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一章 偶遇 ...
-
曾维之来宜昌港的第一日,就被告知这里河道复杂,水中多弯道旋涡,也曾经淹死了不少人,眸中一丝异色闪过,这才沉声道了句:“算了吧,丢了怀表,换回你寻死的一命,也算是值了。”
“谁说我要寻死了。”江心看着曾维之,一脸紧张的模样,白皙的脸上,许是方才跑过来跑的,有些急了,这才有了些红晕。
“是呀,我们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呢。”曾维之看着江心,忽而笑着说道,这才松开了拽着的江心的手臂。
“可不是嘛,对了,你怎么在这里?”江心坐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望着不远处滔滔江水,问了句。
“我在这里工作,不在这里,应该去哪里呢?”
“可你不是在汉口?”
“我在民生公司工作,如今在汉宜这一条航线上跑。”
“哦。”
“那你呢,你为什么会在宜昌?”
“我呀,跟着剧院义演。”
“义演?”
“对呀。”
“你是?”
“长乐戏院,汉剧余老板门下的门生。”
“汉剧牡丹花余老板门生,只有一个,莫非你是木芙蓉?”曾维之看了一眼江心,一张白皙的脸上,画着淡淡的妆容。
“看来你还不算是个老顽固嘛,知道的还不少。”江心侧目,看着曾维之望向湍急的江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对不起,是我害你弄丢了那只怀表,那女孩,对你一定很重要吧。”
曾维之望着江心,沉思片刻,眼眸之中略过一丝讶异:“你看过那只怀表了?”
“没经过你的允许,看了那只怀表,我向你道歉,不过,她确实很漂亮。”江心索性坐在江边的大石块上。
“是吧。”曾维之眉间略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望着方才那处怀表滚落的水流之中。
“好像你一碰到我,准没什么好事,上次你为了救我,差点丢了性命,这次为了我,丢了你最重要的东西。”江心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
曾维之本是站着的,低头看着女子,望着远方的模样,这才坐在了一旁的石块儿上。
“或许这就是命吧,若她知道,这块怀表是我了救人而丢失的,那她应该也会很高兴的。”
“她是你的妻子?”
“她叫白雪,是我的未婚妻。”曾维之脸上有些苍凉的神色,连语气也仿佛低到了尘埃之中。
“白雪,人如其名,真好听的名字。”
“不过,她已经去世多年了,我连最后一面都未曾见到她,我从沪上来汉口的时候,只在幸福地里,见到了她的坟墓,她就那样冰冷的躺在地下,我们说好的,三年之后,我就回来娶她,可是她没有等到那一天,我也没等到那一天。”曾维之眼眸之中红红的,被极力的克制着,说的一派云淡风轻。
“同是天涯沦落人,没曾想,我们连过去都那么像,我的未婚夫,也去世多年了,他死在我们结婚的前一天,七一五事变,因为他的父母是共产党人,他被国军带走了,我只见到了他冰冷的尸体,躺在血泊之中,浑身满是鲜血。”
听到“七一五事变”五个字的曾维之,眼中满是诧异,而后渐渐湿润了,侧目望着江心,女子眼中,一行热泪滚落,落入江水之中,而后化为乌有,被江水淹没,了无痕迹。
察觉到有人看着自己的目光,江心侧头看向曾维之的眼睛,这眼神,似曾相识,不由得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白雪是怎么死的?”
“七一五事变,她是共产党人,被汪精卫集团残忍杀害了。”曾维之看着江心,莫名生出了些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一刻,他觉得面前的女子,和自己是感同身受的,是什么样的命运羁绊,才能让他们这样的二个人,在茫茫人海中数次相遇。
江心眼中的热泪再也绷不住了,看着曾维之,眼泪夺眶而出,她以为,这世间,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的,可是现在,坐在自己旁边的这个男子,明明和自己有着相同的过去。
“看来,我们的相遇,是老天注定的,老天让我一次次的遇见你。”曾维之红着眼眶,看着江心说道。
“这些年来,我无数次的想寻死,想追随他而去,可是每每看到我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弟弟妹妹,我终是下不了这个决心。”江心将这些年的委屈,一股子的倒了出来,在这个男子面前,似乎有一种魔力,自己可以畅所欲言,最终是泣不成声。
“长兄如父,我又何尝能放得下我的弟弟,他是我活在这世间唯一的信念了。”
江心抱着双膝,埋头哭泣着。
曾维之不知怎么的,一把抱住了江心,安抚道:“好好活着,他们一定希望我们能好好的活着,因为那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他们是为共产主义信仰牺牲的,我们怎么能毫无意义的死去呢?”
曾维之眼中的热泪滚落,怀中的女子,哭的那么伤心,十一年,满肚子的委屈,从未忘记,因为是心中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每每触及,痂壳之下,必定血肉模糊,让他们在本就山河疮痍的岁月里,失去了永远的爱人。
来往宜昌港的游轮船只,一趟一趟繁忙的运送着货物,掀起层层浪花,翻涌着重重拍打着江岸的石块,点点浪花落在二人的身上。
船工号子,悠远悠长,远方的层峦起伏,江水蜿蜒着流过重重丘陵,阳光细细散散的撒下来,暖得了世间万物,却独独暖不了人心。
身后不远处的山坡上,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像极了太阳。
极地苦寒,哪里寒得过人情冷暖,沧海一粟,他们不过是这世间最微小的一物,但他们,愿意用热血,去唤醒那些沉睡的国人,东方文明古国,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不能止步于他们这一代,更不能毁于他们这一代,他们,怎么能这样,毫无意义的死去。
但凡有一颗爱国之心的人,决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土七零八落,看着同胞客死他乡,在日寇铁蹄之下,看着世间升平变成一地鲜血淋漓,有人牺牲了,必须有人站出来,站在最前面,为和平而呐喊。
如果不是战争纷飞,没有谁,愿意背井离乡,流亡他乡。
他们背起行囊,走向远方,故乡在身后渐行渐远,他们用鲜血,丈量前行的土地,前仆后继,继往开来,总得有人,用鲜活的生命,铺就通向光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