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 ...

  •   行过柳山,便是已经走出了一半的路程。

      柳山并非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它更像是一个略有些高度的山坡,上面遍布垂柳,只可惜深秋时节,看不见那柳条如青丝一般随风而动的景象。

      韩熙好奇地望着,身边的谢忱已经习惯地替他解说起来:“那里便是柳山,名门杜家的祖宅就在那里。”

      “柳山上有两处泉眼,名为惠、寿二泉,能源源不绝地涌出水来,汇聚成一条青柳河,一路东去便是都城外的淩水湖。”

      韩熙像是听故事一样津津有味,待在王宫里,哪怕看了再多的书,也不知其所述之全貌,这一路上所见所闻,短短几天便让韩熙感觉到那些曾经阅读过的文字,在他脑海中变得具体了起来。

      随行兵卒的脚力有限,使团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太快,前几日还能下榻驿站,稍作休整,过了柳山郡一带便越来越人迹罕至,他们也只能就地扎营过夜。

      条件算不上很艰苦,韩熙事先在灰雾世界里就放了几床被褥,夜里冷了或者身下的塌太硬,他都能自行解决不必劳烦随侍。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使团便到了拒鹿关,这是一处倚傍着丘陵天险而修建的关隘,目前由淩国所占据着。

      此关占地势高,若是毓国来攻便要费力去攀爬一段坡路,而淩国的军队出击却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一般地冲锋,可谓是易守难攻。

      将符节交由守关士兵过目,使团便顺利入关了,毓国的军队就在对面扎营结寨地提防,谢忱便派了人前去拜访。

      事先,淩王已经差人快马加鞭向毓王递了要出使毓国的消息,守关的毓军应该也是早就接到了命令,见了谢忱派去的使者之后,便爽快地放行让使团进入毓国领土。

      此时,韩熙所在的使团已经走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如今冬至已过,令韩熙有些称奇的是毓国内的天气并未转寒,反倒如暖春一般怡人。

      刚过关的时候,还能见到些泛黄的树木,越往里走,周边见到的草木便成了郁郁葱葱,格外生机盎然的模样。

      “各地的四时风情皆不相同,倒不必如此惊诧,”谢忱笑着说起自己之前的见闻,“我从覃国启程回来的时候,不过十二月伊始,那边就已经下过一次薄雪,天气也寒冷了起来。”

      “如果不是出来一趟,我还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

      韩熙自己准备的衣服大多是厚实些的冬衣,因着无论是他还是楚荷都未出过远门,不知道毓国的环境竟是如此情况。

      好在谒者台对于各国的情况比较了解,准备的衣物里有单薄一些的,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不至于让韩熙沦落到没有合适的衣服可穿的境地。

      毓国的道路坎坷崎岖,总是会遇到上下起伏较大的地势,官道也是蜿蜒百转着绕开那些丘壑,本来平缓的车马就变得颠簸,坐在车舆里颇有些难受。

      韩熙便干脆出了车厢,和守卫的将领一样骑着马赶路,温和的风拂过脸颊,一路上都是鸟语花香,倒是让人心旷神怡,十分享受。

      只是苦了谢忱,本来身子就不太好,在车里闷着被颠得头昏脑涨,脸色惨白,时不时就得把头探出来透透气才行。

      等到了珏林城,韩熙已经有些恍惚地记不起此时已然是冬季——路边鲜艳的繁花盛开着,日光很暖,熏得人昏昏欲睡。

      “难怪珏林有花城的美誉,如今亲眼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韩熙东张西望着,忍不住称赞。

      毓国人把侍弄花草当做风雅之事,进了珏林城之后,便可以看见家家户户、院里院外都栽着各式各样的盆景,满城都弥漫着浓郁的花香,韩熙甚至想象不到,若是春夏时节,这里又该是一幅怎样的盛景。

      前面带路的毓国官员,听了忍不住骄傲地挺起胸膛,不似之前那样冷着脸,和善地搭话:“每年的六月便是举行珏林花会的日子,到时全毓国最出色的花卉都会送到这里来展示,小兄弟要是感兴趣,到时候可以过来看看。”

      “多谢兄台,”韩熙冲他笑了笑,语气亲和地道:“若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看一次,才不留遗憾。”

      一下子气氛倒是融洽了许多,韩熙趁机凑到那人身旁闲聊起来:“敢问我们现在就是去见毓王陛下吗?”

      “陛下日理万机,岂是能说见就见的,我先带你们去驿所休整一下,等陛下有时间了,自然会召见你们。”

      “说来惭愧,小弟还有一事,需要麻烦老兄,”韩熙故作羞赧地笑了笑,然后从怀里掏出些碎金,塞到了那人手中,语气诚恳地道:“来时淩王和王后特意嘱咐过,让我们去见一见公子轩,带些家乡特产过去,也算是聊慰思乡之情。”

      那人不动声色地将碎金接过揣了起来,然后便豪爽地笑道:“小兄弟尽管去吧,又不是什么大事,回头我往上面报备一声就好。”

      “多谢老兄通融!”韩熙感激地冲着他一揖,然后便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又扯了别的话题随便闲聊起来。

      到了驿所,谢忱是被人搀着下马的,他的脸色很难看,一副快要吐了的模样,也确实是需要休息,没法立刻去见毓王的状态。

      韩熙扶着他在驿所门口弯着腰缓了许久,谢忱才算好了一些,没有那般天旋地转地想吐了。

      一边小心翼翼地将谢忱扶进了屋,韩熙一边小声冲他说道:“你一会儿找几个信得过的人给我。”

      谢忱蹙着眉头看向韩熙,疑问道:“你要干什么?”

      “我去见二哥,刚刚已经跟毓国的官员说过了,不会有问题的,”韩熙怕谢忱反对,特意解释起来:“淩国的使者去拜见自国公子,旁人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谢忱也没多说什么,唤了三个亲信进来嘱咐了几句,然后便对韩熙叮嘱:“万事小心!”

      “我知道。”韩熙咧嘴一乐,便带人去搬了箱子,找驿所的人带路去见二哥。

      也算是没有白费韩熙事先打点的功夫,驿所的人并没有多为难他们,只是板着脸看向他们抬着的两口箱子,问道:“这里面都是什么?”

      “一箱是王宫里惯用的熏香和布料,另一箱是耐放的点心吃食,都是王后嘱咐的,也是给公子带些家乡的念想过来!”韩熙一边让人将箱子放下,开盖供人查看,一边递了银锭过去打点。

      他对于人情世故其实并不是很擅长,但是遇事不决就塞钱总归是没有问题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不过是些举手之劳呢。

      驿所官员收了银锭,也就大概凑近扫了一眼,确定没什么问题,没再进一步翻查,就让他们把箱子盖上了,然后叫了个小吏过来给他们引路。

      韩熙轻快地跟在后面,走路带风,似是沾染了满城的花香。

      一路朝着城南走,越靠边缘人影渐稀,淩国二公子所居住的地方,往好了说可以夸一声幽静,实则是地处偏僻。

      一条全靠踩出来的黄土路窄小无比,两边的未经打理而肆意生产的野草,已经长到了及膝的位置。

      这里的住户距离比较零散,大多是自己搭起来的茅草屋,只有一间算得上是大宅子,只是看着也不是经常修缮的样子,外墙已经有些破败了。

      韩熙张望着,这片自己前所未见的荒凉之地,竟然就是二哥居住的地方——他忍不住抬手拽开些衣领,感觉自己胸闷得有些喘不上气来。

      “前面那座大宅,就是轩公子住的地方了。”引路的小吏用手一指,就停了下来。

      越往前走,路就越窄小,去那间宅子还要上一个坡,显然小吏也是嫌弃路不好走,不想再往前去了。

      “劳烦这位兄台了,”韩熙递了粒碎银子过去,笑道:“若是有事还请去忙吧,就这一条路,我们自己也能回去的。”

      小吏站在原地想了想,又打量了一番韩熙四人,觉得出不了什么事情,便接了银子,道谢后离开了。

      见人走远了,韩熙和煦的笑脸才沉了下来,他一言不发地朝着宅子走去,随行的三人面面相觑,无言地跟了上去。

      轻叩门扉,韩熙就听见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老旧的大门被打开时发出了‘吱哑’的声响。

      门里一个高大的青年,挺拔而俊朗,又带着不似书生气的柔和,他看着门外的来人一愣,只觉得面前的人看起来十分面善亲切,却一时想不起是谁。

      “二哥……”韩熙的冷静只持续到了踏进院子的那一刻,在高墙的包围下他卸下了心房,如乳燕归巢一般扑进了韩轩的怀中。

      韩熙的眼泪不禁溢了出来,为了不被人发现,他将脸紧紧地埋在在二哥结实的胸膛,入鼻是一个好闻的花香。

      感受自己的腰身被用力地紧箍着,听着熟悉的呼唤,尚未反应过来的韩轩下意识叫了声:“小熙?”

      他连忙揽着韩熙往院子里走了走,然后冲着门外的三人招呼道:“快进来,然后把门关上。”

      韩轩拍着韩熙因抽噎而颤抖的肩膀,等他的情绪稳定了下来,才惊诧地询问:“你怎么跑到毓国来了?”

      低着头抹了下眼睛,总感觉自己小孩子作态不成熟,在久未见面的哥哥面前丢人了,韩熙略感羞耻:“说来话长,我这次是混在了使团里,来跟毓王谈联盟的事情。”

      “你这不是胡闹嘛!”韩轩担忧又气愤地责备,“要是被发现了,那你的处境可就危险了,你知道吗!”

      幸好他这里平时并没有人盯梢,在韩轩刚到毓国的时候,毓国对他还是严防死守的,不过这几年他一直深居简出,负责防范他的人似乎也就厌烦了,不再每日蹲守在附近,只是隔三差五来看一眼,好向上面交差。

      “来的时候我已经想清楚,”韩熙盯着二哥的眼睛,认真而坚定:“我早就长大了,二哥,我不是那个什么都做不了的小孩子了。”

      听了这话,韩轩一下子泄了气,他深深地打量起面前的弟弟,忽而笑道:“是长大了,哥哥都认不出来了。”

      真要说变化的话,其实比起韩熙而言,韩轩的变化更加巨大,在韩熙的记忆中,二哥的形象一直是皮肤黝黑、壮如牛犊,可面前的哥哥却身材修长匀称,皮肤白皙,若不是手上的老茧,整个人真的看着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

      要知道二哥小时候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念书了,除了兵法他能读得津津有味以外,其他经学史籍韩轩甚至见了封面就开始嚷嚷着头疼,没少因此挨父王的说教。

      韩熙眼神扫过,这才注意到院子里竟然摆满了花架,上面养着各式的鲜花,有些仍在怒放着自己的美丽与芬芳,有些则已经过了花期,只留下嫩绿的枝叶。

      墙边花架边的地上,还放着一个盛着水的洒水壶,那上面的花有一半是湿漉漉的,显然在他来之前,哥哥应该正在给花浇水。

      繁花满院的场景让韩熙不由一愣,这比一路上看到的毓国人的宅邸还要夸张:“二哥什么时候喜欢上养花了?”

      “毓国人喜欢花草,我也就入乡随俗了,”韩轩转过身看遍这些自己辛勤多年的成果,心情有些复杂.

      “小熙要是喜欢那盆,就拿回去养,”韩轩说着顿了下,带着些苦笑摇了摇头:“就是不知道拿回淩国,养不养得活……”

      “哥哥给我的,我指定会用心,又怎么会养不活呢!”韩熙迈步走到花架旁,弯腰去拿那个洒水壶:“我帮二哥浇浇花吧!”

      韩熙握住一提,却没有将洒水壶提起来,自己反倒一个踉跄——这东西远要比他想象中要重得多。

      仔细地一打量,便发现洒水壶完全是用铸铁打造,壶身颇为厚实,再加上它和普通木桶一般大小,分量着实不轻。

      见韩熙出了糗,韩轩忍笑地上前将洒水壶提了起来,单手拎着一边浇花一边解释:“毓王不放心我舞刀弄枪,我便将水壶花锄这类东西弄得重一些,每日侍弄花草就当是锻炼了。”

      韩熙目瞪口呆,他觉得二哥还是有些谦虚了,这哪里是重一些的程度……果然哪怕外表变得再怎么文质彬彬,二哥依旧如自己记忆中那般神勇。

      看着二哥轻松地用那少说也有十几斤重的水壶,满院子将花浇了一遍,韩熙叹为观止。

      忙了一圈,韩轩只是脑门上出了一层薄汗,连粗气都不喘,他往厨房的方向走去,招呼道:“等得久了吧,我去弄些茶水,你去屋子里等我吧。”

      韩熙没有听话进屋,而是像小时候那样,跟屁虫似的跟在韩轩的身后,一起进了厨房。

      不算宽敞的厨房显得有些简陋,砖土垒砌的灶台上面的墙壁已经被熏得黢黑,显然是经常使用的缘故,后方的摆着两个做工粗糙的木架子,一个满满当当摆放着劈好的木柴,另一个只零星放了些不知名的野菜。

      再往里走是两个大陶缸,一个盖着盖子应该是用来盛米的,另一个放了半缸水,上面漂着一扇瓢。

      韩轩翻出一个陶罐,一边烧水,一边跟韩熙解释:“这都是我自己晒的花茶,你尝一尝,顺便带一些回去看看父王和母后喜不喜欢。”

      韩熙点了点头,又四处打量了一番,疑惑道:“二哥你住得如此偏僻,平日里的吃食怎么办啊?”

      “这附近住的都是菜农,在他们去市集贩卖之前,我就挑拣过一遍了,”韩轩咧嘴笑了笑,“算起来,其实比住在城里还要方便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十八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