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4、第264章 说客 ...

  •   王琪又气又乱,只想离开这个让他恶心的地方,远离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可是他闷着头走了好远,这才想起王敬还在屋里写字呢。若是要走,肯定得把他带走,没有扔给赵璟的道理。

      想到这里,王琪脚下一顿,便想回去找王敬。谁知刚一转身,便见史东默默的跟在身后。眼见王琪停下了,史东也停了脚步。

      “我现在心情很不好,只想一个人静静,你不要跟着我。”看见史东,王琪自然没有好脸色。

      “王公子,外面风大,您身体不好,还是赶快回房休息吧。”仿佛没有注意到王琪的不悦,史东平静的道。

      冷笑一声,王琪道:“怎么,我是你们征西候府的阶下囚吗?连随意走动的自由都没有了?”

      “您是我们家小侯爷的座上宾,园子里的任何地方您都可以自由走动。”史东面不改色的道:“只不过小侯爷吩咐了,眼下毒害您的幕后真凶还没有找到,为了王公子的安全,您现在不能出园子。”

      幕后真凶摆明了就是马婆子,赵璟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么可能找不到?他就是想袒护马婆子。

      听了这话,王琪更气了,“恐怕真正想要我命的,就是你们小侯爷身边的人吧。我若是继续留在这里,迟早被人害死。”

      “王公子,您这话从何说起?若是属下们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您尽管提,要打要罚属下悉听尊便。只是,您千万不要误会我们家小侯爷的一片真心。”史东无比认真的道:“您放心,有小侯爷和属下在,一定会护您周全。属下可以拿性命保证,这个园子里,绝对不会有人敢伤害您。”

      史东说的煞有其事,但王琪却懒得继续和他纠缠,“既然这园子安全,史侍卫就不必跟着了。”

      留下这句话,王琪拔腿就走。谁知他刚有动作,史东立马跟上。

      “刚刚是史侍卫说,我可以在园子里随意走动的。”王琪不悦的扭头道:“我不想让人跟着,你难道没听懂吗?”

      史东连忙道:“属下是奉小侯爷的命令,保护王公子的安全。”

      “史侍卫不是说,这个园子里没人会害我吗?”王琪笑着拿史东说过的话堵他,“若只是在园子里转转,又何须跟随保护?”

      “这……”史东果真被堵了个正着,可他碍着赵璟的命令,无论如何都不敢离开王琪半步,只得站在王琪面前死磕。

      见史东就是赖着不走,王琪的耐性终于耗尽了。他正想发火,便听一个声音道:“史东,你先退下吧,我陪王公子走走。”

      “是,修文大哥。”看见来人,史东仿佛松了一口气,很顺从的退下了。

      待到史东走后,修文这才对着王琪道:“看来王公子恢复的不错,属下也就放心了。”

      知道修文也好,史东也罢,都和赵璟一个鼻孔出气。王琪没好气的道:“在下刚刚已经说过了,现在只想一个人静静,修文将军若是没事的话,请自便,恕在下不便奉陪。”

      “王公子请留步,属下是来跟王公子赔罪的。”修文拱手道。

      听了这话,王琪倒是笑了,“不知修文将军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要跟我赔罪?”

      “其实,小侯爷一早就嘱咐过史东了,让他好好保护王公子的安全。若是马婆婆和徐大哥上门,一定把他们全都挡回去。”修文道:“今日徐大哥过来拜访王公子,是属下力劝史东放行的。没想到徐大哥这么不晓事,居然冲撞了王公子。属下代徐大哥向王公子赔罪,希望您不要跟他一个莽夫一般见识。”

      王琪显然不领情,他冷笑一声,道:“修文将军跟徐百川还真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配合的亲密无间呀。听说徐百川早年便跟随征西候,深得器重。这种常年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的人,最精通人情世故,不可能是毫无头脑的莽夫。他会对我出言不逊,无非是根本没把我这个人放在眼里。徐百川都不觉得自己有错,偃武将军又何必多此一举的替人家赔不是呢?”

      “王公子说的是,是属下唐突了。”修文轻笑着道:“不过王公子难道不好奇吗?史东那人古板的厉害,向来以小侯爷马首是瞻,从不肯违抗他的命令。如今明知道小侯爷有严令,为何还会听了属下的劝放徐大哥进来见您?”

      知道修文这人不是什么善茬,说多了恐怕会被他套进去。王琪不想继续纠缠,便道:“你们之间的事,我没兴趣,也不想知道。”

      王琪正准备转身离开,修文忽然面色一变。他几步拦到王琪面前,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个头,求道:“王公子,恕属下刚刚失礼了。如今我们家小侯爷有难,也只有您能救他了。”

      修文这一系列的举动成功的阻止了王琪离去的脚步,他先是有些惊讶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修文,随即笑道:“修文将军太抬举在下了,你们家小侯爷身为征西候世子,位高权重。而在下只是一介草民,人微言轻。就算你们家小侯爷真遇到什么难处,也轮不到在下排忧解难吧。”

      “王公子不知,因着滇南的事,整个征西候府已经深陷泥沼当中,惹得龙颜大怒。可小侯爷为了救出王大人,还是执意要插手滇南的事。他这样做,等于是引火烧身呀。”修文道:“王公子,求您劝劝小侯爷吧。眼下他谁的话都不听,恐怕只有您能劝得住他了。”

      王琪自是知道滇南发生了暴乱,以至于王耀如今还生死未卜。赵璟虽然答应他一定会尽力寻找,不过暂时还没有消息。只是不知滇南的事和征西候府有什么关系,又怎么会牵扯上赵璟。

      “只求王公子给属下一点时间,让属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您讲清楚。”见王琪一脸茫然,修文忙道:“若是王公子执意不管,属下绝不勉强。

      看面相便知道,修文这人高傲的很,若不是情非得已,肯定不会轻易下跪求人。

      说不担心赵璟那是假的,但王琪却不想让人看出来,只能佯装淡定的道:“修文将军先起来吧,在下实在受不起。再说,此事毕竟关系到我三叔的性命,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请修文将军说给我听听吧。”

      见王琪的态度有所转变,修文大喜,忙道:“此处人多眼杂,实在不是一个说事的好地方。还请王公子回去,属下好好跟您说。”

      反正一时半会也走不了,王琪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回了房,又将伺候的小厮打发走,王琪这才道:“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事情是这样的……”将滇南的事大概给王琪讲了一下,修文道:“小侯爷执意偷偷去滇南,明面上是担心太子的安危,其实属下知道,他是一心挂念王耀大人。眼下征西候府被诬陷参与谋害莫吉可汗,事关重大,皇上严令府中的人闭门思过,不得私自离京。若是让人知道小侯爷违抗圣旨,便是欺君重罪。一旦惹怒了皇上,就连征西候也未必护得了。”

      王琪道:“也就是说,皇上怀疑滇南之事有京中人参与策划,细查之下便发现了逆贼与滇南那边往来的信件。正巧在那个时候我奶奶病重,阿蛮曾经派人去滇南给我三叔送信。皇上便怀疑,与滇南暗通款曲的是征西候府?”

      “差不多就是这样。”修文有些内疚的道:“其实,给王大人送信的人是属下派过去的。当时小侯爷还在江南的园子里,是属下自作主张,这才连累了整个征西候府。”

      若真是如此,征西候府会遭此劫难,还真跟自己有关了。王琪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既然滇南那边已经乱了,皇上又怎么确定,那些暗通款曲的信是从京城送过去的?难道就没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仿冒陷害吗?”

      “这其中的很多事情,不是属下知道的。”修文道:“既然能让皇上相信,而侯爷也没有反驳,便说明那些信件确实有它的可信度。”

      点了点头,王琪又问:“在下听说征西候是当今圣上的堂弟,当年圣上登基之时,征西候保驾有功,多年来深得皇上信任。皇上总不至于因为征西候府的人去滇南送过信,就怀疑他吧。”

      “自古伴君如伴虎,天恩难测呀!”修文苦笑一声,道:“皇上和皇后娘娘感情平淡,只宠爱沈贵妃一人,自然一心想立沈贵妃生的七皇子为太子。只因当今太子是长子,又是皇后的养子,深得朝中老臣的拥护。皇上顾及礼法,这才勉为其难的立为太子。小侯爷还没认祖归宗之前,便和七皇子有嫌隙,后来更是因为各种原因发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加上太子小时候由侯爷教养过一段时间,双方自然感情深厚。侯爷虽然没有明着站队,但在外人看来,征西候俨然已经是太子党了。皇上面上没说什么,但一直对侯爷颇有微词。”

      听了这话,王琪顿时明白了。只要牵扯上皇位之争,便没有骨肉兄弟和亲人朋友了。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目前都只是猜测。”修文道:“王公子是聪明人,属下也不瞒您。侯爷怀疑,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有人策划,意图栽赃征西候府。可能王老夫人摔倒病危,都是那些人有意为之,为的就是让征西候府派人去滇南,也好趁机嫁祸。”

      虽然心里有了猜测,但王琪还是问:“侯爷认为这事是谁干的?”

      “不好说。”修文摇头道:“不过,肯定是对征西候府以及小侯爷十分了解的人。他们不光嫁祸征西候府,还冒充徐大哥的人接近马婆婆,怂恿她给您下毒,意图挑拨小侯爷和徐大哥的关系。幸好小侯爷机谨,及时识破奸人的计策,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想到徐百川气急败坏的脸,王琪差点不厚道的笑出来。也难怪徐百川会生那么大的气,自己谋算人心谋算了大半辈子,可惜风水轮流转。如今天降一口黑锅砸在他头上,偏偏事儿还像是他干的。想必接到黑锅的时候,徐百川心里一定很窝火。

      “眼下皇上手里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滇南的县令吴州与朝廷逆贼勾连,刺杀莫吉可汗。王大人是县衙中人,又有人亲眼看见征西候府派去送信的人进了县衙。这事,征西候府是甩不清了。”修文道:“如今,王大人和送信的兄弟们都是生死不明,那封信也下落不明,便等于死无对证。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算皇上还信任侯爷,征西候府也得避嫌才是。所以说,小侯爷实在不宜再插手滇南的事。”

      知道修文说的对,若是赵璟在此时背着皇上出京去滇南,确实很不理智。王琪不由问:“征西候就没有劝你们家小侯爷吗?”

      “侯爷也是左右为难,可惜拧不过小侯爷。”修文道:“再说,侯爷毕竟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自然也担心他的安危。”

      想了一下,王琪道:“修文将军,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你家小侯爷也未必会听我的劝。你说的这些道理,他未必不懂,既然他还是执意如此,可能是有自己的考量吧。”

      王琪这话,算是婉拒了修文的请求。

      心中有些不悦,修文不由道:“王公子,能不能劝成是一回事,有没有去劝又是另外一回事。属下一直以为,就算您和小侯爷之间有些误会,但你们之间毕竟有真感情。如今小侯爷身处险境,王公子又何必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呢?您这样做,未免也太让人寒心了吧。”

      “连你们家侯爷都左右不了的事,修文将军凭什么认为在下就能劝得住?”王琪轻笑一声道:“况且,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你家小侯爷此去滇南,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没想到这个时候王琪还在说风凉话,修文难以置信的道:“徐大哥说王公子冷性冷心,属下还觉得他有失偏颇。如今看来,果真如是。就当属下刚刚什么都没说,告辞了。”

      修文负气而去,王琪却没有心思顾及。他现在想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可能会关系到当今太子与赵璟的前程。

      莫吉可汗遇刺的事,上一世也曾发生过。只不过刚听说滇南发生暴乱的时候,王琪一心挂念王耀,便没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如今看来,这两件事居然是一回事呀。

      上一世,王琪没有去过滇南,自然对滇南的事了解不多。但是莫吉可汗的大名,他却是听说过的。这人也算是一代枭雄,骁勇善战,手下更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将领。可惜,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据说,这场暴乱的始作俑者,便是莫吉可汗的亲叔叔。他趁着可汗受邀外出饮宴时趁机发难,试图杀死莫吉嫁祸给大梁。

      谁承想莫吉可汗竟然侥幸没死,还逃了出来。他孤身一人,隐姓埋名,一路北逃,终于跑出了滇南的地界,遇到了一个驻守西南的大梁将军。在那个将军的帮助下,终于平了百夷族的叛乱,惩治了乱党,也免除了大梁与百夷族的战事。

      若事情真如上一世那般发展,赵璟去了滇南,没准还会成为救下莫吉可汗的功臣呢。想到这里,王琪不禁有些犹豫。这事虽然貌似简单,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十分复杂凶险。一着不慎,不仅立不了功,还会万劫不复。

      到底要不要冒险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4章 第264章 说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