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清歌慢吟》 by 吉琉璃
我睁开眼,发现自己立在一条昏暗的白石路上。身后,团团紫雾遮严了来路;向前,一片青烟氤氲中立着个黑牌坊。
我抬脚过去,牌坊下坐着个美貌少妇,青衣素颜。
“敢问姐姐,前去可是冥都?”我这么问,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此时不过是孤零零的游魂一只。
我是自尽,错过了生死簿上的死辰,连个接引的鬼差也找不到。
“痴儿,大好韶华,何故寻死来?”女子敛目,须弥之间幻化出另一幅容颜,竟是个白发老妪,“前尘往事,你可都舍得忘却?”
她回身持出一柄长勺,勺中盛着喷香美酒,却并不递给我。
——我便知道,这位就是奈何桥边的孟娘子。
前尘往事么?
我笑,若不是要来借她手中忘忧水一醉解千愁,我何苦来此?
孟娘子反手把勺搁回桶里,一抬手给我指了个去向,“也罢,你去那望乡台上走走吧。”
青云翻浪开,一路望乡台。
站在台边,我低头往下望,好像立于九霄,俯视镜子里的人间。
青冥冥薄雾散去,一间明亮花厅里,男子抱住血泊中的尸体号啕大哭,“桦儿,你好傻啊。”
我低眉,这男子不是别人,乃是我相伴相随十九年的唐诚大哥。
那镜子似乎知道我心所想,晃一晃,化出荏苒时光来——
那一年,我七岁,他九岁,随父亲来我家拜谒……
画堂南畔遇,骑马嗅青梅。
我从小身体孱弱,十一始通文,他做我的伴读,耳鬓厮磨两无猜。
十三习棋艺,他每每输我一子,夫子却总赞他聪明;
十四学骑射,我不过玩闹,他却可百步穿杨,一年后武举出仕;
十六知情意,我俩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中,我只看到他带笑的俊颜。
十七那年参加殿试,我也成了天子门生。琼林宴罢,我借酒装疯像他表明心迹,他却一笑了之……
我叹一口气,镜子就被一阵烟云拢去,身后传来清淡女音,“爱是菩提,可度一切苦厄。”
我回头,孟娘子已化作豆蔻少女,眉目间盈盈一脉秋水。
“要证菩提,得须慧根。我只是一名庸人,这一世参不破,只能求来生。”
孟娘子挥挥衣袖,去除那迷蒙白雾,“你再看。”
唐诚抱我在怀,我喉颈处流淌出的鲜血已经将他一身官衣染成赤色,他却并不愿意放手,“桦儿,是我错了,不该贪慕虚荣……可你为什么要这样作践自己?”
房门吱呀一声,闯进来几个人。我双目圆睁,恨不得吞下为首那人。
其实也怪不得别人,若不是当年我少年得志、不知检点,硬拉着唐诚去春风楼里喝花酒,就不会遇到来朝进贡的蕃王世子,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发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洛阳花。
两年前的早朝,我混在朝官之中,看那蕃王世子对皇上屡屡出言不逊,便记在了心里。
偏偏在那春风楼上,又让我遇到他贬斥我朝中无人,一时兴起,就玩了个花招将他羞辱一通。
没想到一面之缘,便为自己种下祸根。
“你还来这里做什么?”唐诚怒目对他,“桦儿如今只剩一具尸身,你难道还要将他夺去?”
蕃王世子跌足叹息,“早知道闻桦如此性烈,我真不该逼他就范,悔之晚矣啊……”
我冷笑,两个人一唱一和,真是一出绝佳的悲情戏。
蕃王世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自那日回去之后,对我心心念念,终于说服他父王兵临城下,却只为索夺我一个男子。
唐诚,你难道就配指责别人?
昨夜,若不是红烛明灯之下,他缓缓展开一幅我的画像,津津乐道那送画之人的玉成好意,我怎会心冷如冰,任他轻薄?
我这一生,通共只给过一人画像,若不是你,漫漫人海,他又如何在皇上面前点得出我的名姓?
一曲清歌慢慢吟,吟罢今日方断肠。
孟娘子上来拉我衣襟,“痴儿,你口口声声决绝,为何还是不能忘怀?”
我惊惶摆手,怕她不肯通融,还要送我回那尘世受苦。
“你可知眼中有泪,心中便是有恨?无爱又何来恨?”
我抬手拂面,沾了满手湿冷, “我……”
无言以对。
“你心中不忘,便是喝了我的忘忧水,转了一世还是要去找他的。”
我回头去看那人间,唐诚、蕃王世子,我的父母姐弟,黑鸦鸦一屋子人都在嚎哭不停,心中的茫然也渐渐被凄凉代替。
孟娘子叹一口气,“放不下就是执念,执着是苦,我看你阳寿未尽,还可回头……”
我闻言摇头,孟娘子转身,我亦跟在她后面。
她立在奈何桥边,变回了少妇模样,“我怜你心碎,就替你找个孤魂去活完这一世,你好生去投胎吧。”
我擎着那酒香浓郁的长勺,思绪翻飞,终于一扬手将酒泼在地上。
孟娘子挑眉不解,“痴儿,你莫不是要带这一世的记忆去下世?”
我朗声一笑,“请您跟阎王行个方便,让我转生去做闻府里的一棵桦树,我倒要亲眼看看,他们会给我的替身一个怎样的解释。”
孟娘子微微垂首,沉吟片刻,“你并无过错,不该堕出人道。我只可让你为树到这一世阳寿止尽。”
那便够了。我长揖及地,大礼拜谢。
孟娘子衣袂翻飞,玉指遥点前路,“冥都大门开了,你放心去吧。”
我走上奈何桥,身后追来询问,“这一世过后,你有什么愿望?”
“生生世世,生不逢他、死不逢他。”
空渺渺、路茫茫。
再不回头,我大步踏入那一片青雾之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