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秀才与小姐 ...
-
繁星点点,萤火烁烁。
夏夜的山林格外凉爽,山间三两户人家还亮着烛光。其中一户人家住了一位老秀才,年轻时颇有名气,后来却不知为何放弃了科举入仕,在这山林中定居。
此时的秀才已然年迈,独自在院子里乘凉,望着夜空中的繁星,不知在想什么。
秀才姓冯,几十年前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秀青年,性格温良,颇有才学,是不少姑娘芳心暗许的对象,可这冯秀才偏偏在感情一事上仿佛天生少了一窍,对姑娘们的示好完全无动于衷,让人感慨真是个木头,直到镇上新搬来了一户人家。
新来的人家姓陆,从家中下人的衣着谈吐便可见这陆家家境不凡,据闻陆家子嗣单薄,到这一代仅有一个女儿,这女儿便是陆小姐。而这陆小姐体弱,陆氏夫妇疼爱女儿,陆家举家搬迁也只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让陆小姐能好好调养身体。
冯秀才志在考取功名,原本对这些事并不关心,偏偏天意弄人,让他与陆小姐遇上了。
这天是庙会,陆小姐在家待久了,想出门透透气,也凑凑庙会的热闹,谁知庙会人多,竟让陆小姐与侍女走散了。恰好冯秀才出门办事,便见到了孤身一人的陆小姐。
“可否劳烦公子送小女归家?”陆小姐向冯秀才道明原委,便提出了请求,举止有礼,言词恳切,真真正正的大家闺秀之风。
冯秀才对于新来的陆家虽不关心,但镇上讨论的人多,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对方如此请求,他想不出拒绝的话,他应下了请求。
之后又机缘巧合见了几面,冯秀才未曾想到,陆小姐竟记住了他,隐隐有将他当作知交好友之意,常常与他书信往来。按陆小姐的话来说便是,反正我也时日无多,这一生无缘婚嫁,清誉虚名又何必在乎。她只管与他往来,并不管那些男女大防。
冯秀才渐渐地也期待起了与陆小姐的书信交流,他为她画像,作诗相赠,甚至在陆小姐生辰当晚,偷偷将人带去山中,给她看他为她准备的生辰礼物——萤火之景,将许多萤火虫装在他自制的花灯中,挂在树稍花间,没有被装进花灯的萤火虫受惊而四散,点点萤火,美不胜收。
陆小姐感激冯秀才的用心,直道此间萤火是她见过的至美之景。冯秀才对着陆小姐感激又欢欣的笑颜,却一时失语。
他终于意识到有什么改变了,他爱上了这个人。
他以为他只是为她的才学吸引,所以与她书信往来;他以为他只是心疼她体弱,所以为她编织美景令她开心;他以为他只是出于礼貌,所以当初不曾拒绝送她归家。可当时,他究竟是无法拒绝,还是不想拒绝?
他在一日一日的书信往来中心生贪念,明知有违男女大防,却不曾与她断绝联系,甚至忘了考取功名之事,生活中处处是她的身影,眼中心中皆是她。为她画像,为她赋诗,为她做花灯、捕萤火,在夜晚带她偷偷离家……这只是知交好友吗?
他将陆小姐送回了家,自己回去想了很久。
他想,他还是要考取功名的,然后回来娶她。她是富贵人家千娇百宠的小姐,他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秀才,只有考取了功名后才不算委屈了她。
他想得很多,也想得很好,却忘了问她是否愿意,也忘了去想她是否等得起。
在他上京赶考的途中,有同乡收到家书,与他感慨:“那陆氏夫妇也是可怜人哪,尚未白发却要送黑发人先走,想来如今也要伤心白了头!唉,真是造化弄人!”
冯秀才愣了一瞬,不明其意,转瞬想到,陆氏夫妇……不就是陆小姐双亲?那这意思,便是陆小姐……
还未到达京都,冯秀才便掉头返乡,不顾同乡劝阻。
他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再见她一面。
可一切也只能想想,待他归乡,陆小姐已经下葬,埋身之处,是他们看过萤火的山间。
他放弃了考取功名,于山林间定居。
他的爱慕从未说出口,除他自己,无人知晓。他守在带给过她快乐却又埋葬了她的山间,用余生祭奠。
冯秀才在夏夜想起了当年的萤火之景,那时他看着她,心想,她眼中的星河光辉又岂是区区萤火能与之相争的呢,她才是他见过的至美。