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第84章 学塾 ...

  •   王琪想什么来什么,他这边刚刚有了打算,马婆子便上门了。

      自从去了玲珑斋之后,不知是为了避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马婆子很少回王家本宅,也从没来过竹园。

      马婆子的不请自来,王琪料定她肯定有事。但他对马婆子一向客气,也没多问,而是先请她坐下,又吩咐下人上了茶,才缓声道:“都这么晚了,天又冷,马婆婆有事派人捎个信就好了,没必要亲自跑一趟。”

      “老婆子和阿蛮得公子照料这么长时间,是应该亲自上门请安的。”马婆子道。

      知道这些都是客气话,王琪也不当真。马婆子若是想看他,大可以挑个天明路好走的时候,没必要非得这个时候过来。她孤身一人前来,既没提前知会,也没找人陪同,肯定有事不想当着旁人的面说。

      将周围伺候的下人打发出去,王琪直接道:“马婆婆就不要客气了,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的到的,一定尽力去办。”

      “如此,就多谢公子了。”马婆子也没扭捏,开门见山道:“得公子恩典,不仅赏给我们祖孙俩一个吃饭的活路,还教阿蛮读书识字。如今,我们也攒了些钱,上的起学馆了,总是麻烦公子,老婆子实在是过意不去。”

      王琪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一听马婆子提到学馆,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

      现如今这世道,寒门子弟若想出人头地,要么从军,要么科举。从军虽是条出路,但毕竟刀剑无眼。没准还没熬出头,就马革裹尸了。没有父母愿意拿孩子的命去赌将来的前程。相比之下,科举还算是条安全的路。

      依照大梁的律法,读书人若想参加科举,必须在本县公认的私塾中获得一个学员的身份。马婆子应该是想给赵阿蛮辞了书童的活,送他去私塾读书,将来也好考个功名什么的。

      说来,这事王琪还真没替赵阿蛮打算过。那个神秘人只是让他把赵阿蛮培养成有涵养的文人雅士,并没有其他要求。王琪始终觉得,那个神秘神本事通天,有他做靠山,赵阿蛮没必要非得走科举的道路,和千军万马一起挤那座又细又窄的独木桥。

      见王琪皱着眉不说话,以为他不愿意答应,马婆子心中一慌,忙跪下道:“承蒙公子眷顾,阿蛮入了王家之后,没少受到公子的提点。公子的大恩,老婆子就算是当牛做马也还不清。如今我们既然有了能力去学馆,实在不好继续麻烦公子了。”

      既然是马婆子自己提出的要求,王琪当然乐得成全。先不说那个神秘人有多高的身份,就凭玲珑斋的生意全是靠马婆子的手艺撑起来的,而她也是个知进退的人,一直本本分分,从来没有挟技居奇。王琪承她的情,自然愿意好人做到底。

      “婆婆多虑了。”王琪笑着把他扶起来,顺势道:“阿蛮这孩子我非常喜欢,一直拿他当弟弟看,我也想他有个好前程,就算您不提,我也有这个想法。不知,婆婆准备送阿蛮去哪一家私塾?”

      显然,马婆子只想着先替赵阿蛮和王琪请辞,还没来及想那么长远。听了这话,马婆子明显一愣,等了一会才道:“听玲珑斋里的婆子们说,城西的青云学馆不错,里面出了好多状元。”

      科举三年一次,青云学馆是这几年才办的,能出多少状元?这明显是市井的混话,不值得推敲。王琪笑了笑,青云学馆的事他略微知道一些。听说,主办人是一个屡试不第的落第秀才,县太爷见他有些口才,很能忽悠人,便暗地里出钱让他出面开了这家学馆。有县太爷煽动舆论,一传十十传百,青云学馆自然就有了名声。县里场面上的人都清楚,县太爷其实才是青云学馆真正的主人,不过是没人说破而已。

      朝廷之所以发下禁令,禁止商贾人家子弟为官,也禁止官宦人家做生意,就是怕官商勾结,官家利用职权给自己谋福利。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官的人舍不得手中的权,又看重商场上的巨额利润。虽不能自己出面做生意,却可以扶持一个听话的傀儡,两人明面上没有什么关系,暗地里分赃,各取所需。

      对于这种事,王琪自己就感同身受。玲珑斋在京城的所得,一多半都孝敬了三叔。虽然三叔明面上并没有要求他什么,但其中的勾连都是心照不宣的,若是不认真对待,你就输了。王琪相信,二叔手里那一百万两的生意,估计也会分给相府一杯羹,没准人家还要占大头呢。

      王琪倒是不反对赵阿蛮进学塾读书,但县太爷马大人办的学塾,他还真不信任。

      “青云学馆虽然小有名气,但毕竟新开了没几年,里面的学子身份背景不一,门第不同,十分复杂,就怕阿蛮过去不好相处。”王琪道:“平遥县最有名的夫子是解学究,县里很多金榜题名的学子都是他老人家的门下弟子。当年,我三叔也是拜他为师,一路考取了功名。”

      “解学究呀,恐怕我们高攀不起呀?再说他年纪大了,不知道还收不收弟子。”解学究的名头马婆子也听说过,却不敢抱有高攀的希望。

      王琪道:“解老先生虽然已经七十有余了,但依然精神奕奕。如今他被张家请去了,在张家教书。”

      “张家?不会是被张云林张大人家请去了吧。”马婆子道:“若是张家,我们就更加攀不起了。”

      知道雪中送炭的机会来了,王琪也没兜圈子,直接道:“在张家读书的,除了张家本家的子弟之外,也有不少外姓子弟,都是平遥县的名流,品行和才学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阿蛮跟他们在一起读书,耳濡目染,定能受到好的影响。索性我和张家有几分交情,看在去世的张老先生面上,张家人定然会给我一点颜面。若是婆婆愿意,阿蛮可以用我母家表弟的身份去张家读书,您看如何?”

      “您母家表弟的身份?”马婆子一愣。

      王琪连忙解释:“我毕竟是商贾,若让阿蛮用堂弟或干弟弟的身份,怕是会影响他。我外祖的父亲也是做官的,外祖虽然没有官职,但也是当地的大户。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有这层身份在,绝对不会拖阿蛮的后腿的。”

      王琪考虑的已经十分周到了。王家是商贾,王氏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而王琪的母家是正儿八经的大户人家,虽然早就已经没落,如今也没剩下什么人,但好歹没有商贾这层身份,有科举的资格。让赵阿蛮做王琪娘家的表弟只是一个口头上的称呼,既能抬高他的身份,不至于在学塾里被人看不起,也不会辱没了科举的资格。

      “这……这怎么能行?”明白过来王琪的意思,马婆子又惊又喜,“这太麻烦公子了。”

      可怜天下长辈心,虽然不想麻烦王琪是真心实意的,但是若能让赵阿蛮多几分高中的把握,马婆子也顾不得了。

      王琪连忙道:“马婆婆言重了,我帮阿蛮,其实也是帮自己。没有参加科考一直是我多年的遗憾,若是能帮阿蛮平步青云,也算是圆了我多年的梦想。还希望婆婆成全才是。”

      “那……老婆子就在这里谢谢公子了。”马婆子心中已经欢欣鼓舞,自然不可能拒绝,连连对着王琪福身。

      心事已了,马婆子没有多做停留,便告辞离开。

      王琪吩咐人套了马车,安排他们务必把马婆子安全送回玲珑斋,又一直将她送到门口,这才挥手道别。

      看着载着马婆子的马车逐渐远去,想到继王生之后,赵阿蛮也要离开他去学塾读书,王琪不由有些怅然若失,心道:“看来,又要物色一个新的贴身小厮了。”

      马婆子回到玲珑斋时,赵阿蛮正准备出去寻她。

      “奶奶,您去哪里了,可让我好找。”看见马婆子,赵阿蛮几步窜了上来,扶着她道。

      丫头赶紧倒了杯茶放到马婆子手边,道:“马奶奶,您出去怎么不和阿蛮说一声呀,看把阿蛮急的。”

      “没事,我就是出去转了转。”马婆子看着丫头笑道:“你妹妹还好吧。”

      听她提到妹妹,丫头的脸上一苦,涩声道:“哎,哥哥老打她,还不给她饭吃。我也不敢露面,只能偷偷的过去看看。”

      自从丫头的哥哥听说她被赎出来之后,来玲珑斋找过几次,都被王生和长顺打发了。对付狠心把亲妹妹送进火坑的赌徒,王生向来毫不手软,坑蒙拐骗连恐带吓了几次,丫头的哥哥立马怂了。可惜他心里窝火,又不敢招惹王家,只能回家拿最小的妹妹出气。

      从邻居口中知道妹妹受苦,丫头也没办法,只能趁着哥哥出去的时候偷偷回去送些药和吃的。她知道给妹妹塞钱只会便宜了哥哥,只能把钱给了周围几个好心的邻居,让他们帮着照应妹妹。刚刚丫头就是收到信,说妹妹又挨了打。知道哥哥下手有多狠,她着实不放心,又不敢自己一个人回去,只能央求赵阿蛮作陪。

      “奶奶,都这么晚了,你到底去哪里了?”赵阿蛮埋怨道:“有什么事不能等我回来再去办?”

      马婆子道:“没事,刚刚齐兴过来拿点心,我让他顺路带我去竹园看望公子了。”

      听了这话,丫头收拾东西的手一顿,心中却是悔不当初。难得马婆子去看王琪,若她开口央求,没准能一同过去。可惜这么好的机会却被生生的错过了。

      丫头在心里把那个耽误她“前程”的赌徒哥哥骂了个狗血喷头,嘴上不动声色的道:“听说王公子的竹园修的十分好看,若是能进里面看看就好了。”

      假装没有听到丫头嘴里的意思,马婆子看着她道:“丫头,去厨房熬点姜汤吧。天冷了,你们刚从外面回来,喝点姜汤暖暖身子,小心得风寒。”

      知道马婆子是有意打发她出去,丫头虽然不愿,却不敢忤逆,只能不情不愿的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第84章 学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