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第82章 侠士 ...

  •   还没等徐百川想到办法,王琪已经率先向董珏提出回平遥县的决定。

      二人离家已久,又快过年了,是时候回去了。王琪一提出来,董珏便爽快的答应了。

      和长安打了声招呼,王琪又辞别了王耀,几人便启程了。

      因着多了两名姑娘,这一路走的自然很慢,加上苗穗没怎么出过门,路上看见什么都兴奋,董珏有心要带她领略一下沿途的风土民情和自然风光,路上走得就更慢了。等回了平遥县,又是半个多月以后的事了。

      马上就要进腊月了,正是古宝斋最忙碌的时候。而董家大哥董琛也在外出的路上出了变故,差点把命搁在外面。如今董家一家人都心有余悸,王琪也不担心董珏会再次被他那个不懂事的姐姐支去蜀中,便放心大胆的在竹园好好休息了几日,并且大方的给赵阿蛮放了几天假,让他好好陪陪马婆子。

      这日,王琪刚刚起身,便有小厮过来通报,说王李氏请他回王家一趟。

      自从王隆出事之后,王琪的生意却是更加顺风顺水,王李氏一开始还说些酸话,一门心思的认为是王琪克了王隆。可惜眼见着王琪的钱越赚越多,王李氏纵然不喜,态度上倒也软和了不少。

      王琪自是了解自己奶奶欺软怕硬的本性,也没对她这些微不足道的示好感恩戴德,只是搬出了王家,尽量减少见面的次数。王李氏知道王琪对自己有意见,平时也不敢上门招惹,祖孙俩几乎默认了眼不见为净的共识。王李氏像这样主动来请他的时候真是少之又少。

      将小厮打发走之后,王琪这才问齐忠:“奶奶今日找我,可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可能是因为二老爷和二少爷回来了吧。”一旁伺候的齐忠道。

      这段时间王隆一直忙着四处求医,王琪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和他打过照面了,也不知道他“下面”的伤治好了没有。

      既然已经派人来请了,纵然面和心不合,但总归是没有撕破脸,该顾的面子还是要顾一下。王琪换了身衣服,便准备回王家。

      在王李氏的福寿堂见了许久没见的王隆,王琪中规中矩的对着王李氏行了个礼,又和王隆打了个招呼,便一个人坐着看人家祖孙俩叙旧。

      王隆虽然已经成了个废人,但依旧是王李氏的心头肉。王琪冷冷的看着王李氏拉着王隆的手,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手忙脚乱的吩咐身边的下人把自己房里的人参、鹿茸以及许多名贵补品大把的往王隆屋里送,跟那些东西都不要钱似的。

      看了良久,王琪觉得实在没意思,便准备起身告辞。

      谁承想他才一开口,王李氏便冷冷的道:“你弟弟刚回来,你这个当哥哥的陪着坐会能怎么样?”

      王琪自然不会用“店里还有事”“忙”这种理由敷衍,虽然王隆经常用这些借口偷懒耍滑打发事,奈何王李氏愿意听。但若是换在他身上,王李氏只会阴风阳气的拿话堵他。这就叫不同孙子不同命。

      “看奶奶和二弟有话要说,我就不打扰了。”王琪笑道:“况且我和二叔好久没见了,正好备了些补品,准备去看看二叔。”

      见他要去看王烽,王李氏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一些,语气依然冷冷的,“还算你有点孝心,知道敬重二叔,去吧。”

      得了王李氏的首肯,王琪立马退了出去,只觉得外面的空气不是一般的新鲜。

      去王烽那里简单的寒暄了两句,婉拒了他们留用午膳的邀请,王琪头也不回的出了王家的大门。

      无所事事的在街上转悠了一圈,王琪觉得无趣,便回了竹园。

      刚一进门,齐忠便迎了上来,道:“少爷,董二公子来了,正在厅里等着您呢?”

      “董珏,他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将披风递给齐忠,王琪便去了正厅。

      王琪进来时,董珏正坐在厅里喝茶,看见他便笑着埋怨:“琼琚兄,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有这么个好园子,也不邀兄弟过来玩两天。”

      董珏毕竟是花五百两银子买了两个窑姐儿的败家子,王琪本以为他会被家里人骂个狗血喷头,然后关几天的禁闭,没想到会容光焕发的坐在这里。看他那精神奕奕的模样,完全不像是刚刚挨了骂,反而像是有好事临门了。

      “你怎么找到这里了?”笑着在他身边坐下,王琪问。

      “整个平遥县,谁不知道你王大公子把这个扫把星园子给买下来了。听王生说,现在你除非有事才回王家本宅,其他时候都泡在这里。”董珏往前倾了倾身,轻声问:“怎么着,你还真准备和王家划清界限,自力更生,把王家祖传的家业全都留给你二叔和王隆?”

      其实,因着王家上一世的灭顶之灾,王琪确实有划清界限的心。再说,他没有多大的金钱欲,在王琪看来,银子够花就行了。如今贾富贵和贾敏儿已经身死,王隆也得了报应,算是大仇得报。若王隆和王烽肯老老实实的,他也不介意放他们一马。至于王李氏,只要王隆他们不痛快了,她自然也跟着不痛快,根本用不着再做什么。

      这些话,王琪自然不能和董珏说,只是道:“我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图个清静。况且,家里还有三叔在呢,就算二叔想独吞家产,奶奶也不可能答应。”

      “那倒是。”王隆点了点头,道:“不管怎么说,你家二叔都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比你老辣多了。只要该给你的份例银子不少你的就行了。”

      王琪笑了笑,心道,二叔也是看碟下菜的。原来他是脓包一个,父母去世之后,王烽给的份例银子总是“缺斤短两”,害他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自从玲珑斋的生意好起来之后,每月的份例非但没有拖延,反而给的更勤了,一次都没有落下过。欺软怕硬就是二叔他们这种人的天性。

      不想继续这个话题,王琪转而道:“我听说前些日子董琛大哥出了些事,随行的小厮和仆役都没回来,为此还赔了不少银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别提了。”说到这件惊险的事,董珏还是一脸后怕,“琼琚兄,你是不知道。就在我们去京城后没几天,大哥也出门办事,结果在路上遇见了一伙劫匪,不但被抢了财物,还把随行的人都杀了。幸亏遇上一个大侠,和劫匪恶斗了一场,这才救了我大哥的命。”

      王琪皱眉道:“这几年官府抓的严,周围也算安稳。道上遇见个把毛贼小偷什么的不稀奇,怎么还会遇上如此猖獗的劫匪?”

      其实,王琪的疑问不无道理。大梁国的几位侯爷各个都是能征善战的主,粉碎别国的入侵都不在话下,更何况是区区几个占山为王的草莽悍匪?有几位侯爷坐镇,最近几十年大梁国内一直很稳定,往来商路也是太平无事。再说,董家随行的家仆也不是吃素的,弄个人财两空的结果,确实匪夷所思。

      “还不是我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姐姐。”董珏脸上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苦笑,“也不知道她是着了什么迷,让我去蜀中未果,便三天两头的来缠我爹娘,又是哭又是闹。爹娘不舍得她伤心,便让我大哥想办法。正好大哥要去鄂南一带办事,也不知道怎么被姐姐得了消息,咬着说鄂南离蜀中近,非得让他拐一趟不可。谁知就是因为多走了这几步路,就出了事。”

      听他这样说,王琪倒是了然了。蜀中不比中原,山高皇帝远,道路艰险又多山多岭,藏个把山贼也是在所难免。况且那边有地界本就有争端,吐蕃虎视眈眈,一直都不太平。上一世大梁和吐蕃起争执的导/火索,也是因为吐蕃暗地里扶持蜀中的山贼坐大,招兵买马,意图不轨,这才惹怒了大梁皇帝,从而引发战事。

      王琪心道:“西南那边的地形本就复杂,又与平遥县相隔甚远,普通百姓知之甚少。鄂南与蜀中相邻这事,平遥县的多数商贾都未必了解,董家姑娘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道人家,怎么可能知道的那么清楚?这其中定然少不了她夫家的点播和撺掇。

      看了董珏一眼,王琪也没多说什么。董家姑娘这种坑哥坑娘家的行为委实不懂事,但这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他这个外人还是不要开口为好。董陈两家到底是一家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和好了还是一家亲。外人跟在里头瞎搀和,一个弄不好就会落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再说,董家老大董琛不是善茬,其中的道理他这个外人都能想明白,董琛不可能不清楚。也用不着他费心提点。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王琪笑着道:“不管怎么说,董大哥都毫发无损的回来了,这事也算是有惊无险,你们可得好好谢谢那位出手相救的侠士呀。”

      董珏忙道:“可不是,听大哥说,那位恩公的武功十分了得,以一敌十都不在话下,将那些劫匪杀的是落花流水。”

      “这么厉害,不知那位侠士是何许人?”王琪也来了兴致。

      董珏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恩公现在就在府上,琼琚兄若想见他,我可以为你们引荐。”

      “那位侠士现在在你们府上?”王琪有些不相信。根据他的了解,江湖人好打抱不平是常事,但是他们不喜和官府有牵扯。董家虽然没有官家背景,但却是个充满铜臭味的商人。在那些不拘小节的大侠的眼中,商人大都是蝇营狗苟,经营算计的货色,和他们豪爽的性格格格不入。

      董珏道:“大哥身边的人都死了,恩公担心路上再有变故,便主动把大哥送回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这位侠士真是古道热肠。”嘴上夸赞着,王琪心道,眼见所有家仆被杀,又险些去鬼门关走一趟,董琛已经是惊弓之鸟,自然要抱紧侠士的大腿,求人家保护到底了。

      董珏继续道:“人家不但救了我大哥的命,还不辞辛苦,千里迢迢的把大哥送回了家。这么大的恩情,我们涌泉相报也报不完。既然人已经到了平遥县,我们董家怎么也得留人家小住几日,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你们是应该好好招待人家。”王琪打趣道:“再说,有这么个以一敌十的武林高手在,普通毛贼休想打董家的主意。”

      董珏笑道:“看琼琚兄说的,好像我们有什么企图一样,我们真的只是想报恩。”

      “行了行了,不说这些了,你今天来是有事吧。”王琪喝了口茶,转移了话题。

      “倒是忘了正事了。”董珏从袖里拿出一个请帖,郑重的递给王琪,道:“腊月初六是个大吉,我要纳苗穗做妾。虽然不会大办,但还是希望兄弟能过去捧个场子。”

      没想到董珏居然真的娶了苗穗,而且董家人也同意了。看着大红的喜帖,王琪愣了一下,才道:“恭喜无双兄了,我一定过去讨杯喜酒。”

      “同喜同喜,琼琚兄,眼看着伯父伯母的守孝期快过了,你也要抓紧呀。兄弟我等着喝你的喜酒。”董珏笑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第82章 侠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