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维时 ...

  •   时逢三月三,这一日,樊谷村及附近村落的年轻男女都会打扮得光光鲜鲜的,到樊水河边踏青。虽名为踏青,实际上也是这些年轻男女相看意中人的时候,又或者平日被家里管着不能常见的,借此机会互诉衷肠。
      “玉娘,你怎么躲在这里?”一个梳着双环髻的圆脸姑娘找了好一会儿,才在河边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到闺中好友。她笑嘻嘻地跑过去,对玉娘说道:“大家都在那边玩呢,叶家大郎找你好一会儿了。”
      玉娘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今日有不少人是奔着她来的。
      “找我做什么,我又不喜欢他。”玉娘脸上显出不耐烦的神色来:“阿纨,你可别去告诉他我在这里。”
      阿纨“哦”了一声,在她旁边坐下,好奇地问:“你不喜欢他,那你喜欢谁?今早出门的时候,明明你很要来的样子,还特意穿了新做的裙子,又抹了脂粉。”
      她的视线落在玉娘穿着的红地缠花裙上,这块料子是玉娘的婶婶在城里买的,玉娘珍藏了许久,才舍得拿来裁裙子穿,必然是有相中的人了。
      玉娘红着脸,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个名字。
      “原来你喜欢小修哥!”阿纨惊讶地叫道:“你要是早些告诉我就好了,他今天不会来的。听我哥说,他今日要去蒲夫子家里读书,本来我哥也要来的,都不好意思来了。”
      “他不来?”玉娘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她等了这么久,就是在等他,哪里知道他竟然不来。她站起身,一脸兴趣寥寥:“那我先回去了。——你呢,是要继续在这里玩,还是和我一起回去?”
      阿纨其实想再玩一会儿,但看着玉娘似乎心情不好,一番纠结,终是闺中好友占了上风:“我也不想玩了,一起回去吧。”

      两人走到村口,刚过了专供路过的人饮茶休息的桃源堂,阿纨突然抚掌道:“呀!突然想起来阿娘叫我问蒲夫人借个花样子。玉娘,陪我一起去吧!”
      闷闷不乐了一路的玉娘原本不想去,但突然想起她口中的蒲夫人就是蒲夫子的妻子,今日维时正在蒲夫子的宅子里读书,顿时精神起来,笑着应下。
      两人开开心心地到了蒲宅,阿纨去问蒲夫人借花样子,玉娘借故留在了院子里。
      蒲夫子听说是从城里来的,宅子也造得比别家讲究些,除了主宅院,还特意在旁边建了厅堂院,平日授课和待客都在那边。通常大户人家如阿纨家才会这么奢侈,蒲夫子素日里不很宽裕,要授课赚钱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授课村里人都很不解为何他还要穷讲究。
      厅堂院与主宅院间以一道月门相隔,玉娘悄悄地穿过月门,进了厅堂院。
      虽掺和着阿纨她哥的声音,但维时的读书声清晰可辨。他的声音要低沉清冷些,不似阿纨她哥那般高亢。
      蒲夫子家里只雇了一个老嬷嬷帮忙打杂,厅堂院此时没有别的人,故而玉娘也毫无顾忌地走到他们读书的房间前,隔着窗户偷看。
      维时今日穿了一身浅青色的袍子,他面容清隽,穿这般浅青色很好看。他们刚读完一段文章,蒲夫子提了个问题叫他们问答。阿纨他哥回答不上,维时却极有条理地答了出来,得了蒲夫子的赞赏。
      玉娘隔着窗听着,仿佛是自己被赞赏了那般满心愉悦。
      维时从小就聪慧,村里都说他会是这一辈中最出息的那一个,玉娘很早就偷偷地喜欢上他了。
      可他是个书呆子,哪里的热闹都不爱去凑,便是过年有庙会,他也只是坐在家里念书,玉娘少有机会与他接触。
      她还想再待会儿,可身后传来阿纨寻她的声音,只好作罢。

      玉娘才转身,拿着花样子的阿纨已穿过月门了,瞧着她隔窗偷看的模样,捂着嘴笑而不语。
      玉娘红着脸低下头去。阿纨却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抓着她的手,低声说:“干嘛偷看?走,咱们光明正大地看。”
      她拽着玉娘跑到门口,笑嘻嘻地对蒲夫子说:“蒲夫子,打扰了。阿娘叫我来问一声,晚上有没有空去我家吃饭。”
      她口中的“蒲夫子”蒲明臣是个文绉绉的中年人,身形瘦削,一身书卷气,字写得很好,过年时村里人都找他写春联。上课被突然打断,他也没有生气,客客气气地对阿纨说:“廷予方才已同我说过了,要劳烦你们同郭夫人说一声,昨日已先应了徐家之约,只能下回再上门叨扰。”
      阿纨脸上现出失望的表情来,她扭头维时说道:“小修哥,你又抢先!”
      她口中的“小修哥”便是维时。维时抬起头来,只是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继续看书。
      阿纨又抱怨廷予:“二哥,你也太没用了,每回都被小修哥抢先,都不知道早点说,总要阿娘提醒!”
      廷予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去去去,没事别打扰我们读书。”
      若是在家里,阿纨铁定怼回去了,但当着外人的面还是要给亲兄长一点面子,便只做了个鬼脸。她颇有礼数地向蒲夫子告辞,这才拉着玉娘一起走了。

      出了门,阿纨便冲玉娘挤眉弄眼:“怎么样,心情好一些没有?”
      玉娘笑而不语,但泛红的耳根出卖了她的心思。
      “我叫我哥多请小修哥去家里玩,要是他答应来,我就叫上你一起。”阿纨道:“小修哥和二哥交好,不时会去我家坐一坐。”
      玉娘自然喜出望外。她甚至有些惋惜没能早些知道这些,否则哪会白白浪费那么多光景。

      师生三个沉迷于书卷,不觉忘了时辰,等从书中抬起头来,早过了午饭时间。维时和廷予的家离这里都有些距离,蒲明臣便邀请他们留在这里吃午饭。
      夫子请吃饭,做学生的于情于理都不会拒绝,两人便都应下来。
      蒲明臣才要出门去唤老嬷嬷在厅堂院摆饭桌,便见着自家女儿穿过月门走过来。
      看见他,她笑着抱怨:“阿爹,阿娘叫我来看你怎么还不过去,问什么时候摆饭?”
      母女两个等他一起吃饭,此刻必然也饿着肚子。蒲明臣很是不好意思:“刚下课,可以摆饭了。”
      这时他想到房间里的两个学生,想阻拦却已来不及,三个年轻人已打上照面了。
      两人都是头一回见到夫子的女儿,廷予一双眼都看直了,维时比他好一些,看了一眼便守礼地挪开目光。
      “去跟你娘说,今日我的饭摆在这边,添两副碗筷。” 蒲明臣自是看到了两人的异状,无可奈何地说道。
      蒲茶也没想到今日学生还没离开。她比他们两个淡定多了,应了声,便转身离去。

      下午上课廷予一直魂不守舍,蒲明臣唤了他几回魂都不顶事,干脆任由他去;横竖维时的心思还在书本上,认认真真地听他解说文章。
      因着应了夜里去维时家里吃饭,下课后,蒲明臣换过衣裳,便同维时一道走。
      他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身边的年轻人,暗暗感叹这个小伙子将来定大有出息——自家女儿的容貌他是清楚的,否则也不必在离了京城之后要躲到这个小乡村里。怕多生事端,他一向避免叫蒲茶见着外人,哪晓得今日还是疏忽了。维时见了蒲茶还能如此冷静,实属相当沉稳的后生了。

      那年蒲茶叫人送信到家里,蒲明臣几乎被吓死。此前他光知道蒲茶不大受皇帝喜爱,并不知晓她还卷进了巫蛊这样的是非里,即将殒命。
      他求到摄政王府上,请摄政王出面救救蒲茶,即便救不了命,叫他们做父母的能见上她最后一面也是好的。蒲茶是他们唯一的孩子,自幼捧在手心里宠到大,当初蒲茶被迫两度离家进宫已够让他们伤心的了,如今眼看就要天人相隔,他们竟也不能陪在她身边。
      蒲明臣伏在摄政王脚边痛哭了一场,到底打动了摄政王。
      幸而当时蒲茶尚有气息,还能救。他命人伪造蒲茶死去的假象,以蒙蔽皇宫里的皇帝;又多亏皇帝不许蒲茶葬入皇陵,令他们更容易带走蒲茶。
      一想起当时只剩一口气的蒲茶,蒲明臣至今心里还会抽痛。他后悔自己当初为何没拼死拦住摄政王,不送蒲茶进宫;他更恨自己没有本事,连亲生女儿都护不住。
      蒲明臣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做官的料,没有八面玲珑的心思,无法在官场有所建树从而保护女儿。他只能躲得远远的。于是为了不再惹上祸端,他骗摄政王说要还乡,举家迁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
      这里百年来没有出过京官,不担心有人见过蒲茶。蒲茶是个乖巧的孩子,她从小就活泼,在家里待不住,可到了这里以后足不出户,从不在人前露面,以免为父母惹来祸事。

      做父母的难免费心思安排子女的终身大事。蒲明臣想到自己终究会比女儿先走,无法照顾她一辈子,便决心要为女儿再找一个靠得住的夫婿。这也是他搬到樊谷村的原因之一——这里没有人知道蒲茶的过去,只要他们不说,谁也不会知道蒲茶嫁过两次人。
      这个叫做维时的学生,看来是个不错的人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维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