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塞壬 ...
-
按照惯例,这天晚上的船民是不会回到船上的。热情的东南岛民们的小舢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港口的另一侧,待晚会一结束,回家的人便会从原来的一个两个变成三个四个,颇有些“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意思在里面。只不过以果酒的酒精含量,最终扶得“醉人”归的就只有一个人。
程生看着自己怀里的“一滩”吕嘉年,内心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真沉呐……有鱼尾巴的时候这么沉,变成腿了怎么还是这么沉……早知道这条小鱼酒量那么差就不劝他喝酒了……
下了船大家就没有了身份之别。酒场边一群船民和岛民还在不醉不休,看见平日里高冷的船子此时手足无措的样子,不由都发出了戏谑的笑声。
夜近三更,晚会散场,不管是合脾气还是看对眼的船民岛民们都已经定下了住处,就连老程也腆着脸去敲了许老爷子的家门。只有程生一人扶着烂醉的吕嘉年,举目无亲……
夜风吹过,真是凄凄惨惨戚戚。
“吕嘉年,你说你酒量怎么这么差呢……哎,都快变成醉鱼了……”程生扶着吕嘉年慢慢地朝着海边走去。
“大哥哥!”
走到酒场旁一条小巷的拐角处,一个七八岁穿着粗布衣的小女孩突然叫住了程生。
“嗯?”程生看着面前突然冒出来的小女孩一脸茫然。
“你在叫我?大半夜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是啊。”小女孩笑了笑,“我姐姐知道你们没地方住,特地叫我来请你们来我家的。再往前就到了。呐,跟我来。”
程生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带着无意识走路的吕嘉年跟了上去。
“到了!姐姐快开门!”
这是一座老旧的茅屋,就坐落在海边的一块大礁石上,屋顶的茅草看上去已经有些年份,大多黯淡无光。潮水起伏涨落,带来重重涛声,有节奏地在屋前徘徊。
屋门打开,女子见到程生和吕嘉年,不由笑了。
程生一时愣住了。
“海与天的子民中,竟有这样的精灵降临凡尘……”
“愣着干嘛?进来吧。”身着纱裙的女子嫣然一笑,月光下,乌发如墨,皓齿星眸与她颈上腕上的珠贝相映生辉。
一进屋,程生却发现这座海边的小茅屋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潮湿,甚至能算得上是干燥。他顺着女子的指引把昏睡的吕嘉年放到床上,又转头看向她。
“多谢,这位……呃,姐姐怎么称呼?”
“我叫塞壬。”
“海妖女王?”
“也有人这么叫我,但是我并不喜欢这个称呼。走,我们出去聊,别吵到他。”
“哦……”程生回头看了眼吕嘉年,挠了挠头,跟着塞壬走到了屋外。“塞壬姐姐怎么会知道我和小鱼没住处的?”
“你都叫他小鱼了,还猜不到为什么么?”塞壬笑了,她走到海边蹲下身,伸手捧起一捧海水,一条小鱼正在那捧水中傻乎乎地游来游去,似乎是察觉到身周的空间变小了,它一个甩尾跳了出去。
塞壬被小鱼甩出的水花溅了一身,却丝毫没有在意。她坐下来,理了理有些被溅湿的头发,背对着程生道:“在上海的时候我就关注到他了。若不是你发现了他,可能现在他已经我的小助手了。毕竟,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其实人类很早以前就发现我们一族的存在了。只不过我们一族向来藏得很好,他们一直抓不到我们。唯有前些年有两个孩子不听劝告出走被人类抓住了。”
“我们与人类本来就不是同族,又是那两个孩子犯错在先,因此即便身为族长我对人类也并没有什么怨恨。只是我没想到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这么残忍。”
“怎么说?”一听到是塞壬讲的是关于吕嘉年的事,程生被酒精微微麻痹的大脑瞬间清醒了。“他是怎么变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译解了我族孩子的基因,将他们的基因片段复制下来,并且寻找了‘替代品’。”
“但是‘替代品’的纯度绝对不够高,他们一定解构了‘替代品’的基因链,再注入了催化‘替代品’转化的物质,最后通过聚合剂重构了新的基因链。”
“很显然,他也是这种基因注射转化的试验品之一。我在他的身上闻到了我族的味道,但更多的部分还是人类。”塞壬微闭上眼,叹了口气。“既然邀请他上了你的船,就请好好照顾他吧。这种基因转化后患无穷,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促成转化的催化剂有多少种。就他现在的气息反映来看,酒精也是其中一种。”
“……什么意思,难道他现在就会变回鲛人?”
“不会很久,天亮之前就会恢复过来。这段时间他身上的伤会加速恢复,于他而言也是一种好事。”
程生默然。片刻,他似是无意地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知道你内心还是信不过我,不过是凭着船子的感知察觉到我没有恶意而已。”塞壬睁开眼定定地看着身前深邃浩瀚的海,“人鱼也好,鲛人也罢,抑或是海妖——我们的称呼多不胜数,但是其实我们唯一的称呼是亚特兰蒂斯的子民。”
“亚特兰蒂斯不是传说么?”
“是啊,亚特兰蒂斯是传说,鲛人是传说,我塞壬也是传说。”塞壬的语气里不带丝毫感情,她盯着海水,仿佛要与500米下的那座城市的灵魂对视,“若不是你们的人口基数足够大,现在也已经成为传说了……”
话音刚落,程生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急忙出声解释道:“对不起,我只是……”
“不用道歉,我都知道。”
“上天赐予了我们悠久的寿命和发达的科技,亚特兰蒂斯的沉没即是它对这一过错的弥补。如今它又把强大的族群繁衍能力和智慧给了你们,要小心,它的‘弥补'随时可能会降下。”
“活着守望这个世界是一种痛苦,我已经不想再继续守望下去了,也不希望出现更多的守望者。”
“你和那个孩子,千万要小心——一切毁灭性的崩解,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一切毁灭性的崩解,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珠穆朗玛,第一城。
作为十三城修造的范本,第一城是十三座城市中最早修造的,也是修造得最严谨的。
十三城计划始于120年前。在那时,极端气候和海平面的逐年上升已经走向了不可遏制的方向。世界上大部分处于大陆东西岸侧的城市,由于缺少山脉环护,连年洪旱不断。除了洪汛,逐渐地,海水倒灌也成了一大问题。不得已之下,各国都开始了沿海城市内迁计划,除却那些世界著名的海滨城市——或是因为经济重心一时无法完全转移,或是因为人口过多内陆无法安置……一时间,做防汛防洪产业的大小企业股票飞涨,甚至连科研部门也将工作中心从国防科技、材料研发转到了天灾的预防与应对上。
这些沿海城市中,本就建造在沼泽洼地之上的上海受灾尤其严重。在一场席卷东亚的特大风暴后,苏浙两地沿海全都筑起了十米高的隔海长堤。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美国的迈阿密、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悉尼……多不胜数。一时间,天际线都不再明朗,人类,成了住在墙内的、地球的寄生物。
与此同时,旱灾也出现了。
中低纬地区的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七十摄氏度,阳光暴晒,使得恒河和尼罗河走向了枯竭,而肆虐的海水,碾压般地战胜了过滤器与净化器,那些人类自认为可以改变天地的力量,最终不过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生存所需——也许,就是那处于顶端的一小部分人。
考虑到环境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联合国组织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同讨论自然灾害的解决办法,最终他们确定了十三城方案——在世界最高的十三座山峰中筑城,同时修造水库,以储存历年的冰川融水和抽调的淡水,最后,在这些城市与水库之间建立循环,达到内部平衡,以满足不时之需。
为了以后能有更多人活下去,他们把水库城市设计为了三层。最下一层为水,中间层与最上层建有城市。中间层完全浸入水中,最上层则一半处于水中,一半露出水面,并以吊桥将城市与每座山上的四个通风口相连。
设计是周全的,第一座城市在对外的绝对保密下耗时15年建成了。又过了50年,前九城相继完工了,而第十城、第十一、十二、十三城还在修建中。直到天灾降临的时候,最后两座城市才完成了80%的工程。
所幸,这几座城市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已经可以实行庇护安置功能了。
20年前……
当那颗由冰和岩石构成的硕大的小行星撞向白令海峡的时候。
世界都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