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午膳时,魏清兴致勃勃地谈到村里又救回了一个人,不过这次还加了一匹好马。我感觉这个被救回的人也许与自己有些关联,于是提出去看看那个人的愿望,魏清同意了。
      那位伤者留在村长家养伤,马拴在了院里。魏清带我见了村长,村长领我走进客房,我一眼便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女子。女子身旁摆放着与我被救回时所着之服同样华丽的衣服和一身护体猎装,弓箭、箭筒和沾了血的佩剑整齐地放在桌上。
      “袁……袁殊?”脑中蹦出一个名字,我试探地喊了声。
      女子的身体微微颤动,我轻轻走过去,看到一张因伤痛折磨而紧绷的令我熟悉的脸。女子缓缓睁开眼,神志仍有些不清。她眼神涣散地看了会儿我,眉毛一扬,像认出我似的低哑地唤了声:“阿锦……”
      我紧张的心情随着这一声低唤而松懈下来了,我安抚地拍拍她的手,柔声道:“你先好生休息,我每天来看你。”
      袁殊却使出全力拽住我的手,眸中忽然闪泪地诉说道:“阿玉死了……她死了……被地痞杀死了……”
      我浑身一震,觉得呼吸有些受阻。
      “若是听了爹的话……带几个侍卫出来……就不会如此了!”袁殊声音颤抖,泪流满面。
      我在床边坐下,紧紧握住她的手,脑中渐渐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原主的记忆犹如潮水汹涌地填满整个大脑,好似要挤爆一般。
      “阿锦,你没事吧?”袁殊晃了晃我的手。
      我面色应十分苍白,所有记忆在瞬间被我接收,精神不免受压过大。
      原主也叫苏锦,生辰为七月初七,年方十七,母亲为礼部尚书,父亲是当地一富商之子。我穿越那日,原主与两位好友——袁殊与文玉去一野林子里打猎,袁文二人自恃会武功,未带上侍卫,原主本想带,毕竟身子骨自幼便弱,又没练武功,但袁文二人称会保护好原主,原主拗不过便作罢。
      年少轻狂,灾祸终究是降临了。三人路遇一帮地痞抢劫,袁文二人让原主先逃,然后与地痞打起来。原主驾马逃进野林子里,有一个地痞紧追不舍。地痞扔刀刺中原主马腿,马惊跃而起,不受控制狂奔起来。原主支撑不住,从马背上摔下去,头着地晕过去了,马则跑了。之后便是我穿越后的事。至于原主携带的弓箭、箭筒和身上的护体猎装不见了,我想多半是被地痞抢走了。
      “所幸这野林子后便是石溪村,不然我们俩也活不成。”我叹道。
      “那五个地痞被我和阿玉杀死了两个,伤了一个,阿玉牺牲了,我勉强逃了出来,之后我在林子里不知何时昏过去了。”袁殊道。
      袁殊左肩膀被刀刺中,受伤比较严重,我也不好影响她养伤,便先走了。村长和魏清仍在外等候,我眼眶不由地一湿,若不是魏清及时扶住,我差点都给她们跪下感谢再生之恩了。
      “村长,魏大娘子,再生之恩,我们愿以性命来报答!”我坚定地道。
      “这位小娘子不必如此。”村长慈祥地扶起我。
      “苏娘子,你脸色不太好,不如先回去吧?”魏清关切道。
      与村长拜别后,我在魏清的搀扶下回了屋,只觉胸口堵得慌,喘不上气,脑袋里也像有东西在横冲直撞,剧痛无比。魏澈跑来用湿毛巾敷在我额头上,将我扶上床。
      “苏娘子伤不是好了吗?”魏澈担忧又疑惑地问魏清。
      “方才我带她去看了村长家的伤者,那伤者好像与苏娘子关系密切,苏娘子应受了什么刺激。”
      “唉,苏娘子身体太差了。”
      “自爹胎里带的体虚体弱之症,难以根治,最令人没法子。”
      ……
      我身体恢复后便时常去看望袁殊,与她聊聊儿时的趣事,劝慰她想开些,不要总是沉于自责。过了些时日,我的头伤已完全平复,思亲之情愈加殷切。
      这日我用完早膳方要出门探望袁殊,魏澈突然老远地飞奔过来并大喊:“苏娘子,苏娘子,有人来找你们了!”
      我喜出望外,忙不迭迎上去,魏澈拉着我直往村门口跑。只见浩浩荡荡一群人马,在两个领头的带领下快速靠近。我的心狂跳起来,那其中一领头是管家唐姨!
      “唐姨,唐姨!”我激动地挥臂。
      唐姨看清是我,迅速驾马来到我面前,跳下来按着我肩膀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确定无碍后才哭丧着脸埋怨道:“哎呦喂我的小祖宗啊!你这玩失踪玩得我们苏府上上下下全家老小好辛苦哪!你可知道你把你爹吓成什么样子?全府都乱了套了!”
      “苏少主,我们家少主和你还有袁少主一起出来打猎的吧?少主人呢?”另一领头人有些急切地问。
      我的心咯噔一下,意识到这领头是文府管家,顿时浑身透凉,如坠深渊。
      “文玉她……她被地痞杀了。”说罢我握紧拳头,扭过头去。
      “什么?你说什么?”
      “文玉被地痞杀了!我们途中遇到地痞,我和袁殊受了伤,被石溪村的村民救了,但文玉不幸在打斗中被杀了!”我不知被什么冲昏了头脑,放声大喊,两眼死死盯住领头女子,浑身不禁因悲愤而颤抖。
      领头女子的身体明显一抖,嘴唇微颤,竭力控制住声音问:“在哪儿?你们在哪儿和地痞打斗的?”
      “在野林子里。”我无力地指了下远处的野林子。
      领头女子二话不说带着文府的人马朝野林子的方向奔去。唐姨叹了口气,问了我伤的情况,无奈地道:“你们这群不经世事,年少轻狂的小祖宗哪!连半个侍卫都不带……”
      “我们错了。”我垂头忏悔。
      唐姨拍拍我的肩膀。
      “袁府的人怎么没来?”
      “袁府人对袁殊那丫头在外疯玩半个月不归早已司空见惯了,再说袁家有五位少主,袁殊被管得不严。”
      唐姨说着话锋一转,嗔怪道:“倒是你,小祖宗,府里唯一的少主,我们苏家唯一的后苗!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我见她又要唠叨,便忙打断安慰道:“好啦好啦,唐姨,我这不好得很吗?以后我再也不孤身一人跑出去啦!”
      “哎,以后你也没机会一个人跑出去了。”唐姨忽话里有话地看了我一眼,笑道。
      我领着唐姨与一波家卫往魏家去,村里的老老少少纷纷出来围观,唐姨客气地寒暄。魏家主早已听闻此事,忙携全家迎过来,村长紧随其后,魏姨娘一家也赶了过来。唐姨与我对几位恩人一拜再拜。谦恭有礼是苏府一贯秉承的宗旨,亦是祖训。苏家几世下来,功业有成之人均是朝中文官,且为人都温善不争,最终官运稳定,亦得善终,即便官做的不大。到了母亲这一代,母亲因机缘巧合得了皇帝的宠遇,官至礼部尚书,在昭国是一等官职。自此之后,母亲希望她的女儿亦能做到大官,因而这“温善不争”的训言被改为“温中藏锋”。
      母亲自原主出生,便多次聚集全府人员告诫要以此训言来教导原主这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孩子。原主自幼体弱多病,无法根治,苏母亦不愿把精力从原主身上转移,便再未有育女的打算。从此,千万般宠爱便落于原主一人身上,如大户人家的男郎儿般娇生惯养。但原主并未被惯坏,性情又是极好的,丝毫无少主的架子,勤学温和,淑贤有礼,深得苏府所有人喜欢。
      随着年龄的增长,原主的才学天赋显现出来了,苏母甚是欢喜,专从书院里请来一学识渊博的老师来府里给原主讲学。只是,原主的身子骨依旧弱不禁风,比一些小儿郎还娇弱。原主的每间房均配有三个家卫和五个男侍,家卫负责防止原主跌跤和被猫狗鸟雀撞到一类的伤及体肤的事发生,男侍负责帮原主做除了吃饭、睡觉之类事之外的所有耗费一点儿体力的活……
      我打算带上袁殊与众人告别便回去,魏澈却叫住了我,递给我一封信笺。
      “二姐给你的。她之前说,若有一日你要走了,便把这个给你。”魏澈眼含不舍。“苏娘子一定要来看我们哪!”
      我颔首微笑,轻轻拍她的肩膀:“我往后必登门道谢,来看你们。”
      与所有人告辞后,几个家卫从村长家把袁殊扶到专为我准备的马车里,我坐进去照顾她。唐姨最后拱手向村长与魏家主道了声谢,答应不久必派人送礼。众人一番推辞后,终是与我们告别。
      ……
      将袁殊送回袁府后,已接近正午,唐姨在离苏府仍有一段距离时派一家卫先去报信,让厨子开灶做饭,迎少主平安回府。
      坐在车厢里,我想起魏漪提前留了信给我。打开信笺,入目的是简短几行清秀小字,并题了一首诗。
      “君曾赠一词,漪深有感悟,特作此诗以回——”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愿君归期在望。——漪。”
      我望着信笺,笑着摇摇头,转眸看向遮住外面景致的窗帘。阳光温柔地透过窗帘,我眼前渐渐浮现出与魏漪相处时的那一幕幕画面:有初见时的惊艳和心动,有对望时的窘迫与相惜,有冲动时的恼羞和嫌隙,还有谈天论地时的惬意与无虑……
      “少主,苏府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