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难道我说的不是实话,你有什么好惭愧的。”王诚认为冯紫英只是自谦。

      冯紫英却有他的道理:“现在京里不知多少子弟都在笑话小侄,觉得小侄怕了那仇思仁,出京便是不战而逃,太怂了些。日后便还有回京之日,也是别人酒桌上的笑谈。”

      是呀,原来仇思仁没入忠顺王府做属官的时候,同为纨绔的原身把人家的胳膊打折,还死硬的不道歉,冯紫英成了这具身体的主人之后,只是柳湘莲打了人一巴掌,冯唐与冯紫临亲自到仇家赔罪不说,冯紫英伤刚养好,便灰溜溜离开京城。

      不管谁听说了,都会认为冯紫英是见仇思仁做了忠顺王府的属官,不敢再跟人硬刚,认怂了。纨绔子弟拼的不就是一个面子,原身做派才是纨绔们喜欢看到的戏码,现在冯紫英直接躲出京,嘲讽他的人不在少数。

      王诚不在意的一笑:“不过是你们小孩子爱面子,才听不得人说两句酸话。跟一家子平安比起来,一时服软又算得了什么。”

      同道中人呀,冯紫英两眼发亮的看着这个身高一米八的王诚,本以为这位也是血勇之人,讲的是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没想到竟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王诚被冯紫英炙热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干咳了一声道:“你也别因为我这几日躲你,便写信向你老子告状。还不是冯兄提前写信给我,让我试试你是否真的因此事长了教训,还是一时赌气。”

      竟是冯唐怕自己没有长性,才让西行第一站的王诚试探自己,冯紫英不得不感佩一下他的慈父之心,脸上便也有些动容:“都是小侄原来行事,让父亲不敢抱太大希望。王叔父也是为了小侄好,还让王兄陪了小侄几日,见识了西京的风土人情,小侄再抱怨的话,还是个人么。”

      王诚听了大喜,直夸冯紫英有冯唐年轻时的风范,又嘱咐他到天水关应该找谁照应,自己亲写了给人的信让冯紫英去了便去拜见。跟着又留饭送行,又让府里拿出自己命人给冯紫英准备的西行应用之物,冯紫英除了连连道谢之外,也无别词。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已辞行,次日冯紫英主仆三个便早早退了客房,也不再往王府告别,迎着初升的太阳,出城往西而去。

      冯紫英离京时是七月半,半个月走到西京,又盘恒了六七日,此时已近八月。西北风大,早起打马已经有了凉意。加上草近半枯,庄稼也渐渐归仓,越走,便越觉得冷清。

      存思不时怀念西京小吃,每每此时老褚头便让他去讨水或喂牲口,存思怨念更重。冯紫英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不管是原身还是他自己,都是没吃过苦的人,这一路不停打马前行,说一点儿也不后悔才是假的。

      只是后悔也不过片刻的事儿,难道他还能现在调头返回京去?只求快些到了天水关,真的投了军能安稳些。如此后半段路大家都走得没情没绪,每日晚起早住,在黄沙漫天的路途上挣扎。

      这日远远又见光秃秃石山的影子,老褚头在长出了一口气:“公子,已经快到天水关了。”

      冯紫英也早见山影,不如在京时白嫩的脸上也有一丝笑意:“望山跑死马,就这点儿路,也够咱们跑上一天多的。”

      存思兴致倒上来了:“就算再走一天多,总算看到头儿了不是,强过前几日连影子都看不到的时候。”

      于是主仆三人鼓起劲来,这日歇在了离天水关八十里外的一座小镇子上。说是小镇都抬举了这地方,总共不过一南北、一东西两条街,零零散散百十户人家。

      冯紫英所以知道这就是一个镇子,是因为镇外也修了厚厚的围墙,唯一的入口处悬了块风化得看不出底色的木匾,勉强可以看出写着“榆林镇”三字。

      认清字时冯紫英心里还暗笑了一回,觉得这镇小罢了,起的名字倒挺大,还榆林,没得糟蹋了这名字。一进镇才发现,街上走着好些穿军衣的汉子,个个紫黑面庞,目光如刀般看着冯紫英主仆三个陌生人,让冯紫英生生打了个寒战。

      老褚头已经跳下车,向路人打听可有住宿的地方。大家听他京中口音,目光不再犀利,指点客栈给老褚头看。镇本不大,客栈不过五六十步开外,老褚头谢过指点的人,向冯紫英道:“公子,咱们先去住下,再打听投军的事儿吧。”

      边上几个看热闹的,听老褚头叫冯紫英公子,目光都看向他,饶是脸皮够厚,也足够让人不自在。冯紫英点了下头,自己先打马向客栈方向去。

      看热闹的就议论:“听说要投军呢,咋这个时候来投军?”

      “这么个小白脸,怕是刀都提不动,一进营里就得哭着要回家。”

      “王老二,他发梦你也发梦呢,听说这次换来的将军治军严着呢。进了营里,一顿操练下来,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投军还带着下人,一带还带两个,肯定连营都不让他进就撵的远远的。我去指点指点他,告诉他该怎么投军。”

      最后说话的人身量很高,身板看上去分外魁梧,他一开口,几个看热闹的都不敢反驳。这人见冯紫英三人确实进了客栈,也不继续与人说闲话,不紧不慢的也向客栈走去。

      估摸着他听不到自己的声音,看热闹的才相互挤眉弄眼:“冯狗剩又要糊弄酒喝了,你们敢不敢跟过去沾光?”

      “要投军的看着是个力巴,那个老头倒在行,这酒怕不好糊弄。”

      “怕什么,好不容易有投军的在镇上落脚,想知道营里的事儿,不跟咱们打听跟谁打听?好事不能都让冯狗剩一个人占了。”

      占便宜的心理站了上风,几个看热闹的坠着冯狗剩的影子,也慢慢围到客栈门前,个个双手抄进袖口晒起太阳来。

      里头冯紫英已经不见,老褚头与存思两个在卸行李,冯狗剩两眼不停的打量老褚头,等老褚头想喊存思帮他抬一下箱子的时候,便觉箱子一轻,对面一个紫黑脸大汉正抬着箱子另一边。

      “不敢劳您动手,军爷。”老褚头连忙向人道谢。

      那人脸上还如刚看冯紫英进镇时的冷峻,丝毫没有松动:“这么大岁数出门在外不容易,该当帮把手。”

      老褚头仍努力赔着笑脸:“等一会儿叫小厮跟小的搭把手就行,哪儿能让军爷干这样的粗笨活计。”

      “怎么,你瞧不起我,怕我摔了你的东西?”大汉脸上能刮下风霜来,老褚头有些结舌。冯紫英的声音从房里传出来:“老褚头,这位兄弟即热心帮忙,别拂了他的好意。”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懂不懂呀公子?老褚头心里暗暗叫苦,面上强挤出笑容:“公子说的是,生受军爷了。”

      冯狗剩便往出声的屋子扫了一眼,轻飘飘抬起箱子,老褚头踉踉跄跄的跟他往里走。

      “军爷,不是这间,这间是我们公子住的,这间才是小的住的。”老褚头见冯狗剩想把箱子抬进冯紫英的房里,忙出声提醒。

      “你们开了两间房?”

      “小的们哪儿能跟主子住一间屋子。”老褚头笑的脸发僵。好在冯狗剩没再多问,几趟便跟他把车卸完。外头晒太阳的几个不时往客栈里瞄一眼,这就把脸全都转向客栈。

      存思在冯紫英房里正小声嘀咕:“这人怕是不好打发,好在老褚头身上还有碎银子。”

      冯紫英也一直听着外头的动静,听老褚头一直跟人道谢,那人却无声无息不似想走的,无奈看存思一眼,觉得这奴才真是个乌鸦嘴。

      “老褚头,你越老越不知事儿了。”人家不走,显然想见一下自己这个主人。冯紫英不能不从自己一直躲的屋子里出来,开口就埋怨老褚头:“这位兄弟忙活了大半日,怎么也该请他喝杯酒,光是嘴上谢成什么体统。”

      冯狗剩一直盯着冯紫英呢,见他说话间十分真诚,脸上的冷峻收起来些,向冯紫英拱了拱手:“这位公子言重了,咱们当兵的,这点儿小事不过举手之劳。”

      看热闹的相互挤眉弄眼,要听冯紫英怎么接话。冯紫英也没让他们失望:“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我是来天水关投军的,不日便与兄弟是一样的军汉,兄弟叫我公子,才是笑话我呢。”

      冯狗剩脸上更缓和了些:“让公子一说,倒显得我矫情了,我姓冯,名狗剩,不知道这位兄弟贵姓?”

      “这倒是想不到的缘分,咱们还是本家。我也姓冯,名紫英。即是一家子,那就不说两家的话,今天一定要与兄弟好生喝一杯。”

      “还有这么巧的事儿?”冯狗剩脸上也显出些意外,眼里有着莫名的激动来:“那是该喝上一杯。不过兄弟初来榆林镇,这一杯该我给兄弟接风。”

      什么?客栈外看热闹的人纷纷看天,以为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冯紫英也觉得冯狗剩是客套话,笑道:“我们兄弟萍水相逢,能在这边关相聚便是幸事,谁请都是一样。”

      冯狗剩深深看冯紫英一眼,语调有些怪异:“的确,兄弟相聚就是幸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 1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