳作、并且养活自己和弟弟的能力了,她希望靠着自己,可以撑起这个只有俩人的、没有长辈疼爱的、支离破碎的家。弟弟10岁了,读书读到另一阶段,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增,而自己也得不定期的弄点儿好吃的给弟弟补补身子;所以她决定,离开这个生她养她的村庄,到京城去,到那儿寻一份谋生的活,每月给弟弟捎钱回去,自己省吃俭用也能过。
当苏营孤身一人随着商队到京城奁都时,奁都的景象让她吃惊。京城的繁荣、街市的熙攘使她眼花缭乱,她好奇地张望着。
逛着逛着,苏营的身后出现一流氓,这流氓常出现在此地,臭名远扬。那流氓望见苏营这位年轻少女脸庞俊俏,体格纤细,动了些歪心思。苏营还未觉察有一流氓在自己身后,继续游逛。时机成熟,眼看这流氓从苏营背后窜出,欲对苏营不轨;就要得手之时,一位游走在街上面容俊雅的年轻男子,恰巧路过苏营身边,转眼看见此情此景,心里气愤,便一记手刀过去挡开流氓的手,即时救了苏营。
苏营听见身后一声惨叫,转过身去,瞧见一衣衫褴褛之人捂着自己的一只胳膊躺在地下哭嚎着:“啊!好疼!这位公子,我错了,你放我一马,我再也不敢了!”旁边百姓纷纷围观,而旁边有一男子抱着双臂,有些得意地看着地上之人。苏营心想:这男子便是将这衣衫褴褛这人打到地上的人吧,看这模样,看这穿着,应该是富家子弟吧;唉,这世间怎么了,凭什么富家子弟就可以随便打人,穷人就得受欺负?
苏营心生同情,正想前去问询情况,就被这男子拦住了。
“诶?这位公子,你怎能打人呢?”苏营被男子拦住,有些恼怒。
“这位姑娘,你怎能乱扣帽子给我呢?”男子听见苏营不问青红皂白就诬陷于自己,立马为自己辩护:“你好好问问旁边过路人,是不是这老流氓想要对你不轨,被我及时拦住?”
路人立马说道:“是啊,这位公子好心肠,救了你,你凭啥这样说他?”
“算了,小姑娘不懂事,别和她一般见识,都散了吧。”见路人走远,男子又转过头对流氓骂道:“你这老不死的,快点儿滚,有多远滚多远,别让我再看见你,特别是这种事,如若再犯,我就打死你!”男子将流氓吓得落荒而逃。
男子欲离开,苏营一急,拽住了男子的袖角。男子迟疑地看了苏营一眼,又看了袖口一眼,顿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苏营醒悟了过来,快速收回自己的手,脸红了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抱歉公子,是我误会了你,对不起啊;我初来乍到,没见识,不懂事,请公子见谅。公子救了我,我不胜感激,定当涌泉相报。敢问公子大名?”
“无碍,事情过去了,不想了,我也不会记恨你。我叫骆御箫,是前朝朝廷命官骆绶忠的儿子,有幸继承父亲衣钵,现在也在朝廷谋一小职。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苏营。”
“嗯,名字挺好听的。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就告辞了,姑娘也早点回去吧,想必家人都等急了。有缘再见!”
这时骆御箫就要转身离开,苏营喊道:“骆公子,你们家家大业大,能否留一份活给我?”
骆御箫听闻此言,有些吃惊地看向苏营。
“公子,能否听我解释?”苏营都要急哭了。
眼看骆御箫脚步停住,苏营也渐渐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说出的自己的事情:“我家在乡下,家中只有我和弟弟,我们无父无母,相依为命,从小吃百家饭长大。两年前,一乡人好心收我弟弟为徒,想不计酬劳教他念书,我们答应了,也都很感谢他。我弟弟过几年肯定学有所成,需要拜更高水平的人为师,可不是所有文人授课都不计酬劳的,更何况我与弟弟还要生存,所以我便只身一人来到京城谋求一份活干,希望用我自己的能力供弟弟读书、吃穿。我在京城举目无亲,一个女子也不安全。现在我最信任的就是骆公子了,求公子将我带回去,安排一下。公子无论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真的谢谢了。”说完,苏营用央求的眼神看向骆御箫。
骆御箫思索片刻,觉得此举可行,便答应下来:“行啊,你跟这我回去也可以。不过本家无他位,只有一门客的位子还空着,要不要考虑一下。”
“不过你可别闲着,还要替我做一些事的。”
“好。公子救我一命,我愿意替公子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