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 ...

  •   几天时间,苏清都闭门谢客,岭南王府门口也从门庭若市慢慢冷清下来,不过岭南倒是没了乞丐,要么是回家种地,要么就是去当长工,虽然是要去干活,但是也比沦落街头受人白眼要好。
      “主子,最近四大家族把人看的更严了。”元宝道。
      “但是他们的兵力也变少了啊。”乔洵笑道,“万事有利有弊,他们的军队力量合在一起起码少了四千人,不也是一个收获吗?这种事情,就要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主子,那现在不会就这么干等着吧?”元宝一边收拾屋子,一边道。
      “当然不是。”乔洵坐在椅子上,想了想道,“我准备把这里的生产工具改进一下,最起码要和京城那边的一样才行。当然不会照搬,还是要适合这里才行。”
      “主子也要闭门谢客吗?”元宝道。
      “不必了。”乔洵道,“长清已经闭门谢客了,如果我也这样,那么岭南的事情怎么办?没关系,反正也挺清闲的,是不是闭门都无所谓了。”
      乔洵坐在椅子上,桌上摊着纸。乔洵有些犯难,对于农活他接触的不是很多,这是要想起来京城的生产工具实在是有些发懵。乔洵于是叫来了元宝。
      “元宝,你还记得京城是怎么生产的吗?”乔洵想了想道。
      元宝从小跟着乔洵,对于农活干过一些,也还比较清楚。三下五除二就弄了个图纸,让乔洵眼前一亮,乔洵又把暗卫叫来,逐一询问,虚心请教,一下午的时间弄清了京城的生产工具,同时也在想着怎么改进。
      “元宝,这附近有没有工匠?请一个过来。”乔洵道,同时看着手里的图纸,心里暗暗思索着还是要实地考察才行。
      元宝出去之后到处打听。乔府和岭南王府相距不远,几乎就是邻居。岭南包括五个地区,但是都是归属于岭南王管理。岭南王府和乔府都位于岭南最繁华的地区,出了门就是商业区,商业区分为九个市,商业区在靠外就是农业区,农业区则是十个村。但是如今商业区这个本应最繁华的地区,却是人丁稀落,商铺大部分都是挂门的状态,农业区如果不是之前的告示,恐怕也是田地荒芜,流民遍地。
      元宝到了商业区,发现地方很大,但是几乎没什么点店铺开门,更是找不到工匠,有几家店也都是关门的。元宝不得不穿过商业区,奔向农业区,询问一下哪里有工匠。看到元宝来了,农民都很高兴,虽然刚刚有了田地,农活又多,平日里忙的脚不沾地,但是还是抽空来看看元宝。
      “你们知不知道哪里有手艺好的工匠啊?钱不是问题。”元宝笑眯眯的道。
      “工匠?当然有!隔壁村的老李,手艺好的不得了,之前在永安市开的工匠铺,可惜现在只能种地了。”
      “对啊对啊,咱们附近几个村的墓碑全是老李刻的,刻的真好啊,人也好,那么好的手艺,结果现在种地了。”
      “前几天我们还说起来老李呢,人老了,毛病也多了,领了地结果就病倒了,儿子女儿一个个的还被四大家族扣下了,真是惨啊。”
      “哎,年轻轻的就没了老婆,现在老了病也多了,儿女们也不在身边,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我听说张大娘照顾去了?”
      “张大娘守寡了半辈子,跟老李眉来眼去挺久的了,可惜张大娘那边的儿子不允许,哎。”
      “他在哪?”元宝道。
      “就在隔壁村。”人们七嘴八舌的道,“隔壁村都知道老李住在哪。”
      “谢谢各位了。”元宝笑道。
      元宝起身准备离开,身边的人还没有散开,还在说着,有人问起了元宝要做什么,元宝笑着说为了给大家新的好处。众人欢呼起来,纷纷赶着来送元宝,元宝转身离开,笑着和众人道别。
      元宝急忙赶到隔壁村,到处打听老李的住处,村里人赶紧把元宝带到了老李的住处。
      那是一个破旧的小屋子,用的都是最廉价的材料,屋顶上都是杂乱的茅草,一下雨肯定是会漏雨的。元宝一路上都在仔细看着,发现当地的生产工具确实不是一般的简陋,完全不能和京城那边相提并论。这些工具,还是当年第一任岭南王推广的,这么多年,完全没有人进展。四大家族只是看着眼前土地的多少,完全不在乎怎样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元宝迅速的进屋寻找老人,只见老人躺在床上,边上是一个老妇人在照顾着,老妇人满脸愁容,看见元宝进来,还是一身华服,是她从未见过的绫罗绸缎,吓了一跳。
      “您好,您是——”老妇人迟疑道。
      “我是乔大人的下人元宝。”元宝笑着道,“想请李老去帮个忙。”
      “可是他——”
      “放心,医药费我们负责。”元宝笑道,“对于你们一定是有好处的。我们有从京城来的大夫,医术没有问题。另外会有月钱,每月五钱银子,如何?”
      “我,我问问他。”老妇人道,接着回身在老人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老人看了看元宝,点了点头,费力的坐起身,大口喘息着道:“我已经半截入土了,做东西还是需要年轻人的,我有三个徒弟,能不能一同请过去?还请等两天,他们很快就回来了。”
      “当然可以,两天后我会再过来的。”元宝笑道。
      乔府要寻找工匠一事迅速传开,经常会有工匠找上门来,有的出名,有的不出名,甚至有人只是冒名过来想要领月钱。乔洵皱了皱眉,对于这件事情,他并不是有意要散播出去的,他不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知道。
      “这件事情,是怎么传出去的?”乔洵缓缓地对着元宝道,“我记得我们的行踪是隐秘的,而且就算有人看见了,也不会传播的这么快。一定有人在暗中捣鬼。”
      “四大家族的人?”元宝试探道。
      乔洵一声冷笑道:“应该就是他们了。在我这和长清那安插不下眼线,就在周围布置,他们就是想为咱们招来麻烦。”
      “那——”元宝迟疑道。
      “这确实让我没有办法。”乔洵道,“咱们不可能真的封锁消息,只要有人看到,他们就有可能继续散播消息,但是元宝,你务必要让真是情况封锁,他们传播归传播,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咱们在干什么。这次或许不算什么,但是以后如果还是这样,那么咱们的隐蔽性就成问题了。”
      “明白。”元宝道。
      “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有什么花样。”乔洵暗暗想到。
      过了两天,元宝就带着人去了老李家,果然有三个年轻人站在屋里,照顾着老人,老妇人也在边上。老李家外面聚满了人,都在左顾右盼,显然实在找着什么人。看到元宝来了,立刻围了上来,纷纷介绍自己的情况,吹嘘自己的手艺。元宝看见大部分是年轻人,而且听旁边的侍卫说都是平日里游手好闲的人,没什么本事,就是想空手套白狼。
      “各位麻烦让一让。”元宝笑道。
      “大人,您看一看,我的手艺不错,您收了我吧。”
      “大人,我的能力真的不错,手艺特好。”
      “大人,您是不是没有听说过我,我一般都不出手的。大人,大人。”
      “好了,麻烦各位让一让,我不过是乔大人的一个侍卫,乔大人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是我能左右的。”元宝笑着道,但是眼中已近有些不耐烦。见那些人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大有无赖的样子,元宝冷笑,右手轻轻一挥,只见周围的侍卫立刻长剑出鞘,直接指向了周围的人。剑光凛冽,那些人吓得立刻后退,终于退开了。
      元宝立刻走向老人的家,扶起老人笑着道:“现在可以走了吗?大夫我已经请好了,先治病,再做东西。”
      老人颤颤巍巍的坐起来,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老人家,您——”元宝有些意外老人的举动。
      “师傅是个手艺人,祖上就是手艺人,传到师傅这一代,已经很多年了。师傅很喜欢这门手艺,年轻的时候盛名一时,岭南甚至有人不远千里来这里找师傅做东西。在师傅眼里,做东西不只是用手去塑造,更是用心在做。师傅把这个视作很崇高的东西。但是后来岭南衰落了,师傅为了生计,只能被迫种地,但是师傅一直想要把手艺拾起来,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徒弟道,眼中已经湿润了。
      元宝看着老人,老人眼中满是激动,不似之前的混沌,投出了一股精神。手艺人,不单单是在守着一份手艺,而是在守着一种坚持,一份传承,一股精神。他们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只有一个作品,但是这个作品却凝聚了那人一辈子的心血。老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他一辈子有很多作品,有的出名,有的埋没,但是老人却有着和其他手艺人一样的心,每个作品都倾注了心血。那是一份匠心。
      “老人家,跟着乔大人,一定可以传承你的手艺的。”元宝看着老人,那是一种手艺人内心的执著。他是一个手艺人,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有用的东西,就是他的执着,他的使命,他的坚持。
      “感谢大人。”老人颤颤巍巍的弯下身子,被元宝及时扶起。
      “老人家不必多礼。”元宝立刻道。
      一路上,老人都异常激动,精气神都好了很多。
      “时隔二十年,我又能做东西了。”老人笑着道,“感觉我都年轻了几岁啊,这病都好了好多了。”
      “师傅,我们都说了,您本来身子骨好着呢。”其中一个年轻人道。
      “老人家,以后就称呼您李师傅如何?”元宝笑道。
      “哈哈,只要能老头子我做东西,怎么称呼都行。”老人笑呵呵的道。
      “那么这几位是——”元宝道。
      “老身的几个徒弟。大徒弟王一申,二徒弟李欣,三徒弟陈瑜。老大和老二跟着老身的时间最长,小小的就跟着老身,老三是成年之后来的,但是都是心性好的孩子,品质都是一等一的。”李师傅笑着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